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刚爱上黄金不久,就发现它已经高攀不起。
金价高企让不少爱金者犹豫再三:这么高了,还能买吗?消费者应如何在这波金价的涨势中保持理性?
有人不敢买,有人绝不卖
“黄金消费的高峰期一般在过年前后,现在进入三四月后,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有所下降、客流和成交就会少一些。”有黄金饰品店店员对记者表示,最近金价持续攀高,一些“非刚需”消费者也会选择观望。
“金价处于高位,无论刚需还是非刚需消费者,价格对购买意愿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有黄金消费领域的研究员表示,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金饰消费和黄金投资完全不同,从消费心理来说,大部分消费者本质上还是将黄金饰品当成未来可以折价回收的消费品,既然是消费品,肯定要在低价的时候购买更加划算,价格上涨就会选择黄金饰品的替代品或取消购买。
据潮新闻,金价处于高位,不少人在想着变现的同时,杭州85后赵先生却坚决不卖。赵先生是“厂二代”,从2020年起,他开始购买金条。“那年我老妈把2013年抢购的黄金拿去变现了,她说解套了,很高兴。我却感觉,金价要启动一波上涨了。”赵先生说,2020年上半年,他买了三根金条,第一条买入的金价是350元/克。
这两年,赵先生陆续买入几次金条,他也没有计划性,想买的时候,觉得价格合适,就入手一根,克重基本以200克左右居多,也买过一根1000克的金条,这是今年基础金价涨上500元/克时买的。现在,赵先生总计有4600多克金条,如果按照基础金价(3月29日)来算,这些金条价值242万元。
赵先生表示,在能力范围内,他会继续买入金条,直到央行不再购金,他也停止买金条。“我理解我妈,她套牢过,急于解套,但我觉得我应该超越我妈。只要日子还好过,金条我是不会卖的,要把它们留下来、传下去。”赵先生说,黄金投资应该是长线投资。
想卖掉足金首饰?
比买来时便宜200元
据福州日报,21日,福州一百货某珠宝专柜工作人员表示,同样买50克黄金,现在要花约3.7万元,相比月初,要多花1000多元。不过一些消费者发现,相比每克700多元的零售价,金饰回收价有些低。21日,消费者林女士说:“百货里金饰回收价每克只有500多元,和零售价相差200元,也太大了。”
为何差价如此之大?福建省宝协有关负责人分析说,从款式、工艺质感和售后来看,品牌金店的样式设计引领潮流、工艺好、溢价高、工费高,折扣力度一般。正因为存在加工费和品牌溢价等因素,金饰的回收价格低于销售价格,而且品牌附加值越高,差价越大。
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金饰回收陷阱不少,消费者容易踩到五个“坑”。第一个“坑”是“八两秤”,回收黄金应使用专业的高精密珠宝电子秤或天平,且单位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八两秤称出来的重量不够。第二个“坑”是“有磨损”,黄金韧性高,一般3年到5年磨损度不会超过0.5克。第三个“坑”是“扣杂质”,有商家会说首饰纯度不足,每克要扣除20元,欺骗对首饰不了解又着急出手的消费者。第四个“坑”是“手续费”,商家会以首饰没发票为由收取手续费,实际上黄金回收以重量和纯度为主。第五个“坑”是“王水”偷金,黄金浸入王水后会溶解,浸泡越久溶解越多,商家从而“偷”走黄金。
专家建议:以投资为目的不适合买金首饰
据新闻晨报,现在到底还能不能买金,消费者应如今在这波金价的涨势中保持理性?国家注册黄金投资分析师、晨报理财主笔刘志飞表示,如今购金需分两种情况:如果是不以投资为目的、购买金首饰自戴的人群,仍可在任意时段购金;但如果抱着投资目的,那就应该谨慎决策,具备相应的风险意识。
“金价已经很高了,会不会再继续走高?国内外都有非常多的分析。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很难把握的,尤其难以避免刚购金,下一周、下一个月金价就开始跌的情况,可能会对部分购金者的心理产生冲击。”
另一方面,以投资为目的的消费者并不适合买入金首饰。“品牌珠宝有着较高的首饰加工费,而在金子回收时,这部分钱对于消费者来说就白白损失了,因此想要投资黄金的消费者,更适合购买投资型黄金,比如投资金条、熊猫金币、ETF基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据证券时报援引塔斯社最新报道,俄罗斯财政部考虑取消黄金出口关税。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最新数据,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国,约占全球产量的10%。
编辑|王月龙盖源源
校对|卢祥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封面新闻、潮新闻、福州日报、北京商报、新闻晨报、参考消息网、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