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证券从业《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要点(9)证券从业考试

中国金融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

1.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大一统”的金融体系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于1948年12月7日首次发行人民币。

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通过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解放区银行、没收改组官僚资本银行、取缔外国在华金融机构、改造民族资本金融机构以及在农村发展信用合作组织等途径实现。1952年12月,全国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成立,后并入中国人民银行体系。

1953~1979年,我国实行中国人民银行统揽一切金融活动的“大一统”的金融体系。“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覆盖全国;“一”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是该时期唯一的银行,它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重职能于一身,集现金中心、结算中心和信贷中心于一体;“统”是指全国实行“统存统贷”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1979~1983年:多元混合型金融体系

1979年,恢复设立中国农业银行。随后,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中国建设银行从财政部分离出来。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先后成立。

但中国人民银行仍然身兼二职,既承担中央银行职能,又办理信贷储蓄业务,没有真正成为专门的金融管理机构,使当时的金融体系出现了“群龙无首”的局面。

3.1984~1993年: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逐步形成

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其原有商业银行业务由新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办理。

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地区进行企业发行股票筹资试点。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开业,标志着股票市场正式运作的开始。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全国性市场由此形成并初步发展。

4.1994~2003年:逐步改革和完善的市场化金融体系

(1)改革目标

1993年11月,为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要求,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一是要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主要用经济办法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二是现有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三是组建政策性银行,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开;四是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

(2)改革的具体措施

①相继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金融业务,实现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分离。

②对国有专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造。

③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改革。199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明确了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权力和责任。

④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1999年先后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⑤银行业与信托业、证券业分离。1993年开始全面整顿金融秩序,规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业经营。1998年颁布了《证券法》,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原则。

5.2004~2011年: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系得以确立。

6.2012年至今:基本金融制度逐步健全、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现代金融体系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整体水平。一是基本金融制度逐步健全。股市、债市、衍生品和各类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等“四梁八柱”已搭建完成,市场容量位列世界前茅。二是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业双向开放促进了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此外,改革开放还促进了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结构优化。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

1.货币市场

我国货币市场建设始于1984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建立,目前已经形成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在内的统一的货币市场格局。货币市场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类金融机构调节资金头寸、管理流动性和进行资产投资的主要场所。

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开始试运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目前,Shibor已经成为认可度高、应用广泛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之一。

2.债券市场

(1)交易市场

(2)券种

(3)我国债券市场运行特点

①债券市场产品创新丰富,包括绿色债券创新产品大量涌现,扶贫债券发行规模和品种增加,专项债品种增加,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种类增多。

②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与制度建设稳步推进。2017年12月,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总部正式成立。

③债券市场扩大开放,包括建立内地与中国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债券评级市场对外开放,“一带一路”主体债券发行,时隔13年重启境外美元国债发行。2017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开展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债券通”合作,2017年7月3日,“债券通”正式上线试运行。

④信用风险事件有所减少。

3.股票市场

(1)历史

1984年11月18日,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诞生。

1990年11月、1991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

2005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股票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

(2)交易场所

(3)参与主体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群体包括个人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比重持续提升,但个人投资者参与比例仍然较高。各类机构投资者中,证券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形成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4)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行B股,体现我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较早。

2002年引入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后逐步扩大至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股票交易正式启动,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启动,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完善。

4.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发展与汇率市场化改革、资本开放进程、人民币国际化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现了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

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初步形成了外汇零售和银行间批发市场相结合,竞价和询价交易方式相补充,覆盖即期、远期和掉期等类型外汇交易工具的市场体系。银行间外汇市场已经成为初步具备价格发现、管理风险和配置资源功能的场所,市场化程度大为提高。

外汇市场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可兑换、服务金融机构、促进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以及促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等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黄金市场

(1)市场体系

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国内黄金市场的正式开放。中国黄金市场目前初步形成了以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为主体,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商业银行柜台黄金产品共同组成的,层次分明且各有侧重的多元市场体系。

(2)特点

①市场架构比较完整。我国黄金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包含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衍生品市场的多层次体系。

②参与主体类型多样。商业银行、产用金企业、期货、证券、信托和各类专业投资公司等是两大场内市场的参与主体,另外还包括会员代理客户、提供客户服务的中间商以及支持类机构等。

③与实体经济和黄金产业密切关联。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建设一个市场化、统一高效的交易平台,有助于提高交易和生产效率。

④投资与风险分散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和其他非金融机构以及广大投资者均开始重视参与黄金投资,黄金市场的投资与风险分散功能日益完善。

6.商品期货市场

(1)交易所

1990年10月我国第一家商品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目前,我国成立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

(2)期货品种

商品期货交易品种目前已达到49个,主力品种为豆粕、焦炭、铁矿石、天然橡胶、螺纹钢、黄金、镍、石油沥青、PTA等,交易品种以工业品商品期货最为活跃,商品交易所则以上海期货交易所最为活跃。

(3)成长情况

商品期货市场的成交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末,我国商品期货交易量已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为全球第一大黑色金属期货市场和第二大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大连商品交易所农产品期货年成交量超过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并保持全球最大的油脂、塑料、煤炭、铁矿石期货市场地位。

(4)监管

我国已形成了中国证监会、地方证监局、期货交易所、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和中国期货业协会“五位一体”的期货监管协调工作机制与较为完善的期货监管法律体系。

7.金融衍生品市场

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成立,成为我国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2010年4月16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目前已经上市交易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5个金融期货品种。2015年2月9日,我国首个场内金融期权——上证50ETF期权,在上证所正式上市。

(2)资产类别划分

(三)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7个方面)

1.经济因素(最重要)

经济因素既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这种纯粹的经济因素,也包括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及特定的财政金融行为等混合因素,还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因素。

1.影响对象:是影响金融市场长期走势的最重要因素。其他因素可以暂时改变金融市场的中期和短期走势,但改变不了金融市场的长期走势。

2.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以下四个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通常意味着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协调增长,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此时,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以及民间投资的积极性都相应提高,继而导致经济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

金融市场运行受到经济所处不同周期的影响,金融市场随着经济周期的复苏、繁荣、衰退、萧条等不同阶段呈现出同期甚至超前的变化,金融市场是经济周期的直接构成者和最为敏感的反射物。经济周期的长度和波动也反映了经济的稳定性,实体经济稳定性增强带来企业盈利的稳定性,继而带来金融市场的低波动性,改变不同类别资产的风险溢价。

通货膨胀速度对金融市场投融资产生重要影响。

一般而言,低于预期的通货膨胀会降低利率,促进债券和股票价格的上;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会提高利率,从而导致债券和股票价格下降。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是系统性、全局性的。利率下降时,企业利息负担降低,利润增加,反映在金融市场上就是既增加了金融资产的基础价值,也大大提高了投资者的获利预期,从而提高金融资产价格。但过低的利率也会导致过度信贷杠杆,大幅推高资产价格,给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利率上升则会带来相反的影响。

第一,国际资本从发达国家流向新兴市场国家,有利于后者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

第二,国际资本流动造成了外汇市场和汇率的波动。货币兑换会对外汇市场产生影响。

第三,国际资本流动造成借贷市场和利率的波动。国际资本流入将导致银行贷款增加和货币供给量增加,继而导致利率下降。

第四,当国际资本以证券投资形式流入国内,会刺激对国内证券的需求,引起证券价格上升;反之,若国际资本以卖出证券的形式流出,会引起证券价格下降。

影响金融市场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有着直接的、主要的影响。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供给量、利率和信贷政策机制发生作用。

(1)准备金和利率的变化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从而影响银行的货币政策盈利水平和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2)中央银行在债券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会直接影响债券的供求状况。

(3)从信贷政策来看,如果允许商业银行向资本市场放贷,而且约束条件宽松的话,就容易引发资本市场的过度投机,形成泡沫甚至影响金融体系稳定。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政策、公共支出政策以及国债发行等发挥作用。

(1)从税收政策来看,给企业减税将会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提高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盈利预期,引起资产价格上升。如果降低金融市场的交易税,则会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从而增加投资收益,提高市场流

(2)从公共支出政策来看,政府增加公共开支,社会总需求扩大,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对企业盈利预期提高,就会引起资产价格上升;反之,资产价格则会下降。

(3)国债发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方面它会刺激经济增长,有利于金融市场活跃;另一方面发行国债会锁定金融市场流动性,同时伴随着国债利率上升,将对整个货币市场进而对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比,收入政策具有更高层次的调节功能,它制约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而且收入政策最终也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收入政策目标包括收入总量目标和收入结构目标。

(1)收入总量目标着眼于近期的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着重处理积累和消费、人们近期生活水平改善和国家长远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的问题。

(2)收入结构目标则着眼于处理各种收入的比例,以解决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收入差距等问题。

收入总量调控往往通过财政机制和货币机制的传导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

1.经济全球化

(1)好处: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加快了金融信息传递的速率,扩大了金融信息传递的范围,提高了金融市场效率。

(2)问题:全球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增强,增强了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各国宏观政策的外溢效应更加明显,由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引发国内金融市场动荡的可能性增

2.放松管制和加强管制两种经济哲学的交替

一直以来,各国在“放松管制——加强管制——再放松——再加强”这种循环中寻求对金融市场的最佳适度管理,每一次管制的加强和放松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

3.世界货币制度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

(1)问题:浮动汇率制度增加了汇率风险,金融业与从事国际经营的企业为了回避汇率风险,必须借助外汇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2)好处:同时,汇率的波动也带来了投机的机会,促进了投机交易与资本流动。

2.法律因素

金融市场各类交易活动中权利和责任的界定是金融立法的重要内容。金融制度的实施、金融交易的规则、金融市场的运行秩序等,都需要严密的法律制度堵住金融交易中的漏洞,要严格的法律监管来规范金融创新之后的市场交易行为。法律制度的缺陷、执法效率的低下,势必会造成金融交易中的权利和利益难以保护,履约责任难以约束,金融风险不断累积,最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完备的金融法律和高效的执法效率是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的根本保障。

3.市场因素

金融市场自身的内部条件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国内和国际统一的市场组织、丰富的市场交易品种、市场的交易机制或市场模式等因素。

(1)国内和国际统一的市场组织

地区分割或者行业分割的市场,会使金融资源难以合理配置到最需要和最能发挥效益的地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推进,国内市场还应与国际市场连接成更大范围的统一市场。

(2)丰富的市场交易品种

交易品种的丰富程度是衡量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金融市场功能能否发挥的重要基础。交易品种越丰富,市场参与主体的目标越容易实现,市场效率也会越高。

(3)市场交易机制或市场模式

这主要是指交易得以实现的市场架构、规则和制度,如市场的参与者、交易场所的形式和市场交易规则等,其核心是价格发现机制或者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的价格形成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理的定价机制,包括交易定价的制度安排,如询价、议价、竞价机制等;二是灵活的价格机制,即价格能够及时、真实地反映供求关系,从而能够调节资金供求双方的行为,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4.技术因素

以信息技术为例,第一,信息技术有力地刺激了金融创新;第二,信息技术使信息披露更加及时,增强了金融机构的透明性;第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全球统一金融市场的形成。

5.心理因素

金融市场包含着巨大的投机因素,投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资产价格走势的预期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可以加剧金融风险。

6.体制或管理因素

政府对金融市场干预过多会造成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包括政府使利率、汇率等金融价格发生扭曲的体制性或政策性措施。然而,政府对金融市场的适当干预仍可能是必要的,完全的金融自由化或金融自由化度过快也会出现弊大于利的结果。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的全球化,金融业的风险越来越大,缺乏完善的金融监管、过度放任自流是爆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THE END
1.我国的黄金交易市场包括?黄金交易市场(GoldMarket,InternationalGoldMarket),是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场所。黄金交易与证券交易一样,都有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世界各地的黄金交易市场就是由存在于各地的黄金交易所构成。那么我国的黄金交易市场包括那些呢?我国黄金交易市场起步晚,发展还不完善,但是经过国家认证的主要有三大黄金交易市场。 https://mip.cngold.org/home/zs2836274.html
2.全国黄金交易从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题试卷1套资讯全国黄金交易从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题试卷1套 摘要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上金所引入做市商,向市场提供连续双边报价,其他会员和客户通过点击买报价或卖报价与做市商直接成交的交易是以下个那个交易() A.竞价交易 B.询价交易 C.报价交易 D.集中定价交易https://v.233.com/news/detail/148922
3.2019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高频考点汇总十三我国股票市场参与主体日益成熟。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群体包括个人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 我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4.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发展与汇率市场化改革、资本开放进程、人民币国际化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5.黄金市场 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运行。 https://www.liuxue86.com/a/3952117.html
4.货币金融学交易媒介的功能的基本要求③黄金可以自由输入或输出国境 金币具有三大自由的特征,形成了使市场货币供应量与需求量自发保持一致的调节机制 金币本位制的缺点:①流通中的货币因磨损而不足值;②黄金数量的有限性,不能充分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日益增长的商品交易规模对黄金数量的需要;③金币本位制是货币数量严格受到黄金数量的限制,使得国家在经济https://blog.csdn.net/qq_62109420/article/details/126947319
5.黄达金融学第4讲:金融市场2、期货交易市场: (七)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八)商业票据市场、证券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等 第二节 金融工具 一、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 1、金融工具的定义 一种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契约,它一般规定了资金盈余者向短缺者转让金融剩余的金额、条件和期限等。 如股票、债券、存折等。 https://www.kaoyan365.cn/mf/19187.html
6.2024年中国黄金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研究报告锐观网2023年2月,中国黄金协会并制定的《黄金行业专有技术评价暂行办法》发布,办法明确了黄金行业专有技术评价的范围包括矿山勘查开发、首饰加工、市场交易、工业材料应用等方面,同时规定了专有技术评价组织机构、申报条件和材料要求、评价程序、专有技术管理等方面内容。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1502390.html
7.《黄金市场基础知识与交易实务(2020—2021年版)》(全国黄金交易“全国黄金交易从业水平考试”是由全国黄金交易从业水平考试考务委员会于2016年5月推出的一项水平测试类考试,旨在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颁发的《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对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培养工作,培育和规范我国黄金及贵金属交易市场的专业人才,使投资者和交易人员系统掌握黄金投http://product.dangdang.com/28981345.html
8.2013年银行从业考试《个人理财》第三章: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交易机制的总和。 (1)它是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有形和无形的“场所”。 (2)它反映了金融资产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供求关系。 (3)它包含了金融资产的交易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价格(包括利率、汇率及各种证券的价格)机制。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3-3/201303061053118524.html
9.黄金市场基础知识与交易实务20240706223635.pdf黄金市场基础知识与交易实务》摘要该文档介绍黄金市场的基础知识,包括黄金的基本特性业务规则客户适应性反洗钱黄金市场基础知识等内容,并简述了黄金的属性及其重要性此外,还介绍了黄金的历史背景金融属性以及黄金货币化的历程总结标题黄金市场基础知识与交易实务主要内容1黄金的定义定义了黄金的基本特性,如熔点硬度导电性抗腐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706/8075017030006107.shtm
10.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代码00150)试题及答案15、下列 不属于货币市场交易工具的是( ) A.国库券 B.商业票据 C.股票 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标准答案:A 16、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汇率制度是( ) A.固定汇率制 B.联系汇率制 C.钉住汇率制 D.浮动汇率制 标准答案:D 17、下列不属于我国 M1 层次的货币是( ) http://m.hbzkjy.com/index.php/00150/mnst/802.html
11.个人理财规划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D、在我国,黄金可以以“千足”作为宣传 2、【多选题】黄金价格主要受以下哪些因素影响( ) A、美元 B、石油价格 C、国际形势 D、国际投机资金 3、【判断题】我国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单位为人民币/克,即一克黄金多少人民币,而国际黄金交易的标价通常以盎司为单位。 http://xuzhou.ehqc.cn/html/09_29.html
12.黄金市场黄金市场,是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场所。黄金交易与证券交易一样,都有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世界各地的黄金市场就是由存在于各地的黄金交易所构成。黄金交易所一般都是在各个国际金融中心,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黄金市场上买卖的黄金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各种成色和重量的金条、金币、金丝和金叶等,其中最重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215/21/235269_2542576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