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清河经济开发区的河北世龙集团,原来是利用废旧合金生产普通“合金刀具”、“矿山钻头”等产品的,如今,却用废旧合金冶炼出了高温合金、耐蚀合金,产品也由低端市场闯入航空航天领域。其实,像河北世龙集团这样,实现对废旧合金由普通循环向高级循环利用的企业在清河经济开发区已有30多家,而实现这一转变,是该开发区实施产业高端化引领的结果。
据介绍,清河县废旧稀贵金属利用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末,始初,各加工摊点用自制的“无齿锯”带起的全钢砂,把废旧的顶锤、拉丝模等切割成形状各异的刀头,在市场上销售。后来一些企业又创出了“破碎法”,将废旧硬质合金球粉碎后,再压铸成型进行烧结,制成成品销售。无论是始初的土法“切割”,还是后来的粉碎后使其“再生”,都难以求得质量的提升,市场路子越走越窄。
高端化引领产生了显著效果。此后,该开发区内各企业纷纷效仿,在科技创新上着力,增上高科技项目,开展技术革新。河北久亿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新项目,成功将“湿法”和“火法”有机结合,使废旧合金回收率接近100%;株冀公司数控刀片项目引进德国、瑞士的尖端设备,产品填补了华北地区空白;恒源公司纳米级冶金粉末项目主要生产硬质合金焊接刀片、数控刀片、精磨铣刀片等各种异型产品,技术国际领先。
目前,清河经济开发区涌现出规模以上企业近50家,形成了废旧稀贵金属循环利用的产业集群,利用废旧合金再生的各类产品占到了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
(方素菊、许金亭、闫秀真)
近日,国家工信部公布的第六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中,清河经济开发区获批“纺织(羊绒制品)·河北清河经济开发区”示范基地。这是全省唯一获批的纺织业示范基地。
清河采摘农业的兴起,既让市民感受了田园乐趣,又为农户增加了创收,并促进了旅游业和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
从邢台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上半年邢台清河辖区出口山羊绒475吨,货值3454.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6.5%、4.0%。总体来看,出口山羊绒呈现震荡走势,经历先升后降又再升,但最终实现了深V逆转。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一周年,交通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暴雨之后,“井盖爷”用实际行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切身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