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时今日,没人能否认“营销”的重要性。可营销的度,却不好把握。
说到这里,“假洋牌”慕思必有一席之地。这家曾靠着洋老头、法国皇家范巧立名目,实现“IPO+官方拆台”双重引爆的企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吹牛没有终点,天空才是极限”。
你说天上没有韭菜?可天上有“太空树脂球”啊。
不同于面对证监会质疑时的支支吾吾,慕思在把产品“卖高价”这件事上,可以说是底气十足。
就拿近期热销的“慕思宝宝”款床垫来说,官网定价55555元,“3·21”世界睡眠日活动价仅需29999。你问凭什么卖得贵?据销售人员称,该床垫采用日本进口“太空树脂球”材料,是与丰田集团爱信精机合作开发的行业独一份,并保证绝对健康。
乍一听,有独家太空黑科技加身,贵一点也合乎情理。但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丰田根本就不知道这事。2018年版的爱信产品说明书中确实有一款“FineRevo”床垫(即太空树脂球床垫),只是爱信精机早在2020年就把睡眠产业连同商标卖给了日本大地公司。换句话说,这种材料是日本大地公司所属,现与丰田毫不相干。
这样一种平平无奇、甚至无法保障健康的人造化工材料,恐怕大多企业见了都会摇摇头。可到了慕思这边,它不光戴上了“太空”、“独有”的各种高帽,更摇身一变成了动辄标价数万元的高端黑科技。
所以,与其说慕思想成为科技企业,倒不如说是想成为一家靠包装科技实现“低成本、高回报”的营销企业。关键是,它还真的做到了。
在过去,主流往往顺应“产品为主、营销为辅”的逻辑,认为好的营销是之于好产品的锦上添花。可慕思却似乎在通过“营销是为利润服务”的逻辑,来证明这道题“反着解也对”,即便科技平常、产品普通,好的营销也能使其身价倍增。
要说“太空树脂球”是不是智商税,我们有数据、有证据来具体分析。可要问“营销到底是该服务产品、还是服务利润”,却实在无从辩证。毕竟,一家靠假洋鬼子形象起身、涉及过偷税漏税、被外界评“噱头大于实质、营销多于内容、名声高于体验”的企业,还能一路走到敲钟上市……这一荒谬奇观背后,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