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并掌握设计史、设计理论以及设计批评的基本概念与内容;掌握当代西方的设计现状与设计思潮,掌握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研究成果。
2.理解并掌握设计与艺术的辩证关系,理解并掌握不同设计的艺术手法以及艺术特征;理解设计与科技的关系;理解设计与经济发展、设计与产品价值、设计与经济体以及设计与生产和消费等关系。
3.掌握中国古代设计的具体内容及设计特点,包括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纺织品与服装设计、工具设计、兵器设计。
4.理解并掌握西方的设计历程、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具体包括不同时期的设计特点、设计革新、设计运动、设计师与工业家,理解设计与社会发展背景的关系。
5.掌握不同设计类型的内容、构成要素、涉及领域、基本要求、设计特点等。
6.了解设计师的概念、历史演变及基本要求,了解设计师的分类以及社会职责。
理解设计批评的意义、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了解设计批评的标准、设计批评的方式与理论。
860《手绘设计快题》考试大纲
一、试题类型
设计创作类(实践)
二、考试形式
命题创作
三、考试内容
主要考核学生首饰设计创作与表现能力。
考试内容包括首饰基本概念、首饰设计理念、首饰设计语言、首饰设计方法与首饰效果图表现技巧等。
四、考试要求:
1、设计创意:重点考查学生的创作思想与设计技巧。
2、首饰形式:重点考查学生的考试作品是否符合首饰的设计要求,包括造型、材质、工艺、佩戴方式等方面的专业设计要求。
3、表现技巧:重点考查学生首饰设计表达能力,包括色彩立体效果图与首饰设计制图两部分内容。
五、评分细则:
试卷分值共150分,分四个考查点分别打分,再计算总分。
1、设计创意:占30%,45分。
2、首饰形式:占30%,45分。
3、表现技巧:占30%,45分。
4、卷面情况:占10%,15分。
865《宝石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1、宝石学基础理论约25%
2、珠宝鉴定仪器约20%
3、宝石各论(常见宝石种)约20%
4、合成、仿制及优化处理约20%
5、宝石鉴定特征和方法约15%
(二)、题型比例
1、名词解释约20%
2、填空题约15%
3、选择题约20%
4、问答题约45%
二、内容及要求
(一)、宝石学基础理论考试内容:
1、宝石分类:宝石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2、结晶学部分:晶体和非晶体的定义;晶体的基本性质;晶体、多晶质和隐晶质;一轴晶、二轴晶、均质体、非均质体、正光性、负光性、光率体和双晶的定义。
3、物理性质:断口、解理、裂理、硬度、比重、比重测试原理及方法、静水称重法、比重液法、天平的使用等
4、光学性质:光的性质、自然光和平面偏振光、反射和反射定律、折射和折射定律、双折射、光与颜色、颜色的形成、与颜色有关的概念、条痕、透明度和发光性、特殊光学效应等。
5、热学、电学性质。
(二)、珠宝鉴定仪器考试内容
1、常规仪器有关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类型、功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常规仪器包括:折射仪、分光镜、二色镜、偏光镜、10倍放大镜、宝石显微镜、滤色镜、紫外灯、重液、热导仪等。
2、大型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宝石学应用。大型测试仪器包括: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荧光光谱仪、X光衍射仪、电子探针、阴极发光仪等。
(三)宝石各论考试内容
1、常见宝石的成分、结构、物理性质、光性特点、颜色品种、加工款式、产状和产地、品质要素、鉴别特征等。
2、常见宝石包括:钻石、刚玉族、绿柱石族、金绿宝石族、欧泊、锆石、尖晶石、托帕石、石榴石族、碧玺、橄榄石、长石族、石英族、翡翠、软玉、绿松石、蛇纹石玉、独山玉、孔雀石、青金石、珍珠、珊瑚、琥珀、象牙、煤精、龟甲等。
3.稀有宝石包括:萤石、方钠石、方柱石、堇青石、磷灰石、赛黄晶、红柱石、硅铍石、柱晶石、透辉石、顽火辉石、锂辉石、坦桑石、硼铝镁石、榍石、夕线石、查罗石等。
(四)人工宝石和宝石优化处理考试内容
1、人工宝石和宝石优化处理的基本概念;
2、合成宝石的合成方法、原理及合成品的特征,如焰熔法、冷坩埚法、提拉法、助溶剂法、水热法、高温高压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3、拼合宝石、再造宝石的品种及鉴定特征;
4、仿制宝石,玻璃、塑料等;
5、宝玉石优化处理的基本方法及特征,如热处理、扩散处理(表面或体扩散)、高温高压处理、辐照处理、充填处理、激光处理、染色处理、镀膜处理等。
复试科目大纲:
BF2《宝石鉴定》(理论)考试大纲
宝石鉴定理论部分100分
理论试题题型:问答题
(一)、理论部分考试内容及要求
1、掌握宝石的鉴定方法及鉴定思路,熟悉常见宝石的鉴定特征。
2、了解宝石的现代测试技术及应用。
3、掌握宝石常规鉴定仪器的局限性,了解现今宝石鉴定的重点和难点。
4、了解最新的宝石合成和处理方法。
5、掌握市场常见的贵金属类型和基本知识。
6、了解宝石学的前沿动态。
BF3《首饰概论》考试大纲
问答题及论述题
1、首饰设计:
掌握首饰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掌握首饰设计的思维和形式表达的过程;
掌握影响首饰设计的若干因素及相应的设计表达技巧。
2、首饰制作工艺:
掌握首饰制作的各种工艺原理、方法及过程;
掌握各种首饰表面处理的方法;
掌握工艺与首饰设计之间的关系;
掌握先进的工艺技术及对珠宝行业发展的影响。
3、珠宝首饰市场:
掌握国内外首饰市场的特点及现状;
掌握国内外珠宝首饰市场与首饰设计、工艺之间的关系;
理解品牌首饰设计的概念;
掌握品牌首饰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SF2《宝石鉴定》(实践)考试大纲
宝石鉴定实践部分100分
实践试题题型:宝石鉴定(10颗未知样品)
实践部分考试内容及要求
1、熟练使用常规宝石鉴定仪器。
2、鉴别10颗未知宝石样品。
3、编写鉴定报告。
SF3《电脑首饰设计》考试大纲
电脑首饰设计创作类(实践)
1、设计创意:重点考查对所给命题的理解及创作思想与形式表达技巧。
3、表现技巧:重点考查学生对首饰设计专业软件Jewelcad运用的熟练程度,是否能根据表达需要完成造型的建模及材质的表达。
试卷分值共100分,分三个考查点分别评分:
1、设计创意:占20%,20分。
2、首饰形式:占20%,20分。
3、表现技巧:占60%,60分。
SF4《首饰制作工艺》考试大纲
设计创作(实践)
四、考核重点:
1、造型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的金属造型能力。
2、工艺精美度:重点考查学生的考试作品是否符合首饰制作过程中的工艺精美度的要求:如锯切精度、焊点质量等。
3、镶嵌技巧:重点考查学生对首饰表达中相应的各种宝石镶嵌技法的掌握。
试卷分值共100分,分三个考查点分别评分
1、造型能力:占40%,40分。
2、工艺精度:占40%,40分。
3、镶嵌技巧:占20%,20分。
加试科目大纲:
JF1《珠宝首饰评估》考试大纲
1、珠宝首饰评估原理40%
2、钻石及有色宝石品质分30%
3、评估方法实践30%
(二)题型比例
1、名词解释20%
2、问答题约80%
二、主要内容
1、珠宝评估的目的
2、珠宝评估的价值类型
3、市场级别
4、珠宝评估的方法(成本法和市场比较法的步骤及适用性)
5、评估的程序
6、钻石的品质分级
7、有色宝石的品质分级
8、首饰制作工艺、宝石镶嵌的类型、工艺质量及加工费用
9、评估报告的类型
10、评估报告的内容
三、考试要求
2、掌握珠宝评估的各种目的和对应的价值类型
3、掌握各种市场级别及各级别著名的珠宝市场
4、掌握珠宝评估的成本法的适用性、方法步骤
5、掌握珠宝评估的市场法适用性和方法步骤
6、了解珠宝评估的程序
7、掌握钻石分级的方法和估价方法
8、掌握有色宝石的分级方法和估价方法
9、了解贵金属首饰的制作工艺、宝石镶嵌类型及加工费用
10、了解珠宝评估报告的类型及评估报告的内容
JF2《宝石颜色成因理论》考试大纲
1、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2、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约40%
3、论述题约30%
二、考试内容
1、色度学基本理论
颜色的定义颜色的属性格拉斯曼定律色度学理论颜色的定量计算
2、传统宝石颜色成因
自色他色物理色(假色)致色离子主要致色离子的光谱特征色散散射干涉衍射传统宝石学颜色成因缺陷
3、量子物理基本概念
量子力学基本定律薛定谔方程一维无限深势阱三维长方势阱一维谐振子轨道能级
4、晶体场理论
原子轨道原子轨道量子数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空间图像核外电子排列规律多电子原子与光谱项晶体场理论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晶体场的定性解释晶体场的分裂能及其影响因素晶体场理论的应用
5、配位场理论
分子轨道分子轨道的基本要点分子轨道类型杂化轨道配位场理论电荷转移
6、能带理论
能带理论能带理论的基本论点能带中电子的排布满带导带禁带能带跃迁致色杂质致色的能带理论解释
7、色心
晶格缺陷色心点缺陷分类电子心空穴心
1、掌握各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要点;
2、掌握各理论的关联与区别;
3、掌握致色离子的吸收谱线特征;
4、可运用晶体场理论分析宝石的颜色成因
5、可运用配位场理论分析宝石的颜色成因
6、可运用能带理论分析宝石的颜色成因
7、理解宝石色心致色的成因
JF3《素描》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总分150分。
一、素描考试要求及评分标准:
1、构图适当,大小适中,不偏不倚;造型准确,有较强的表现和塑造能力(包括比例、动态、结构透视关系、特征、神态、空间关系等);
2、正确理解对象结构及体面关系,并能完整地表现;画面调子对比明快,素描关系准确,表现生动,形体刻画深入,画面整体效果好。其中:
3、评分细则
构图占15%
造型与比例占35%
细节深入与局部刻画占25%
表现手段与技法占25%
JF4《色彩》考试大纲
二、色彩考试要求及评分标准
1、构图要饱满、匀称;
2、有明确的色调意识和良好的色彩感觉,色彩关系明确生动,画面富有美感;
3、色彩与形体结合紧密,表现生动,形体刻画深入,画面整体效果好;
4、对色彩绘画工具、材料有一定的训练和掌握,对色彩规律比较了解,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