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五线谱

金,通称“黄金”,是一种重金属,化学符号为Au。金通常被用于制作货币、珠宝等,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同时,由于其物理性质稳定,只有王水才能溶解它,所以也被用于医学领域,比如用金镶的假牙。

近来,各地纷纷报道,商家在饭菜、粽子、蛋糕等食品里加入一些金箔,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饭、黄金粽、黄金蛋糕等,食客感觉倍有面子。黄金是自古以来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能食这些,的确代表他们“不差钱儿”。抛开价值不菲不说,有读者好奇:古代妇女不是还选用“吞金自杀”吗?就像《红楼梦》里的尤二姐,那既然吞金都是一种自杀方式了,为什么现在人们还敢、甚至还推崇食用黄金呢?

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得先从“金”这种化学元素说起。

生死非命,原来各有因

纵观食用黄金的历史,你会发现“吃金”的方式有很多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人们想长生不老,就把黄金、汞及其它物品炼成丹药服食,结果长生不得往往殆命;魏晋时期富人们把金粉和玉粉研制成丸,温酒服用,据传河南郑州中牟的大帅哥潘安就长期服用此丸。那么同样是金粉,为何服用后有人死亡而有人相安无事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食用的黄金纯度不同,根据纯度金可分为生金和熟金。生金是指未经冶炼提纯的黄金,含金量通常在50%-90%之间。除去金元素外,生金通常含有铅、汞等化学物质,人吃进肚里会造成胃溃疡、肝坏死等病变,超量时更会对皮肤粘膜、神经系统及肝肾等有毒害作用,从而造成身亡。《本草经集注》记载:“(生金)辟恶而有毒,不炼,服之杀人。”生金用途最突出的例子是金屑酒。金屑酒又叫金酒、金箔酒,据传是含有雌黄及生金金箔的酒,与现代人所饮用的金箔酒成分不一样。雌黄即三硫化二砷,又称“黄金石”,剧毒,有黄金般的光泽。三国魏臣公孙晃、晋废太子司马遹、丑皇后贾南风等都是喝金屑酒身亡。

相对生金而言,纯度达90%以上的熟金就安全多了。一则,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肠胃中不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量不多的话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即可;二则,古代中医将熟金所制的金箔列为药材,其制作过程很专业。制作金箔时,他们利用金具有良好延展性的特点,先把小块熟金放在草纸中,用力碾压,压成极薄的箔片,再混入药中服用。由此可知,同样是“吃金”,是死是活全在于黄金的纯度和用量。

古代女性吞金身亡,这里的“金”指的是大块的生金,通常是金条或金叶,因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洞穿肠胃失血致死,“血肉之躯,水谷为赖,可能堪此金石重坠之物久在肠胃乎”(《本草纲目》)。吞金自杀,需要很大的决心,《红楼梦》中描写尤二姐自杀的桥段即是明证。文中写道,“(她)常听见人说,生金子可以坠死,岂不比上吊自刎又干净。想毕,拃挣起来,打开箱子,找出一块生金,也不知多重,恨命含泪便吞入口中,几次狠命直脖,方咽了下去”。吞食黄金后,当事人一面忍受不能进食的痛苦,一面忍受剧烈的腹痛。黄金有棱角的话,刺破肠道死得还快,如果黄金很圆滑的话,那只有名副其实地“等死”了。

黄金固好,饮用当有度

古代因为科技较为落后,人们对黄金的科学认识不足,所以屡屡发生误食生金所炼药丸身亡而不知的惨剧。现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知识的普及,为了满足感观上的需求,厂家把黄金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国际上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将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评估认为,金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安全的,而且没有对其使用量作出限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曾公开对媒体说。他话中的很早,是指1983年。那一年,世卫组织正式把黄金列入食品添加剂的范畴(编号为A表第310号)。此后,中国国家卫生部批准的“作为食品新资源使用的物质”中也包含金箔。于是,以加入黄金为宣传噱头的金箔酒、金箔糖、金箔蛋糕、金箔咖啡等大张旗鼓面世。日本人在这方面更是用心,不但制有享誉业内的金箔酒,还精心发明了夺目亮丽的喷式金粉,喷洒在卡布其诺咖啡或是蛋糕上。

这里面最值得一提的是金箔酒。金箔酒是指以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制成的白酒,世卫组织规定其最大使用量为每千克酒渗0.02克,其黄金纯度为99.99%。莫说一般人达不到这个酒量,即使喝了这么多,酒精中毒远胜于金箔中毒。

当下,人们对食用黄金光鲜亮丽外表的追求早已超越其实用价值的评估,“从营养学的角度看,目前已确定人体必要的元素有20多种,但肯定不包括金。我国对食品添加剂采取许可管理,食品中使用金箔肯定是违规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公开撰文指出。所以,食用那些亮闪闪、金灿灿的黄金制品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你的虚荣心罢了。

总之,尽管黄金可以作添加剂加入食品中,但能不吃时尽量不吃,毕竟这东西没有营养价值,也不含人体必需的元素,万一吃到纯度不高的,生病住院也不划算。

注:本文参考图书杂志有《三国志》《晋书》《本草纲目》《本草经集注》《红楼梦》《金屑酒》《文史知识》,论文有《试论中国酒文化》《关于黄金选矿技术的研究与分析》等。

THE END
1.领略黄金的独特魅力[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金价的低迷却刺激了消费市场对黄金的需求,黄金消费量也由此翻了一倍,消费市场的发力逐渐成为支撑国际金价的主要力量。这与今年国际金价持续走高正好相反。今年金矿公司赚翻了,黄金珠宝公司的日子却不好过。 金矿效益差,高端消费品需求下跌,个人投资黄金也面临购买、储存、投保、变现等实际困难。一https://epaper.gold.org.cn/h5/html5/2024-12/03/content_153639_1586740.htm
2.黄金的延展性最好,1克金可以拉长多少米?黄金的延展性最好,1克金可以拉长多少米? 问题:黄金的延展性最好,1克金可以拉长多少米? 选项A:3000 选项B:2000 选项C:4000 选项D:5000 正确答案:选项C 选项C:4000、 扫码关注华图题库微信公众号 (每日更新备考试题)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719925.html
3.黄金是比较稀有的金属之一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压成薄箔()√AXB黄金是比较稀有的金属之一。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压成薄箔。() √A xB 该题目是判断题,请记得只要1个答案!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黄金比较对比稀有希有金属之一具有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 本题目来自[12题库]本页地址:https://www.12tiku.com/newtiku/263123/17032280.html https://www.12tiku.com/newtiku/263123/17032280.html
4.关于黄金的5个实用知识和简单鉴别方法,买黄金时用得上!以现有的提炼技术,无法提炼出100%的黄金,所以任何黄金本身都会含有一点杂质,哪怕是纯度极高的金条,含金量只能靠近100%。 市面上常见的黄金首饰的含金量,大都为99.9%或是99.99%等,通称为足金。 2、黄金的延展性非常好 黄金的延展性是金属中最强的,到底有多强呢?一盎司的黄金可以拉50里长,所以黄金首饰会比其他金属https://zhuanlan.zhihu.com/p/636538617
5.黄金有延展性吗爱问知识人黄金的延展性是指在不破坏其化学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拉长其形状。这意味着黄金在加工和制造过程中可以被拉长https://iask.sina.com.cn/b/newqlPcvGfTt8p.html
6.18K金和PT950铂金哪个好,哪个贵?18k金是黄金含金量为75%左右属于合金的一种材质,pt950铂金则是铂金材质,含铂量为95%左右,纯度比较高18k金既有黄金的延展性,也有合金良好的硬度,性质极其稳定。pt950铂金由于纯度较高的原因,相对硬度较低,但对比大部分的金属材质都完全足够了,只是不会坚硬如钢筋一般而已,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18K金和PT950铂金哪个好,不https://www.crd.cn/huangjin/35033.html
7.黄金白金钻石到底哪个比较保值?更贵的就更保值吗?→MAIGOO知识铂金的保值、增值效果没有黄金好 钻石达到1克拉以上才保值 黄金是什么 黄金,是一种带有黄色光泽的贵金属,它的化学元素符号为Au,来自拉丁文Aurora,是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欧若拉,意为闪耀的黎明。 黄金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物理属性、高度的延展性和数量稀少等特点,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也是首饰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1819.html
8.铂金好还是黄金好铂金不保值3大理由铂金和黄金是现代女性比较中意的两种金属类别,那到底是铂金好还是黄金好呢?铂金不保值的3大理由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铂金好还是黄金好 1、铂金又称白金,颜色为银白色,而黄金为金黄色。从颜色上来看,铂金的受众群更宽,大部分女性都能驾驭,而黄金则更适合35岁以上的女人佩戴。 2、铂金的延展性、耐摩擦https://m.wed114.cn/wiki/article_16433.html
9.黄金项链戴久了,会越变越长?一、黄金项链为什么会越戴越长? 黄金的延展性异常的强。1盎司的金可以拉成50里长,其延展性令它易于铸造,是制造首饰的佳选。也正因为黄金的高延展性,黄金项链容易被拉长变形。 所以大家在佩戴黄金项链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不要拉扯它,另外取下项链之后也要及时放进首饰盒,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黄金项链哦! https://www.meipian.cn/2iyrara2
10.嵌体修复沟通交流附病例聚合瓷嵌体:颜色较金属嵌体逼真,接近于牙齿颜色,日本超硬材料,抗折强度和耐磨性不如金属嵌体. 黄金嵌体:延展性最好,长期使用密合度高,不易发生继发龋(再次蛀牙),生物相容性也较好,长期使用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 【嵌体优点】 1:牙体预备量较少,能够保持牙齿外行的完整,减少牙髓刺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422/18/32686575_5529209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