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佩戴“银手镯”,能吸出体内的毒素?为什么银手镯会变黑?银针含银

大家有看到过电视剧里面,角色在食用某种食物的时候,会有下人先用银针试毒,如果银针变黑了就说明食物里被下毒了。受此启示,现实中也有人效仿了这种方法,比如:

案例1:宝妈发现1岁宝宝戴的银镯子变色,误以为是中毒

陕西一位宝妈,看到1岁宝宝手上戴的银镯子变色了,联想到电视剧中用银针试毒的桥段,又想到宝宝近来几天食欲减退、睡眠不好,于是误以为中毒了,急匆匆地赶往医院。

结果医生诊断后,发现并没有中毒这回事,银镯子之所以变色,是因为宝妈之前不小心打碎了一根水银温度计。

案例2:四川一名男子吃野蘑菇用银镯试毒,结果还是进了医院

四川一名男子去山上采了不少野蘑菇,由于自己无法判断野蘑菇是否有毒,于是学起了古装剧中用银针试毒的方法,在烹饪蘑菇的时候往锅里扔进一个银镯子,结果银镯子没有变色,男子也放心了大快朵颐。没料到,当天晚上男子就中毒进了医院。

那么,所谓的“银针试毒”是真的假的?有时候银手镯戴久了会变黑,是因为吸收了体内的毒素吗?今天就一次性给大家讲清楚。

一、“银针试毒”靠谱吗?别被忽悠了

在验证银针试毒是否有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银针试毒的历史。

最晚到宋朝时,中国人就已经普遍学会了用银针试毒。当时的法医宋慈,通过银针与砒霜变黑的原理发掘死亡原因,让很多人都记住了“银能验毒”的窍门。

在古代,银针试毒主要是针对砒霜。

因为在古代,砒霜经常被用作毒药,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但是由于但是技术有限,砒霜中会混有大量的硫或硫化物,而银与硫反应就会生成黑色硫化银沉淀。所以只要用银一试,就知道有没有含砒霜。

不过,按照现在的生产提纯技术,银饰根本无法检测出高纯度的砒霜,所以试毒也就无从谈起了。

而且,不仅是砒霜,对于其他各种毒,不管是用银针还是银饰,都是无法试毒的,千万不要被有心之人忽悠了。

二、银手镯变黑,是因为吸出了体内的毒素?

我们常常在网上刷到类似的说法:“银饰/银手镯变黑,其实是身体在排毒……”这又是真的吗?

实际上,银手镯变黑还真与身体排毒无关,主要有两种原因:

一是银手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导致的,表面的黑色物质主要为氧化银Ag2O。

另一种是银手镯长期戴在手上,被空气氧化的同时,还容易接触到人的汗液。汗液中有氯离子和钠离子等,属于电的良导体。因此,当银同时接触到汗液和空气时,就会加快银的氧化速度,产生黑色的银锈。

而且人体的汗液中会排出部分硫离子,在空气的氧化作用下,硫离子也会和银发生反应,生成硫化银。

那为什么有的银不会变黑呢?

一方面可能是银饰生产商在生产的时候,在银饰上添加了银保护剂,也就是银封闭剂,相当于在银饰的表面覆盖了一层单分子厚度的薄膜,可以抵御空气和汗液的侵蚀。

另一方面可能是银饰穿戴者个人的原因,比如汗腺更不发达、出汗量少,汗液中含硫量更低;或者喜欢穿粗糙的衣服,在摩擦中不经意间对银饰起到了一个抛光的作用。

有的实验发现,银饰虽然不能排毒,但是可以消毒。

实验结果表明,当阴离子的浓度为0.1ppm时,就可以对各类细菌和病毒产生致命破坏力。因为银离子属于重金属,可以干扰微生物的DNA复制过程,同时使蛋白质失活,起到杀菌灭毒的效果。

三、999银、990银、925银,有啥不同?

目前市面上的银分为999银、990银、925银,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其实,999、990、925代表了含银量。

999是纯度最高的千足银,含银量为99.9%;990是足银,含银量为99%。由于含银量高,质地比较软,999和990一般用作素银首饰。

925是国际标准银,添加了7.5%的铜合金,是纯银的最低标准,常用来制作花型首饰。

那么我们怎么分辨999银、990银和925银呢?

含银量高的银,颜色是洁白、均匀、发亮的,相反,如果呈青灰色,可能是含有铅。如果毫无光泽感,则可能含有铜。

一般来说,含银量高的银没有弹力,掷地有声。相反,含银量越低,声音就越低。

把银拿起来掂一掂重量,如果首饰体积大但是手感较轻,很可能就是假冒货,含银量偏低。

银的硬度比铅和锡大,比铜低,不介意的话可以用大头针去划一下银饰不起眼的地方,如果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则可能是银饰。

所以,银针试毒真不靠谱,所谓的银饰变黑是身体在排毒也是假的。佩戴银饰,我们图的只是一个快乐和寄托,没有必要把它和健康联系起来,以免陷入消费陷阱。

参考资料

[1]《银饰变黑是身体在排毒?真正的原因是这个》.上海黄浦.2022-08-16

[2]《银手镯会导致铅中毒,让孩子变笨?很多人小时候都戴过…》.科普中国.2022-02-28

[3]《【物理化学】银饰变黑相当于排毒?你想多啦!其实是一场化学反应!》.环球物理.2020-07-19

THE END
1.买黄金和银饰需要注意什么?据相关数据显示,纯度越高,价值往往也越高。但要注意,有些不良商家可能会以次充好,所以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商家,比如那些有知名品牌和良好口碑的店铺。而且,购买时一定要看清鉴定证书,这就像是黄金的“身份证”,能保证它的品质和纯度。再来说说银饰。银饰的价格相对亲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银饰的含银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403201564653436&wfr=spider&for=pc
2.别再给孩子戴银首饰了,小心变笨别再给孩子戴银首饰了,小心变笨儿科蒋医生 江苏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满月宝宝洗胃,哭声彻响整个医院,当妈的心疼看不了这个! 多克多生活 41跟贴 打开APP 小女孩为自己的假肢涂指甲油,涂完后自信的向奶奶,展示闪闪发光的假肢 小白社会观察站 35跟贴 打开APP 儿子鼻子塞入物体,情急之下爸爸这样做,再https://m.163.com/v/video/VJHG7RPP9.html
3.银是重金属,戴久了究竟会不会中毒?不少人都有一个疑问:银是重金属,那长期佩戴银饰会不会中毒? 重金属不一定都是有毒的金属, 比如锰、锌、铜,都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 我们对于“重金属有毒”的刻板印象是来自于与环境和食品污染有关的“铅、镉、汞、砷”这几种有害重金属。 https://www.douban.com/note/735800650/
4.银是重金属吗银是重金属。银是重金属里最特殊的一种,因为重金属大部分会损害细胞的机能,甚至直接导致蛋白质变异,而银离子由于活性满足破坏原始细菌蛋白质的特性,并不会对复杂组织细胞造成损伤。因此,它https://m.iask.sina.com.cn/jxwd/jp2iInDjHq.html
5.求助银是不是属于重金属金属交流互助请问银是不是属于重金属?银纤维有毒吗?谢谢高人指教 https://muchong.com/t-2062325-1-authorid-977827
6.银是重金属吗?对身体好吗?银是重金属 对人身体有一定的好处可以在杀死或者仰制细菌、病毒、藻类和真菌。使用银可以检测食物是不是https://wenwen.soso.com/z/q835525647.htm
7.银碗吃饭会重金属中毒吗王停停医生的语音科普用纯银碗吃饭不但不会导致重金属中毒,反而对机体是有利的,如果银碗质地不纯,含有其他杂质,长期用来吃饭有可能会发生重金属中毒的情况。 微量的银对人体是有利的,长时间用银筷、银碗对人体无害,银离子和含银的化合物可以杀死或者抑制细菌、病毒、藻类和真菌。有关银的抗菌机理为金属离子作用和光催化作用,白银的https://www.miaoshou.net/voice/454125.html
8.银不会重金属中毒吗银通常不会引起重金属中毒。银是一种惰性金属,其化学性质稳定,几乎不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因此不会产生有毒化合物。在无机环境中,银离子对人体的影响较小,一般不会造成明显的毒副作用。但极少数情况下,如果摄入https://m-mip.39.net/xy/mip_b8auz49.html
9.银饰品要慎戴或含害重金属铅锑销售人员说,数字越大,银的含量越高,饰品也越大。“925”一般是用在小的挂件上比较多,“‘925’添加了一些其他重金属成分,比如铜、锌等等。这样硬度比较高,厂家在做的时候,塑形比较方便。含银高的,硬度软一些,适合做一些大的饰品,造型也不复杂。”一名银饰品专柜销售人员说。http://www.chinatt315.org.cn/315js/2013-11/5/23027.html
10.银中毒是什么症状权威文章银中毒包括吞食银、皮肤接触银以及慢性吸入银等情况,不同的银中毒情况,症状也存在一定差异。 1、吞食银:银是一种重金属,直接吞食诱发银中毒时,可能会导致食管及胃部黏膜受到损伤,诱发胸骨后的疼痛、灼热感、恶心呕吐及反酸等症,严重时还可能会诱发胃出血和胃穿孔。 https://m.dazhong.com/ylcore/art_detail/1_2119354.html?s=author.baidu.com
11.银离子除菌已经被欧美禁止了吗,对身体是否存在危害?首先要弄清楚一点,银是属于重金属,以密度>4.5就是重金属(钛为分界点) 但是要记住一句话“不以计量论毒性都是耍流氓!”。任何物质超量,超时都会产生毒性。只要不超过安全计量都是没有毒性的。小鼠在口服纳米银最大耐受量925mg/kg,即相当于临床使用剂量的4625倍时,无任何毒性反应,这说明单质纳米银相对是比较安全的https://www.wowmaterials.com/wenku/User/index.php/Index/question_detail/pid/2256
12.基于银纳米簇荧光探针检测重金属离子和凝血酶近年来,贵金属纳米簇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其中银纳米簇(AgNCs)由于合成方法简便,而且具有超小的尺寸、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细胞毒性等独特性质,引起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伴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离子在低浓度下也能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建立快速灵敏地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8233188.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