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零售总额放缓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见图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4290亿元,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972亿元,增长11.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26618亿元,增长10.2
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见图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4290亿元,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972亿元,增长11.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26618亿元,增长10.2%;餐饮收入额39644亿元,增长10.7%。
图12013-201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增速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8%,化妆品类增长13.5%,金银珠宝类增长5.6%,日用品类增长8.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3%,中西药品类增长12.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9.8%,家具类增长12.8%,通讯器材类增长11.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0.3%,汽车类增长5.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2%。
图22013-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为28.66万亿元,同比增长24.77%。(见图3)其中,B2B交易额20.5万亿元,占电商整体比例71.5%。网络零售交易额7.17万亿元,占电商整体比例25%。生活服务电商交易额9986亿元,占电商整体比例3.5%。
图32013-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及增速
图42013-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
(一)因客所需,定制服务
为持续促进生产者、代理商、供应商、消费者之间的互助,新零售下的供应链金融面向上游中小企业,为其提供应收账款、存货质押借款、信用贷款、票据质押贷款等不同类型的融资服务,对链上企业的需求和定位日益清晰。如国美金融供应链金融业务推出的产品有账云贷、信云贷,并将目光瞄准汽车、B2B、物流、化工、精工制造、贵金属、农业、餐饮、商超等主要领域。同时,还为特殊行业、特殊用户制定个性化融资方案。
以国美金融服务某品牌的一级代理商为例,该品牌电器每年12月份为销售旺季,供应商需提前大量备货,代理商向厂家提货需要5000万现金,而该代理商自有现金流却不够,就产生了资金缺口。对此,国美金融供应链金融通过对该代理商的代理合同、财报、税报、仓储量及国美零售过往合作销售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后,最终给予该供应商2500万授信额度,快速补齐了该代理商的资金缺口。
(二)基于数据,推出预授信服务
另外,在平台建设上,“新零售+供应链金融”加大向线上化和电子化转型的力度,持续推进供应链业务系统开发和应用推广,与核心企业实现系统对接,做到销售、应付、库存、合同等经营性数据在平台上实时推送;在出账效率方面,不断扩大新技术的投资力度,并创造出高度智能化、人性化的智慧供应链金融体系。如国美供应链金融业务全系列产品无需人工干预与落地处理,均实现当天审核、当天放款;目前已服务客户高达4300多家。
(三)建立“N+1+N”新模式,形成多方共赢生态系统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真实的交易背景开展的金融活动,国内供应链金融在最原始的1.0版本中,将模式笼统的称为“1+N”,即银行根据核心企业“1”的信用支撑,以完成对一众中小微型企业“N”的融资授信支持。
新零售下的供应链金融让在“1+N”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与B2B平台深入合作,为其平台上的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去中心化打造“N+1+N”的供应链金融新模式。“N+1+N”的服务对象两头都是中小企业,中间“1”作为B2B平台方服务两头企业,实现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中小型企业“供—产—销”的顺利进行,最终提升整个垂直产业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使三方达到共赢局面。
在风险把控方面,“新零售+供应链金融”基于零售的数据,评级模型、授信模型全部数据化,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与研究,进行实时动态监控,防范潜在的信用风险。
新零售+供应链金融模式,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下,将“互联网+”商品交易模式渗透到传统金融业,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充分发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打造出生产方、投资方、物流方、消费者多方同时参与的“交易+物流+金融”生态圈。
供应环节:零售企业通过企业其流通环节的核心作用,凭借核心企业授信及数据分析,为这些经销商活生产商提供资金支持,缓解其资金周转压力;如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电商巨头在迎接新零售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数据显示,2017年天猫“双11”前夕,超过160万淘宝和天猫商家从网商银行获得了超过1000亿元贷款,解决备货资金问题,相比去年“双11”贷款的商家数量上升20%,贷款的额度翻了一番;而为了支持线下商家迎接“双12”,网商银行宣布为160万家口碑商家提供贷款授信,商家可以随时支用,随借随还,此次提升的贷款额度超过170亿元。京东金融自2013年起陆续开发了京保贝、京小贷、企业金采等金融产品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解决大量备货的问题。
物流环节:运输领域普遍存在应收账期,大量运输公司、快递公司总是希望更快拿到应收账款,开展其他业务从而扩大经营规模。那么,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接入就可以满足其需求;此外,货物险、运费险等保险产品也完善了新零售下的金融生态。如退货运费险68.19亿件,增长51.91%。
仓储环节:综合考虑上下游企业的交易、库存、位置等数据,借助物联网技术,做好货物监控,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做风险定价和风险评估,从而核算风险贷款金额。如2017年9月,京东金融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了互联网金融领域首个针对电商企业的动产融资产品——中邮云仓金融。此产品主要是以专业仓储服务为中心,整合品牌商到零售商的全方位供应链信息,并以此为基础以周转汇货物质押提供授信。去年的年会上刘强东还称未来金东金融要进入到证券、征信、银行等领域当中,并申请自己的银行或控股的银行。
消费环节:对零售企业来说,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一大优势是多年零售业务发展带来的线上与线下门店的渠道优势,抑或线上流量客户。如国美有1万多家供应商、1.8亿会员,其中活跃的占比超过50%,线下还有近1900多家门店。零售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新零售企业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具备庞大的客户基础;也显示了新零售企业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潜力。
除电商以外,传统零售企业纷纷试水供应链金融领域。永辉超市提出要推动“云超”、“云创”、“云商”、“云金”四大板块融合发展。“云金”板块目前已开始开展金融服务,推出了针对全渠道零售体系供应商融资的“惠商超”等产品。
在新零售这一业态中,随着流通链条的缩短,数据的低成本流动,拓展了供应链金融市场。未来,供应链金融服务将呈现多维度、高频次、多触点的特征,并以“客户为本”为原则与业态中的企业进行合作,也将从中获取更多收益。
线上课程推荐
马上消费的目标是让数字化服务不仅高效、安全,而且能够感知和回应人类的情感,这是我们迈向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数字金融时代的关键一步。
“产业数字金融的未来,将是由产业引领、数字驱动、金融赋能,并依托生态完善实现数字信任与开放融合的价值最大化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数字经济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