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讯(记者郭树合通讯员韩晴)正规包装的知名品牌金镯竟然只有表面是真金近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检察院对李某、梁某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卞某、倪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依法提起公诉。11月14日,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梁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特别严重,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卞某、倪某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情节特别严重,分别对其判处一年六个月至三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现判决已生效。
典当行里来了不速之客
2023年12月份,几名年轻人经常拿着金灿灿、沉甸甸的“周大福”“老凤祥”手镯和项链来到兖州一家典当铺进行典当。
典当铺老板见重量没错,包装正规,还刻着知名商标,便按照纯金的价格兑换了。但随着几人典当频次增加,老板起了疑心,决定用火烧的方式进行检测,这一烧不要紧,金手镯露出了“真面目”。
民警接到典当铺老板报案后,立刻对涉案典当的金饰品进行了扣押,并依法传唤了张某等人。张某等人到案后供述,他们偶然间了解到江苏的卞某、倪某销售“高货”版金包银饰品,买来试戴后发现这些饰品足以以假乱真,便萌生了将金包银饰品当做真黄金,抵押进寄售行赚取高额差价的念头。随着典当成功次数的不断增加,张某等人也愈发胆大,最终诈骗金额达到十余万元。
千里追踪全链条打击
随着诈骗案的成功破获,办案民警发现案件的发展可能存在其他方向,这十余件金包银的手镯、项链内侧都刻有清晰的“CTF”“老鳯祥”。“这些刻印在饰品内侧的商标跟商场里售卖正规金饰品一模一样。”民警敏锐地发觉此事并不简单。
随着对张某等人的审讯逐渐深入,一条在金包银饰品上假冒注册商标的制售链条逐渐展现出来。
因涉案案情复杂、跨区域且涉及多链条环节,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就案件定性、待查清事实、证据固定情况等案件办理难点进行一一梳理,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办案民警奔赴广东,成功抓获嫌疑人李某、梁某,并在其店内搜查出尚未销售的带有“CTF”“老鳯祥”金包银饰品及刻印工具。
经审讯,李某、梁某如实供述了其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通过激光打印、手工刻印等方式在金包银饰品上刻印“CTF”“老鳯祥”等知名商标,并将其称为“高货”,销往包括江苏在内的全国各地,涉案金额巨大。
兖州区检察院将该案起诉至区法院。法院采纳检察机关量刑建议,遂作出以上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