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出台11种有色行业排污规范,有色环保监管不断收紧

截至目前,我国针对有色金属行业共发布实施11项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共计9项,大气和水综合排放标准2项。

近日,环保部组织编制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有色金属工业(征求意见稿)》,该标准“征求意见稿”涵盖汞、钴、铝、镁、镍、钛、锑、铜、锡、铅锌11种常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技术规范,各自成册(其中铅锌为一册,共10册)。

根据国民经济统计,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涉及金属共计64种,其中包括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半金属以及稀有金属五大类。截至目前,我国针对有色金属行业共发布实施11项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共计9项,大气和水综合排放标准2项。

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产量现状

有色金属是指除了黑色金属(铁、锰、铬和铁的合金)以外的64种金属。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主要包括铅、锌、铜、铝、锡、锑、汞、镁、钛、镍、钴等。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行业统计年鉴可知,2016年有色金属产量占到行业总产量95%以上,其中铝产量、铜产量、铅产量分别占到行业总产量的74%、11%和7%。

2010~2014年我国十大有色金属总产量逐年增加,到2014年达到18710万吨,其中铜、铝、铅、锌四大常用金属产量占比达到96.07%。

2016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共计1156家,其中2017年发证733家(铜218家、铅锌365家、电解铝150家),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河南、山东、云南、陕西、山西、宁夏、贵州、内蒙古等地区。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污染物排放现状

有色金属行业庞杂、工艺繁多、污染因子量大。近些年来,有色金属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但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较快,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较大。

有色金属行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铜、铅、锌冶炼过程中,据统计,2012年我国主要重有色金属(铜、铅、锌)生产工艺过程中SO2排放量40万吨;重金属(铅、镉、砷、汞)排放量974吨。

从重金属污染种类来看,铅排放量680吨、镉排放量57吨、砷排放量232吨、汞排放量4吨。从金属品种来看,铜冶炼重金属排放量412吨,铅冶炼重金属排放量566吨,锌冶炼重金属排放量89吨。

近年来,由于长期排放累积造成的涉及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开始显露,关于重金属的流域和区域层面重大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们身体健康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对于我国生态系统的安全也是重大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2016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重金属排放量行业占比达50%以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行业占比95%以上。

据统计,近十年来有色金属行业国控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和烟粉尘排放量及各项污染物行业贡献占比呈上升趋势,2013年有色金属行业SO2和NOx排放行业贡献占7%左右;重金属污染排放占到30%~90%之间,其中镉贡献最大占到90%左右。

铜冶炼行业大气污染物治理现状

其中,铜冶炼企业污染物排放执行《铜、钴、镍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铜冶炼污染物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是我国铜冶炼行业生产过程中污染控制技术实施的重要依据。

有组织治理现状及趋势

目前铜镍冶炼过程颗粒物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电收尘技术、袋式收尘技术以及旋风收尘技术。其中,电收尘技术在铜镍冶炼厂主要用于熔炼炉收尘、吹炼炉收尘、贫化电炉收尘、干燥烟气收尘。袋式收尘技术适用于铜镍冶炼企业精矿干燥、铜冶炼阳极炉烟气收尘和卫生通风系统含尘废气的净化。旋风收尘器一般只能作为初级收尘使用,以减轻后续收尘设备的负荷。

而铜镍冶炼企业二氧化硫污染治理设施一般采用氨法脱硫、石灰/石灰石-石膏法脱硫,钠碱法脱硫、金属氧化物吸收脱硫、有机溶液循环吸收脱硫及活性焦吸附法脱硫等技术,以确保达标排放。

其中,氨法脱硫技术适用于低浓度SO2烟气的脱硫,尤其适用于液氨供应充足,且副产物有一定需求的冶炼企业。石灰/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适应性较强,在满足铜冶炼企业低浓度SO2治理的同时,还可以部分去除烟气中的SO3、重金属离子、氟离子、氯离子等,但不适用于脱硫剂资源短缺、场地有限的冶炼企业。

金属氧化物吸收脱硫技术适用于金属氧化物易得或金属氧化物为副产物的冶炼厂烟气脱硫。有机溶液循环吸收脱硫适用于厂内低压蒸汽易得,烟气SO2浓度较高、波动较大,副产物SO2可回收利用的冶炼企业。活性焦吸附法脱硫适用于厂内蒸汽供应充足,场地宽裕,副产物SO2可回收利用的冶炼企业。

此外,铜镍冶炼行业大部分企业氮氧化物不超标,部分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采用氨法脱硝等技术可满足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无组织治理趋势

铜镍钴冶炼企业无组织排放节点主要包括原料装卸、备料、转运、干燥、给料等过程产生的粉尘,各类炉窑进料口、出料口、出渣口、溜槽等处泄漏烟气,电解车间槽罐逸散酸雾等。因此,铜镍钴冶炼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厂区内主要运输道路路面实施硬化处理,运输路线应经常洒水降尘防尘,以减少扬尘污染。

★★二是原辅物料贮存、输送应采取密闭措施,同时设置集气收尘设施。备料、转运过程中上料口、落料点应设置集气收尘设施。

★★三是熔炼炉、吹炼炉及精炼炉等炉窑进出口、溜槽等处应设置集气收尘、脱硫设施。浸出槽、净化槽等湿法设施应设置集气设施,并送酸雾净化设施处理。

THE END
1.《有色金属(冶炼部分)》编辑部重有色金属 褐铁矿型红土镍矿高温氯化焙烧提取镍钴研究 刘琦,马辉,郭持皓 2024(12):1-7 摘要(65) PDF2.94 M(46)[HTML()] 双侧吹熔池熔炼炉内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 陈朝辉,赵升辉,赵明杰,赵国华,张小雪,陈卓,宋彦坡 2024(12):8-16 摘要(56) PDF1.77 M(42)[HTML()] http://ysyl.bgrimm.cn/
2.有色金属: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应用前景与挑战二、有色金属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有色金属行业在冶炼、加工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性能。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有色金属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 产业升级为应对市场竞争和环保压力,有色金属行业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推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3. 市场需求https://blog.csdn.net/JiYan_red/article/details/143200609
3.成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说明:成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公司性质有哪些?民营公司占比最多,占60.0%,基于站内数据系统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成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成立时长分布 10年以上80.0%(4)5-10年*** 说明:成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实力怎么样?成立时长10年以上占比最多,占80.0%,基于站内数据系统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https://www.jobui.com/salary/chengdu-all/ind-yousejinshuyelian/
4.有色金属材料冶炼和加工包含哪些行业有色金属材料冶炼和加工包含哪些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项目包括,高新技术有色金属材料及其产品生产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砷化镓、磷化镓、磷化铟、氮化镓,高温超导材料,记忆合金材料钛镍、铜基及铁基记忆合金材料,超细(纳米)碳化钙及超细(纳米)晶硬质合金,超硬复合材料等材料。https://www.nexteck.com/news/2280-cn.html
5.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2024年中国有色金属市场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趋势报告,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全球工业和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经历了供需格局的变化和技术创新的推动,展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对有色金属如铜、铝、锌、镍等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https://www.cir.cn/R_NengYuanKuangChan/78/YouSeJinShu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6.2022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行业的经济发展与现状,以及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行业进展与投资机会,并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行业投资前景作了分析研判,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经销企业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遇、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等不可多得的决策https://m.chinabgao.com/report/9903947.html
7.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精选十篇)有色金属产业作为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可将有色金属产业分为有色金属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两个部门。 有色金属产业链长,与众多产业部门相互作用,但目前对有色金属产业关联效应的研究则很少,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有色金属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作用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5rkxjg.html
8.有色金属行业的基本情况介绍金投原油网有色金属行业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有色金属中,如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是人们经常接触的饰品,铜、铝、锡等也是大宗商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陌生是因为有色金属作为一种原材料而非终端消费品,部分投资者对于有色金属的生产过程、定价模式、价格变动原因等都不太熟悉。本篇,我们将通过介绍有色金属行http://energy.cngold.org/c/2022-08-11/c8244974.html
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研究报告.pdf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研究报告.pdf,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研究报告 王国新 1、行业分类 根据中国证监会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 于“C制造业”中的“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指引》(GB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303/8107052022004061.shtm
10.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同时,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支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对符合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的大型铜冶炼企业开展加工贸易试点。加快转变出口方式,鼓励出口机械装备、运输工具、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等终端产品,带动有色金属间接出口。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等贸易摩擦。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wb/201402/t20140221_96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