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和“项目化”的《鸿蒙应用开发》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实施中,联合多位优秀教师,组成项目团队,对《鸿蒙应用开发》课程内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出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符合课程特点的方式,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课程改革实施上线后,主要开设学期:2023年夏季鸿蒙应用开发:移动221、移动223,2022秋季鸿蒙应用开发:移动211、移动212、移动213、移动222,另外2022春季鸿蒙应用开发,2023年春季鸿蒙应用开发开设慕课任选课,广东科学技术学院也使用课程开设了校内课,反响良好。现平台使用学员数:961人。
课题开展后,形成了系列的研究和实践成果。2023.7课题负责人李正淳在《新丝路》期刊发表论文《基于“课程思政”和“项目化教学”的《鸿蒙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2023.9课题负责人李正淳在《科学与财富》期刊发表论文《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以《鸿蒙应用开发》课程为例》。
采用“思政引领,小组管理,任务驱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1)思政引领,重构课程内容。
课程模块
课程思政融入
课程思政总目标
鸿蒙开发基础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2.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3.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党建新闻App-基本控件
2.项目从功能-设计-实现,了解企业开发全流程,代码编写规范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
时代楷模App-网络访问
1.通过介绍时代楷模APP项目的背景,引导学生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培养学生的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精神。
2.课程通过“分组管理,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航天员通讯录APP-数据库
1.通过介绍航天员项目的背景,引导学生以航天员为榜样,培养学生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2.课程通过项目化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课程设计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设计“美丽乡村APP”,“乡村电商APP”,“垃圾回收APP”,“爱心捐赠APP”,“智慧社区”等的应用。
(2)设计和建设基于项目化的微课课程资源。
采用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项目案例由简单到困难,以递进的方式,设计出4个学习情境案例(详见表1)。
表1学习情境案例
案例知识点
环境搭建
常见布局
常见UI控件
数据存储
多媒体
网络编程
√
党建新闻App
航天员通讯录APP
时代楷模App
项目化的课程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将专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很好地融入项目中,能够强化学生的技能,真正地满足专业岗位的需求。通过项目化教学,课程的递进式的课程难度能够让学生能很好地接受进阶式培养和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提升、技能水平得到较强提高,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课程通过“分组管理,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课程采用“项目化、任务驱动”,项目从功能-设计-实现,了解企业开发全流程,代码编写规范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课程通过项目化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搭建在线资源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被动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以学代教、自主学习的“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第一,课前发布预习任务,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
第二,课中奖励表现积极的小组,激发小组的团体荣耀感,培养团队精神。
第三,抢答积分,复习上次课程的内容,并引出本次课程内容,让学生来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并抢答读出来,以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和表达能力。。
第四,讲解新知识,在知识点中融入思政元素。如上文所述,在三个App制作过程中,给学生讲述相对应的背景,使学生从这些时代楷模的身上汲取到精神养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等。
第五,任务驱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知识点的作业任务。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发生碰撞,能够创新地完成任务。
第六,课程设计采用小组答辩式来评定成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程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小组管理”,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意识到良好的沟通、分工合作、团队精神、责任心是必要的,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部分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序号
年份
比赛奖项
指导老师
1.
2019.05
全国技能大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国赛二等奖
黄旺华,李正淳
2022.11
2022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小程序应用开发赛项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李正淳
2022.9
2022一带一路暨金砖移动跨平台开发赛项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4.
2022.1
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5.
2022.3
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小程序设计与开发一等奖
6.
2022.4
蓝桥杯大赛广东赛区“java组一等奖”
7.
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WEB应用软件开发”二等奖
8.
2021.10
2021一带一路“WEB技术赛项”全国二等奖
9.
2021.06
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省赛一等奖
10.
2021.4
黄旺华、李正淳
11.
12.
2020.12
李正淳,黄旺华
13.
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WEB应用软件开发”二等奖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HarmonyOS应用开发者基础认证和1+x证书考证。通过参加考证,驱动学生自觉努力学习,提高学生专业能水平。
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申报企业学院,共同制定人培方案,共建师资,共建企业级专业实训室,文化育人,学生就业,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构建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
1).形成性评价:
目标
评价要素
评价标准
评价依据
考核方式
权重
知识目标
基础知识
按项目要求掌握的识点,应用知识点完成项目;应用知识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项目准备
项目实施
完成项目
项目汇报
能力目标
基本技能
素质目标
学习态度
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按时完成项目;按要求完成准备;养成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课堂表现记录;勤表;团队协作
学生自评
5%
小组互评
2).过程性评价:
知识应用
根据项目需求深度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技能迁移
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迁移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