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猜猜我是谁”、“包裹内有毒品”、“你涉嫌拐卖儿童”……通讯(网络)诈骗不断上演,骗子总是用这样或者那样的骗术去迷惑大家。如何才能不上当,提高自己防骗意识很重要。
真实案例
没有告诉对方验证码
卡里的钱都保住了
最近,家住鄞州石碶街道的姚女士就碰到了这样一起通讯(网络)诈骗案。“我有一张银行卡,母卡在我手上,子卡在我女儿手上,女儿在英国读书。”
8月31日,姚女士的手机突然收到两条消费提醒短信,称其卡内有两笔扣款交易,金额分别为3000元和36500元。
听女儿这么一说,姚女士慌了神,意识到自己的银行卡可能被盗刷了。
“我们这边的确看到您发生了这两笔交易,如果不是您本人消费的话,那么我们怀疑您的银行卡可能被盗用了,也有可能您的网银账户被盗了。”对方告诉姚女士,“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帮您挂失卡片并进行账号冻结,请您提供一下手机收到的验证码。”
说起需要验证码,姚女士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她记得以前自己丢过一张信用卡,办理挂失时对方银行没有让其提供验证码之类的情况,而只是核实了一下她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经过确认,姚女士心里悬着的石头才放了下来,“这骗术也太真了,不小心真会上当。要是我刚才把验证码告诉那个骗子了,说不定我卡里的钱就都没有了。”
警方剖析
交易信息都是铺垫,骗子想要的是验证码
“大多数人都会办理网银、手机银行,绑定三方支付,方便在网上进行购物。”民警告诉记者,但是大多数人面对银行卡余额异常变动时,都会乱了手脚,最终掉进骗局里。
警方在总结类似诈骗手段后,也剖析出骗子的诈骗伎俩。
骗子第一步就是通过某种手段获取了你的用户名、密码等重要信息,再通过这些进入你的网银里。
第二步,骗子会把钱转到投资账户里,比如xx银行,只要是购买其银行网站上的基金、原油、贵金属等,全部都不需要验证码,直接可以从本人账户转到投资账户中。
当银行卡的钱转移到投资理财账户以后,银行就会发一条卡内余额变动的信息。
民警分析说,“此时,钱还在你的卡里,但是信息并没有说明钱去了哪里。大多数人在看到钱莫名其妙被转走后会惊慌失措,骗子就更容易获取受骗者的信任。"
民警告诉记者,有时候有些骗子还会把小额的钱从投资账户再转回受害人的网银账户。此时受害人会收到银行发给你的转账信息,结果受害者就会以为骗子真的在“帮”你。“骗子要提取一笔数额较大的钱,就需要银行发来的验证码。如果受害者将验证码告诉骗子,这笔钱就会被转移走。”
警方提醒
不要点击不明链接,账户验证码别给陌生人
警方为此提醒广大市民,切勿点击手机短信中的不明链接,不轻易透漏个人银行卡、密码等信息。“最关键的是,任何与银行账户或银行卡有关的验证码,一定不要轻易泄露给陌生人。”
银行方面也提醒说,切勿采用来历不明的超级链接方式间接访问网站,切勿提供账户信息及短信验证码。
宁波警方今年前8个月
成功止付通讯诈骗300起
记者昨日了解到,今年以来,宁波公安机关多措并举,打防结合,特别是成立宁波市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以来,对宁波市通讯(网络)诈骗案件进行紧急查询、止付、冻结等操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全市侦破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刑拘此类犯罪嫌疑人数量分别同比上升140.3%、21.6%,全市通讯(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下降0.31%,首次实现负增长,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
今年1至8月份,宁波市反诈中心共查询涉案通讯号码5665个,封停本地涉案手机号码2166个,限制呼入外地涉案通信号码12212个,查询涉案银行账户6132个,成功止付通讯(网络)诈骗案件300起,止付被骗资金2649.22万余元。
骗子行骗完整步骤
01骗子通过某种手段获取了受害者的用户名、密码等重要信息,再通过这些进入受害者的网银里
02骗子把钱转到投资账户里,比如xx银行,只要是购买其银行网站上的基金、原油、贵金属等,全部都不需要验证码,直接可以从本人账户转到投资账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