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金是化学元素金(Au)的单质形式,具有价值大、易于流通、理化性质稳定的特点,可作为一般等价物,在自然界中数量稀少,是一种金黄色、抗腐蚀的贵金属。从我国黄金消费需求来看,2017-2023年我国黄金消费量呈波动变化。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黄金消费量达1089.69吨,同比增长8.78%。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为706.48吨,同比增长7.97%;金条及金币消费量为299.60吨,同比增长15.70%。
一、定义及分类
黄金是化学元素金(Au)的单质形式,具有价值大、易于流通、理化性质稳定的特点,可作为一般等价物,在自然界中数量稀少,是一种金黄色、抗腐蚀的贵金属。由于黄金天然稀缺以及历史人文赋予的特殊性,黄金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黄金不仅仅是用于储备、避险及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珠宝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按照成色不同,可将黄金分为纯金、赤金和色金;按照所含其他金属的不同分类,可将黄金分为清色金、混色金和K金。
二、行业政策
随着黄金行业的发展,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陆续印发了多项行业政策,内容集中于规范黄金交易市场、助力黄金行业转型升级、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方面。2022年11月,中国黄金协会印发《黄金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把技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鼓励黄金生产企业开展全产业链创新,突破重点成矿区带成矿理论研究、复杂及深部矿体开采、低(无)氰提金、黄金深加工及新材料应用、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技术,推动黄金产业向高端化、新型化发展。2024年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落实〈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有关经营主体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等大宗商品试点。
三、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黄金产业经历了由“统购统配”管理到逐渐放开的发展历程,从2002年建立上海黄金交易所以来,逐步建立了一套以上海黄金交易所为平台的现货交易、以上海期货交易所为平台的期货交易、以商业银行和珠宝首饰店为主体的零售业务的黄金市场综合体系。
四、行业壁垒
1、资金壁垒
黄金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规模大、经营风险大,大量的资本投入和矿产资源投入是主要的进入壁垒。同时,黄金市场情况受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影响较大,为了规避单一产品引致的经营风险,多数黄金企业均扩延生产线至多品种经营,对生产规模、设备装置、研发能力等均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黄金行业进入的资金需求量也随之增大。资金壁垒已成为进入黄金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
2、技术壁垒
受资源、品位限制及生产成本控制的需要,黄金行业对采矿和冶炼企业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有着较高的要求,从事生产的企业需具备相当高的综合回收水平方能盈利。在选择搭配的矿石品位、改进工艺流程、满足国家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综合回收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
3、人才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黄金产业链上游为金矿资源勘查和采选环节;中游为冶炼及精炼环节,通过将金精矿、合质金冶炼加工,才可制成可交易的标准金产品;下游为消费环节为各类黄金的需求场景,主要包括黄金制品、黄金首饰、工业用黄金等。
注: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智研咨询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