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将此文献给生肖币即将发行40周年——
生肖文化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的最重要文化基因之一。新中国于1980年开始发行“1981中国辛酉(鸡)年金银纪念币”以来已有39年。本文为迎接生肖题材贵金属纪念币即将发行40周年而撰写,将重点回望新中国发行的生肖题材贵金属纪念币(以下简称“生肖币板块”)的发展历程、发行状况、市场价值和特色项目及币种,试探性研究发展愿景,为更好发展我国的“生肖币板块”服务。
一、市场发展简要历程和总体发行状况
(一)市场发展简要历程
随着1979年成功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币”,发行以生肖为题材的金银纪念币立即进入我国货币发行管理及生产部门的视野。“1981中国辛酉(鸡)年金银纪念币”于1980年中期开始策划和设计,当年12月13日开始通过香港华侨商业银行及其所属11家分行面对公众发售,这套金银币当时在香港发售的配额和价格分别是:8克金币2500枚、1650港币/枚;15克银币5000枚,185港币/枚。发行这套金银币开创了新中国发行“生肖币板块”的先河,这一天也是这个板块的诞生日。
简要回顾“生肖币板块”的发行历程,其市场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见图2)。
回顾我国“生肖币板块”的发展简史,境外市场是最初的开拓点,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市场主体已经从境外成功转型到国内,在整个金币市场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总体发行状况
从1980年到2018年,“生肖币板块”发行的总体状况见表1。
如表1所示,1980年至2018年“生肖币板块”共计发行41个项目,422个币种,公告量1405.99万枚,实际铸造量1249.80万枚(实铸率:88.89%),总重量1407.25万盎司,市场价总值196.95亿元。上述发行状况指标与2018年大盘相应指标相比分别占9.19%、18.44%、7.72%、9.95%、12.72%和13.87%,是仅次于“熊猫币板块”的第二大板块。
我国的贵金属币分为投资币和纪念币,在纪念币中又有众多项目主题。“生肖币板块”在纪念币不同项目主题中的权重及位置见图3。
如图3所示,在我国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中,从发行的总重量看“生肖币板块”占比24.14%,是扣除投资币后的第一大板块。
(三)发行项目内部结构
关于发行项目的内部结构,以下将从项目状况、币种成色和重量规格等视点出发进行分析。
1.发行项目状况见表2。
如表2所示:
(1)从1981年号(鸡年)到2019年号(猪年),已经连续发行三轮另加鸡年、狗年和猪年三种生肖题材的贵金属纪念币。
(2)从内部系列看,既有12生肖连续发全的系列,例如8克金币加15克银币、1盎司金银铂纪念币、12盎司金银币和5盎司金银币等;也有在发行过程中由于调整技术参数后连续性不强的币种,例如扇形1/3盎司金币加1盎司银币和5盎司彩银币等。既有已经连续发行一轮或二轮后继续发行的币种,例如1公斤梅花金币、10公斤金币和1公斤银币等;还有为纪念“生肖币板块”发行而特别铸造的单体项目,例如“生肖纪念币发行12周年金银纪念币”和“中国十二生肖1盎司纪念币发行12周年纪念币”。
2.币种成色见表3。
如表3所示,在我国发行的422个种生肖币中,以纯度为99.9%的金银币为主体。早期和中期也发行过纯度为91.6%的金币和纯度分别为85%和90%的银币。金币的最高纯度为99.99%,它是2000年号的1/10盎司彩色金币。铂币的纯度均为99.95%。
在“生肖币板块”中没有发行过钯币和金银双金属币的币种。
3.币种重量规格见表4。
如表4所示,在我国发行的422种生肖币中,金币占比最大,为51.90%。在各种重量规格中,1盎司币为128种,占比25.59%,是占比最大的币种。在其它重量规格中,5盎司币和1公斤币的占比也处于较高水平。
(四)发展历程和总体发行状况小结
综合以上数据和市场实际可以看到:
2.从发行的总体状况看,“生肖币板块”在全部贵金属币中是仅次于“熊猫币板块”的二大板块,在“整体纪念币板块”中是第一大板块,形成了一个内部结构复杂,支系繁多,贵金属成色和重量规格多样的大家族,清晰记载着我国“生肖币板块”的发展轨迹,彰显出这个板块的丰富内涵。
3.“生肖币板块”已经成为我国贵金属币的最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由于“生肖币板块”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播力和渗透力,由此决定这个板块在我国贵金属币中的重要位置,同时也已成为国有专营企业重要的盈利抓手和我国金币市场的风向标及晴雨表。
二、市场价值
“生肖币板块”的市场价值由贵金属价值和货币溢价因素提供的价值共同组成。其中的货币溢价因素价值包括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
(一)贵金属价值
贵金属是我国贵金属币的重要物质基础,“生肖币板块”也不例外,这个板块的贵金属价值见图4。
如图4所示,2019年中期“生肖币板块”的市场价总值196.95亿元,其中贵金属价值102.41亿元,占比52.00%,对这个板块的市场价值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贵金属价值权重直接反应贵金属价格变化对某一板块或币种市场价格的影响。对比贵金属币的其它板块,“生肖币板块”的贵金属价值权重排位见图5。
如图5所示,在我国贵金属币的九大板块中,“生肖币板块”的贵金属价值权重正好处于中间位置。数据表明,在贵金属价格变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中,“生肖币板块”具有代表性和指标性。
(二)文化艺术价值
文化艺术价值是“生肖币板块”货币溢价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个板块在市场中能够广泛传播和得到民众普遍欢迎的社会文化基础。
1.项目主题的文化背景及历史价值
生肖文化是中华民族先民用12种动物与12地支相配的纪年习俗。“生肖”
之“生”泛指生辰,“肖”寓意像。我国先民认为,某一地支年份出生者应该与该地支相配动物相像,故名生肖。生肖文化起源于我国数千年前的先秦时期,后经不断演化逐步定型。
生肖文化历经数千载的发展和演变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这一深厚文化基因不仅在中华大地深深扎根,同时也在世界其它地区有着广泛影响,成为与民众思维和文化生活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由于生肖文化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它们在我国历代的艺术品中(例如青铜器、玉器、陶俑、铜镜和绘画等艺术品)不仅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同时也是大行其道和永久不衰,使生肖文化与各类艺术品之间产生了深厚渊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生肖文化与铸币文化之间也有着广泛联系。在我国历代铸造的花钱中反映生肖的主题不在少数,其中体现吉祥如意、驱邪避灾的“压胜钱”最具特色,在我国的钱币文化中占一定地位。
2.选用元素的文化内涵及设计雕刻的美学价值
生肖文化是我国贵金属币的重要项目主题,如何使用浅浮雕的艺术语言将这个项目主题充分展现在每一种币面上,丰富它们的文化内涵,并且得到社会和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普遍认同,将是这个板块文化艺术价值的精髓。
由于不同个体在文化背景、知识体系、审美标准、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艺术流派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评价一个币种的文化艺术价值极具个性化。以下将从宏观层面出发,利用在“中国现代贵金属币文化艺术调查活动”中获取的数据进行试探性研究。
首先看看“生肖币板块”文化艺术价值与贵金属币大盘相比的优弱(见图7)。
再看看评价“生肖币板块”文化艺术价值的内部结构。
为简化起见,从“生肖币板块”设计雕刻的市场实践出发,以下将39年来这个板块的设计雕刻风格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见表5)。这种划分不可能十分严格,相互之间存在一些边界不清的情况,但是已经反映出这些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
(1)设计雕刻风格第一阶段的发行年度大约在1980年至2001年区间。
图8是1985年号“中国乙丑(牛)年金银纪念币”项目中的8克金币。这枚金币的正面以北京颐和园石舫作为主景,背面图案选自唐代杰出绘画大师韩滉的《五牛图》。这枚金币是这个阶段生肖币设计雕刻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个阶段的主要设计雕刻风格及突出特点是:①除了1989年号至1999年号的精制1盎司金银铂币外,其它币种的正面图案均选择我国著名的景观建筑。②背面图案除彩色币属于原创设计外,其它币种一般选用著名绘画大师的绘画作品,其中刘继卤的狗、黄胄的猪和吴作人的羊等绘画作品是受邀为生肖币专门绘制的。③其中很多年号生肖币的背面图案根据不同规格特点选用不同的绘画作品,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视觉效果。
(2)设计雕刻风格第二阶段的发行年度大约在2002年至2007年区间。
图9是“2004中国甲申(猴)年金银纪念币”项目中的1公斤银币。这枚银币的正面选自中国民间剪纸图案,背面图案选自刘继卤大师的《母子猴图》。这枚银币是这个阶段生肖币设计雕刻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个阶段的主要设计雕刻风格与第一阶段基本相同,主要的不同点是正面图案选用了我国民间传统民俗元素,具有与第一阶段生肖币相类似的艺术表现力。
(3)设计雕刻风格第三阶段的发行年度大约在2008年至2018年区间。
图10是“2010中国庚寅(虎)年金银纪念币”项目中的1/10盎司金币。这枚金币的正面为国徽,背面图案属原创设计的《卧虎图》。这枚金币是这个阶段生肖币设计雕刻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个阶段的设计雕刻风格与之前两个阶段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①正面图案一律采用国徽。②背面图案是通过招标程序产生的原创设计。③背面图案不分币种规格变化,一律采用相同图案。与前二个阶段相比,这些生肖币的文化艺术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笔者组织的“中国现代贵金属币文化艺术调查活动”中社会大众对以上三个阶段生肖币的文化艺术价值进行了评价,详见表6和图10。
如表6所示,在“图案设计要素的人文及学术价值”和“币种设计雕刻的艺术及创作价值”方面,人们对第一阶段币种的鉴赏感受给予了最高评价,对第二阶段币种的认知感受紧随其后,然而对第三阶段币种的审美评价出现一定下滑。
如图11所示,在上述评价内容的总分中也呈现出相同趋势,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评价旗鼓相当,对第三阶段的评价出现较大落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实际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生肖币的设计雕刻充分利用小小钱币正背面的有限空间,多视角多维度地充分展现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设计雕刻风格大多布局清晰,精雕细刻,留白充分,展现出传统的铸币艺术风格。从整体上看这些生肖币通过当时的设计管理者和设计雕刻人员的艺术再创作,以一种雅俗共赏及喜闻乐见的形式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使它们具有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它们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相对较高的评价应该是理所当然。
然而第三阶段生肖币的设计雕刻与在此之前的风格相比出现了很大差异,在小小钱币正背面中仅留下一个背面展现中华文化和生肖文化内涵,而且不管币种规格的差异统一使用一个图案,减弱了不同币种应有的不同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效果,社会大众对其文化艺术价值给出相对较弱的评价也是有充分道理的。
作为一种以货币形式出现的工艺或艺术类商品,生肖币的文化艺术价值要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和经受民众和检验。39年来我国发行生肖币的设计雕刻水平总体上得到社会认同和肯定,但也存在不足和需要不断改进的空间。如何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使用丰富的艺术语言将中华文化和生肖文化通过金银币形式进行更广泛的传播,值得思考。
3.工艺技术价值
币种铸造加工的工艺及技术价值,主要是指币种铸造加工的技术特点与含量,以及这些技术特点和含量对提高文化艺术价值的贡献。
生肖币是使用工业技术通过标准化手段生产的工艺或艺术类商品,它们既有局限性也有丰富的艺术拓展空间。工业技术不但是实现艺术价值的基础,同时也是丰富发展艺术价值的有利手段。在图12中展现的一些典型币种一般都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特征,它们通过不同的外形和表面色彩,丰富了生肖币的艺术表现力,对提升整个生肖币的工艺及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4.创作价值
何为创作价值?创作价值主要是指设计雕刻者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向社会奉献的文化价值。多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设计管理者和美术雕刻人员一直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勇于开拓,为“生肖币板块”创作出了很多钱币精品,在国际和国内的专业及艺术评选中出多次获得殊荣。
如图13所示:
(1)“1982中国壬戌(狗)年金银币”中的15克银币于1984年荣获克劳斯世界大奖的最佳克朗币奖。这是我国的生肖币和贵金属币在国际硬币大赛中首次获奖,具有里程碑意义。
(2)在此之后,我国十二生肖系列金银币(鸡年至牛年的8克金币和15克银币)于1985年在国内工艺美术百花奖的评选中获得金杯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是我国工艺美术行业的最高奖项。我国十二生肖系列金银币能够在这次评选中获奖,说明这些生肖币的设计雕刻和铸造水平得到了国内工艺美术界的充分肯定。
(3)好消息不断传来,到1990年,“1988中国戊辰(龙)年金银铂纪念币”中的12盎司双龙戏珠银币再一次荣获克劳斯世界大奖中的最佳银币奖,又一次扩大了中国生肖币在世界钱币界的影响力。
在国际钱币界每年的新币种层出不穷,在国内工艺美术界每年的艺术佳作更是浩如繁星。上述币种能够在这些国内外专业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大奖,一方面说明国际国内专业人士对这些币种的文化艺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说明社会对我国生肖币的创作风格和铸造水平给予了高度赞许。人们正期待今后我国的生肖币能够继续在国际国内的专业艺术评选中再次登上领奖台。
综上所述,我国的“生肖币板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整体上看设计创作风格基本得到社会认可,铸造的工艺技术不断创新,其中有不少币种已经成为被专业界和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普遍认同的艺术精品,彰显出“生肖币板块”的丰厚文化底蕴,成为我国发行贵金属币社会文化功能的支柱和精华所在。
(三)收藏投资价值
按照现代投资经济学理论:投资是一定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的不确定效益而将现期的一定收入或其他资源转化为资本的经济活动。按照这一定义可以明确:评价“生肖币板块”的投资价值,既投入产出的比例关系应该用货币资金形式体现。也就是说评价“生肖币板块”的投资价值应该借助量化分析工具。
在“生肖币板块”中,评价它们的投资价值也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工作。由于每个参与者的买入卖出价格和买入卖出时点都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很难通过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出不同个体参与币种的投资价值。因此笔者将通过可知的公开数据从宏观层面进行试探性分析与探索。
以下对“生肖币板块”投资价值的分析将主要使用直接指标中的“料价比”(S/BD值)、相对指标中的“投资价值(BH值)”和“平均年化收益率”(ARR)。
1.与贵金属币大盘和“整体纪念币板块”进行对比
“生肖币板块”与贵金属币大盘和“整体纪念币板块”的对比见表7。
如表7所示:①“生肖币板块”与贵金属币大盘相比,“料价比”(S/BD值)高出40.59%,投资价值(BH值)高出22.42%,“平均年化收益率”(ARR值)高出16.54%。②“生肖币板块”与“整体纪念币板块”相比,“料价比”(S/BD值)高出6.47%,投资价值(BH值)高出13.13%,“平均年化收益率”(ARR值)高出24.92%。
以上数据显示,在投资价值方面“生肖币板块”对比贵金属币大盘和“整体纪念币板块”都具有一定优势,在我国贵金属币的九大板块中属于具有一定投资价值的板块之一。
3.按贵金属材质和重量规格进行对比
“生肖币板块”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为简化起见,以下将分别按贵金属材质和重量规格进行分类和对比,见表9。
如表9所示:①在“生肖币板块”的不同贵金属材质板块中,铂币的各项投资价值指标最高,银币次之,金币的各项投资价值指标处于相对末端。②在“生肖币板块”的不同重量规格板块中,中等规格币种(贵金属含量小于1000克,大于等于100克的币种)的主要投资价值指标处于相对领先位置,大规格的币种(贵金属含量小于5000克,大于等于1000克的币种)紧随其后,而特大规格币种(贵金属含量大于等于5000克的币种)处于末端。
4.在市场价格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价格变化中,“生肖币板块”对“整个纪念币板块”起到的重要作用见表10。
我国金币市场的这次深度调整是从2011年开始的。表10反应的是2011年至2019年中期,“生肖币板块”与“整体纪念币板块”市场价总值变化的对比数据。如表10所示:①2011年至2019年中期“整体纪念板块”市场价总值下跌504.95亿元,“生肖币板块”市场价总值下跌180.20亿元,“生肖币板块”下行拉拽的权重高达35.69%。②其中特别是在2014年和2016年,这种权重更是高达111.39%和572.05%。数据表明在这两个年度中“生肖币板块”的市场交易价格下行是拉动“整体纪念币板块”市场交易价格下行最重要因素,它们不但抵消了一些币种的上涨权重,同时也造成这两个年度“整体纪念币板块”的继续下行。③实际上“生肖币板块”发行的总枚数仅占“整体纪念币板块”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但是它们影响市场交易价格的权重却远远大于这个占比。
从人们的一般认识看,“生肖币板块”是我国贵金属纪念币中最重要的板块,具有风向标和晴雨表的作用,表10再次从数据角度验证了这种一般认识。数据表明,“生肖币板块”对我国金币市场的走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上看“生肖币板块”市场表现相对较好时,整个金币市场就相对较好,反之金币市场就会受到一定影响。
5.资本运作的影响
在这次从2011年开始的金币市场调整中,“生肖币板块”的大部分币种都在跟随调整,但是熟悉市场的人士都知道从2016年开始“1992中国(壬申)猴年金银铂纪念币”项目中8克金币开始一反常态和独立运行。这枚8克金币的市场运行状况见图14。
图14中的市场价格是在拍卖市场录得的69级品相年度平均交易价格,市场流通量是在线上及线下的市场交易中大概的交易数量。如图14所示,从2016年开始,这枚8克金币的市场交易价格开始出现逆势异动,成交价格大幅度上涨,其中特别是在2019年9月,这枚金币在拍卖市场中竟有一枚13.44万的成交记录,让旁观者目瞪口呆。在市场流通量方面,按铸造量计算的年度流通率在0.07%至1.52%之间,4年的总流通率为4.32%。
形成贵金属币的市场交易价格和投资价值是比较复杂的,“生肖币板块”也无例外,类似于这枚8克金币的情况在其它生肖币中也程度不同存在。广大收藏投资消费群体应充分认识这种现象,正确把握投资价值的变化规律。
6.市场交易价格波动的特性
市场交易价格决定投资价值,然而不断变化是市场交易价格的最基本特性。图15是2012年号至2019年号生肖币市场交易价格变化的集合统计。
如图15所示,在这个集合体中零售价总值132.38亿元,上市一周平均高开28.91%,三个月后从高点平均回落7.67%,到2019年中期市场价总值录得100.59亿元,低于零售价总值24.07%。
我国贵金属币市场交易价格的高开低走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种现象在“生肖币板块”更是显得比较突出。形成“生肖币板块”高开低走的原因非常复杂,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在本文中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想说明市场交易价格和投资价值是动态的,人们不宜用一时的投资价值代替长期的投资价值,也不能用今天的投资价值代替今后的投资价值,随着时点的变化投资价值的变化方向也将呈现多样性,这就是投资价值变化的最基本规律。
在以上对“生肖币板块”收藏投资价值的研究中是否可以看到:①评价投资价值应该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凭空谈论投资价值将是虚幻和没有依据的。②应该充分肯定的是“生肖币板块”的投资价值优于贵金属币大盘和“整体纪念币板块”,反映出这个板块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较大的收藏投资消费群体。③在“生肖币板块”内部,投资价值是不平衡的,存在多样化特征、动态变化特征和资本运作现象,需要深刻认识。④“生肖币板块”是我国贵金属币中的重要板块,对整个金币市场的交易价格和投资价值产生了重要影响,是观察我国金币市场的重要窗口和切入点。⑤“生肖币板块”的投资价值变化存在周期性规律,随着资产价格不断膨胀,收藏投资及消费群体不断增加,币种沉淀量增加,以及贵金属价格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呈现一种螺旋式上涨态势,这个板块的投资价值将呈现一种不断抬升的总趋势。
三、特色项目和币种
我国的“生肖币板块”是一个相对庞大的钱币家族,其中有不少值得介绍的项目和币种,鉴于篇幅所限,以下将主要介绍其中较具特色的项目和币种。
(一)精品项目和币种
精品项目和币种是指投资价值指标跑赢货币贬值速度,文化艺术价值在“中国现代贵金属币文化艺术调查活动”得分优秀及良好的币种。这些币种的名录见附表。以下仅是其中具有相对影响力的项目和币种。
1.第一套生肖纪念币
第一套生肖币是指1981年号至1992年号的8克金币和15克银币,它们分别见图16和图17,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的数据见表11。
为什么说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生肖纪念币是“生肖币板块”中的精品:①这套纪念币的正面设计要素选择我国著名的景观建筑,背面设计要素全部选自著名画家的精品绘画。②在设计雕刻方面简洁明快,精雕细刻,留白适当,一方面体现出较高的艺术再创作水平,同时铸造的工艺也非常精细,其中共有11个币种荣获“克劳斯世界硬币大奖”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③重量规格相对较小,适合普通大众收藏。④从投资价值看,与“整体纪念币板块”相比,“料价比”高出184.70%,综合投资价值高出119.51%,具有明显优势;从评价文化艺术价值的数据看,与“整体纪念币板块”相比高出9.96%,也具有一定优势,具备精品币种的特性。
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生肖纪念币可以被真正堪称为中国金币的靓丽名片,深受广大收藏投资消费群体喜爱。
2.精制1盎司金银铂生肖纪念币
精制1盎司金银铂生肖纪念币是指1988年号至1999年号的1盎司金币、银币和铂币,它们分别见图18至图20,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的数据见表12。
这套生肖币的突出特点是:①重量规格全部为1盎司标准重量规格,大小适中,也能适应普通收藏投资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其中的1盎司铂币是“生肖币板块”中唯一的铂金币种,具有独特性。②设计要素的选择除了1989年号至1999年号币种的正面选择国徽外,选择的其它设计要素均与第一套生肖纪念币相同,设计雕刻风格和铸造工艺水平也非常精湛。③从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的数据看,与“整体纪念币板块”相比,“料价比”高出44.03%,“综合投资价值”高出1.08%,“文化艺术价值”高出0.34%,也具有优势。特别是其中的1盎司铂金币种更是处于投资价值的领先位置。
3.5盎司金币板块
5盎司金币是指1988年号至1999年号的5盎司金币,它们分别见图21,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的数据见表13。
这套生肖币的突出特点是:①实铸量大幅减少,重量规格居中,适合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群体收藏投资及消费。②选择的设计要素和设计雕刻水平与上述精品具有相同水平。③从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的数据看,与“整体纪念币板块”相比,“料价比”高出7.18%,“综合投资价值”高出5.91%,“文化艺术价值”高出7.27%,也具有一定优势。
这套金币是“生肖币板块”中12盎司金银币和5盎司银币的代表,并与这些金银币一起构筑起“生肖币板块”精品群体的坚实物质基础。
4.第一轮1公斤金币
第一轮1公斤金币是指1995年号至2006年号的1公斤梅花形金币,它们分别见图22,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的数据见表14。
这套生肖币的突出特点是:①是我国发行的第一组大规格金币,每个币种的铸造量仅有15枚,适合高端的收藏投资及消费。②外形的梅花形设计对提升铸造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③设计雕刻水平精益求精,具有精品特征。④从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的数据看,与“整体纪念币板块”相比,“料价比”高出128.10%,“综合投资价值”高出1.82%,“文化艺术价值”高出4.89%,也具有明显优势。
5.最具投资价值的币种
最具投资价值的币种是指1992年发行的“生肖纪念币发行12周年金银纪念币”的1公斤金币和银币。它们分别见图23,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的数据见表15。
这套生肖币的突出特点是:①从重量规格看是“生肖币板块”一公斤金银币的开山之作。②它们是为纪念生肖币发行12周年特别设计发行的独立项目,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③这套纪念币的设计正面图案选用北京北海风景,背面图案以太极图及第一轮8克生肖金币为主景,文化内涵丰富,布局考究,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④从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的数据看,与“整体纪念币板块”相比,“料价比”高出2405.94%,“综合投资价值”高出564.76%,“文化艺术价值”高出6.72%,各项数据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其中的投资价值指标更是位于“生肖币板块”前列。
这套被人们称为“大转盘”金银币是“生肖币板块”中的精品无可争议。
(二)特色币种
1.没有国名的币种
在“生肖币板块”中有四个年号的币种没有设计国名,见图24。
具有国号、国名和面额是国家法定货币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在上述生肖币中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当时的设计管理者更希望突出项目主题和使币面更加活泼灵动,而且在规范性管理上尚无经验。但是这种情况不应该影响这些币种的法定货币性质(每枚纪念币均有中国人民银行配发的鉴定证明书),只是真实反映出我国贵金属币设计管理的历史发展过程。
2.第一组异形币
在今天看来,我国贵金属币中的异形币已经屡见不鲜,但是首套异形币是在“生肖币板块”中出现的,见图25。
图25是“1993中国癸酉(鸡)年金银铂纪念币”项目中的1/2盎司金币和2/3盎司银币。它们的梅花状外形开创了我国贵金属币铸造外形的先河,增添了贵金属纪念币的视觉美感。实际上这个系列的梅花形生肖币也已成为“生肖币板块”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3.第一批彩色币
1997年是我国彩色币的发行元年,当年在几个项目中都发行有彩色币,其中哪个币种最先面市需要进行考证,但是“1998中国戊寅(虎)年金银铂纪念币”项目中的彩色金银币属于第一批彩色币应该没有异议。
4.发行量最大的币种
随着我国金币市场不断发展,“生肖币板块”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实际发行量最大的币种见表16。
如表16所示,在“生肖币板块”中发行量最大的金银币是“2017中国丁酉(鸡)年金银纪念”和“2018中国戊戌(狗)年金银纪念币”中3克金币和30克银币,实际发行量分别为12.6万枚和24.6万枚。
(三)版别
何为版别?严格的版别定义一般是指铸造货币的原模发生变化。
按照版别的定义,纵观这些在民间反映出的版别,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可以认定为版别的情况并不多,例如“1988中国戊辰(龙)年金银铂纪念币”项目中1盎司金币的正面,确实由两种原模铸造而成。类似这种情况还有2个币种,如1992年号5盎司猴年银币和2011年号5盎司长方形银币,它们的面额位置或字体大小均出现变化。
2.在市场中反应出的其它版别一般都应属于质量差异。贵金属币的制模过程比较复杂,这些所谓的“版别”一般都是在制模过程中由于工作模出现微小变化后而形成,不宜称为版别。
3.还有一种情况属于“存疑版别”,这种情况的典型案例是“2005中国(鸡)年金银纪念币”项目中的1/10盎司彩色金币,即所谓的“背逆鸡”。因为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能够证明这枚金币确实由造币厂合法生产。
钱币的版别问题比较复杂,“生肖币板块”也无例外。受到本文篇幅所限,不可能就这问题在此全面展开,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专题研究。
四、继续繁荣发展“生肖币板块”
“生肖币板块”是我国金币市场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39年来在这个板块中脱颖而出不少被市场普遍认同的精品,在传播中华文化和提升投资价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我国贵金属币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受广大收藏投资消费者喜爱的板块。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在“生肖币板块”的前行历程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集中反映在对“生肖币板块”设计雕刻水平的社会认知度在下降,由市场需求支撑的投资价值在减弱,形成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生肖币板块”已经成为我国金币市场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在“生肖币板块”即将迎来发行40周年的时刻,如何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扬长避短,克服前行道路上的问题和困难,已经成为继续繁荣发展这个板块的重要课题。
如何继续繁荣发展这个板块,首先要逐步调整好国有专营企业的指导思想问题,不宜就事论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提出谁是出卷人、谁是答卷人、谁是阅卷人的问题,并且给出的明确答案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按照这个逻辑,针对我国的金币市场来说应该是:市场是出卷人,发行管理者是答卷人,广大收藏投资及消费群体是阅卷人。因此评价我国金币市场优劣的标准,不能仅靠国有专营企业的人员在办公室内自我感觉良好,而是要由广大收藏投资消费群体进行评判,评判的基本方式就是以市场和广大收藏投资消费群体为中心,用需求侧参与市场的实际行动投票,正确处理国有专营企业的局部利益、短期利益与市场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主观意志与市场规律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贵金属币文化功能与投资功能之间的关系。如果能逐步调整好指导思想问题和正确处理好以上三个基本关系,我国的金币市场和“生肖币板块”就一定可以继续辉煌。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生肖币板块”需要逐步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一)瘦身体量
到目前为止每年的生肖币项目已经拥有17个不同币种,令人眼花缭乱。形成这种情况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利益驱动。但是不管何种理由,都已经显得这个项目的体型过于庞大,似有包罗万象之感,好像生肖币的市场就此即可一网打尽,盈利满满,而实际情况却是顾此失彼,相互影响,事与愿违。因此适当瘦身每年生肖币的品种数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生肖币的市场广大,需求侧的结构和层次多样,如何瘦身体量确实是个棘手问题。
(1)首先是否应该按照高端、中端和一般需求的不同层次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在每个不同的需求层次中仅保留一些典型规格。例如在高端需求中保留10公斤金币一种,在高中端需求中仅保留1公斤金银币和150克金银币四种,在一般需求中仅保留15克金币加30克银币和3克金币加30克银币的组合四种,使这个项目由目前的17个币种调整到10个左右。这样将有利于更加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推广。
(2)根据市场发展增加一些新的币种有时可能无法避免,但新增币种要充分考虑存量币种的实际情况,最好避免相互影响。例如2013年开始发行的2公斤金币就是一个鸡肋,它与传统的1公斤金币靠的太近,已经对1公斤金币的市场价格造成相互拉拽,建议尽快取消。
(3)虽然目前每年生肖币的币种很多,但是仍存在尚未开发的市场,就是如何开发出更具时尚的产品。近些年“福字币”的成功案例就值得借鉴。如果能够定向开发出适合更广大消费群体的生肖币品种,相信市场的发展空间将是巨大的。
(4)大幅调整生肖币的币种结构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原有币种的系列连贯性问题。实际上生肖币的系列连贯性问题一直存在,不是什么新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调整中一方面要尽可能维持一些特色币种的连贯性,不能全盘推到重来,但是也要当机立断,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顾此失彼,影响“生肖币板块”继续健康发展的大局。
(二)创新设计
39年来我国生肖币的设计雕刻既有成功的经验,创作出很多钱币精品,也有市场和民众不满意的地方,没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如何总结经验,加快创新设计,也已成为繁荣生肖币市场的较大问题。
(1)有些人可能认为,我们卖的是项目,币种的文化内涵和设计雕刻质量与是否能够大量销售关系不大。这种观点值得严重商榷。实际上一个币种的市场价值由文化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共同构成,如果不重视文化艺术价值,那么金银币将非常有可能沦为投机炒作的筹码。市场的长远发展将证明,生肖币的文化艺术价值将是这些币种存在的社会文化基础和根基,失去这个基础和根基,就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因此在发展金币市场中,精品意识是关键,失去这个关键因素,金银币弘扬中华文化的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就无从谈起。能否将每一个生肖币新币种都打造成人们爱不释手的艺术精品,能否在世界硬币大奖中重现身影将是艰巨的任务和人们的期盼。
(2)将每一个生肖币的币种都打造成艺术精品,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正面图
案的选择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金银币的最基本要素是国名、铸造年号和面额,国徽不是必要充分条件。2008年之前,在我国生肖币的绝大数币种中正面图案一般都选择我国著名的景观建筑或中国传统民俗元素,文化内涵丰富,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和好评。但是2008年之后,由于某些原因生肖币正面图案的设计一反常态,全部改为了国徽,据说是要提高发行金银币的严肃性,而金币市场和广大收藏投资消费者对这种设计规矩并不认可,并且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国徽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人们并不是反对在金银币上使用国徽,而是希望在该用的项目上用好和用足,在文化类项目上使用更多的文化符号反应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另外发行金银币的严肃性主要应体现在发行规划的制定,发行项目的选择,发售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不能用国徽图案代替这些更加重要的严肃性。为延续过去我国生肖币的成功经验,在一枚小小钱币正背面的有限空间内充分展现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议择机改变生肖币正面的设计规矩,选用其它更加丰富的设计要素,使我国的生肖币成为更被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
(3)在2008年之后我国的生肖币还出现一种新的变化,就是不论币种规格大小都一律使用相同图案。这种设计风格确实给国有专营企业减少了不少工作量和麻烦,但是影响了不同币种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已经有违艺术规律,市场和广大收藏投资消费群体对此也已给出负面反映。翻开早年我国“生肖币板块”的图录,每个生肖币项目的大多数币种一般都是根据规格大小不同选用不同的图案,给人一种变化和差异感,对提升整个项目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正向支撑。借鉴过去的成功经验,建议在今后生肖币的设计上,广开思路,不辞辛苦,根据不同币种视觉效果的差异,增加图案选择的变化,让每一枚币种都能成为无可挑剔的艺术精品,为提升这些币种的市场价值做出正向贡献。
(三)提振预期
2011年以来出现的深度市场对我国金币市场和“生肖币板块”的整体投资
价值已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如何逐步改变这种状况,既有外因也有内因。从内因看关键在于提升市场的正向预期。由于“生肖币板块”在我国的金币市场中具有风向标和晴雨表的重要作用,因此提振正向的市场预期需要以“生肖币板块”为重要抓手,在瘦身体量和创新设计的同时,采取其它综合措施,扭转市场的弱势状况:①近些年“生肖币板块”的实际发行量已经做了大幅调整,但是市场的反映并不是十分明显,因此应该使用更加精准的市场需求动态评价模型调整生肖币新品的年度供应总量。②进一步改革发售体制,在生肖币的发售过程中切实落实三公原则,逐步缓解“生肖币板块”高开低走的市场惯性,保护收藏投资消费群体的根本利益。③逐步改善金币市场的生态环境,积极调整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遏制投机炒作,实现市场价值结构的平衡,提高交易效率和信息透明度,创造更加良性的市场生态。
我国的“生肖币板块”已经走过39年的发展道路,在全体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弘扬中华文化、满足收藏鉴赏和促进市场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生肖币板块”即将迎来发行40周年的重要节点,展望未来只要全体市场参与者继续锐意改革创新,适应市场需求,弘扬生肖文化,深耕市场价值,这个板块必将迎来更加朝气蓬勃的明天。
中国金融新闻网刊发作者:赵燕生。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得到(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峰、阮强、杨松林、陈鹏洋、姚之元和盖祥震等业内人士的帮助和指教,在此表示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和资料
1.《中国十二生肖系列纪念币》贡清栋主编1990年中国长城硬币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经济导报社联合出版。
2.《货币贵族》张向军主编2009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3.中国金币网:www.chngc.net/。
4.《中国现代贵金属币文化艺术价值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赵燕生主编2018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