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7篇)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

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

形状记忆金

生铁钢黄铜青铜:成分

含碳量

2%~4.3%含碳量

0.03%~2%铜锌

合金铜锡

铅锡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含铬、镍的

钢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酸→盐+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6CO+Fe2O3高温2Fe+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

是Fe2O3)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一、分子和原子、元素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

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一些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NaCl。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类别的也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二、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③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是①分子的数目②物质的状态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三、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1、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氯酸钾加热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难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

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

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1)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熔化、升华、吸附、干燥等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挥发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3.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1)定义: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2)特征:生成了其它物质

(3)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变质、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锈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分解、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不伴随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

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CO2+H2O=H2CO3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为紫色

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CO2+2NaOH=Na2CO3+H2O(无明显现象)

③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化学反应

1、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2、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②碱+酸→盐+水;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必背化合价口诀

(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3)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

+1价:K+、Na+、H+、Ag+、NH4+;

+2价:Ca2+、Ba2+、Mg2+、Zn2+、Cu2+、Hg2+、亚Fe2+;

+3价::Fe3+,Al3+;

-1价:Cl-、OH-、NO3-;

-2价::O2-、S2-、CO32-、SO42-;

-3价::PO43-。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奇偶配平法

(1)找出化学方程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3)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推导并求出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将化学方程式配平为止。

2、归一法

(1)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2)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

3、观察法

(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

4、最小公倍数法

(1)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2)推出各分子的系数。

必背化学反应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6、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7、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8、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拓展阅读:初中化学学习技巧方法

老师指点,短期补上关键知识点

尽快去找学老师指点最关键的知识点,短期内补上能更好接受新知识点。

要想进步,必须弄清楚导致这化学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常用的几个公式、概念没记住,还是很重要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不能熟练应用,或者是初中的一些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等等。

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做一定量的习题。实际上,研究完课本后,会做50%的题就不错了,有30%的题感到似是而非,有20%的题根本就不会,这是正常现象。

课堂多表现,讲出自己的想法

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集体授课”。其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这对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

那么,身为“差生”的我,该怎么听课呢策略是:“抢答”。

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不一定知道学生哪里不懂下面该着重讲解哪一部分是否该“再讲一遍”

如果你时刻在准备着进行抢答,你的注意力,一定会很集中,听课的效率也一定会很高,学习就会逐渐变得轻松、有趣了。

上课坚决不能“走神”

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的“差生”是上课走神造成的。

只要你走神,你就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没法抢答,没法影响老师下一步的讲解内容,只能成为被动的听讲者,无法成为课堂教学中主动的参与者。

因此,只有杜绝上课走神,你才能进步,才能走出“差生”的阴影,做一个快乐而轻松的学生。

准备一个“备忘本”,把知识记下来

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优秀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要远远小于“差生”。

但是仅仅满足于听懂了,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再写出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题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几天后考试时又遇到了这样的题,下笔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不完整,有那么一点还没有理解。

除此之外,备忘本上还可以记其他知识,如规律性的知识、你自己认为重要的和你认为容易忘的知识、一些物质的特殊性质。

(1)盐+某些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

(2)盐+某些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3)盐+某些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4)盐+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盐

1、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Fe=FeSO4+Cu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4、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5、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HCl=AgCl↓+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6、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有白色沉淀产生。

7、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Na2CO3=2NaOH+CaCO3↓有白色沉淀产生。

8、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NaCl=AgCl↓+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9、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Na2SO4=2NaCl+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3、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二)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4、煤炉的底层:C+O2点燃CO2。

5、煤炉的中层:CO2+C高温2CO。

6、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O2点燃2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7、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CO2==H2CO3。

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CaO+CO2↑。

1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四)一氧化碳的性质:

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

1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其它反应

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

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4、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

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

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

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

一、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个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七、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八、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九、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THE END
1.汽车电镀是什么?汽车电镀是什么? 汽车电镀就是: 1、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2、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 3、从而起到防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https://www.yoojia.com/ask/12-14194811591446479246.html
2.金属材料基本知识金属材料的性能首先取决于它的元素组成,其次它也将受微观组织、加工方法、热处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工程选材主要是依据材料的性能而进行的。作为材料工程师,有必要对影响材料性能的有关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并能够对材料的加工方法、热处理、检查试验等提出适宜的要求,从而能够选用到既可靠又经济的材料。有关金属材料的http://www.hbgdzb.com/gj/673.html
3.研发思维05嵌入式智能产品外观设计之经典符合imd的产品外观2.1材料知识 材料在工业生产中是基础工业,也是基础学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从事产品设计的设计师/工程师而言,熟悉了解材料的特性非常重要。 金属材料类型 板材(SECC,SGCC,SPCC,SUS,Al) 合金(镁合金,铝合金,锌合金,钛合金,铝镁合金,锌铝合金……)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114301/article/details/123014295
4.什么是锌合金,什么是钛合金首先要说明一下什么是锌合金,什么是钛合金,锌合金是以金属锌为主要原料与其它金属的合金,钛合金则是以钛为原料与其它金属的合金材料。这两种合金的区分方法有以下几种,从中让大家知道了两者的区分办法,顺便让大家了解到这两种合金的用途与物理性能以及化学成分。尤其是对于广大初入行的回收者来说,解决了实际中遇到的https://www.bzx1688.com/g/480721.html
5.MOFs材料的金属中心离子替换的要求?盖德问答将MOFs 材料的金属中心离子替换成其它金属离子,有什么要求?比如说MIL-101(Cr),中的Cr可以被换为Fe,还可以换成其他金属吗? 0评论 +关注 共4个回答 我怕光可你却,设备维修 2018-11-29回答 谢谢您的回复,Zn为什么不可以了 锌会形成别的结构,就不叫MIL-101了,Zn+对苯二甲酸是MOF-5结构 3 评论0 https://m.guidechem.com/wenda/question/detail826463.html
6.金属材料在军工生产中的应用8篇(全文)3、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是目前国名经济各行业、各部门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材料之一,特别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9qwcnjw.html
7.锰钢属于什么材料硬度价格会生锈吗建材百科锰钢是一种高强度的钢材,磨损分为三种:金属构件表面间相互接触并运动的摩擦磨损;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物料打击金属表面的磨料磨损和流动气体或液体与金属接触导致的冲蚀磨损。 锰钢属于什么材料 锰钢是一种高强度的钢材,主要用于需要承受冲击、挤压、物料磨损等恶劣工况条件,破坏形式以磨损消耗为主,部分断裂、变形。当前,人们https://m.bzw315.com/baike/24970.html
8.什么是硅铝合金材料?硅铝(GL)合金,顾名思义由硅元素和铝元素所组成的合金。该合金具有可控的热膨胀系数,质量轻,导热性好,尺寸稳定,刚性高及可加工性强等诸多优良性能,与其它铜钼合金及铜钨合金等金属材料相比性价比尤为高。正是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其已被广泛应用于雷达,通讯,传感器,电力系统和电路板支架等军事及民用重要部件中。 http://www.huanengly.com/product/25.html
9.新的核聚变“主力军”材料诞生,稀有金属“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耐火金属复合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氢气处理方式,以及耐腐蚀性和弹性,这是等离子体设备和聚变能源系统设计的突破。 钽元素是什么?如何诞生的?有什么用途? 钽是一种化学元素,原子序数为73,化学符号为Ta,是一种重金属,属于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钽是一种坚硬、耐腐蚀、耐高温金属,具有很高的密度和熔点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37909.html
10.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最新版).pdf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一)硬度:是指金属表面抵抗其它更硬物体压入的能力。 2 2 HB钢球印痕面积法=2P πD(D - D ? d )(单位面积上的力); HB450时不能用布氏方法;不能测太薄的金属δ10h (压坑深度); o HBC测量淬火回火后的工件 (120 金钢锥); HRB测量较软的退火件 铜、铝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07/112247677.shtm
11.浅谈变色眼镜的选择六、眼镜架什么材质的好 金属材料 用于眼镜架的金属材料有铜合金、镍合金和贵金属三大类。要求具有一定的硬度、柔软性、弹性、耐磨性、耐腐蚀性、重量轻、有光泽和色泽好等等。因此,用来制作眼镜架的金属材料几乎都是合金或在金属表面加工处理后使用。 1、白铜镜架(铜锌合金): https://www.douban.com/note/608480241/
12.大家能准确区分锌合金与钛合金吗?以下就此介绍几种区分首先要说明一下什么是锌合金,什么是钛合金,锌合金是以金属锌为主要原料与其它金属得合金,钛合金则是以钛为原料与其它金属得合金材料。这两种合金得区分方法有以下几种,从中让大家知道了两者得区分办法,顺便让大家了解到这两种合金得用途与物理性能以及化学成分。尤其是对于广大初入行得回收者来说,解决了实际中遇到得http://www.udxd.com/kbzx/show-105762.html
13.聚合物陶瓷复合钢管有什么优点?内衬材料是什么?管道百科管道词条3. 涂敷:KN17耐磨涂料合适的涂层厚度是1~10mm,应将混合好的材料逐层涂敷于待修部位,层要压实,使之与基材充分浸润,涂层涂到尺寸后表层要修平整。本材料不能进行机械加工,应注意控制涂层厚度,以免装配中出现干涉现象。 4. 固化:25℃固化24小时可投入使用,若温度低应采用加热或延长固化时间来促进固化;一般冬天施工https://www.chinapipe.net/baike/knowledge/18556.html
14.金属材料是指什么金属材料有哪些→MAIGOO知识金属材料是指什么 金属材料有哪些 摘要:金属材料是一类具有一定金属元素含量的材料,是人类社会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材料之一。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和强度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工具、电子设备、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那么金属材料有哪些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赶紧和我一起到文中来https://www.maigoo.com/goomai/1zAMODcx.html
15.1J22(HiperCo50)是什么性能合金价格1j22软磁合金 1j22是什么材料 1j22软磁合金的价格 1j22材料密度 1j22化学成分 1j22价格 1j22材料加工性能 1j22软磁合金车床加工 1j22密度 1j22热处理 1J22(HiperCo50)材料说明: 上海钜备金属团队,期待您的咨询! 1J22是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铁钴钒软磁合金,在现有软磁材料中该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2.4T),居里点也很高(980http://66806027.b2b.11467.com/product/11387846.asp
16.坚不可摧的坦克装甲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用做装甲的材料大体有四类,即金属、陶瓷、玻璃钢和复合材料等。 钢板 早期的装甲坦克材料:钢板 高锰钢、匀轧制钢 中期的倾斜装甲主要材料:高锰钢、匀轧制钢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第一代复合材料装甲: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抗弹能力可达到钢的3倍以上。 http://m.xincailiao.com/news/app_detail.aspx?id=585338&ptype=1
17.为什么动物骨骼材料都是钙?其它金属碳纤维不行为什么动物骨骼材料都是钙?其它金属、碳纤维不行吗? 在电影《X战警》中,金刚狼的全身骨骼被换成了艾德曼合金,凭借这一套金属骨骼,金刚狼所向披靡。 很多人可能因此幻想过如果自己也拥有一副这样的合金骨骼该多好。 在自然界中,动物有两种普遍的骨骼形式,要么是像许多节肢动物那样拥有坚硬的外骨骼,这种情况下骨骼https://www.cdstm.cn/theme/khsj/khzx/khqx/202208/t20220811_1072593.html
18.为什么动物用钙作为骨骼材料,而不是其它金属,或者碳纤维材料?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动物在进化的时候会选择钙而不是其他金属呢? 众所周知,地壳中钙的含量并不是最多的金属元素,铁和铝的含量都比它多。同时,钙并不是人体使用的唯一金属材料——我们的身体充满了各种金属。 然而,动物却偏偏选择钙作为防御和支撑结构的材料,是不是很有趣呢?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0TUIVFU055612ND.html
19.世界上最柔软的金属镓,镓锭如何使用?镓的应用领域?镓锭如何储存固体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当温度超过熔点时,固体就会熔化,本实验中金属镓的熔点只有29.78度,将一块固态的镓放置热水中一小会儿它就能变成液态金属,进而从小塑料瓶中倒出。 镓这种材料是无毒的,因此除了给孩子做实验了解液态金属,它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虽然柔软的金属镓无毒,但是不可食用http://www.dmmaterial.icoc.in/jp/h-nd-90.html
20.沈阳中航有色材料有限公司沈阳中航有色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金属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设备门类齐全,技术实力雄厚,是集真空熔炼大型锻件、稀贵金属、航天材料生产及研制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专业生产钛及钛合金、镍基合金、铜、锆、高温合金等有色金属材料,可生产锭、棒、板、管、型、丝材等产品。http://syzh.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