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至少有一组分为金属)混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由各组分熔合成均匀的液体,再经冷凝而得。
合金至少是以下三种中的一种:元素形成的单一相固态溶液,许多金属相形成的混合物,金属形成的金属互化物。固态溶液的合金其微结构有单一相,部分为溶液的合金则是有二相或二相以上,其分布可能是匀相,也可能不是匀相,依材料冷却过程的温度变化而定。金属互化物一般会有一种合金或纯金属包在另一种纯金属内。
合金被广泛应用。在某些情况下,金属组合可以降低材料的总成本,同时保留重要的性能。在其他情况下,金属的组合赋予组成金属元素协同性能,例如耐腐蚀性或机械强度。合金的例子有钢、焊料、黄铜、白镴、硬铝、青铜和汞合金。
在实际应用中,合金成分通常以质量百分比来衡量,在基础科学研究中,通常以原子分数来衡量。根据形成合金的原子排列,合金通常分为替代合金或间隙合金。
合金是化学元素的混合物,它形成不纯的物质(混合物),保留了金属的特性。合金与不纯金属的区别在于,它含有合金、主要金属或基底金属,这种金属的名称也可以是合金的名称。其他成分可以是金属,也可以非金属,但是当与熔融基底混合时,它们将是可溶的并会溶解在混合物中。合金的机械性能通常与其单一成分的机械性能有很大不同。通常非常软(可延展)的金属,如铝,可以通过与另一种软金属如铜合金化来改变。虽然这两种金属都非常柔软和有延展性,但最终的铝合金将具有更大的强度。在铁中加入少量非金属碳,以其巨大的延展性换取一种叫做钢的合金的更大强度。由于钢的强度非常高,但仍具有相当大的韧性,并且能够通过热处理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钢是现代应用中最有用和最常见的合金之一。通过在钢中添加铬,它的耐腐蚀性可以得到增强,从而产生不锈钢,而添加硅将改变它的电特性,从而产生硅钢。
有些合金,如银和金组成的银合金,是天然存在的。陨石有时由天然存在的铁和镍合金组成,但不是地球上的天然产物。人类制造的首批合金之一是青铜,它是锡和铜的混合物。青铜对古代人来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合金,因为它比组成其任何一种单一成分都要坚固和坚硬得多。钢是另一种常见的合金。然而在古代,它只能作为铁制造过程中在火(熔炼)中加热铁矿石的意外副产品而产生。其他古代合金包括白镴、黄铜和生铁。在现代,钢铁可以以多种形式制造。碳钢可以通过仅改变碳含量来制造,生产软合金如低碳钢或硬合金如弹簧钢。合金钢可以通过添加其他元素制成,例如铬、钼、钒或镍,从而形成合金,例如高速钢或工具钢。少量锰通常与大多数现代钢形成合金,因为它能去除有害杂质,如磷、硫和氧,这些杂质会对合金产生有害影响。然而,大多数合金直到20世纪才出现,例如各种铝、钛、镍和镁合金。一些现代高温合金,如因科镍铬不锈钢、镍铬耐热合金和哈斯特洛伊耐蚀镍基合金,可能由许多不同的元素组成。
在实践中,一些合金的主要用途是它们的基底金属,因此主要成分的名称也被用作合金的名称。例如,14k金是金与其他元素的合金。同样,珠宝中使用的银和作为建筑结构材料的铝也是合金。
术语“合金”有时在日常用语中被用作特定合金的同义词。例如,由铝合金制成的汽车车轮通常简称为“合金车轮”,尽管事实上钢和大多数其他实际使用的金属也是合金。钢是如此常见的合金,以至于许多由它制成的物品,如轮子、桶或大梁,都被简单地称为物品的名称,默认它是由钢制成的。当由其它材料制成时,它们通常是这样指定的(即:“青铜轮”、“塑料桶”或“木梁”)。
与纯金属不同,大多数合金没有单一的熔点,而是一个熔点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材料是固相和液相的混合物(半固熔体)。熔化开始的温度称为固相线,熔化刚刚完成的温度称为液相线。对于许多合金来说,有一种特定的合金比例(在某些情况下超过一种),称为共晶混合物或包晶成分,这使得合金具有独特的低熔点,并且没有液体/固体半融熔转变。
合金元素被添加到基底金属中,以引入硬度、韧性、延展性或其他所需的性能。大多数金属和合金可以通过在其晶体结构中产生缺陷来加工硬化。这些缺陷是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通过锤击、弯曲、挤压等产生的永久性改变,除非金属再结晶。另外,一些合金也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性能。几乎所有的金属都可以通过退火软化,退火使合金再结晶并修复缺陷,但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硬化的金属并不多。许多铝、铜、镁、钛和镍的合金可以通过某种热处理方法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但很少能像钢一样对此做出同样的反应。
白镴一词涵盖了主要由锡组成的各种合金。作为一种纯金属,锡太软了,不能用于任何实际用途。然而,在青铜时代,锡对于欧洲和地中海许多地方来说是稀有金属;因此,它的价值通常高于黄金。用锡制作珠宝、餐具或其他物品时,通常会与其他金属合金化,以增加其强度和硬度。这些金属通常是铅、锑、铋或铜。这些溶质有时以不同的量单独加入,或一起加入,制成各种各样的物品,从实用物品如盘子、手术工具、烛台或漏斗,到装饰物品如耳环和发夹。
合金钢
有色合金是那些不含铁的合金。尽管第一批合金,青铜和黄铜,以及铅合金、白镴和其他合金已经使用了数千年,但它们都是由相当不活泼的金属制成的,可以在明火上熔炼。在18世纪,安托万·拉瓦锡帮助建立了燃烧的氧理论,取代了自中世纪晚期起就已经失效的燃素理论。氧气理论有助于解释金属氧化(即生锈)等现象,以及岩石矿石受热时如何转化为金属。拉瓦锡预测,许多土壤、盐和碱都含有对氧气反应性太强的金属基,无法用常规方法熔炼;例如明矾,一种自古以来就使用的盐。他的工作最终引出元素周期表,这有助于确认这些“缺失金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