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2.24广东
当然作为市井小民,笔者的这点看法并不重要。可能这个世界就是这样——阴暗总不会迟到,正义总会缺席。
据网友挖掘到的信息,朱令的三个室友,目前一个在大学任教,名利双收;一个在广发基金;名利双收;有嫌疑的那位也远走澳洲,住着别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些讽刺!
网络真好,给了大家一个平等说话的权利,但笔者想,无论我们说的是好的还是坏的,对朱令父亲而言,都是划开了一道道新的伤口!
一个男人,两个女儿,都没了。
都没了!
大女儿也就算了。
小女儿,凶手仍旧逍遥法外!
是你,你可以受的了吗!?
笔者曾经一遍又一遍的翻看对朱令父亲的新闻采访,朱令爸那种故作轻松的释怀,真的像尖刀一遍一遍地刺向我。
刺的我很痛,很痛!
推己及人。
没人知道。
笔者的心脏里曾不争气地出现了一些无奈无助,想哭的情绪;……
嗨……
笔者想,个人是不会再试图去说些什么。
今天我们主要来聊聊铊这种金属和其金属盐。
据资料显示,铊中毒曾经3次出现在了高校里,除了清华的朱令,还有两次分别出现在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朱令那次发生在1994年11月。
发生北京大学的那次,紧随朱令案之后,1997年5月,犯罪嫌疑人王某龙(网络上查不到具体姓名)先后对同寝室和同班同学进行下毒,好在是在中毒发生后,王某龙有悔过情节,中毒的两人得到了及时救治,王某龙因此获刑11年。
十年后的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的常某则相对可恨,其用网购的硝酸铊经专业手法伤害了三名大学生,在对第四名大学生下毒前别逮捕,但可惜的是,因为常某被鉴定为抑郁症患者,并没有被判刑!
至于在校园之外的铊中毒事件则不胜枚举,那么为什么大家都选择铊这种金属或铊盐用来下毒呢?
这其中肯定有模仿的成分在,朱令案的悬而未决无疑为一些心思极端的人开了个不太好的口子!
当然最大的原因肯定是因为虽然铊被国家严格管制,但大部分铊盐并没有作为危化品进行有效的监管。
笔者在某知名试剂网站上看到,很多铊盐被当做普通试剂销售,虽然有些铊盐被打上危险品的标识,但却不影响购买,以氯化铊为例,虽有危险品标识,但试剂商们标注为现货。
但是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讲,怎么监管呢?
说到底,不过是一些重金属盐而已,重金属在人体内偶会造成慢性中毒,相比较而言,可能铊盐的研究以及对策可能还会多一点。
至于使用,一般使用接触也不可能赤手抓吧,最多洗洗手可能就好了。实际生活生产中,我想也没有人会主动拿其泡泡茶,或者搞点粉末用鼻子吸吸吧!
笔者觉得现在监管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实验程序做起来已经很麻烦了!
所以更靠谱的做法应该是:
提高自己的警惕之心,始终牢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以上
听说给本文点赞,在看,赞赏的同仁们都要发nature,scienc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