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名词解释(全)

3、律的,大部分无法预测的被波动。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做可以达到其目的的最好的事的人。第二章循环流量图:循环流量图是指表明物品与劳务、生产要素以及货币支付在家庭和企业之间如何流动的图形。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为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指一个经济在获得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个各种组合。第四章市场:市场指某种物品和劳务的买者与卖者交换商品的场所。竞争市场:竞争市场是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足道的市场。需求量:需求量指买者愿

4、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需求定理:需求定理是有关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定理。该定理的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需求表:需求表是指表示某种商品的某种价格的各种水平和与各种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系列表。需求曲线: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正常物品: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低档物品: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减少的物品。替代品:指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互补品:指一种物品价格上升

5、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供给量:指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够出售的数量。供给定理:指有关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定理。该定理的内容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就增加,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就减少。供给表:指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表。供给曲线:把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曲线。均衡:指价格达到使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水平的状况。均衡价格:指使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的价格。均衡数量:指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过剩:过剩有时也称超额供给的状态,指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况。短缺:短缺有时也称超额需求的状态,指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况。供求定理:指任何一种物

7、化的百分比之比,用来测量该商品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反映的敏感程度.第六章价格上限: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价格下限: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如何在组成市场的不同人之间分配。第七章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经济学,指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支付意愿:指买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成本:成本也叫生产成本,指生产生活中用于购买各种生产要素的总支出。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8、。效率:指资源投入和生产产出的比率。平等:指福利在社会成员中分配的公正性,也就是将资源公平的分配给社会成员。第十章外部性:也称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内在化:指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有效配置资源。交易成本:指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发生的成本。矫正税:又称庇古税,是指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第十一章排他性:指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消费中的竞争性:指一种产品或服务被一个人消费从而减少了其它人消费的特性。私人物

9、品:指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是供个人单独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机务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指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搭便车者:指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并不为此支出的人。成本收益分析:指比较提供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与收益的研究。公地悲剧:是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的一个寓言。第十五章微观经济学:指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指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现象。国内生产总值: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它衡量经济用于新生产的物品与劳务

10、的总支出,以及生产这些物品与劳务所赚到的总收入。消费:指除了购买新住房,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投资:对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的物品的购买。指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政府购买:指政府机构统一采购供政府自用而非用于商业转售和销售的货物与服务活动。包括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员工薪水和用于公务的支出。净出口: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的商品和服务总额减去进口的商品和服务总额后的净值。名义GDP:指按现期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真实GDP:指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不变的基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物品与劳务

11、的市场价值。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只反映物品和劳务的价格,衡量相对于基年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名义GDP/真实GDP)*100)第十六章消费物价指数:表示相对于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这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是多少。它是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衡量物价总水平。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用公式表示为:CPI(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其变动百分比可用于衡量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指报告期物价总指数同基期物价总水平的比率,用以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生产物价指数:是企业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指数化:指定期地根据

14、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开始时贫穷的国家倾向于比开始时富裕的国家增长更快的特征。政府政策能以许多方式影响经济的增长率:鼓励储蓄和投资、鼓励来自国外的投资、促进教育、促进健康与营养、维护产权与政治稳定、允许自由贸易、促进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更加迅速的人口增长会通过使自然资源供给紧张和减少每个工人可以得到的资本量而降低生产率。2、更多的人口也可以提高技术进步的速度,因为会有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第二十章劳动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定劳动年龄以上的,或者在工作,或者在积极寻找工作,或者因为暂时失业而等待召回的所有人,即就业者和失业者人数之和。失业率:指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率

17、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工作的行为。效率工资:指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对经济中自然失业率的四种解释:寻找工作、最低工资法、工会和效率工资。后三种使工资高于均衡工资,引起劳动力过剩,造成失业。第二十一章货币:指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他人购买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货币有三种主要职能:价值贮藏、计价单位和交换媒介。交换媒介:指买者在购买物品与劳务时给予卖者的东西,即货币作为对商品与劳务交易进行支付的中介。计价单位:指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价值贮藏手段:指人们可以用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的东西。流动性:指一项资产可以兑换为经济中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

18、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大方面。商品货币:指以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为形式的货币,或者说是世界中分离出来专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法定货币:指没有内在价值,由政府法令所确定的,作为通货使用的货币。通货:也称现金,指公众手中持有的钞票的铸币。活期存款:储户可以简单地通过开支票而随时支取的银行账户余额。联邦储备:指美国的中央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它的职能是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指为了监督银行体系和调节经济中的货币量而设计的机构。货币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中可以得到的货币量。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政策的总称。准备金:

19、是商业银行得到但没有贷出去的存款,即为了应付客户提款存款和正常贷款要求而准备的资金。部分准备银行:指银行只把它们的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的制度。准备金率:指银行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存款比率。货币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它是准备金率的倒数。准备金率越高,每个存款银行贷出的款越少,货币乘数越小。美联储控制货币的三个工具如下:(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利用在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美联储购买债券增加货币供给,出售政府债券减少货币供给)法定准备金:指国家为了加强监管,维护储户利益,以法

THE END
1.量词深度理解解释 逻辑上,它的真值取决于P ( x ) P(x)P(x)对所有可能的x xx是否都为真。 若P ( x ) P(x)P(x)对某个x xx不成立,则整个公式? x ? P ( x ) \forall x \, P(x)?xP(x)为假。 例子 数学中的陈述: “所有自然数x xx都大于或等于零”: https://blog.csdn.net/weixin_73575833/article/details/144093670
2.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解析: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其它物品也可能具有使用价值,因此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故排除A、C两项; “本质属性” 是指一物区别于它物的根本特征,商品的“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故排除B项; 而价值从表面上看体现的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它体现着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https://wenku.baidu.com/view/194f350f66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f.html
3.管综上岸指南逻辑保命知识点7、假言与选言等价 选言等价假言:否定一边得到另外一边 例: ①A或B=非A→B=非B→A ②非A或B=A→B=非B→非A ③A或非B=非A推非B=B推A ④非A或非B=A→非B=B→非A 假言等价选言:有后边或者没前边(一般用不上,只用于真话假话题无矛盾)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c3MjMwNA==&mid=2650976739&idx=1&sn=28dd88cd9f4e85bb9b6bb3d28df8334c&chksm=8a18d78554b56d5194c363ffdf0536fe82a47f17e849a1995cfb4f4f68b2192804803b957c08&scene=27
4.preserve名词形式preserve名词形式 preserve的名词形式是preservation,它可以表示保护、维护、保存、保留、维持、保持、保养等含义1。例如,preservation可以表示保护区的英文单词preserve,也可以表示果酱、腌菜、泡菜、私人渔猎场等的意思2。https://www.lilvbiao.com/baike/245420.html
5.一般等价物名词解释更多“一般等价物 名词解释”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哪种不是货币的形式() A.实物货币 B.一般等价物 C.金属货币 D.交易货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货币的本质就是() https://www.shangxueba.cn/5304424.html
6.一般等价物的名词解释(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名词解释(一般等价物)残留的温柔 精选回答 1、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2、 一般等价物的这种时间上的不稳定性和地域上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商品交换广泛发展的需要。 3、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终于逐渐固定在某些特定的商品上https://edu.iask.sina.com.cn/jy/k9b7Lic5vd.html
7.一般均衡分析名词解释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是()。 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一般等价物 名词解释 https://www.educity.cn/souti/413FFB02.html
8.431名词解释完整版.pdf431名词解释完整版.pdf,金融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货币 货币: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即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的相互关系。 商品货币:是兼具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它在执行货币职能时是货币,不执行货币职 能时时商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104/8033133011003013.shtm
9.货币金融学名词解释全部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物物交换的困难制约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交换的普遍性必然打破物物交换在时间、空间和使用价值相互一致的制约;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解决了物物交换矛盾,实现了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物物交换,最初一般等价物还不是完全意义的货币,不同的地区和时期都有自己的https://doc.mbalib.com/view/e69e19507c57abd309b47e5e8b67f91f.html
10.名词解释一般价值形式【名词解释】一般价值形式题目标签:形式价值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一般价值形式是商品交换的特点就是出现了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前两个阶段的商品交换,都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交换,不借助于任何中介物。而到https://www.shuashuati.com/ti/50087c1c24094598b72bd2398e5ee080.html
11.什么是价格标准,名词解释定义是?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货币 参考答案: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名词解释 价值形式 参考答案: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多项选择题 二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6250997.html
12.货币供给名词解释(精选6篇)篇1:货币供给名词解释 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对公业务、对私业务、同业业务“三足鼎立”的局面隐现。本文就此热点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大量统计数据从业务规模、业务结构、资金流动三个方面对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勾勒出金融同业间资金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i113574.html
13.政治权利名词解释最新政治权利名词解释下载淘豆网为你提供政治权利名词解释最新、政治权利名词解释下载和政治权利名词解释电子版的服务,相当于政治权利名词解释大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关于政治权利名词解释的内容。https://www.taodocs.com/topdoc/171035-0-0-1.html
14.《资本论》名词解释(资本论)书评《资本论》名词解释 不要靠近经济学,会变得不幸——题记商品:1、通过劳动生产出来2、用来进行交换的有用物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或其价值符号劳动力:1、人所具有的2、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3、力和智力的总和4、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5、任何社会生产都不可能没有劳动力价值增殖过程:1、生产商品一定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978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