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假期已经迎来尾声,各行各业都开始返岗复工,国内资本市场也开市在即。回顾历史行情,长假期间海外市场的表现会对A股节后走势有一定影响。近日,海外市场又有利好消息传来,结合国内基本面,各大机构预测A股节后有望迎来“开门红”。
海外市场传来利好
大型科技股方面,特斯拉全周累涨超33%,创下2013年5月以来的最佳周度表现。此前该公司宣布上一季度的盈利与营收均超出预期。公司CEO马斯克预计今年可能生产200万辆特斯拉电动车。
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影响,2022年特斯拉股价下跌了65%,导致成长股板块整体动荡不安。2023年以来,该股已经上涨超过44%。此外,苹果、亚马逊、奈飞、谷歌等大型科技股周涨幅均在5%以上,2023年以来涨幅都超过10%或20%。
利好消息上,第一,美联储放缓加息脚步的预期更加强烈。
周五美国劳工部报告称,美国1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录得4.4%,放缓至一年多来最慢的年度增速,同时消费者支出下降。12月核心PCE数据确认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者将进一步放慢加息步伐的预期。美国12月PCE物价指数年率录得5%,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但都是自2021年底以来最慢增速。
随着通胀压力缓解,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下周将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进一步放缓加息步伐几无悬念。
第二,美国经济数据连续两月增长。
此外,虽然风险资产有利好消息支撑,但仍需警惕个股风险。
下周,苹果、谷歌、亚马逊和Meta四大科技巨头都将公布业绩,部分公司可能有业绩爆雷的风险。日前,受业绩不及预期影响,英特尔周内就跌幅超3%,周五更是跌超6%。
数据显示,公司第四财季营收140.4亿美元,市场预期145.13亿美元,去年同期205亿美元;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0.10美元,预估0.19美元。
与此同时,英特尔给出了第一季度市场表现的悲观指引。预计第一季度经调整毛利率39%,预估45.5%;预计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亏损0.15美元,预估每股纯益0.25美元;预计第一季度经调整营收105亿美元至115亿美元,华尔街分析师的平均预期约为140亿美元。
中国资产获资金青睐
长假期间,A股虽然没有开市,但中国资产依旧受到青睐。
首先,中概股集体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本周累涨4.79%。
此外,长假期间,海外巨头陆续披露基金持仓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青睐。
春季行情有望持续
从统计结果看,港美股在春节期间的涨跌与A股在春节后首个交易日的涨跌均出现了较强的对应关系。鉴于A股节前表现与港美股假期内的上涨,市场普遍认为,兔年A股迎来“开门红”的概率较大。
2022年7月-10月A股表现较弱,因此,机构普遍认为2023年的春季行情自2022年10月底开始就在逐渐酝酿。
复盘历史数据,外资过去33次周流入超200亿元的事件中,有20次A股在后续3个月上涨,沪深300平均涨幅8.8%;2000年以来春节后一个月A股上涨概率74%,平均涨幅2.5%。
上述两类事件叠加,加之海外市场的支撑,节后A股春季行情有望延续。机构预计,春节之后,在经济复苏预期加强、企业盈利持续改善的背景下,A股市场或面临进一步估值修复。
四大机构预测节后走势
中信建投对2023年大类资产做出了十大预测:
①美国经济经济硬着陆与深度衰退或在所难免;②中国内需经济重演90年代美国的独立韧性;③中国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中性偏宽松;④A股或在全球衰退中走出独立行情;⑤美联储会暂停加息,但只会带来熊市反弹,并不能逆转美股下跌趋势;
⑥黄金是大类资产中首推品种,上半年目标2000美元,下半年或延续再上行;⑦CRB商品指数下行周期只走完一半,上半年或有快速下跌;⑧原油震荡回落,中期仍将下行至60美元以下;⑨美债是牛市,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或下行至3%;⑩中国债券收益率先震荡后下行,中枢较2022年抬升,节奏上有两波做多机会。
中金公司则预测,中外周期再度错位,中国市场“翻开新篇”:
①美国衰退压力加大,中国有望在2023年实现全球率先复苏;②A股和港股2023年有望实现明显正收益,港股阶段性跑赢A股;③疫后伴随需求修复,国内通胀或面临阶段性压力;④中国货币宽松势减,利率中枢上行,大类资产股强于债;⑤地产销售面积回升并转为正增长,房价局部面临上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