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一期项目首条生产线锌焙烧制酸、余热发电系统正式投料试生产。福泉市又迎来了新的经济增长极。
自2022年8月份全面动工以来,盛屯能源一期年产15万吨电池级硫酸镍、2万金属吨高冰镍及金、银、铂、钯综合回收生产线项目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第一条生产线成功进入试生产阶段,第二条、第三条产线设备也已进场安装,分别预计在今年的9月、12月试生产。
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米勇介绍,第一条生产线主要是为主系统硫酸镍、硫酸钴提供蒸汽和硫酸的生产线。
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总投资61.9亿元,规划建设1200亩的电池级新能源材料发展基地,是福泉市打造全国新能源材料示范基地的关键一环。独特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是盛屯在福泉谋划布局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重要因素。
米勇告诉记者,公司投资在贵州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个方面,项目硫酸镍、硫酸钴的原料主要来自海外,从海运到防城港,防城港到福泉有运输的区位优势。第二点,因为这个项目有一些副产品,比如镍铁,利用镍作为硫酸镍的一部分原料,铁这个副产品,下一步会延伸到磷酸铁这个产品,刚好福泉有丰富的磷矿资源,把它结合起来,既可以做三元电池材料,也可以做磷系电池材料。第三个方面,这里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可以的。
2023年,福泉市立足产业集群发展比较优势,在已建成磷系正极材料产业基础上,围绕盛屯年产30万吨硫酸镍、1万金属吨钴项目,引进了厦钨年产10万吨镍钴锰三元前驱体项目,成功构建了的磷系和三元正极材料双产业链条,成为全省唯一同时发展磷系和三元正极材料的县(市)。截止目前,福泉磷酸铁锂产能达10万吨/年、磷酸铁产能达35万吨/年、硫酸镍产能达15万吨/年。企业全力以赴,政府鼎力相助,一个新能源产业链正在福泉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