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国产化之路

一个多月前,高分十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发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发挥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航天器对材料的要求十分苛刻,比如轻量化就是其中一项指标,金属基复合材料恰好符合需求。金属所研究员马宗义带领团队,致力于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近5年来,为遥感、风云、高分、嫦娥、北斗、东风、天宫、龙舟等十几个关键型号,提供复合材料产品百余批次、万余件。

日前,马宗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国家重大战略与国民经济建设迫切需求的一种工程材料,我们在该领域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一些技术产品不仅打破国际封锁,还推动了国家高新技术重大装备的快速发展。”

抓住机遇组建团队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向金属中添加陶瓷、碳等异质材料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具备抗疲劳、耐磨、高导热、低热膨胀以及辐射屏蔽等优点,是航空航天、电子封装、装备、核电、汽车、轨道交通等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装备制造所需的关键材料,其用量也是材料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

早在2000年,北美、欧洲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了成熟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产业,产量达到全球用量的80%以上。我国金属基复合材料研发起步较晚,落后发达国家近30年,同期还停留在实验室研发阶段。

由于应用背景敏感,国外长期对我国进行严密的技术封锁。马宗义指出:“多年来,我国金属基复合材料自主研发面临组织性能难控、制备与加工困难等无法逾越的共性难题,陷入技术进展缓慢、需求牵引不足两者相互制约的困境,一直未能实现应用突破。”

“十一五”开始,国家中长期规划开展“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高精度对地观测”“大型压水堆与高温气冷堆”等重大专项任务,这为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然而,这些高技术装备的建设也为当时的研究水平带来极大挑战,需建立工程化制备、成型加工等关键技术,才能适应产品质量稳定化、规模与批量化应用需求。马宗义团队也是国内最早开展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的科研团队之一。

近年来,马宗义团队开展了工程化制备技术研发。他告诉记者:“我们先后突破了短流程与规模化粉末冶金制备工艺、可控成形加工、搅拌摩擦焊等制约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从而打通了其工程应用的全链条难点。”

攻克制备技术瓶颈

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大尺寸坯锭制备时,存在成分均匀性、界面反应等控制难、制备成本高、周期长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马宗义团队开创了低成本短流程粉末冶金制备技术,所制备的坯锭具有组织均匀、致密无缺陷、无有害界面产物的特点。

马宗义介绍道:“2017年,我们实现了最大3.4吨/锭的超大尺寸坯锭制备,超过美国公开报道的最大0.45吨/锭,并可将原材料成本和制备周期双减半,突破了复合材料规模化制备难题。”

据悉,团队制备的大尺寸坯锭,不仅解决了航天器关键有效载荷大型平台结构轻量化的急需,还突破传统材料难以兼顾轻质、高热导、低热膨胀以及承载性能的难题,支持了国家高分辨对地观测专项任务重点型号的研制。

“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因添加脆性陶瓷等增强相,制约了金属的塑性流变能力,使其塑性成形能力极差,成为制约其应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马宗义指出,以往通过试错法进行工艺摸索,存在耗时耗力、适用性差等问题。近年来,高技术装备对零件结构提出多样化、大型化与快速响应的需求,以往金属基复合材料传统的工艺试错研究模式难以满足需求。

为此,马宗义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精确物理仿真、多尺度模拟新技术,攻克了复合材料成形加工中缺陷控制与组织性能调控难题,建立大变形比成型加工、中高陶瓷含量复合材料成型加工、异型材大挤压比成型等技术,并通过组织缺陷调控实现板材高效率轧制、自由锻件性能优化控制等。

“我们在国内率先研制出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大尺寸、超大尺寸自由锻件与薄壁异型材等,批量应用于卫星与深空探测飞行器关键结构部件,替代了传统高强铝、钛等合金,使装备性能指标提升与轻量化设计得以实现。”马宗义说。

此外,由于金属与增强相的巨大物化性质差异,传统的熔焊技术难以使金属基复合材料获得高质量连接,焊缝中常产生颗粒偏析、缩孔或气孔、有害界面反应产物等。马宗义表示,新型的搅拌摩擦焊作为一种固相焊接技术,最有希望实现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强度连接,然而面临着搅拌摩擦焊接工具受陶瓷颗粒磨损严重、材料流变性差等挑战,难以获得工业应用。

于是,团队自主发明了一种高耐磨、高韧性焊接工具,可在宽泛的工艺参数下施焊而不磨损或折断,突破以往难以实现的可靠连接和焊接工艺优化难题,由此实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近等强焊接,工具寿命可满足工业生产需求。“我们通过中子衍射和多尺度模拟对焊接头残余应力实现精确模拟,为焊接工艺制定建立了全新的依据。”马宗义说。

研发产业基地建成

针对航天器承载结构的减重需求,马宗义团队研发出轻质、高强、高模、耐疲劳SiC/Al复合材料,替代高强铝合金或钛合金,减重达20%~40%,为遥感飞行器、深空探测器等关键型号供货千余件。针对电子封装和遥感光学仪器对轻量化、低膨胀热管理材料的需求,马宗义团队突破高陶瓷含量铝基复合材料的批量化制备加工、大尺寸厚截面零件制备技术,替代了钼铜、钛、因瓦合金,应用于多个系列的关键型号卫星。

马宗义告诉记者:“我们实现了乏燃料运输材料国产化,并在国内核电领域首次实现国产中子吸收复合材料供货,替代进口产品应用于我国多个自主研发设备的核设备。”

“目前,金属所已经建成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年产量近百吨,成为航天、核电等领域多家单位的主要供货单位。”马宗义还向记者透露,未来,金属所还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革新换代积累基础,实现下一次工程化规模应用的突破。

THE END
1.《金属基复合材料》课件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结构材料,由金属作为基体,添加各种强化相而组成它结合了金属和其他材料的优点,具有高强度、高刚性、耐腐蚀等特点这种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领域课程大纲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定义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了解什么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它的组成和特点掌握金属基复合材料http://yxfsz.com/view/1862238252490133506
2.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摘要: 本文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目前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增强体、基体及各种金属基复合材料;新的加工技术和应用,以及有关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力学性能和破坏过程的研究情况,特别着重介绍了国内的研究工作,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充分发挥潜力也作了设想。 Abstract: A review is given of developmehttps://fhclxb.buaa.edu.cn/article/id/11652
3.铝基复合材料国内外技术水平及应用状况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近20年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各国在研发上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它是金属基复合材料中被研究最多和最主要的复合材料。目前开发的铝基复合材料主要有SiC/Al、B/Al、BC/A1、Al2O3/Al等,其中,B/Al复合材料发展最快,目前美国能制造2m以上的各种Bhttps://zhuanlan.zhihu.com/p/25117810
4.金属基复合材料百科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MMC):用纤维、颗粒、晶须增强的金属,合金或金属间化合物。 特性 它是当前复合材料研究开发的重要领域,8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树脂基复合材料由于本身的特性通常只能在350℃以下使用。金属基复合材料除了和树脂基复合材料同样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低膨胀系数的特点外,它能耐300~1200https://baike.mysteel.com/doc/view/44237.html
5.什么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常见问题解答什么是金属基复合材料? 返回常见问题解答 答: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由金属基体和非金属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其中金属基体可以是金属,而非金属,可以是陶瓷或碳纤维等。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的特点,并且可以设计成不同形状和功能的构件或复合材料结构。它广泛应用于高温设备、火箭发动机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性能https://www.dkcomposite.com/news-250-1.html
6.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金属基复合材料除了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和低膨胀系数等特点外,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高韧性、耐老化性、高导电和高导热性,同时还能抗辐射、阻燃、不吸潮、不放气等特点。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可以人为地制造出符合科技与工业生产要求的复合金属材料,可以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交通、船舶、制药等多个领域。 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2481002.html
7.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优点和金属基复合材料市场应用前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早期研究大多涉及铝基合金材料。最近,矩阵基于钛合金、钛铝金属间化合物金属研究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使用的增强材料有多种类型和形态,主要是高熔点陶瓷,如SiC或Al2O3,它们以不连续的晶须、颗粒或连续纤维的形式存在。 金属基复合材料与整体合金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优点是其较高的强度、弹性模https://www.nexteck.com/news/1799-cn.html
8.增材制造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述:制备性能与挑战根据3D科学谷的市场观察,金属基复合材料因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合金和建筑材料等行业中,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其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在装备技术不断演变的背景下,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新型装备研发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提升装备精度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587369106191992&wfr=spider&for=pc
9.铜业知识:高性能铜基复合材料介绍铜资讯有色金属新闻中国有色网粉末冶金法最早开发用于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工艺,一般包括混粉、压实、除气、烧结等过程。粉末冶金一种近净成型工艺,材料利用率高,可以消除组织和成分偏析,而且颗粒增强相粒度和体积分数可以较大范围内调整。该方法生产铜基复合材料中结构件、摩擦材料、及高导电率材料主要手段。由于铜和大部分陶瓷增强颗粒浸润性https://www.cnmn.com.cn/ShowNews1.aspx?id=308815
10.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有哪些造价工程师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有哪些 bitietun1回答· 8271人浏览 我来答 最佳答案 帮考网答疑老师 资深老师 10-12 TA获得超过468个赞 金属基复合材料强度高、耐磨损、耐高温、导电性好,同时具有较好的韧性和疲劳性能。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https://www.bkw.cn/jlgcs/ask/1963339.html
11.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精选十篇)因此,铝基复合材料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光学仪器、体育用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了应用。 基于进一步提高铝基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需求,研究发现,减小增强体颗粒尺寸会增加铝基复合材料的塑性、韧性和强度,因而越来越多小尺寸(约1 μm或更小)的增强体被用来制备铝基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rm9k80.html
12.铝基复合材料百科铝基复合材料知识大全采用喷射共沉积技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基体合金处于半凝固状态,温度较低,避免了因过高的接触温度引起界面反应,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界面性能。同时由于喷射共沉积工艺可细化晶粒组织,提高合金基体的固溶度,消除宏观偏析以及生成非平衡亚稳相等特点,可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性能。 较近几年,在喷射共沉积技术的基础上,又开发https://www.smm.cn/mkds/18075_baike
13.百大产业链全景图一张图看懂铝基复合材料.pdf资源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密度小、导电性好、制备工艺灵活、导热性好、比强度高、抗氧化性能好、弹性模量大、比刚度高和耐高温性能优良等。 铝基复合材料的分类主要包括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MCs)、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和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按照增强相的不同,铝基复合材料可以分为纤维增强、颗粒增强和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38412739/18989555
14.高一化学上册第四章复合材料知识点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方式:①化学结合②物理结合③扩散结合④机械结合。界面改性方法:①纤维表面改性及涂层处理,②金属基体合金化,③优化制备工艺方法和参数。4、界面反应对金属基复合材料有什么影响界面反应和反应程度(弱界面反应、中等程度界面反应、强界面反应)决定了界面的结构和性能,其主要行为有:①增强了金属基体https://www.51test.net/show/8059070.html
15.“特种粉末冶金及复合材料制备/加工届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 支持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吉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s://news.cnal.com/law/1/2009-08-10/4456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