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新闻网刊发作者:赵燕生)
02、贵金属价值及文化艺术价值
2、市场价值
“生肖币板块”的市场价值由贵金属价值和货币溢价因素提供的价值共同组成。其中的货币溢价因素价值包括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
01、贵金属价值
贵金属是我国贵金属币的重要物质基础,“生肖币板块”也不例外,这个板块的贵金属价值见图4。
如图4所示,2019年中期“生肖币板块”的市场价总值196.95亿元,其中贵金属价值102.41亿元,占比52.00%,对这个板块的市场价值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贵金属价值权重直接反应贵金属价格变化对某一板块或币种市场价格的影响。对比贵金属币的其它板块,“生肖币板块”的贵金属价值权重排位见图5。
如图5所示,在我国贵金属币的九大板块中,“生肖币板块”的贵金属价值权重正好处于中间位置。数据表明,在贵金属价格变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中,“生肖币板块”具有代表性和指标性。
02、文化艺术价值
文化艺术价值是“生肖币板块”货币溢价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个板块在市场中能够广泛传播和得到民众普遍欢迎的社会文化基础。
1.项目主题的文化背景及历史价值
2.选用元素的文化内涵及设计雕刻的美学价值生肖文化是我国贵金属币的重要项目主题,如何使用浅浮雕的艺术语言将这个项目主题充分展现在每一种币面上,丰富它们的文化内涵,并且得到社会和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普遍认同,将是这个板块文化艺术价值的精髓。由于不同个体在文化背景、知识体系、审美标准、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艺术流派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评价一个币种的文化艺术价值极具个性化。以下将从宏观层面出发,利用在“中国现代贵金属币文化艺术调查活动”中获取的数据进行试探性研究。首先看看“生肖币板块”文化艺术价值与贵金属币大盘相比的优弱(见图7)。
再看看评价“生肖币板块”文化艺术价值的内部结构。为简化起见,从“生肖币板块”设计雕刻的市场实践出发,以下将39年来这个板块的设计雕刻风格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见表5)。这种划分不可能十分严格,相互之间存在一些边界不清的情况,但是已经反映出这些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
(1)设计雕刻风格第一阶段的发行年度大约在1980年至2001年区间。
图8是1985年号“中国乙丑(牛)年金银纪念币”项目中的8克金币。这枚金币的正面以北京颐和园石舫作为主景,背面图案选自唐代杰出绘画大师韩滉的《五牛图》。这枚金币是这个阶段生肖币设计雕刻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这个阶段的主要设计雕刻风格及突出特点是:①除了1989年号至1999年号的精制1盎司金银铂币外,其它币种的正面图案均选择我国著名的景观建筑。②背面图案除彩色币属于原创设计外,其它币种一般选用著名绘画大师的绘画作品,其中刘继卤的狗、黄胄的猪和吴作人的羊等绘画作品是受邀为生肖币专门绘制的。③其中很多年号生肖币的背面图案根据不同规格特点选用不同的绘画作品,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视觉效果。
(2)设计雕刻风格第二阶段的发行年度大约在2002年至2007年区间。
图9是“2004中国甲申(猴)年金银纪念币”项目中的1公斤银币。这枚银币的正面选自中国民间剪纸图案,背面图案选自刘继卤大师的《母子猴图》。这枚银币是这个阶段生肖币设计雕刻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这个阶段的主要设计雕刻风格与第一阶段基本相同,主要的不同点是正面图案选用了我国民间传统民俗元素,具有与第一阶段生肖币相类似的艺术表现力。
(3)设计雕刻风格第三阶段的发行年度大约在2008年至2018年区间。
图10是“2010中国庚寅(虎)年金银纪念币”项目中的1/10盎司金币。这枚金币的正面为国徽,背面图案属原创设计的《卧虎图》。这枚金币是这个阶段生肖币设计雕刻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这个阶段的设计雕刻风格与之前两个阶段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①正面图案一律采用国徽。②背面图案是通过招标程序产生的原创设计。③背面图案不分币种规格变化,一律采用相同图案。与前二个阶段相比,这些生肖币的文化艺术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笔者组织的“中国现代贵金属币文化艺术调查活动”中社会大众对以上三个阶段生肖币的文化艺术价值进行了评价,详见表6和图10。
如表6所示,在“图案设计要素的人文及学术价值”和“币种设计雕刻的艺术及创作价值”方面,人们对第一阶段币种的鉴赏感受给予了最高评价,对第二阶段币种的认知感受紧随其后,然而对第三阶段币种的审美评价出现一定下滑。如图11所示,在上述评价内容的总分中也呈现出相同趋势,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评价旗鼓相当,对第三阶段的评价出现较大落差。
3.工艺技术价值
币种铸造加工的工艺及技术价值,主要是指币种铸造加工的技术特点与含量,以及这些技术特点和含量对提高文化艺术价值的贡献。
4.创作价值何为创作价值?创作价值主要是指设计雕刻者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向社会奉献的文化价值。多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设计管理者和美术雕刻人员一直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勇于开拓,为“生肖币板块”创作出了很多钱币精品,在国际和国内的专业及艺术评选中出多次获得殊荣。
如图13所示:(1)“1982中国壬戌(狗)年金银币”中的15克银币于1984年荣获克劳斯世界大奖的最佳克朗币奖。这是我国的生肖币和贵金属币在国际硬币大赛中首次获奖,具有里程碑意义。
(2)在此之后,我国十二生肖系列金银币(鸡年至牛年的8克金币和15克银币)于1985年在国内工艺美术百花奖的评选中获得金杯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是我国工艺美术行业的最高奖项。我国十二生肖系列金银币能够在这次评选中获奖,说明这些生肖币的设计雕刻和铸造水平得到了国内工艺美术界的充分肯定。
(3)好消息不断传来,到1990年,“1988中国戊辰(龙)年金银铂纪念币”中的12盎司双龙戏珠银币再一次荣获克劳斯世界大奖中的最佳银币奖,又一次扩大了中国生肖币在世界钱币界的影响力。
在国际钱币界每年的新币种层出不穷,在国内工艺美术界每年的艺术佳作更是浩如繁星。上述币种能够在这些国内外专业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大奖,一方面说明国际国内专业人士对这些币种的文化艺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说明社会对我国生肖币的创作风格和铸造水平给予了高度赞许。人们正期待今后我国的生肖币能够继续在国际国内的专业艺术评选中再次登上领奖台。
综上所述,我国的“生肖币板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整体上看设计创作风格基本得到社会认可,铸造的工艺技术不断创新,其中有不少币种已经成为被专业界和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普遍认同的艺术精品,彰显出“生肖币板块”的丰厚文化底蕴,成为我国发行贵金属币社会文化功能的支柱和精华所在。
中国金融新闻网刊发作者:赵燕生。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得到(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峰、阮强、杨松林、陈鹏洋、姚之元和盖祥震等业内人士的帮助和指教,在此表示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和资料
1.《中国十二生肖系列纪念币》贡清栋主编1990年中国长城硬币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经济导报社联合出版。
2.《货币贵族》张向军主编2009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3.中国金币网:www.chngc.net/。
4.《中国现代贵金属币文化艺术价值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赵燕生主编2018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