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份通告的密集出炉,传递了贵金属加速收紧的投资信号。
近日,工行、建行相继宣布暂停账户贵金属业务黄金、白银的买入、转换交易及定投计划的设置与变更。
有分析认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银行对贵金属业务的调整力度逐步加强,接下来银行可能会逐步关闭交易类型的贵金属投资产品,最终清退客户,只保留实物投资产品。
工行、建行宣布:暂停!
此前,7月15日,工商银行发布通告称,自8月15日8:00起将暂停账户黄金、账户白银业务开仓交易,客户已设置且未成交的开仓挂单将自动失效,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工商银行还表示,考虑到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对于有持仓余额的客户,建议谨慎控制持仓规模,注意防控自身风险。这已经是工行本月第二次,年内第七次对贵金属交易进行限制。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银行对于贵金属的交易进行限制。
银行贵金属业务再收紧
工商银行对贵金属交易今年频频“重拳出击”,7月以来工商银行已两度收紧贵金属业务。就在7月4日,工商银行刚发布通告,对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交易业务保证金进行调整。其中,Au(T+D)、mAu(T+D)、Au(T+N1)、Au(T+N2)等合约该行标准交易保证金比例将从34%上调至42%。按照不完全统计,这是工行年内第六次上调代理个人贵金属延期交收交易保证金比例。
其余5次调整分别是:1月26日、3月10日、3月31日、4月28日和5月30日。Au(T+D)等合约保证金比例从23%上调至目前的42%,Ag(T+D)合约保证金比例则从27%上调至目前的46%。
对于调整原因,都提到是考虑到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不确定性较大。
按照建设银行此前的公告,暂停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贵金属交易业务延期合约品种新开仓交易,平仓交易不受影响;现货合约品种暂停买入交易,卖出交易不受影响。
华夏银行于5月5日也表示,暂停代理个人客户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现货延期开仓和现货实盘买入交易;将Au(T+D)等的合约保证金比例自15%调整至30%。
从暂停新开仓,再到上调保证金比例等诸多做法,如何看待银行此番集中加强对贵金属调整力度的信号?来自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一则通知值得留意。本月初,上海黄金交易所表示,近期受国际因素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市场风险明显加剧。各会员单位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做细做好风险应急预案,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可能是因为‘原油宝’事件的影响,银行意识到此类产品的风险,因此对交易杠杆一再收缩。之前我的保证金可以做到10%,也就是10倍杠杆,现在保证金一再提高,杠杆最多也只能2倍,对于职业黄金客来说,交易的束缚大大增加,当然风险也大幅降低。”资深黄金投资人林荣表示,其从2008年即开始职业投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