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岁月里,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考验,生活困顿,疾病缠身,亲人离世,但是他仍然保持了对经济学研究的巨大热情,并且以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在艰难岁月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站在科学的入口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结尾引用但丁的话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在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解释世界历史之前,人们一直在探索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探讨人类社会存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问题。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相反的唯心史观往往将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概括为英雄人物或者天才的意见,人类的理性或者天性等等,也就是把人类的发展归因为作为主体的人的思想,却没有揭示思想背后隐藏的原因,这种历史观既无法科学地理解社会发展的因果关系,也不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序言》中,马克思概括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发点,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提出经济生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全部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式,“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在《序言》中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客观规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显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术语)发生矛盾。于是那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新的生产力之间存在对抗性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最终胜利。
在《序言》中,马克思将生产关系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分离出来,概括地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序言》中的阐述通常被看作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成熟表述,具有典范形式,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之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货币上,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从解剖商品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及其规律,这一转向为解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和经济规律重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前提。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解剖商品着手,他认为,商品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因此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要从研究商品这个细胞开始。
马克思批判了重商主义和李嘉图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货币数量论,将他的货币理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区分开来。马克思从货币的价值形式入手,阐明货币的本质及其起源,论述了货币和价值之间的有机关系。
货币的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马克思第一次揭示了金属货币和纸币的流通规律,为认识货币流通的复杂现象奠定了理论基础。
定价:95元
开本:16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读本》
为了全面解读马克思的这部政治经济学的著作,本书采用如下结构展开研究和论述。首先,本书分析介绍了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成书的理论背景,马克思写作的过程;其次,本书尽量梳理了能够查找到的中外文版本,并对其做出分析和评点,有助于读者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出版和传播情况,了解不同版本的特点;再次,《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全书主要包括《序言》、《商品》、《货币或简单流通》三部分,本书也简要的对这部著作的内容进行论述,希望能够有助于读者清晰地阅读和理解;最后,本书在总结学界的共识基础上,也提出在研究中得出的浅见,供有意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这部著作的专家学者参考与批评。
目录
导论4
第一部分历史考证9
第一章历史背景9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9
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0
二、工人运动的兴起12
第二节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背景13
一、古典哲学14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16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0
第二章《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23
第一节马克思早期研究经济学的历程23
一、19世纪40年代以前马克思的早期活动23
二、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末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历程26
第二节1857-1858年经济危机及经济学手稿33
一、1857-1858年经济危机33
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34
第三节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批判41
第三章出版与传播48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国外的出版和传播48
一、出版和早期传播情况48
二、国外的出版和传播情况50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批判》在中国的出版和传播65
一、新中国成立前,《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译介和传播65
二、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译介和传播83
第二部分研究状况93
第三章国内研究状况93
第一节早期的研究状况93
第二节当代的研究状况95
第四章国外研究状况106
第二节当代国外学者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109
第三部分当代解读114
第五章《政治经济学批判》基本内容114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16
一、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116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121
三、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六分册”计划126
第二节商品127
一、商品二重性128
二、劳动二重性131
三、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134
A.关于商品分析的历史138
第三节货币或简单流通141
1.价值尺度142
B.关于货币计量单位的学说144
2.流通手段145
3.货币149
4.贵金属152
C、关于流通手段和货币的学说152
第六章《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解读157
第一节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157
一、剩余价值学说的发展与唯物史观的诞生157
二、经济学研究对唯物史观发展的影响161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167
第二节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方法169
一、第一部真正的经济学著作169
二、创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171
三、逻辑与历史的统一173
第三节从“五篇结构”到“六分册计划”175
一、五篇结构计划177
二、“六册计划”的各方案180
第四节《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经济学-哲学价值184
第四部分经典著作187
政治经济学批判188
第五部分附录358
附录Ⅰ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359
附录Ⅱ卡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信370
一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385
二、存在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吗?——进一步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的“危机”概念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