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格考试《法律法规》大纲内容:货币基础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出现以后,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特殊商品。

货币币材和形制,经历了不断发展过程,主要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包括可兑换的信用货币和不兑现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二)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表现在: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特殊性表现在: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2.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三)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在与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商品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可以是观念形态的货币

2.流通手段

在商品交换中,当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就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第二,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可以用符号代替。

3.贮藏手段

当货币暂时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被当做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而保存起来时,就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特点: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第二,必须是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4.支付手段

货币在实现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偿还欠款、上交税款、银行借贷、发放工资、捐款、赠与等。

积极作用表现在:一是使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突破了现货交易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二是借助于货币的支付手段,一部分债权债务关系可以相互抵消,可以节约现金流通费用。

消极作用表现在:使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存在支付危机和信用危机的可能性。

二、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一)货币需求及影响因素

1.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

2.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1)收入水平

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

(2)利率水平

利息率与货币需求呈反比。

这是因为:利息收入可以看做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息率提高,意味着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上升(因持有货币而放弃的利息收入),会带来货币持有的减少,因此,货币需求趋于减少。相反利息率下降,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减少,货币需求趋于增加。

(3)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若以M代表货币需求量,P代表物价水平,Q代表社会商品可供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则根据货币流通规律有如下公式:M=PQ/V。可见,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可供量同货币需求成正比;货币流通速度同货币需求成反比。

(4)信用制度发达程度

信用货币制度发达程度与货币需求量成反比。

信用制度发达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支付结算减少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数量,从而使货币需求降低,另一方面,信用制度的发展有利于金融市场完善,增加可供人们选择的资产形式,人们的资产配置就有更多的选择,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量就会减少

(6)公众的预期和偏好

当人们预期物价水平上升、货币贬值时,会减少货币持有,则货币需求减少。人们偏好货币,则货币需求增加,人们偏好其他金融资产,则货币需求减少。

(7)其他因素

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交通通讯等技术状况

(二)货币供给及货币层次划分

1.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量。一般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供应的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构成。

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

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愿望、社会各部门的现金需求、社会的信贷资金需求、财政收支等因素,都会影响货币供给总量。

2.货币供给量层次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广义货币,通常反映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是一般所指的货币供应量)。

(M2—M1)称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

(三)存款货币创造过程及影响因素

1.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存款准备金(rd):指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派生存款: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

货币创造过程: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是在它的资产负债业务中,通过创造派生存款形成的。

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2.货币乘数及影响因素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作用而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商业银行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影响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反比)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可用于放款的资金越少,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则越少,反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低,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额则越大。因此,许多国家都把调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紧缩或扩张信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2)现金漏损率(c)(反比)

在存款派生过程中,客户提取现金,则现金就会流出银行系统,出现现金漏损,使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减少,派生倍数也必然缩小,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下降。

(3)超额准备金率(e)(反比)

超额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

留有的超额准备金越多,用于贷款的部分就越少,使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削弱。

(4)定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rt)(反比)

货币创造乘数K

K=1/(rd+c+e+rt*t)

银行吸收一笔原始存款能够创造多少存款货币,要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编辑推荐:

三、通过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超过需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1.通货膨胀的原因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即“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引起了物价上涨。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根源在于社会总供给的变化,在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物价上涨。生产成本的提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二是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3)供求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的原因往往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

(4)结构型通货膨胀:在整个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均衡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而引起。

2.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不利于生产正常发展。

第二,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

(2)对分配和消费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会引起不利于固定薪金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第二,通货膨胀是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的分配。

第三,通货膨胀降低消费规模

(3)对金融秩序和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为负值时,常常会引起居民挤提存款,用于抢购商品。而企业争相贷款,将贷款的资金用于囤积商品,赚取暴利。导致银行资金紧张,扰乱了金融领域的正常秩序。

第二,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社会公众失去对本国纸币的信心,不愿意接受和使用纸币,甚至会出现排斥货币的现象,导致一国的货币制度走向崩溃。

第三,由于通货膨胀使生产领域受到打击,生产性投资的预期收益普遍低落,而流通领域则存在过度的投机,导致经济紊乱。

第四,通货膨胀引起的经济领域的混乱,会直接波及整个社会,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不公会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政府威信下降,政局不稳定。

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1)紧缩的货币政策

第一,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基础货币投放或者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第二,提高利率(如再贴现率)。

(2)紧缩的财政政策

主要是增收节支、减少赤字。增收的措施主要是增加税赋。节支的措施主要是压缩政府机构费用开支,抑制公共事业投资,减少各种补贴和救济等福利性支出。

此外,还可以通过紧缩的收入政策、积极的供给政策以及货币改革等措施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

(二)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升值、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1.通货紧缩的原因

(1)货币供给减少

主要是由于政策时滞的原因,在通货膨胀时期的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及时调整,导致投资和需求的下降,进而影响社会有效供给。

(2)有效需求不足

当实际利率较高时,消费和投资就会出现大幅下降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物价持续下跌;

金融机构贷款意愿下降和提高利率时,会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物价下跌;

制度变迁和转型等体制因素,导致居民消费行为发生变化,储蓄倾向上升,消费倾向下降,即期支出大量地转化为远期支出,也会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降。

(3)供需结构不合理

由于经济中存在不合理的扩张和投资,造成了不合理的供给结构和过多的无效供给,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加剧供给之间的矛盾,导致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跌。

(4)国际市场的冲击

对于开放度较高的国家,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下降,外资流入减少,导致国内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产品价格下降。

2.通货紧缩的影响

(1)导致社会总投资减少

(2)减少消费需求

在通货紧缩过程中,物价下跌使货币实际购买力不断提高,人们会尽可能地推迟支付,导致消费支出的延迟和消费规模的减小。

(3)影响社会收入再分配

通货紧缩会使政府的收入向企业和个人转移,主要是通过降低所得税实现的;会使企业在价格下降中受到损失;会使工人的实际工资增加;会形成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的资金再分配。

3.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

(1)扩大有效需求

扩大投资需求的对策:扩大政府公共支出,以促进经济增长;刺激企业及民间投资;合理调整经济结构。

增加消费需求的对策:消除各种不利于增加消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约束,充分利用各种政策组合,引导社会消费稳定增长;提高公众收入水平,增加其购买能力以提高消费需求;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和增加失业补助刺激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和品种;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2)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扩张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扩大财政开支,兴建公共工程,增加财政赤字,减免税收。

扩张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买人有价证券等手段,以增加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基础货币,扩大货币乘数,增加社会货币供给总量;降低基准利率,以减少商业银行借款成本,降低市场利率,刺激总需求。

(3)引导公众预期

通过公开宣传等措施对公众进行政策性引导,调整企业和个人对未来的预期,可以对扩大投资需求和增加消费需求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方针和措施的总称,是国家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THE END
1.如何保存我的人民币以保持其价值不减定期检查您的珍贵货币,看是否有哪些出现了问题,比如褪色、皱折等。这样做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修复问题,以防止情况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保护措施 除了上述直接操作上的保护措施,还有一些间接但重要的手段也是不可忽视的: 不要用磨损过的大号硬盘来压迫这些小巧精致的人民币。 https://www.ljdikdhg.cn/chan-qu/524618.html
2.货币贮藏手段正点财经货币贮藏手段,货币的贮藏手段举例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人们贮截起来时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的贮藏有时其本身就是目的.即为了贮藏而贮众,货币贮藏这是货币贮藏的原始形态;但更多的时候,货币的贮藏是一种手段,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各种经济行为都要通过积累一定敬最的价值才能实现。 http://www.zdcj.net/other-20440.html
3.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作用是()。【判断题】贝币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之一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货币的职能有()。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世界货币? E. 支付手段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初级农业经济>初级建筑经济考试题目 【单选题】在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由商业银行决定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bc86fcbb44cd49c3b7834d0fd9c1e008.html?fm=bdffb85247fa466061cbd48dcaf8f84495
4.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特点包括()。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B不需要具有十足价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特点包括(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B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可以用符号代替C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D必须是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E实现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功能https://www.koolearn.com/shiti/tk-st-377955.html
5.货币执行贮藏手段,有什么特点?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当货币暂时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被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而保存起来时,就执行贮藏手段职能。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特点: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https://m.233.com/ccbp/zhishiku/384/202312/13152236460310.html
6.经济常识货币的贮藏手段纸币的储存手段经济常识 货币的贮藏手段、纸币的储存手段 2023-01-23 11:09:2101:22 71 所属专辑:公共基础知识 经济常识‖2023公务员事业编考试 喜欢下载分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音频列表 1 经济常识 货币的贮藏手段、纸币的储存手段 712023-01 2 经济常识 货币的支付手段、价值https://www.ximalaya.com/sound/606271276
7.货币存入银行是不是贮藏手段?为什么?金银是足值的货币,纸币不是。纸币的购买力是变化的,并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一国纸币的购买力跟国家的黄金储备、生产的产品的数量等因素有关货币的贮藏手段是只有足值的货币才行,比如黄金。0 0 王明冬四川省 峨眉山市2017/7/31 8:31:57 不是,货币的贮藏手段是金银条块具有的职能要说为什么可就难了,因为向银行http://www.gaosan.com/wenwen/3517.html
8.简析——货币的发展和职能公务员考试网(三)支付手段 是随着买卖分离所产生的一种方式。在商品交换中,可以不用现款,采用赊账的方式,一定时期后再付现款。最典型的比如工资、花呗等方式。 (四)贮藏手段 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纸币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 (五)世界货币 https://www.huatu.com/2021/1130/2337379.html
9.2024政治考研马原高频考点: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贮藏手段是说货币可以作为财富而被人们储存。拥有这种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也不能是想象的货币,它必须是足值的金银货币,纸币不具有此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能够自发地调解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所贮存的货币便进入流通领域。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46042.html
10.高三政治教案:《货币的职能》教学设计教师小结:法币即使完好也不能使用,银元却可以继续充当财富的代表。这些告诉我们: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但纸币不能充当贮藏手段。 教师提问:假如某人证明自己是那罐银元的主人,他能不能把这些银元卖给别人? http://www.gaokao.com/e/20181110/5be62ff7bb2d2.shtml
11.货币的职能“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就是货币的贮藏手段的职能。” 提问: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用纸币行吗? 学生议论略 教师归纳: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 4、支付手段(板书) 什么是支付手段(板书)(请同学们阅读第18页第4段) https://quan.qlteacher.com/u/537844a7f66f238fb3870f39/blog/57f890010cf2f6594c83100c
12.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及特点,价值尺度:货币的“度量衡”小编建议来说,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等,犹如它的五指,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经济社会这部庞大机器高效运转。理解并善用货币,无疑能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与“孔方兄”建立起和谐共生的关系。如此,面对“钱途”,我们才能自信地说:“一切尽在掌握!”https://www.duote.com/tech/202404/556703.html
13.高一政治经济:为什么纸币不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不明白,为什么存钱是支付手段,而不是贮藏手段?不是把钱藏在银行里吗? 下载作业帮APP学习辅导没烦恼 答案解析 结果1 举报 因为纸币只是一个价值符号,实际上根本没有价值,也就是说政府利用权威赋予了纸币一定的价值,比如说:现在有一个新的政党充当执政党,重新规定一种纸币为流通货币,那么我们现在的人民币当然也就不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0ae18648054ed4f784ebd90833b41c69.html
14.贮藏手段详解.docx贮藏手段( means of storage;means of hoarding) 目录 1 什么是贮藏手段 2 贮藏手段职能产生的原因 3 贮藏手段的特点 4 贮藏手段在调节货币流通中的作用 5 纸币的储藏手段职能 6 货币贮藏形式 7 相关条目 什么是贮藏手段 商品所有者卖出商品后,如果不再进行购买,而是把货币当作财富存放起来,这时的货币就起着贮藏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2/0603/8055015111004105.shtm
15.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和银行储蓄工作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由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货币的贮藏手段包含两层意思。从货币的运动形态来讲,贮藏的货币是退出了流通界的,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从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实质来讲,就是保存货币的价值,亦即保存货币的交换能力。有的同志认为,只有足价的金银铸币才有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人民币只是一种价值https://wap.cnki.net/qikan-SHJR19810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