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第一课《大宗商品概述》中曾提到,大宗商品交易包含两大分支:实货/现货交易,以及(金融)衍生品交易。
指买卖的标的物为大宗商品实物本身,包含标准及非标的品种
指挂钩某些商品品种的金融衍生品,包括期货、远期、期权及掉期
是指交易双方为以协定的价格于未来某个日期购买及交收某项资产而订立的协议,条款标准化,在交易所进行买卖
与期货合约类似的是,也是交易双方为以协定的价格于未来某个日期购买及交收某项资产而订立的协议,但与期货条款标准化不同的是,远期合约的条款为买卖双方磋商而定,并于场外市场进行买卖
是指买卖双方签署的协议,以特定的价格在某个“未来日期”买卖资产,但到该“未来日期”当天,期权买方有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资产的“权利”且可以选择是否行使这项权利。期权交易在场内及场外进行的情况都很普遍
是指用一种现金流交换另一种现金流的协议,大宗商品掉期属于掉期产品中的一个大类,其现金流取决于挂钩商品的价格,掉期产品的交易通常于场外进行
而实现以上这些交易的特定场所,我们统称其为“大宗商品市场”,常见的市场类型从发展阶段而言,可以分为现货市场、OTC市场,和交易所市场。
在三大市场类型中,最基础的就是“现货市场”,指的是实货或者说现货交易,买卖的标的物为大宗商品实物本身,涵盖的商品范围远大于交易所市场和OTC市场,包含标准及非标的品种。
在2004年到2008年间,由于房地产及其他投机性资金流入大宗商品,以及全球高速发展导致的原材料短缺预期等原因,场外大宗商品衍生品的名义金额及总市值从2004年底开始急速上升,至2008年6月达到顶峰。但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场外衍生品市场不受监管和缺乏透明度等问题也随之暴露,交易金额在之后的数年间大幅回落。
根据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的资料,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一系列的监管改革制度的出台和“中央结算”的推行,目前大宗商品场外衍生品合约的“标准化”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中国物流学会官网(chinawuliu.com.cn)
4.童宛生-《难忘的期货岁月——谈价格改革与期货发展》
5.常清-《凝聚改革智慧创建期货市场——期货市场研究工作小组亲历记》
6.杜岩-《期货市场发端与初期探索》
7.李经谋-《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报春鸟》
8.焦健-《全球农产品市场及中国市场的国际化战略》
9.方星海-《当代中国期货市场口述史序言》
10.中国石油官网(cnpc.com.cn)
11.Long.D.-《OilTradingManual》
12.PaulFrankel-《石油的本质》
17.杨传丽-《大型跨国粮食企业发展模式对中国粮食企业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18.张秀青-《国际四大粮商运作模式研究》
19.梁静丽-《国内外粮食期货市场对比分析》
20.李雪竹-《全球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21.杨霞-《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比较研究》
22.杨晓东-《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23.张利庠、张喜才-《外部冲击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
24.常清-《中国期货史上的关键抉择》
25.常清-《创新期货交易方式精准服务实体产业》
2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7.申盼盼、胡一波、李彦蓉-《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现状及发展路径》
28.2016-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30.胡俞越-《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31.张国胜、王文举-《中国期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未来展望》
32.刘小磊-《全球金属市场——中国市场的崛起和现状》
33.袁恩赐、EdwardL.MORSE,Ph.D.、廖忺、苏筱琳-《实践中的大宗商品交易与套期保值》
39.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场外大宗商品衍生产品交易程序生命周期事纪》(OTCCommodityDerivativesTradeProcessingLifecycle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