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nergyMater.:一种经济简便绿色的固态合成方法以制备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清新电源

(1)设计一种固态合成方法制备SMNCs;

(2)该方法简便无污染,有望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

(3)制备的RhNP/C催化剂具备优良的HER催化活性,同时稳定性良好。

【图文导读】

图1(a)M(Rh、Ru、Ir)NP/C的合成路线示意图;(b)低放大率和(c)高放大率典型TEM图像;(d)RhNP的尺寸分布直方图;(e)HRTEM图像;(f)RhNP/C的SAED图。

要点解读:

(a)在合成过程中,将金属前体(RuCl3、RuCl3、IrCl3)、NaOH、NaBH4和碳载体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在室温下研磨混合物还原贵金属前体。(b、c)以商用XC-72Vulcan碳为例负载RhNP,首先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RhNP/C的形态。图中显示碳载体表面均匀地覆盖有NPs,颜色较深,没有明显的聚集。(d)对200多个随机选择的NPs的统计分析显示RhNPs的平均直径为2.05±0.18nm。(e)HRTEM谱图证明金属纳米粒子结晶良好。晶格条纹在54.7°下的两个间距分别与立方Rh的(111)和(200)晶面对应。这证明碳表面的NPs是金属Rh。(f)选择区域电子衍射图显示立方Rh的(111)面的离散点组成的弱衍射环,证实了RhNP被还原且尺寸小。这些结果表明通过固态研磨方法成功地在碳载体上制备均匀分散的超细RhNP。

图2(a)RhNP/C、XC-72Vulcan碳的XRD图谱;RhNP/C高分辨XPS谱图:(b)Rh3d、(c)O1s和(d)C1s。

(a)除了在XC-72Vulcan碳的24.6和44.1°处的两个明显峰外,在RhNP/C的XRD图中没有观察到Rh的衍射峰,结合TEM和SAED的结果,应该归因于RhNP的超细尺寸。(b)高分辨率Rh3d核心能级光谱,可以解卷积成三组峰,分别对应于Rh0(307.8、312.5eV),Rh+(308.8、313.5eV),Rh3+(310.2、314.9eV),其中Rh+和Rh3+应归因于表面氧化生成氧化铑。(c、d)O1sXPS峰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个在530.5eV处归属于Rh-O基团,一个在532.1eV处代表羟基(C-OH)和羰基(C=O),另一个在533.9eV对应于酯和羧酸(O=C-O)基团中的单键。在高分辨率C1s光谱中也观察到与碳原子键合的含氧基团。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推断碳载体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基团,这有助于将RhNPs固定在碳载体上,且其尺寸小、分散度高。

图3RuNP/C的典型(a)TEM和(b)HRTEM图像;IrNP/C的典型(c)TEM和(d)HRTEM图像;(e)RuNP/C和(f)IrNP/C的尺寸分布直方图;(g)RuNP/C,IrNP/C,XC-72Vulcan碳的XRD图谱。

为了证明室温固态合成方法的一般适用性,使用相同方法制备RuNP/C和IrNP/C。(a)中的TEM图像显示,在RuNP/C样品中,大量的深色的NP在载体上,类似于RhNP/C的形态。(b)HRTEM图像清晰地显示整个粒子的连续点阵条纹。表明样品中的NP是Ru纳米晶体,其高度分散在载体上。类似地,TEM图像(c)和HRTEM图像(d)表明在载体上获得了许多Ir纳米晶体。(e、f)统计分析显示Ru纳米晶体的平均尺寸为1.73±0.47nm,Ir的平均尺寸为3.17±0.35nm。(g)RuNP/C没有明显的衍射峰,IrNP/C在40.0°处的宽衍射峰很好地对应于立方Ir(111)面的最强衍射。

图4RhNP/C、RuNP/C、IrNP/C和商业化Pt/C的(a)极化曲线、(b)在30mV过电势下质量活性(通过金属负载标准化)、10和50mAcm-2下过电势的对比;(c)CV曲线中间电位的电容电流与扫描速率的函数关系;(d)Tafel曲线;(e)金属位点表面TOF;(f)RhNP/C、RuNP/C、IrNP/C在40mV过电势下Cdl、Tafel斜率和TOF的比较。

作为演示,选择电催化HER来评估这三种样品的性能。(a、b)Pt/C催化剂有优良的RHE电解活性,在电流密度10mAcm-2时过电势为28mV(vs.RHE)。而RhNP/C在所有的催化剂中电解活性最好,过电势极低,同时质量催化活性最佳。为了理解这些样品的电催化活性差异,通过测量双电层电容(Cdl)来评估电化学活性表面积(ECSA)。(c)和(f)可以看出,随着金属NP的尺寸减小,CdI增加。通过(d)、(e)的Tafel曲线及TOF进一步评估催化剂的固有活性。这些结果表明Rh、Ru和IrNP/C的内在HER活性依次降低。

图5(a)RhNP/C、(b)RuNP/C和(c)IrNP/C在1000次CV测试后的极化曲线;RhNP/C在1000次CV测试后的RhNP的(d)TEM图像和(e)尺寸分布直方图;(f)极化曲线(插图:整体水解电池的照片)和g)RhNP/C//NiFe-LDH对在水-碱电解槽中的长期耐久性测试(无电阻(iR)校正)。

(a)从在1000个循环之前和之后获得的极化曲线中可以看出,RhNP/C的极化曲线在循环前后几乎保持不变,说明其在碱性介质中具有高HER稳定性。(b、c)类似的测试发现RuNP/C和IrNP/C在碱性介质中也显示出高HER耐久性。(f)受RhNP/C稳定和优越的HER活性的启发,组装了一个配备RhNP/C作为阴极和NiFe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电极作为阳极的水碱电解槽,以评估其实际应用的性能。极化曲线表明电解槽仅需要1.53V的电池电压就可以提供10mAcm-2的电流密度。(g)同时该电解槽显示出优异的稳定性。

【总结与展望】

在本工作中报道了固态方法合成高度分散在各种碳载体上的金属纳米催化剂,方法简便无污染。该方法不需要有机溶剂、封端剂以及碳载体的预处理,有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同时研究发现更容易还原的金属表现出更大的尺寸。电化学实验表明RhNP/C具有最好的HER活性,可能归因于金属纳米颗粒分布均匀、体积小、表面清洁,同时RhNP具有高内在活性。该方法为绿色低成本制备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提供了可能性。

【文献链接】

ScalableSolid-StateSynthesisofHighlyDispersedUncappedMetal(Rh,Ru,Ir)NanoparticlesforEfficientHydrogenEvolution,AdvEnergyMater,2018,DOI:10.1002/aenm.201801698

供稿丨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

部门丨媒体信息中心科技情报部

撰稿人丨简奈

主编丨张哲旭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

THE END
1.万华化学取得一种连续化生产贵金属负载催化剂的装置系统及方法专利万华化学取得一种连续化生产贵金属负载催化剂的装置系统及方法专利 金融界2024年12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连续化生产贵金属负载催化剂的装置系统及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8577226 B,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情报员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V3DON0519QIKK.html
2.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背景技术::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无论是在传统的化工、制药、生物领域,还是在经济效益的提高、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催化剂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负载型催化剂由于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并且有着https://www.xjishu.com/zhuanli/41/201710731764.html
3.一种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摘要:一种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采用金属有机盐缓慢水解使其以单分子层氧化物的高分散形式包覆在氧化物载体表面,获得缺陷均匀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层,然后将载体在贵金属硝酸合氨盐水溶液中润湿产生丰富的羟基,然后选择性地吸附贵金属硝酸合氨盐溶液中的贵金属?氨络合物,从而在载体表面形成单原子或者https://www.lotut.com/zhuanli/detail.html?id=603227e92be3bfb288676b85
4.华氢昊能取得一种贵金属CoNC金融界2024年12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氢昊能(广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贵金属-Co-NC-CNTs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8136859 B,申请日期为2024年2月。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发布 相关新闻 烯石电车新材料拟“5并1”合并股份及“1供3”供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829577443/6d0d22e302001pwo4
5.一种分子筛负载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一种分子筛负载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25页VIP内容提供方:知识产权出版社 大小:1.87 MB 字数:约3.32万字 发布时间:2023-09-30发布于北京 浏览人气:2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30/8116037045005136.shtm
6.膜电极组件(MEA)改良制备方法的分析与介绍2.2 传统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 效率与成本问题 传统MEA的制备流程在效率和成本上存在不少问题: 手工涂覆导致的一致性问题:手工涂覆催化剂层的不均匀性导致MEA性能不稳定,难以大规模生产。 高成本材料:如铂等贵金属催化剂的成本较高,且利用率不高,导致整体成本上升。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6173034/article/details/143034879
7.炭负载单原子分散催化剂的通用规模化制备策略,适用多种贵金属!1. CO/CH3I热处理可以实现高负载量的贵金属NPs的单原子分散。 2. 该策略适用于大多数贵金属,而且简单、高效,易于大规模生产。 贵金属单原子分散催化剂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各种多相催化反应中。然而,由于中毒、积碳和烧结等原因,经常会导致金属纳米颗粒(NPs)失活,其中NPs的聚集是其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http://www.nanoer.net/showinfo-32-13244.html
8.铂族金属回收提取工艺技术及铂族金属富集方法金属矿产11、一种铂族金属选矿精矿强化浸出液的处理方法 12、一种从废三元催化剂中回收铂族金属的方法 13、一种火法富集铝基废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方法 14、Y型分子筛封装铂族贵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15、一种从VOCs废催化剂中回收铂族金属的方法 16、一种氧化态的非铂族金属催化剂在催化氧化甲醛中的应用 http://www.cy173.com/list.asp?id=9337
9.单原子催化剂综述梳理: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及能源催化应用本文论述了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关注单原子催化剂的发展;主要讨论了合成过程、表征、反应机理、催化剂表面金属原子结构的精确控制、结构–性能关系、应用和挑战。本文从合成方法的角度综述了单原子催化剂的稳定策略,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重点讨论了聚合物在制备或催化反应过程中作为合成模板、金属单原子https://www.scholat.com/userPostMsgPage-getDynamic.html?usermessageid=209716
10.专题石墨烯防腐研究进展之面面观1.2.1 纳米粒子负载修饰 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比表面积的材料,很容易通过表面吸附的方法,将其与各种已经证实具有优异性能的粒子复合起来。这里典型的粒子包括 Ag、Fe 3 O 4 等金属或氧化物的纳米颗粒,它们通常是直接连接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官能团,或者通过一类稳定剂实现非共价连接到本征石墨烯的表面,如图 6 所示,http://www.corrdata.org.cn/dhTJDAOHANG/xinxiziyuan/kepuqikan/2017-06-28/3226.html
11.负载型贵金属Pd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因此寻找低流失并可重复使用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既有理论研究意义同时又具有工业应用价值。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后处理简单、分离和重复使用方便,最终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 负载催化剂上的金属颗粒粒径是影响催化反应的重要因素,微小颗粒的催化活性研究已经引起了重视。微乳液法是控制金属粒径的一种新型方法,以微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6099220.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