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春夏秋冬,总会有一种理由让大家喝奶茶。秋天的第一杯,你喝了吗?
奶茶糖多、热量高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而有一种奶茶,尤其危险!那就是
奶!盖!茶!
它不仅糖比更多,热量更高,而且还隐藏着一大健康杀手。
一杯奶盖茶,三“害”俱全
最近,上海疾控的研究人员分析了3个奶茶品牌的122种奶茶的营养成分。
下面这张表格,总结了奶茶店的3种常见茶饮——奶茶、奶盖茶、水果茶的营养特征。
可以看到,奶盖茶不仅脂肪、糖最多,热量最高,而且还含大量反式脂肪酸。
算下来,一杯中杯(约500ml)的奶盖茶有384大卡热量,22g脂肪、40克糖,8.95g反式脂肪(酸)。有些品牌,还要更多。
22g脂肪这个量达到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全天脂肪摄入量的1/3~1/2。其中还有很大比例是饱和脂肪;反式脂肪超标3倍多[1]!
▲奶盖茶热量按参考资料[1]奶盖茶能量中位值计。米饭热量参考日本食物成分库数据。
哦,对了,提醒一下。
水果茶的热量虽然是三者中最低的,但它也有糖多的问题,一杯也有将近40g呢。
奶盖到底是啥?
奶盖有两种,一种是以淡奶油、牛奶为基础原料做的。
奶油,简单来是一种乳脂混合物,根据脂肪含量多少,可以分为不同的奶油。以美国为例——
Lightcream是一种质地轻,不粘稠的奶油(相比“淡奶油”,我觉得“轻奶油”的翻译更合适)。
轻奶油的的乳脂含量一般在18%~20%左右,这个含量不够打发。而甜品制作步骤里最常出现的的“淡奶油打发”中的淡奶油,一般是乳脂含量≥30%的奶油,即“搅打奶油”。
国内大家买奶油,绝大多数还是为了打发做蛋糕或者装饰,所以在电商平台搜索“淡奶油”、或者“奶油”,一般就是这种可以打发、乳脂含量≥30%的奶油。
如果想自己做奶盖茶的话,可以网购或者在超市买一盒“淡奶油”。
注意,不要买成“淡奶”。
淡奶是指淡炼乳,即不加糖的浓缩牛奶。浓缩牛奶可没法打发。
打到稍稍有纹路就可以了,然后把搅拌好的奶油浇到茶(别用热茶)上去。
奶盖粉的主要原料是植脂末。植脂末是植物油、蛋白质、糖浆,加上乳化剂等辅料制成的,很多会用氢化植物油,因此可能存在反式脂肪的问题。
关于反式脂肪,我们写过很多科普啦。比如这篇:除了奶盖粉,牛奶、天然奶油中也含有反式脂肪,是天然存在的。目前研究认为,天然反式脂肪与工业反式脂肪对健康的不良影响似乎是相似的[2]。
所以,用天然奶油、牛奶做的奶盖茶,真得少喝啊。
▲数据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
秋天喝奶茶的6个建议
1.保持均衡飲食,限制饮用添加大量糖分的饮品。(说人话:少喝)
2.购买时,尽量选择“不额外加糖”,或“少加糖”的。“不加糖”可能还是有很多糖,因为茶基底、小料里很可能也有糖。
▲上海疾控研究人员检测了122种奶茶的营养成分,发现标称不额外加糖的奶茶中含糖量最高的每杯有25g。
3.少加小料。
研究发现,奶茶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都会增加,热量也会更高。
各种常见小料的热量,一起胖的明明白白。
4.购买时问问用的是什么奶:牛奶,还是植脂末?
除了奶茶底、奶盖,厚酸奶也可能是用植脂末做的。
一些非常便宜的奶茶店为了压缩成本,用的是劣质的、含有很多反式脂肪的植脂末,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5.注意份量,选择最小份量,以减少大量的糖分和能量。
6.留意店铺的卫生状况。奶茶中冰块、制作好的奶盖,如果保存不当,很可能有微生物污染。尤其是那种看起来卫生环境就不好、操作不规范的奶茶店。
自制奶茶
参考资料
[1]史泽环,孙卓,等.上海122种市售现制奶茶中的营养成分[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3,40(7):756-760,768.
[2]BrouwerIA.Effectoftrans-fattyacidintakeonbloodlipidsandlipoprotein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regressionanalysis.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6.
[3]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委员会,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2012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