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像西方国家那样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而是喜欢把钱存进银行以备不时之需,认为把钱存进银行就等于放进保险箱。
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如果在50万元以内,银行即便破产了储户也能得到全额赔偿,超出的部分对银行资产清算后才能赔偿。
但这并不意味着储户存款在50万元以内就绝对安全,银行行长提醒我们这5种情况下储户是拿不到赔偿的。
一、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
银行不仅是存钱得地方,也是钱生钱的地方,会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不同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比如资产管理、财务规划等等。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规模也很可观,今年上半年有1.22亿人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银行为理财产品持有者带来727亿元的收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银行不会赔偿理财产品产生的收益,因为银行理财的性质不属于存款,而是你委托银行做投资,并从中赚取收入。
这时候银行就相当于理财机构,在投资时具有一定的风险。
最大的风险就是银行破产,而投资理财不受存款保险保护。
银行破产大多是因为资不抵债,为了还债只能变卖银行的有形资产,投资银行的储户可以追回一部分资金,但很难收回全部投资。
如果破产银行被其他银行收购或者重组了,理财业务很可能被新银行接收,储户可以按照新银行的规则拿回一部分钱。
最幸运的情况就是储户可以挽回一部分损失。
如果银行的理财产品本身有问题,或者理财产品没赚钱,储户的钱可能收不回来。
但如果储户购买的是银行代理的理财产品,银行在里面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储户的投资不受银行支配,这时候银行破产不会影响理财产品。
总之通过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不在储蓄范围内。
而且投资会受市场环境的影响而出现波动,这时候即便银行没破产也不需要赔偿。
二、存单或者存折丢失
移动支付普及之后,人们吃饭、买菜、发工资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生活越发便捷,但网络诈骗和银行卡盗刷的事件也越来越多。
我们将钱存进银行需要个人身份证、设置密码、面部识别等一系列流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护储户的资金。
如果银行能够证明交易过程没有问题,而且交易过程是按照正常流程进行的,银行就不需要承担盗刷的责任。
现在我们用的都是移动支付和信用卡,但很多人存完钱还是习惯拿存单和存折。
如果存单和存折丢失导致资金被他人取出,银行也不会赔偿储户损失,因为丢失属于个人责任,储户应该及时报警寻找。
但在某些情况银行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银行在存单取款时应该核对储户的身份,或者核对取款者与储户的关系,并由取款人签名。
如果银行没有核对身份,没有取款人签名就办理存单取款业务,这时可以认定银行没有尽到保障义务,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而且银行作为专业金融机构也要告知储户存单的注意事项,尽可能为储户提供安全保障,不能因为存单丢失就取消合同。
储户用存单办理存款后一定要保存好,不要随便告诉其他亲朋好友。
三、存款被银行工作人员挪用
储户愿意将钱存进银行是因为银行能够保证资金安全,这也是银行存在的意义,但银行也是由人来运行的,总会有漏洞。
上到银行行长,下到普通银行职员都可能利欲熏心挪用储户账户的钱,这时候储户能拿到赔偿吗?
这个得视情况而定,按道理说银行要尽到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储户的资金被挪用了应该立即报警,这时候追究的是挪用者的责任。
挪用者需要赔偿储户的损失,还会因此入狱,但大多数时候钱是不可能全部拿回来的。
如果钱被挪用者花完储户多年积蓄都将毁于一旦。
银行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因为银行内部的监管和审查显然有问题,银行是无法推卸责任的。
但如果储户在办理存款或者转存手续时没有与银行形成合同关系,平时也不经常查询账户余额,银行就会以此为借口拒绝赔偿。
所以储蓄在办理存款时一定要注意程序和流程是否公正合法,比如合同上盖的是不是银行的公章,不要委托银行的熟人帮忙办理存款。
办理完存款后储户要按时查询账户金额,在账户发生异常时要及时找银行询问缘由,以便及时追回损失。
其实很多时候法院一般会把挪用资金的责任也算在银行身上,也就是挪用者和银行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但银行会找各种理由拒绝赔偿,这时候储户一定要拿出公正合理的证据,证明不是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失。
四、银行没有存款保险
存款保险是从国家法律层面来保护储户利益,2015年5月开始正式施行。
投保银行倒闭破产时,保险机构会向储户支付全部或部分存款。
而存款保险最高赔付额度就是50万元,它应该是所有储户的定心丸,但中国有37家银行没有参与存款保险。
储户在存款之前要分清楚银行有没有存款保险,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要注意存款的安全性。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是六大国有银行,安全性和盈利能力是最强的。
用户可以将小额资金放在余额里,这样平时用也方便,大额资金最好还是放在银行卡里。
各种理财投资也要找靠谱的银行和理财机构,最好是找上述6个国有银行,他们破产的风险很低。
五、自身原因导致的信息泄露
结果是信息泄露越来越严重,个人数据泄露造成的平均损失为435万美元,一条链接就能让人失去全部信息。
因为是储户亲自输入密码验证的,银行一般不会赔偿储户损失。
诈骗分子还会利用高科技盗取用户密码,然后直接从账户转账。
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损失银行需要承担吗?
这个也是因情况而异,如果是个人主动或者不小心泄露的,银行无需赔偿。
如果是银行不小心或主动售卖信息的就要承担责任,这不仅给储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精神健康。
结语
而且钱存在银行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内部职员挪用资金、泄露储户信息的事件有很多,储户要及时查询账户余额。
更简单的区分方法是看过错方,如果是储户自身的失误,比如存单丢失,银行没有责任也不需要赔偿,如果过错在银行则要赔偿。
但银行作为专门的金融机构会比较强势,可能会把自己的错推到储户身上,储户一定要留存证据,将存单、银行卡放置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