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雷暴是怎么形成的?

人类自古以来对雷电(亦作闪电)的巨大威力心存敬畏,最开始,人们从神话、艺术的角度对雷电添加了诸多朴素的理解,认为其是由专司打雷和闪电的天神——“雷公电母”所造就,而西方传说中也有“雷神”这一角色手持巨锤击出雷电。

18世纪中叶,著名的富兰克林风筝实验后,人们才了解到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实际上,雷电在大气中由“雷暴”所孕育,它同时还伴随着密布的乌云和疾风骤雨。

在大气科学研究中,通常将产生雷电的天气系统过程称为“雷暴”,它是一种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可伴随强风、显著的降水以及频繁的雷击(闪电)。

大气中的水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可呈现气、液、固等相态。水汽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和冰晶,聚合浮中空中成为云,当气流“托”不住云,往下掉落并融化成的水滴即是雨。众所周知,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递减,在几公里高度上即可降至冰点,所以,湿热空气的对流抬升是形成云和雨的关键。地球表面受太阳辐射加热不均匀、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汇、气流遇地形阻挡爬升等,都可能形成对流抬升。若水汽充沛、对流旺盛,抬升形成的云可达几到十几公里厚,最终将降下倾盆大雨。

在高空零下十几到几十度的环境中,大量水成物粒子发生增长、碰撞、合并、分离等过程,是雷暴云起电的根源——大气对流的不稳定和能量的剧烈变动,使得雷暴系统内部存在复杂的气流运动,水汽凝结而成的小冰晶,随着气流运动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将发生花样百出的变身,形成雪晶、雪花、雹(如软雹、小雹粒、冰雹)等等。此外,雷暴中还存在0度以下仍未结冰的“过冷水”。在复杂的气流中,它们之间的“摩擦”无可避免——于是,电就被“擦”了出来。

具体而言,在零下十几到几十度的环境中,冰、雪、雹等粒子的身姿体态和大小重量不尽相同,随气流运动的速度也就快慢有别,不同粒子间的碰撞就必然发生!微观上,冰、雪、雹等粒子的碰撞和弹开,会发生细小的电荷转移,使不同粒子携带正、负相反的电荷;宏观上,不同粒子因密度、重量的差别而随气流分层聚集。形象的说,雷暴系统如同一台巨型抽揉摩擦设备,使原本中性的云体不断分离出正、负电荷——雷暴云被充电了!

雷暴云在发展旺盛的过程中逐渐携带大量电荷,就像无处安放的愤怒,时刻等待着被释放,那些刮破天际的一道道闪光,是不同云层之间、或云与地之间电荷瞬间释放的桥梁。作为长距离、高电压、强电流的大气放电,雷电可产生很宽频段的强电磁辐射,覆盖无线电波、可见光乃至X射线和伽马射线频段。雷电通道的高温可达上万度,通道周围被瞬间加热膨胀的空气形成冲击波,发出轰隆隆的雷声。与此同时,雷暴中的上升气流也逐渐托持不住大量的冰、雪、雹等粒子,它们掉落并融化成雨滴,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地上雨水哗哗啦啦,天上闪电噼噼啪啪”的景象。少数情况下,过于强盛的对流使雹粒生长太大,掉落至地面的过程中甚至来不及融化,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冰雹。

延伸阅读:长期以来,雷暴云的起电机制是大气电学研究一大难题,以雷暴云内水成物粒子的碰撞、分离为核心的“粒子荷电机制”是目前学界认可度最高的主要起电机制,可进一步细分为“非感应起电机制”(如文中所述)、“感应起电机制”(即在电场中被极化的不同粒子碰撞时,接触部分发生异性电荷中和,弹开后各自携带净余的正、负电荷)、“次生冰晶起电机制”等。已有观测所揭示的雷电活动与云内参量的关系,多支持这类起电机制在雷暴起电中的主导作用。

此外,学界对雷暴起电还提出过其他假说,例如粒子的破碎、冻结、融化起电机制,以及与晴天大气电场中自由电荷有关的离子扩散、离子捕获机制等。

可能你会觉得,云、雨、电的爱恨纠结,在雷电发生的那一刻就已尘埃落定,但不为人熟知的是,雷电对大气还有更影响深远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就全球大气而言,在天气晴的时候,电离层会往地球不断释放大气电流,持续消耗电离层的“电能”,而雷暴和雷电则是维持电离层电位的重要“发电机”,它们通过雷暴云起电(直流)和雷电(交流)给电离层充电。

对流层雷电还能在几十到上百公里高度的中层大气激发红色精灵等放电事件。中层大气放电事件,是由对流层雷电所引发的一种瞬态发光现象,一般发生于40-90km高空,具有红色精灵(RedSprite)、蓝色喷流(BlueJet)、巨大喷流(giganticget)、淘气精灵(Elves)、光晕(Halo)等多种形式。红色精灵是最为常见的中层大气放电事件,通常由强度较大的正极性云对地闪电所诱发。对流层雷电引发的放电能改变这些区域的温度、电子密度等物理状态,并可能威胁在该区域的临近空间飞行器、浮艇等。与此同时,雷暴还是上部对流层大气的“制冷空调”,并输送水汽产生明显的加湿作用。此外,雷电击穿空气的过程中,高温高压下氮气和氧气被完全电离,并进一步形成氮氧化物LNOx,这种氧化物是大地农作物两好的“肥料物质”。所以,雷雨在灌溉大地的同时,还起到“施肥”的作用呢!而留在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则作为全球氮循环的一部分,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随着研究的推进,人们对云、雨、电在雷暴云中交织的众多科学问题,正在逐步获得较为透彻的理解和认识,将雷电活动与雷暴天气系统不同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包括动力学参量,如水平、垂直方向上的风向、风速及其变化;微物理参量,如冰、雪、雹、过冷水、雨滴等的生消演变和分布状态;降水量等),应用于数值模式中,既可以对强对流、雷暴天气进行预警,也可以对雷电的发生潜势等进行预报,从而提高对雷暴灾害天气的防御能力。

参考资料:

1.郄秀书,张其林,袁铁,张廷龙(2013),雷电物理学,科学出版社,北京.

2.Rakov,V.A.,&Uman,M.A.(2003).Lightning:PhysicsandEffect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3.Williams,E.R.(2001),"Theelectrificationofseverestorms."SevereConvectiveStorms.AmericanMeteorologicalSociety,Boston,MA.

4.Pasko,V.P.(2003),Atmos.physics:Electricjets,Nature,423(6943),927–929,doi:10.1038/423927a.

THE END
1.什么是“炸弹旋风”?一场强大的风暴正在向西海岸袭来,并带来了一个听起来很可怕的天气术语——炸弹旋风。 炸弹旋风是气象爱好者用来描述一个过程的术语,气象学家通常称之为炸弹生成。这是一个气旋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强,它可能发生在强风暴期间,比如本周即将到来的风暴。 但是什么是炸弹旋风,它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这些大风暴如此可怕? https://m.sdxmky.cn/kexue/3509.html
2.炸弹旋风:袭击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美国的天气现象是什么?炸弹气旋是一种大型、强烈的中纬度风暴,其中心有低压、天气锋面和一系列相关天气,从暴风雪到强雷暴再到强降水。 获取突发国家新闻对于影响加拿大和世界各地的新闻,注册突发新闻警报,当它们发生时直接发送给您。通过提供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您已阅读并同意环球新闻的条款和条件以及隐私政策。 https://wap.shimiaoshou.cn/guoji/4299.html
3.小院资源简而言之,植物激素是植物本身产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或人工合成的拟植物激素。那么,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效果,它会对人或者植物造成什么影响呢? 2、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作物会“中毒”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对作物的影响是双向的,用得好,能够起到促进生长发育,让作物长https://stb.mae.edu.cn/site/yard/676/resource/34034
4.雷暴产生的肥料是:A有机肥B氨肥C氮肥更多“雷暴产生的肥料是:A、有机肥B、氨肥C、氮肥”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A、水分 B、气候 C、地形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近年来北极上空臭氧损耗,特别严重的天气原因: A、夏季温暖 B、冬季温暖 C、冬季格外寒冷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天气预报中“O”符号表示: A、晴天 B、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2361455.html
5.强烈雷暴的特点是哪一个?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c09ad421175a45699836c624a91d4a9a.html?fm=bd52de18dbb3fd0810b27b00d456313625
6.下面肥料一般在作物收获后期应少施用的是()A氮肥B钾肥C有机肥D雷暴产生的肥料是A.有机肥B.氨肥C.氮肥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过量施用()会造成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过高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有机肥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针对我国钾肥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钾肥的施用尤其应当提倡() A、使用国产钾肥 B、施用进口钾肥 C、少施钾肥 D、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 免费https://m.12tiku.com/tiku/272/18023238.html
7.雷暴频发,雷雨天气该如何避险?与此同时,雷暴还是上部对流层大气的“制冷空调”,并输送水汽产生明显的加湿作用。此外,雷电击穿空气的过程中,高温高压下氮气和氧气被完全电离,并进一步形成氮氧化物LNOx,这种氧化物是大地农作物两好的“肥料物质”。所以,雷雨在灌溉大地的同时,还起到“施肥”的作用呢!而留在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则作为全球氮循环的https://www.075690.cn/h-nd-529.html
8.常见自然灾害(精选十篇)但是一旦施肥的种类比较单一,那么可能会导致蔬菜作物在其生长的过程中缺少某些必要的矿质元素,从而发生落花或者落果现象。另外若出现施肥不当的现象可能造成过多的肥料残留在地面,时间长了就可能产生一定的有害气体,危害蔬菜栽培的环境。因此,我们必须要保证施肥具有合理性,除了要保证蔬菜的产量,也要保证蔬菜的质量。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m28qgk.html
9.卒中日总结范文9篇(全文)利用1960~2013 年54 年阿拉善盟9 个测站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 分析阿拉善盟雷暴日的年代际、年际、月际、日内变化特征以及初终雷暴日变化特征。并根据雷暴出现时的天气形势, 对其分型, 分析各类型雷暴相应环流形势及各指数特征, 为今后雷暴预报提供指导性作用。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bjl51dh.html
10.新民特写早上扔出去的厨余垃圾,中午就能变肥料中工民生团队研发的处理装置吃进去的是湿垃圾,那经过消化的产物又是什么?答案是肥料和无污染的水。记者在现场看到,37公斤的垃圾经过近5个小时的酵解后,转变为11公斤的肥料。“我们将发酵时产生的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最终以水蒸气的方式从大气中排放。相对臭气冲天的简单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已是大大降低。”刘海泉说,“https://www.workercn.cn/32856/201906/19/190619090903506.shtml
11.科学常识现在就让我们先看一看什么是衍射,任何类型的波的传播部会发生这种现象,我们比较熟悉的在传播中产生的这种效应可能是水波或光波。 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夏天的傍晚,夜幕拉开后,成群的蝙蝠在黑暗的夜空上下翻飞着,它们穿梭往来,时而兜圈子,时而快速急转,在飞翔中忙碌地捕捉昆虫,却从来没有和任何物体相碰撞过。 这种https://www.360doc.cn/article/8507568_101151930.html
12.水稻生长记色青苔,水稻根部发黑。爷爷说,是我肥料放 多了!相对同学的水稻而言,我的水稻不是很 茂盛,长速也有点慢。可能前期没有足够的(中 光所导致的,我把它放在了露台上。爷爷说水 稻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露水滋润。 7月17日 温度 23-33 ℃ 十天过去了,水稻长高不少!高度为47厘米,比上次足足高了7厘米。叶子成深绿色https://www.meipian.cn/2zj5wfyf
13.2024年国家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参考300题(含答案).docx()12.雷暴产生的肥料是()。C、经济安全验中国公民或者境外人员的()。的()、荣誉和利益”的义务送公安机关或者()。A、人民法院B、潜伏期C、病程D、年满18周岁包括()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26.关于“情绪”错误的说法是()。29.以下几种气体中,无毒的气体为()。C、硫化氢30.在哪里可以查询到自己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3558922.html
14.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常规的雷达可以监测雷暴和台风;先进的多普勒雷达,一般安装在机场附近,可以监测风切变;更为先进的激光雷达则用于监测晴空风切变,因为一般的雷达需要靠空气中的水汽来监测,对晴空风切变无能为力。 17. 航空天气预报跟日常天气预报相比,有什么特点? A.随机性更大 B.关注点不一样 C.播出时间不同 D.人员队伍规模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2&ex_Id=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