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分析:《数字经济全景白皮书》浓缩了易观分析对于数字经济各行业经验和数据的积累,并结合数字时代企业的实际业务和未来面临的挑战,以及数字技术的创新突破等因素,最终从数字经济发展大势以及各领域案例入手,帮助企业明确在数字化浪潮下的行业定位以及业务发展方向。
数字资产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由个人或企业等主体拥有或者控制的、以数字形式存在的、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数字资源。
数字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数字资产由明确的主体拥有或控制
2.数字资产以数字形式在网络空间流转
数字资产与传统资产的最大区别是传统资产存在于实际物理空间,而数字资产存在于网络空间,因此数字资产都是以数字形式进行存储及流转。
3.数字资产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数字资源
数字资产本质是能为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财富或者资源。没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数字资源不能确认为数字资产。
4.数字资产是主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创造的
数字资产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主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付出相应劳动、资本、技术,通过生产、购买等行为获得的。
5.数字资产的价值是可计量、可拆分、可组合的
数字资产可以通过会计规则实现资产定价与计量,并且其价值可进行拆分和组合。
区块链数字资产作为价值或权利的数字化表示,被产业界称为加密资产、加密通证等。考虑到区块链系统、应用和数字资产的多样性,基于区块链数字资产典型特征,数字资产可分成同质化通证和非同质化通证(NFT)两类。
1.同质化通证
数字货币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数字通证,每一枚通证不具备特殊性,但依然与网络企业发行的虚拟货币存在本质区别。其核心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放的算法;二是无发行主体,其发行不受个人与机构管控;三是基于算法,实时共识机制安全性高。同质化通证自比特币诞生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对已有的货币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
2.非同质化通证
全球数字资产市场发展火热。数字货币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创新产物之一,对整个金融业及其监管领域都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各国中央银行与机构巨头纷纷入局以数字货币为代表的数字资产领域。
从交易所来看:分为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其中,中心化交易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在几大中心化交易平台中,Binance依旧保持领导地位,其CEO赵长鹏也因此登顶亚洲首富。Huobi和OKEx的成交量占比相较2019年有所下降。去中心化交易所中,Uniswap依旧保持突出优势,但基于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特性,其网络拥堵,交易滑点不稳定,依然是制约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发展主要原因之一。
非同质化通证(以下称:NFT)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其稀缺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被率先运用于艺术品行业,并且成为资产数字化的重要方式之一。2018年,NFT的销售出现了短期的繁荣,随后于2019年进入泡沫化的谷底期,2020年市场逐渐回暖,2021年NFT迎来爆发期。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品在数字藏品销售总额中占比不断提升,同时促进NFT在应用场景的不断探索。截至2020年初。NFT市场规模超过269亿美元。
数字资产确权
数字资产真实性和可信度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纸质票据逐渐进化为数字票据。当前数字票据的主要缺陷分别是票据的真实性难保障,票据违规交易乱象横生,以及到期违约风险。区块链NFT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票务造假问题,同时多方节点间建立全新的连续“背书”机制,真实反映了票据权利的转移过程。数据一旦上链后,区块链中的全节点都共同维护同一个账本,所有节点都可作为备份节点,使得单点违规操作无法进行,同时在共识机制中具有对不良节点的惩罚措施。加密机制的引入实现了对节点的身份验证,数字签名、加密机制等多种加密算法实现区块链中数据真实有效不被篡改,实现了多方信任传递,并使得数字票据可以灵活便捷地拆分和重组。
数字资产流通安全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数字经济安全水平以及共享水平,进而更好地赋能数字经济的稳定发展。但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仍未能同时满足高效率低能耗、去中心化和安全三大要求,链上可进行的交易吞吐量不高,高频次业务难以持续开展。
1.区块链的可扩展性有限
在区块链中,交易排队按序处理、数据同步严重影响了系统处理性能。随着数据和节点的增多,系统的性能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影响区块链的可扩展性。现有的共识机制在大规模网络节点下难以满足高吞吐量、低延迟的需求。
2.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仍存在不足
区块链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密码算法、虚拟机和智能合约等核心构建,这些构建并非完全自主可控,而且会增加受攻击的风险。大量采用诸如零知识证明、群签名等复杂密码算法会大大降低区块链数据读写能力,导致原本处理效率较低的区块链系统雪上加霜。
3.区块链技术存在智能合约的循环执行问题
智能合约具有类似高频交易的自我循环特性,会显著放大价格波动。区块链数据信息写入之后无法修改,导致交易后无法退回,灵活性差。
1.缺乏可规模化推广的区块链典型创新应用
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经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金融、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数字经济领域,但由于涉及场景复杂,且区块链技术成熟度存在限制,因此,区块链在农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落地存在困难,缺乏可规模化推广的典型创新应用。
2.区块链与其他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存在难度
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区块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是目前各项技术还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只能实现小功能的融合,在深度融合方面存在困难。
3.区块链应用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区块链监管体系不成熟,不利于区块链产业和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并未产生最优或最好的区块链监管经验,各国监管政策的差异,不利于区块链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
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经济监管中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保密性好和低成本的特点,在数字经济交易过程中监管部门很难监控到实名客户和资金流向,增加了区块链在数字经济中应用的安全隐患。
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统筹规划,联合多家银行共同发起。该平台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不可篡改、高度共享和可追溯的技术特点,实现了跨行交易的完全电子化与银行间信息的可信传递,塑造了金融信任体系,共建贸易金融生态圈。平台于2018年12月29日正式上线运行,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完成首笔跨行国内信用证链上验证,后陆续开展福费廷、保函保理、银团贷款等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