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蒋介石溃败逃至台湾时,什么都丢弃了,但首先想到的是把金库几百大箱黄金用军舰运走,供日后养家糊口。足见黄金不光是盛世,还是乱世,人们信赖它的价值,那么到底黄金能不能保值,且待金投网小编为您一一道来。
这年头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涨幅快,持币或放银行都贬值,唯一可以勉强保值的购房措施,又被限购或诸多条款卡死,只有见机买黄金吧,起码它烂不掉,全世界通用,金投网小编认为按这样的说法,黄金自古以来就是充当货币的角色,黄金保值应该也是毋庸置疑的。
“黄金”在人类心目中,一向占有特殊的地位,像千金难买早知道,一诺千金,一寸光阴一寸金,等等,都用金子来比喻,说明黄金多么的稀有贵重;黄金更是财富的同义词,中国人有“乱世买金”的至理名言,这一名言经过历史长河的考验,似乎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几十年来,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普遍国家都受此问题的困扰。货币价值贬值,货币的购买力日渐降低,钱变得不值钱了。
当世界政局和经济不稳,尤其是发生战争或经济危机时,各种普遍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这时黄金就体现了很好的避险属性。
古代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视黄金为出远门的最佳盘缠,时至今日,黄金仍然是世界通行的货币。只要手中拥有真正的黄金,在世界各地的银行,首饰商,金商都能够把黄金兑换为当地的货币,黄金可以全世界通行无阻,它的货币地位比美元还要稳固。另外黄金也是全世界都认可的资产,所有国家的人们对黄金的贵重价值都有共识。
近期黄金价格又跌至1280下方,这是2014年以来,黄金价格跌得最深的一次,那么黄金大跌了黄金还能保值吗?
几千年来,一定重量的黄金交换一定重量的粮食才是黄金货币的真正价值。从这个角度讲,为了躲避以美元为首的全球各国纸币的混乱和未来各国纸币泛滥带来的通货膨胀,拥有或锁定一定重量单位的黄金才是家庭资产保值的根本方式。
黄金价格的上涨为我们保值带来了快乐,而黄金价格的下跌也给我们投资带来了深深的失望和恐慌。其实黄金价格的波动不是黄金价值的波动,而是某一个国家纸币的政策在动,以及该国纸币流动性在动,或者是该国的投机市场有大投机者在动。
黄金投机市场的波动,既和大宗商品交易的内在波动不同,又和美元、日元、欧元等外汇金融交易不同。所有参与黄金投资的人一定要根据自己对黄金投资定位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操作。
黄金,是一种具有美丽黄色光泽的非常稀有金属,中国人叫它黄金。山东省招远就盛产金矿,小编至今仍收藏招远黄金原矿石。
黄金密度19.32,化学元素符号为Au,是拉丁文Aurum的缩写。[意为黎明曙光]它柔软丶抗氧化丶抗腐蚀,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延展性特強,可以拉成很细很细的丝,压成很薄很薄的片,这也是其它金属不具备的,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人们认定它能保值是有一定道理的。
还有就是黄金孕育着很高的内在价值,也就是开采黄金投入的劳动量。正由于产量稀少,物以稀为贵,国际公认为货币基础,同时遇天灾人祸,局势不定,也便于携帶丶隐藏,可以兑现。正是这些特点,才引发中国大妈抡购黄金。
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了黄金的总需求,例如在微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黄金作为保护层;在医学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尽管科技的进步使得黄金替代品不断出现,但黄金以其特殊的金属性质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趋势。
而某些地区因局部因素对黄金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如一向对黄金饰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7年以来黄金进口大大减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及韩国的黄金需求量分别下跌了71%、28%、10%和9%。
据统计,中国人均黄金消费量仅有0.2克,与世界最大黄金消费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印度人均黄金消费量为0.85克,相当于中国人均黄金消费量4倍以上。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人均收入看,中国大大高于印度。因此,中国有着非常大的黄金消费潜力,前景非常可观。
黄金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黄金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达到保值的目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下,由于黄金相较于货币资产更为保险,导致对黄金的需求上升,金价上涨。
在1999年7月份黄金价格跌至20年低点的时候,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在COMEX投机性空头接近900万盎司(近300吨)。
当触发大量的止损卖盘后,黄金价格下泻,基金公司乘机回补获利,当金价略有反弹时,来自生产商的套期保值远期卖盘压制黄金价格进一步上升,同时给基金公司新的机会重新建立沽空头寸,形成了当时黄金价格一浪低于一浪的下跌格局。
黄金其实是最简单的投资工具,不要把它复杂化。诸多黄金品种中“越接近金价的越好。”如此理解,在上述三种实物金中,投资型金条应该为上选。它更加紧贴金价,价格随金价的变动而变化,且可以回购变现。
但是,贺岁金条普遍存在无法回购变现的弊端,为此有的商家推出了贺岁金条“投资卖”,也能回购。
金顶黄金投资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陶行逸认为,“黄金价格长期缓慢向上的走势决定了其具有保值功能,购买实物金条可以确保人们的已有收入不被长期中一直存在的通货膨胀所吞噬。”
来自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也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尽管金价连创纪录,第三季度中国的金条投资需求创下了单季度最高纪录,达到45.1公吨,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4%。
黄金保值性是相对的,也会有贬值出现。我们应知道,为了衡量一种商品或资产的价值,必须要借助货币,这就是利用货币的价值尺度[记帐单位]的功能。如果要比较不同时期商品或资产的价值,仅凭名义货币量是无法比较的。
因为有通货膨胀因素,必须把各个时期的货币量按其购买力換算成某一基期的货币量,这样才有可比性。在金本位年代,黄金贬值与黄金供给量及政府货币政策有关。
黄金供给量增加,也会导致物价上涨,由于货币的含金量相对稳定,如果物价上涨,就意味着购买同一件商品需要支付更多的黄金,也就是黄金贬值。
记得1971年8月15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黄金的价格波动很大,1980年黄金每盎司613美元,到2001年却跌到了每盎司272美元,21年间,黄金价格不但未涨,倒还贬值79.3%[注:国际上黄金交易圴以盎司作计量单位。但请注意,这里谈的盎司是金衡盎司,不同于一般物品质量单位即常衡盎司。1金衡盎司=31.1034768克=1.0971428常衡盎司。
假如说,在1980年购进黄金一直不卖保持到现在,33年间一算,黄金贬值了17.2%,这不是明摆着黄金缩水了吗?
根据历史记载,1912年1月,当时我国市场,一两黄金可兑換39.5个银元,五两黄金就可以在北京购买一个四合院。当时的计量单位是库平两,一两=现时37.3克,五两就是186.5克。
假定当年有人在1912年购买186.5克黄金,持有到现在出售,按照2013年5月13日黄金掛牌价毎克283元人民币的价格计算,只能卖52780元人民币,这笔钱在北京连卫生间也不买不到。
人怕管,数怕算,把186.5克黄金存了101年,由当初的可买一个四合院到现在买不到一个卫生间,能说黄金一定能保值吗?
话又说回來,对富人而言,钱多了只不过一堆废纸,放银行也贬值[利息远远跟不上通货膨胀速度],还让银行拿着钱去盘剝。
倒不如买这不变质、可变钱[贬点也无所谓]的黄傢伙,身上戴不完,做个马桶、水龙头什么的也顶用。只要钱来得容易,兑成黄货,开溜也易藏,贬点又何妨?
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国际金融炒家,乘人之危又狂扫了一票。因为每当危机来临,惊恐财富流失的心理,促使人们听信国际炒家把金钱投入黄金,以为握住了金子就留住了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