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4-15作者: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一、市场行情及价格走势
(一)全国市场价格行情:
一季度,豆油、大豆、豆粕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1、豆油市场:
单位:元/吨
年初
3月底
较年初
4月8日
较3月底
全国一级豆油均价
8165
8087
-0.96%
8182
1.17%
全国三级豆油均价
8176
8108
-0.83%
8184
0.94%
天津三级豆油价格
8020
7950
-0.87%
8070
1.51%
一季度,豆油市场跟随外盘走势呈箱体波动运行,价格稳中有跌。豆油价格走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初至2月上旬)豆油价格波动下跌。价格下跌原因:一是美豆价格下跌,成本抑制豆油价格;二是国际油脂价格下跌,拖累国内豆油价格跟跌;三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从海运费及生物燃油方面抑制豆油价格;四是节前备货基本结束,需求对价格的支撑明显减弱。
第二阶段(2月上旬至3月中旬)豆油价格波动上涨。价格上涨原因:一是南美天气不佳,天气炒作拉动美豆价格上涨,成本拉动豆油价格走高;二是马棕榈油减产及斋月需求带动,马棕期价上涨,提振国际植物油价格,国内豆油价格跟涨;三是进口大豆到港量减少,油厂开机率下降,支撑豆油价格。
第三阶段(3月中旬至3月底)豆油价格波动下跌。价格下跌原因:一是巴西大豆收割进度加快,季节性压力增大,美豆价格下跌,成本导致豆油价格跟跌;二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抑制国内豆油价格;三是消费淡季,终端需求较为有限,豆油价格走低。
4月份以来,受马棕榈油价格上涨、美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豆油价格跟涨。
2、大豆市场:
全国大豆
4873
4392
-9.87%
4402
0.23%
进口大豆
4662
3843
-17.57%
3733
-2.86%
一季度,全国大豆均价大幅下跌。
影响一季度大豆价格下跌主要原因:一是全球大豆供求宽松,美豆期指价格下跌,进口大豆价格跟跌;二是我国国产大豆增产,下游消费需求疲软,国内大豆价格下跌。
3、豆粕市场:
全国豆粕
3974
3501
-11.90%
3435
-1.89%
一季度,豆粕价格大幅下跌。
影响一季度豆粕价格下跌主要原因:一是一季度美豆价格下跌,进口成本下降,豆粕价格跟跌;二是饲料产量减少,且配方中豆粕添加下降,豆粕需求减少,豆粕价格下跌;三是豆粕市场销较为清淡,价格承压下跌。
(二)期货市场行情:
一季度,CBOT大豆期指明显下跌。
影响一季度期货价格下跌主要原因:一是全球大豆供求由紧转松,南美大豆丰产即将集中上市,抑制大豆期价;二是美豆出口销售缓慢,抑制大豆期价。我国豆二期指跟随外盘走势,价格下跌;受国际油脂偏强运行,国内豆油库存下降的影响,我国豆油期指价格小幅上涨。4月份以来,国内外油脂油料期货价格基本稳定。
国内外大豆期货价格表
美大豆期指
(美分/蒲式耳)
1270.25
1195.25
-5.90%
1187.25
-0.67%
美豆油期指
(美分/磅)
48.38
48.42
0.08%
48.33
-0.19%
美豆粕
(美元/短吨)
378.4
340.5
-10.02%
338.2
-0.68%
大连豆二期指
(元/吨)
4145
3831
-7.58%
3811
-0.52%
大连豆油期指
7460
7742
3.78%
7708
-0.44%
大连豆粕期指
3292
3293
0.03%
3296
0.09%
二、2024年第二季度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国内豆油价格易跌难涨。
(一)导致豆油价格易跌难涨的抑价因素
1、世界大豆供求宽松,抑制大豆价格
根据美国农业部3月份供需报告数据显示,2023/24年度世界大豆的产量增加,消费量增加,全球大豆产大于需,期末库存上升,抑制大豆价格。
世界大豆平衡表
单位:万吨
期初库存
产量
消费量
产需结余
期末库存
22/23年度
9393
37806
36590
+1216
10215
23/24年度
39685
38190
+1495
11427
同比
8.75%
4.97%
4.37%
22.94%
11.86%
2、2023/24年度南美四国大豆总产量增加
3、美豆播种面积增加,天气条件利于播种
4、预计2023/2024年度我国豆油年度供求宽松,抑制豆油价格
我国豆油供需平衡表
2021/22
2022/23
(4月预测)
2023/24
供给量
生产量
1672
1762.8
1792.5
1.68%
进口量
29.2
40.9
50
22.25%
年度供给量
1701.2
1803.7
1842.5
2.15%
需求量
食用消费
1580
1605
1625
1.25%
工业消费
131
168
180
7.14%
出口量
11.4
11.6
10
-13.79%
年度需求总量
1722.4
1784.6
1815
1.70%
年度结余
-21.2
+19.1
+27.5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24年4月份供需报告预测,2023/24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1842.5万吨,同比增加38.8万吨,其中豆油产量1792.5万吨,豆油进口量50万吨。预计年度豆油食用消费量1625万吨,预计工业及其他消费180万吨,国内豆油年度供需结余27.5万吨。
预测2023/24年度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量3296万吨,同比增加67万吨;预计进口量1032万吨,同比增加28万吨。预计年度食用植物油用消费量3794万吨,同比增加116万吨,增幅3.2%;预计工业及其他消费440万吨,同比增加22万吨。预计年度食用植物油供需结余79万吨。
5、政策因素
二是饲用豆粕减量政策继续实施。根据农业农村部《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大豆饲用需求继续减少。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4437万吨,同比下降3.6%。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为12.8%,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饲用豆粕减量政策将继续实施,减少大豆需求,降低大豆对外依存度。
6、流通因素——二季度进口大豆供给将转向宽松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我国进口大豆1303.7万吨,低于上年同期的1429.5万吨。随着巴西大豆集中收获上市,大豆压榨利润改善,进口大豆采购节奏有所加快。据国家粮食信息中心监测显示,4-6月大豆月均到港量在1100万吨左右,油厂周度压榨量将逐步回升至200万吨以上,后续国内豆油供给充裕,库存也将明显回升,对豆油在内的食用油价格形成抑制。
(二)导致豆油价格易跌难涨的涨价因素
1、我国大豆产需缺口继续增加,支撑豆油价格
根据美国农业部3月份供需报告数据显示,尽管2023/24年度我国大豆产量增加,但依然呈现保持产不足需的状况,产需缺口为9966万吨,较上年度增加了2.51%。
随着经济发展和压榨行业产能扩张,我国大豆消费量继续增长,2023/24年度国内大豆消费量1.205亿吨。从进口看,为满足国内大豆加工和消费需求,预计2023/24年度进口大豆数量为1.05亿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期初
库存
国内产需结余
期末
总消费量
2515
2028
10450
11750
9
-9722
3234
2084
10500
12050
-9966
3758
28.59%
2.76%
0.48%
2.55%
11.11%
2.51%
16.20%
2、国际因素和能源因素——减产加地缘冲突,二季度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
一是主要石油出口国宣布减产。4月3日,欧佩克+成员国在线会议上决定,把今年一季度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6月底,以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与平衡维持产量政策不变。俄罗斯也宣布,在今年二季度将自愿减少每天47.1万桶的原油产量和出口量。
二是地缘冲突或将影响石油产量。3月底,俄乌冲突进入新的白热化阶段,两国开始互相袭击对方的能源装置及炼油厂,导致俄罗斯每日近100万桶的原油加工能力停产。4月1日,以色列对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处发动袭击,伊以关系进一步紧张。俄罗斯、叙利亚和伊朗都是重要的产油国。其中,俄罗斯仅次于美国为全球第二大产油国,而叙利亚和伊朗的原油产量也占到了全球原油产量的6%以上。地缘冲突持续升级或将影响石油产量。
无论是石油主产国减产,还是地缘冲突都讲对石油的供应产生影响,预计二季度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将从进口成本及生物燃油需求方面共同提振豆油价格。
3、2024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油菜籽种植面积预计均有下降
二是澳大利亚油菜籽种植面积将同比降低4%至20%。澳大利亚行业人士预计,2024年油菜籽播种面积可能比上年减少4%至20%,因为油菜籽种植利润下降,西部产区天气干燥。其中澳大利亚联邦银行预计2024/25年度油菜籽产量将下降约75万吨至500万吨,艾康商品公司认为油菜籽产量可能低至460万吨。作为对比,3月初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科学局(ABARES)预计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将同比增长7%,达到610万吨,因为澳大利亚东部主产区的季节条件将更加有利。尽管我国2023年未从澳大利亚进口油菜籽,但澳大利亚油菜籽贸易量占全球1/4,如果种植面积减少幅度较大,或将推高国际油菜籽价格,进而对国内食用油价格形成支撑。
4、天气因素——拉尼娜天气回归
5、金融因素——美联储暂时不会降息
三、后市预测
大豆:南美大豆丰产预期较强,二季度集中上市,国际国内大豆供求宽松,预计二季度国内大豆价格跟随外盘趋弱运行,期间伴随着波动。
豆粕:大豆价格趋弱运行,随着进口大豆到港量增加,豆粕供求宽松,均抑制豆粕价格,预计二季度豆粕格跟随美豆价格走势趋弱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