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令治:有色稀散金属冶金专家

周令治,有色稀散金属冶金专家,我国稀散金属冶金学科的带头人。他长期从事稀散金属冶金科研工作,对稀散金属提取冶金的科学研究和工业实践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主持了对稀散金属基本状况的全国性普查,为国家制定稀散金属发展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他在稀散金属冶金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学术成果,为我国稀散金属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百折不挠,为国效力

周令治,1932年1月24日生于四川省江北县下横街(今重庆市江北区)。

1952年考入云南大学矿冶系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学习,1954年院系调整独立成为昆明工学院学生。1953年7月1日在云南大学参加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时评为五好学生,并被国家选派送苏联留学。时值中苏关系有变,留苏等待了两年。在此期间,到了北京有色金属工业综合研究所(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及国内几个主要有色冶金厂矿科研进修。

1959年1月赴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黄金学院攻读研究生,师从Ф.М.罗斯库托夫(Ф.М.Лоскутов),研究锌生产中锗的提取。近三年的苏联留学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培养出治学严谨的学风。1962年6月如期进行毕业答辩,21位评委全票通过而获得苏联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

1962年回国后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从事科研,任实习生、技术员。1963-1964年间国家开展“09(国防)工程”,周受命主持组建保密的铂族金属实验室生产线,周舍去较熟知的稀散金属领域,从零开始,通过科学实验与艰辛努力,及时完满完成“09(国防)工程”对大量高纯铂族金属之紧急需求的任务,同时为一时回收铂族金属多单位的兴起,扩增国内铂族金属的生产起了推动作用。

文革动乱,科研工作被迫停顿,继而在1969-1970年下放云南草坝农场劳动。1971年9月调入正值国家组建的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工、教授级高工,1980年任职院副总工程师。在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重新开始了稀散金属的研究生涯,直到1992年年满六十岁退休。

为国防建设出力、填补产业空白

稀散金属通常是指镓、铟、铊、锗、硒、碲及铼等七个元素组成的一组化学元素。国外稀散金属的生产始于二战,因稀散金属在军工、高新技术中的重要作用而获得长足发展。旧中国有色金属28家企业无一家回收稀散金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因国防及经济建设急需,到1960年我国实现了7个稀散金属的小型工业化生产。当时周所处的年代,我国稀散金属工业还是幼小的产业,无论国内外学科力量也十分薄弱。在这积弱而贫瘠的学术荒地上,周开始了拓荒的耕耘。

周首先注意到我国稀散金属的家底不清、方向不明是制约稀散金属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972年和1980年周受命冶金部和中国有色总公司,两次主持各为期一年对稀散金属资源与生产的全国性普查。周与调查组成员深入国家储委、地质、矿山、冶炼等部门企业,基本摸清我国稀散金属的实际状况,由此为国家提出了1972-1993间的关于稀散金属发展的多个‘五年规划’,为国家的战略规划与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与建设性意见。

我国有丰富的含锗煤资源,当时提取技术落后,锗的回收率不足50%。1990年,周指导研究生进行高温弱还原挥发煤中锗镓的研究成功,继而在云南临沧地区冶炼厂扩大工业试验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一步挥锗新工艺”,摒去了原两次挥锗老工序,将锗回收率由50%提高到80%。技术的创新,一时促进多地建厂提锗的新局面,我国锗产量陡然剧增。至今我国从煤中提锗的技术均来至该发明的一步法挥发锗的技术,大有利于我国军工与高新技木的发展

周在稀散金属冶金学术领域勤奋耕耘,专注一生。他的专业成就、学术专著与学术活动为我国的稀散金属工业发展成优势产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提出制粒还原挥发稀散金属新工艺

1957-1963年在北京有色金属工业综合研究所进修与留苏后分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期间,参加了会泽及赫章氧化铅锌矿提锗与溧水铁矿提锗的科研与半工业试验。1963年初周受邀在会泽冶炼厂及昆明冶金所作了“关于烟化炉(提锗)的某些问题”学术讲座数天,讲述了还原挥锗等的理论与实践诸问题,由于论述很有见地于实践有用,该讲稿于1963年8月由云南金属学会自选为单行本印发。周对此相继发表了“沸腾焙烧硫化锌精矿时可挥发金属锗镉及铅富集过程的研究”、“关于还原沸腾焙烧”等论文进行深入阐述。继后指导研究生做了“还原沸腾焙烧锌焙砂新工艺和其中锗的行为研究”和“煤中提锗研究”两项研究课题,均着重研究了制粒还原挥发该料中稀散金属的行为与提取工艺,证实了制粒还原挥发对从该料中提取稀散金属是一好方法。

开辟了湿法炼锌生产综合回收铟锗镓新技术

1973-1975年间周组织与主持了株洲冶炼厂“从锌浸出渣中综合回收铟锗镓工艺研究”项目,提出了试验工艺路线,在同事们积极参与下,与工厂、长沙有色设计院等协同人员一起夜以继日地进行小试与半工业试验。历时2年多研究成功了“综合法回收铟锗镓工艺”,试验中提铟工序研究成功便立即工业投产,使株冶产铟量很快跃居全国前列。该工艺的研究成功,开辟了我国综合回收铟、锗、镓之新路。1975年通过冶金部鉴定,认为:“技术上完全可行,经济上较为合理,目前是比较先进,建议设计建厂”。“通比国内外此工艺属国际先进水平”。获得1977年冶金工业部和1979年广东省科学大会奖和1980年国家科委、计委、经委及财政部的“全面完成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纪念证”等褒奖。其后萃取工序经其他同事等进一步完善为“回收铟、锗、镓的全萃法”新工艺。D2EHPA的萃铟工艺也成为现在我国提取铟的主流工业技术。

笔耕不断严谨著学

“想为稀散金属的发展呐喊一声”!正如周在几本专著的前言中所述,这数本专著的出版达到了他“期望它们能从旁给从事稀散金属的科研、生产、应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的人们以有益的支援”的朴素初衷。的确,他的呐喊,唤起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我国的稀散金属事业去铸造辉煌。

谦和为人,谦谦君子

周令治在学术界是有影响力的学者,他的威望不仅建立在学术成就上,而且与他谦和为人和学术道德风范分不开。在指导学生或他人写成的论文中从不署名第一,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成果总不忘清楚注上。在他的著作中的有些参考文献,因当时收集上的疏漏不合出版规范而被编辑删去,他为此常感歉疚。多年来周及时无偿地给一些国内及国外有关单位、个人之技术咨询,提供有关资料,也结交了众多同行朋友。其中很动人的事:在1990-1998年,周任《中国冶金百科全书》稀散金属分篇主编,组织国内稀散金属的工业生产、科研及高教专家学者28人参与、撰写、审定《中国冶金百科全书》稀散金属条目45条,共61.1千字,历时8年,参与者不厌时长,数易其稿,精心而科学地完成,十分感人……凡此等等。多年来每当国内涉及稀散金属工作问题的时候,政府部门、学会及厂矿院校的人们多会发话:“去找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找周令治!”表明社会已经认可了周令治是一名为我国稀散金属事业崛起与发展的推动者。周虽视为这是对他的鼓励,然而周每每遇此情形时总说,他更想听到能有更多他人的成就。是的,他定会相信,到那个时候我国稀散金属事业必是大好之时!

THE END
1.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杂志期刊级别是什么?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杂志期刊级别是北大期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杂志简介 创刊时间:1949年 国内刊号:11-1841/TF 发行周期: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主办单位: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邮编:100160 杂志荣誉包括: 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https://www.haotougao.com/ysjs/wenda/03.html
2.20262027有色金属冶金考研院校名单一览表考研考研是众多学生追寻更高学术梦想的重要途径,而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则是成功的一大关键。不同专业对应着不同的院校,因此提前了解各专业的考研院校,对于我们的择校会有更好的帮助。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2027有色金属冶金考研院校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https://kaoyan.koolearn.com/20241204/1785856.html
3.重金属冶金学《重金属冶金学》作者:翟秀静主编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1丛书名称: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简介:本书共分7章,包括绪论、铜冶金、铅冶金、锌冶金、镍冶金、锡冶金和钴冶金;重点介绍了这6种重金属冶金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进展。主题词:重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冶金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308/156382339.shtm
4.《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有色金属(冶炼部分)》重点打造了重有色金属、轻有色金属、稀贵金属、设备与材料等栏目,刊发了大量涉及重有色金属、轻有色金属、稀贵金属、黄金、核工业及化工行业的冶炼、加工、材料及设备等专业的学术文章。https://www.91xueshu.com/q-ysjsylbf/
5.重金属冶金学重金属冶金学 作者:彭容秋 ISBN:7810203681 出版社:中南工业大学生出版社 出版年:1994 重金属冶金学 作者:契日科夫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1958 有色重金属冶金学 作者:罗斯库托夫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1953 重金属冶金学. 下册 作者:齐日科夫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1959 重金属冶金学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39d6b07c9f3d88324fc3c4937b49c39a
6.全国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大学排名2024最新排名(全国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全国开设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的大学比较多,下面邦博尔招生网给你介绍一下2024年的“全国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大学排名”情况,你就明白全国有色金属冶金专业比较好的高校有哪些了,以下数据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全国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大学排名前10强大学名单如下: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武https://www.bangboer.net/gk/show75340.html
7.有色金属理论与技术前沿丛书:铂族金属冶金学简介,目录书摘《有色金属理论与技术前沿丛书:铂族金属冶金学》共12章。其中3章介绍铂族金属的性质、资源及应用等基本知识。其余9章结合重有色金属冶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交叉学科知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从矿产资源及二次资源中富集提取铂族金属,贵贱金属分离,贵金属相互分离、精炼及再生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冶金专业知识和新的技术https://www.jd.com/zxnews/3ec1b74f1b98cc16.html
8.教授杨庆山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杨庆山,中共党员,教授,高级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湖南省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专家,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标准评审专家。1994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系稀土工程专业。历任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金属与合金研究所副所长、科技处副处长兼科研联合支部书记,湖https://yjclx.hnyszy.com.cn/info/1005/2045.htm
9.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该手册在金属品种方面几乎包括了铜、铅、锌(含镉回收)、镍(含钴回收)、铋、锡、锑、汞、金、银及铂、钯、钌铑、锇、铱铂族金属等所有重有色金属冶炼及综合回收各金属矿物中共生的硒、碲、铟、锗镓、铊等稀散金属;在冶金方法方面,编入了中国已经采用和准备采用的所有冶金方法,既包括了火法冶炼方法也包括了https://www.1633.com/tec/1029419.shtml
10.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冶金工程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年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以下简称有研总院)创建于1952年,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本学位授权点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1年11月获得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1月获得冶金物理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了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3月获得冶金工程https://www.grinm.com/s/1363-144916-516259.html
11.重有色金属冶炼工程项目规范.docx2.5.2产生高温烟气的重有色金属冶炼炉窑以及其他产生有回收价值余热的反应容器应配备有余热锅炉或其他余热利用设备,回收利用余热。2.5.3冶炼项目工艺过程回收的余热应遵循梯级利用的原则高效利用。2.5.4重有色金属冶炼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物料应综合回收利用,不能综合回收利用的渣料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置。2.5.5冶金炉等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27562009.html
12.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铜镍卷)《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是一部大型工具书,它总结了我国四十余年来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建设和生产的经验。 全书共分四卷,十二篇,按铜镍(含钻回收)卷、铅锌铋卷、锡锑汞贵金属卷、冶炼烟气收尘及通用工程常用数据卷,分 述各重金属及其伴生元素的各种提取工艺技术,并按原料、技术操作条件选择、产物、技术经济https://www.dushu.com/book/10148533/
13.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文版英文版官方网站《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以有色金属材料和冶金学科为主的高技术、基础性学术期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即《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有http://www.ysxb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