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5年中国黄金珠宝采购趋势报告》新鲜出炉!这份报告从《指南》杂志1万多名采购人中抽取了3000采购人调研。调研显示:经历2014年衰退后,珠宝企业纷纷改变运营模式和思路,区域市场也是“靓点”纷闪,2015年,珠宝行业或可完成蜕变,走过寒冬!
采购者:需具备五大基本要素,女性占75%,人均年下单量1300万
这份报告以线上问卷调查为主,调查对象覆盖除西藏、台湾等区域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本次报告收集样本3125份,并对线下267位的采购人进行深度访谈。
报告显示:目前,全国采购人的人数约在一万五千人左右,却带来价值两千多亿元的订单总额,平均每人年采购量为1,300万元。目前,女性在采购人群体中占到了75%。
谈到市场,采购人表示,黄铂金产品肯定在下滑,但同时市场不乏亮点。如华中区域,7成以上的采购人表示会增加时尚饰品的采购量。而在东北市场,一部分以前买“金链子”的炫耀性消费,正向钻饰的品牌炫耀性消费转移。
另外,采购人其实只对车花、硬金等工艺感兴趣,对于其他工艺却兴趣平平!
珠宝圈内有一群人叫专业买家,他们活跃在深圳田贝、水贝以及二批网点的展厅、工厂中;他们可以是零售店长,可以是专业采购,可以是自由采购人,甚至可以是老板本人。
目前,他们的人数在一万五千人左右,却为田贝水贝的大小工厂带去价值两千多亿元的订单总额,平均每人可以控制1,300万元订单的走向。
他们的拿货订单,是中国大大小小三四万家珠宝零售终端对于消费者意向的数字化整合。他们的货品结构,直接影响着不同种类生产企业的生存状况。而他们在采购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需求,则是我们抢占市场的最好契机!
采购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群体代称:他们可以是销售精英或者店长,可以是职业采购人员,可以是老板自己,甚至可以是受到老板信任的小舅子。
在调查中,大多数采购都表示,他们获取产品信息最主要的方式是朋友的推荐,网络找款和工厂展厅直接找款并列第二。
对于2014年的珠宝市场,五成以上的采购人表示市场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占到店面销售总额7成以上的黄铂金产品,下滑的幅度特别明显。而作为时尚饰品的K金、彩宝,却得到了很大的增长,至少四成以上的采购者看好以上两种品类。另外在银饰方面,很多受访者表示:虽然总体市场趋势向好,但由于大批竞争对手的出现,因此总体配货量增幅并不明显。
华南市场,一向是中国时尚饰品的发源地,2014年的情况也是如此,7成的采购人表示,彩宝、银饰等新兴饰品的配货量出现了大幅上扬。5成的采购人甚至表示,黄金饰品的配货量也出现了增长情况。其原因是:传统金饰消费在南方一二线城市占比不高;而抢金潮之后,上游工厂致力于工艺研发,很多针对70、80后开发的,款式新潮,工艺独特的“新金饰”纷纷问世,刺激了市场消费需求。但由于南方各省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状况,一面百花齐放,一面春寒料峭。
西北市场相对华南市场、华东市场而言,黄金采购量没有出现大幅度下滑,而且零售市场铺货相对较为齐全,如k金、各品类的彩宝、钻石镶嵌、铂金、翡翠几乎在大的店面都有涵盖,翡翠玉石的配货量略有增长,这反映西北市场对翡翠需求热度依然存在。从数据上显示,2014年西北市场彩宝首饰的铺货量及铺货比例有所上升,彩宝的消费需求正在上升,这也跟80、90后消费人群正成为市场主力有关,这类人群喜欢时尚化、个性化珠宝首饰,而且喜爱的品类也非常广泛。从调研的数据来看,西北市场针对80、90后消费人群的产品占据了5成以上,也正与彩宝、k金等新兴产品开始增长相吻合。
同东北市场一样,华中市场的黄金采购量出现了大幅的萎缩,但与其不同的是,6成以上的采购者表示,彩宝、银饰品的采购量出现了一定量的上升。似乎受到华南市场的影响,华中市场的消费需求正渐渐向时尚转化。
在华东市场上,珠宝饰品的流行趋势本以小巧玲珑、清新雅致为主。2014年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华东市场总体配货量大幅下调。甚至连钻石刚需也出现了较大的下滑。但繁华褪尽,我们却欣喜的看到,最能代表饰品工艺与文化的K金、彩宝类产品的配货量出现了增长,为市场带去了一丝文艺,一缕清新。
相较全国整体经济环境而言,西南市场的整体经济环境并未出现大的变化。因此,西南市场的整体配货情况也并未出现大的波动。婚庆珠宝需求依旧旺盛,黄金投资需求小幅下降。但值得一提的是,时尚珠宝类的配货量出现了全品类的上升,7成以上的配货者表示,增加了K金、彩宝、银饰的配货量。
一款产品在市面上是否受欢迎,基本上取决于消费者对该产品材质、工艺、设计理念、价格区间、金重、石重、风格、款式等要素的认可度和好感度,而认可度和好感度往往又能通过下游采购人当年的配货倾向来反映。
从材质上看,2015年最受采购青睐的品类是钻饰和彩宝,超过四成的采购均表示其增加了钻石镶嵌和彩宝的配货量。而与之相对的,2014年超过五成的采购减少了黄金、铂金的配货量。从其他品类来看,翡翠玉石配货下滑也较为明显,而K金、银饰、珠宝礼品稳中有升。
从工艺上看,体大金轻的硬金产品和完美呈现贵金属质感的拉丝产品最受采购人欢迎;
从设计理念上看,融入文化理念、具备美好寓意且迎合潮流趋势的产品大行其道,其中生肖、葫芦、“萌萌哒”、“小清新”等概念产品成为深受采购欢迎的“香饽饽”。
素金类:3000元以下。抢金潮后,消费者对黄金投资保值的概念逐渐弱化,市场消费趋于理性,3000元以下的“轻奢风”饰品成为年轻一族的心头宝。
钻石镶嵌类:5000~10000元。作为婚庆刚需,5000~10000元的钻饰对于八零后、九零后年轻人而言,既能满足面子需要,亦不会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
珠宝礼品:低于1000元。因国家一系列反腐政策的出台,消费者对珠宝礼品的消费越来越谨慎和务实,作为馈赠或收藏之物,大部分消费者选择的珠宝礼品都低于1000元。
从全国整体来看,大部分区域的采购更倾向采购2-4g的单款素金产品,4-10g次之。由于文化习俗和消费习惯的差异,北方边疆市场(东北、西北)对素金克重的要求与其它区域差别明显,大件、奢华款一直是消费潮流,因此北方边疆地区的采购人员更倾向采购20g以上的单款素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