楚国货币按照形状划分为长方形的金版和圆形的金饼,其中又有有戳记和无戳记的区分,在所有的楚国金币中,尤以有戳记的长方形金版数量最多。
郢爯
《左传·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载:“迁都于郢”,楚国虽经历了几次迁都,但多次都将都城命名为“郢”,因此楚金币上“郢”的位置范围很广,大概包括现在的湖北宜城、江陵,河南淮阳,安徽寿春等地。目前出土的楚国金币戳记为“郢爯”的占据很大一部分,因此“郢爯”几乎成为楚金币的代名词。
战国·楚
“郢爯”略呈龟版型
陈爯
陈,楚国古都城名,位置大致在今河南淮阳县,即陈县故城。楚庄王约在公元前613-591年期间,以“陈”作为国都。“陈”地旧名宛丘,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楚国迁都于此,直至考烈王十年(公元前253年),期间“陈”做了25年的楚国首都。陈曾经作为国都,金币实物也多有出土发现,说明该地曾经铸造过这类金币,“陈爯”的出土量仅次于“郢爯”。目前出土的带有“陈爯”戳记的楚国金币兼具金版和金饼。
战国·楚“陈爯”金版
爯
1974年8月,河南省扶沟县曲洧古城附近出土金币中有1块“爯”金版,戳记为首次发现,虽然实物不太完整,但是仍保存着3个整印和2个半印。,古文字是“历”的通假字,“爯”应该是战国时期楚国在历阳铸造的货币,其地在今安徽和县西约30里,古历湖东岸,其北邻滁县铜矿山,东与长江相望,历代均为楚国重地和产金要区。关于戳记中的古文字有人释为“栎”字。“栎”为春秋郑国属地,战国称“阳翟”,曾经为韩国国都,但因其并非楚地,所以欠缺论证。
“爯”金版
专爯
文献记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十八日,安徽寿县城南二里桥发现一块残存三印的专爯,重0.54两,折算为16.8750克。“专”原为商代一个小国,近于鲁国,其地点在今山东东南部。《左传·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鲁并“专”。公元前256年鲁被楚并吞,后该地属楚,所铸金币定为“专爯”。汪庆正先生根据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楚国金币实物,考证为“专锊”。
“专锊”金版
卢金
卢金最重要的一次发现是1978年在寿县东津公社花园大队门西生产队,共出土整版卢金4块。对卢国的属境,朱活先生考证认为:“按卢为楚邑,其地望当在今安徽卢江西舒城县境。或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南,本为卢戎国,公元前699年为楚所灭,入楚为县。铸造卢金是在卢入楚以后的事。戳记过去曾误称为“镒”或“覃”,但印铭右边一字从西从皿,后经考证应释为卢,这种说法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公认。“卢金”除了方形金版,还铸造了呈圆形的金币。
战国·楚“卢金”金版
字金版
羕陵
▲河南襄城县北宋庄村出土
“羕陵”戳记平板金饼
楚国衡器与衡制
楚国衡器
楚金币是流通中的秤量货币,楚金币在使用过程中有时须按需要量进行剪切,因为切块的大小不可能十分准确,所以必须进行秤量。
秤量的工具主要是天平与砝码。天平为等臂状,有一根衡杆在中间安装提钮作为支点,衡杆无刻度,两端系吊盘,一端放重物,一端放砝码,称量物体的重量由砝码重量而得。目前所出土的砝码均为圆环形,所以也称“环权”,
环权绝大多数为铜质。一套称量器具的环权一般为四到十枚不等且每枚环权重量呈倍数递增,形成一个系列,称量物体根据实际重量增换不同砝码。
图丨天平和砝码
楚国衡制
对于楚国的衡制,各类铜质砝码的出土为楚国黄金货币实行镒、两的衡制提供依据。那么镒、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折合成现在的重量单位又有着怎样的换算关系呢?
结合楚地出土的所有环形砝码,剔除锈蚀造成的误差发现,许多环形砝码均有15.6g左右的砝码存在。尤其2007年荆州黄山墓地40号战国楚墓出土得4件铜环权,其中一件刻铭“一两”的砝码经称重测得重约15.3g,与15.6g相差无几。基于此有学者推断“1两约等于15.6克。”于是战国时期的“两”与今天的重量单位“克”就建立起了联系。
想要探究“镒”与“两”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件目前为止出土最为完整的砝码——“钧益”砝码。
图丨“钧益”铜砝码
“钧益”铜砝码黑色,圆形,由大到小十个成套。经测量,十枚砝码的直径和重量如下:
砝码编号
砝码直径(cm)
砝码重量(g)
1
6
251.33
2
5
124.37
3
3.5
61.63
4
30.28
2.3
15.53
1.8
8.04
7
1.4
3.87
8
1.1
1.94
9
0.9
1.33
10
0.68
0.69
“钧益”铜砝码1号两面磨平,2号上面有“钧益”二字。经考证,“钧”同均,“均益”就是平准分割黄金一镒的标准重量,从2号到10号砝码为一镒以下不同量值的单位,九个砝码加起来恰好等于1号砝码即一镒的重量。
则1号砝码重251.33g约为15.6g的16倍。于是可得:
1镒≈251.33g≈16两
由《汉书·律历志》:“十六两为斤”,可知楚国黄金的一镒也为一斤。
“币”修课
楚国金币的内容讲到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疑问,为什么战国时期有“七雄”,而我们谈及金币却只涉及楚国呢?
那是因为金币作为贵金属货币,其铸造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原材料从哪来?而文献记载我国古代黄金主要产自南方,很早就有“南金”之称,《战国策·楚策》记载有楚怀王对张仪说的一段话:“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寡人无求于晋国。”这是妥妥的炫富啊!也因此,地处南方,占据天然地理优势的楚国就坐拥大把原材料啦~
除此之外,楚国境内原本流通的楚贝面值低,主要供普通民众日常使用。而商业上的大额支付,以及社会上层的馈赠、赏赐,则需要由大额货币来承担,因而,楚国自然也就成为黄金流通最盛行的地区。而楚国大量流通的金币也从侧面反映了其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国内以及国家间的商业贸易发达的特点。
楚国都城的变迁
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最早是在周成王时期,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从此立为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楚国的都邑曾几经迁徙,其所迁的都邑之多、迁都之频繁,是其他周初诸侯所难以比拟的。而楚人有将都城命名为郢的习惯,于是你可以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图上看到若干个名为“郢”的都城。
2017清华简《楚居》楚国迁郢路线郢都地望示意图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经历了哪几次重要的迁都,
又为什么频繁迁都呢?
Step1丹阳→鄢[yān]郢
后楚文王自丹阳迁于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在此建都400余年,是楚国最鼎盛时期的首都。公元前506年,因为和吴国的战争,楚昭王自郢都迁于鄀都,在今湖北省宜城东南。
Step2鄢郢→载郢
Step3载郢→陈地→巨阳
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综合实力上,楚国要明显强于韩国、燕国、宋国、越国等诸侯国。但是在秦国崛起之后,楚国接连吃下败仗。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军攻破郢都,也即载郢(今湖北荆州)。在都城又一次被攻占后,楚国王室败退到陈地(今河南淮阳),并且将陈地作为都城,称为陈郢,历时20多年。之后,楚国在和秦国的较量中再次被击败。公元前253年,楚国从陈地(今河南淮阳)迁都到巨阳(今安徽阜阳北),以巨阳作为都城,历时10多年。
Step4巨阳→寿春
最后,公元前241年,为了继续躲避秦国大军的铁蹄,楚国将都城从巨阳(今安徽阜阳北)搬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亦称郢)。不过,频繁的迁都并没有阻挡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步伐。公元前223年,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被秦国大军攻破,楚国正式灭亡。由此,寿春作为楚国最后一个都城,历时约19年。
楚国几次重要迁都路线图
总的来说,楚国的都城分别位于今湖南省、河南省和安徽省一带。而楚国早期的迁都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但是,自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楚国之所以迁都,主要是因为原先的都城被攻陷,并且遭到了战争的破坏,所以才搬迁到新都城,以此暂避锋芒。
楚国贸易规则
楚国作为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自然避免不了与周边国家频繁的贸易往来。楚国有哪些贸易规则呢?咱得从一段“竹筒”说起~
鄂君启金节
“鄂君启”金节,为仿竹形铜铸件,每五件舟节或五件车节都可以合拢成竹筒形,于1957年在安徽寿县被发现,分为舟节和车节两种。共发现车节3件(形式和铭文均同),舟节2件(形式和铭文均同)。铭文中显示当时的楚国贵族在进行贸易的过程中所享有的待遇和必须遵守的规则,是研究当时楚国的交通、商业、地理、符节制度、楚国王权的集中和强化,以及楚王与封君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实物。
“金节”中都规定了哪些内容呢?
关于免税期限和免征额的规定
车节和舟节都有“嵗一返”的规定,表明鄂君启返节的时限为一年,即免税的期限为一年。经楚王批准,下年度可继续享受免税特权。
对于免征的税额,金节铭文上有“屯三舟为一舿,五十舿,嵗一返”。屯,集也。“屯余车其千乘”,三舟为一舿,五十舿则为一百五十舟,是限制其一次所能行驶的舟数,规定所免的关税是根据货运量定征的。其中舟节中有“屯三舟为一舿,五十一”的规定,即一枚舟节的有效免征额为“五十一”的货物,约合现在1000吨。同理,车节中也有“车五十乘”的规定,即一枚车节的有效免征额为五十辆车的货运量。
对免税形式的规定
舟节铭文中有:“如载马牛羊以出内(入)关,则政(征)与大府、毋政(征)于关”,即贩运的马牛羊等牲畜是由大府征税而不在关口征税。可见当时税收制度的缜密和严格。
关于禁运物资的规定
金节对于违禁物品运输的规定是相当严格的。车节铭文曰“毋载金、革、龟、箭”,即金、革、龟、箭等制造兵器、甲胄等军事装备的原材料是禁止贩运的,尤其不能运到与楚国交战的各诸侯国。
对于金节有效使用的地理范围的界定
鄂君启金节铭文对商队运营的线路作了详尽的规定:舟节记规定水路的范围涉及今汉水、长江、湘江、资水、沅水、澧水等,所至的城邑达十一处之多;车节规定陆路的范围涉及今河南南部和安徽、湖北等地。到达九处城邑。持有金节的商队,只有沿着水陆两条规定的线路行进,才能获得免税的资格。
此外,由两类节文还可见楚怀王对封君特权的限制相当严格。根据《韩非子·和氏篇》中对于封君的规定,鄂君启与楚怀王的关系只能是叔侄或弟兄或父子。但尽管是这样的至亲,在国内往来时“舟草”的数量有限,行期有限制,载物有限,而且要有通行证才能免税。唉,在楚国当个贵族也是蛮难的~
“币”须看
了解了这么多楚国金币的知识,咱们就来好好欣赏几枚吧~
▲战国·楚“郢爯”金版
▲战国·楚“郢爯”金版切块
▲战国·楚“陈爯”金饼
▲战国·楚“陈爯”金币切块
▲战国·楚“专锊”金版
▲战国·楚“盐金(卢金)”金版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相传为祝融后裔的楚人们筚路蓝缕,在丛林之中开垦田地,建立起强大的楚国,并衍生出独特的楚文化。
在这片南国土地上有古老神秘的巫蛊崇拜,有浪漫自由的诗歌文学,也有自成一派的货币制度。发源于楚国的黄金货币是丰富金属矿产资源和冶炼提纯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
楚国金币在打开了黄金铸币大门的同时也构成了荆楚文化特殊的一环,让以楚文明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文化与黄河流域文化并驾齐驱,共同构成先秦时期的灿烂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