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国传统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恰好一个轮回。
1840年,庚子年,中英鸦片战争。
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
第一个庚子年后,清廷首开向外国赔款之先河。
第二个庚子年后,清廷创对外赔款之最高纪录。
两个庚子年的这60年间,晚清共向外国赔了多少款?
小编整理了这么3张表:
1、1840—1894年,勉强赔得起
为便于阅读,现将此期间的主要赔款情况整理表格如下:
晚清在这一时期的赔款,总体来说还算是“赔得起”。
列强对晚清索要赔款,尚处于“就钱论钱”的阶段。
英法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列强,在《北京条约》中提出,部分赔款在海关收入中分期扣除。
如此一来,就为英法进一步染指中国海关主权埋下伏笔。
在《北京条约》签署次年,英国人赫德就在上海担任了海关总税务司职务。
1863年赫德正式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从此把持晚清海关总税务司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尽管海关主权丧失,但英国人赫德对中国海关的建立与运行,客观上是做出了贡献。
在他任内海关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赫德还创建了中国的现代邮政系统。
假设:这个职位是由当时的晚清朝廷来安排,估计这个职位能卖出当时官场的最高价。
2、1894年甲午战争后,对日赔款彻底摧毁晚清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其重要性远超近代中国任何一个历史事件。
战败的结局:就是1895年的《马关条约》,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对法俄德等国的借款。
同样整理一张表格如下:
《马关条约》彻底将晚清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仅从赔款额来看,清廷已经完全不起了。
更可怕的后果,晚清在自己加速灭亡的同时,放血割肉养肥了日本这只恶狼。
但还是不要骂签约的李鸿章了吧——
换别人去更不如他。
更何况,如果没有李鸿章挨的那一枪,日本人要的赔款额肯定比这还要多得多!
这一次赔款,就不再简单是钱的事了。
日本要求1895年就必须赔款1.3亿两,而当时清政府年财政收入只有不到8千万两。
在日本的逼迫之下,清廷被迫开始向列强借款。
除了付出高额利息外,还被迫以海关收入、内陆厘金等作为担保物。
至此,晚清财政主权完全丧失。
3、1900年的庚子赔款,带本带息达到10亿两白银
《马关条约》之后,列强胃口已经彻底撑大。
众所周知,庚子赔款的4.5亿两的数量,正是取“中国4.5亿人口,一人赔一两”之意。
这更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插手中国财政主权的问题——因为你已经根本没有主权了嘛。
这就是赤裸裸地抢劫,然后,再侮辱!
行文至此,想起了那首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
八国分赃庚子赔款情况,如下表:
补充两点:
一是除上表所记9.8亿两外,还有2000万两白银地方赔款由各省负担,故庚子赔款数额超过10亿两。
二是以美国于1908年率先主动减少赔款数额,并返还了部分之前的赔款,用于支持中国教育;后有数国跟进返还。
综合上述3张图表,从1840年到1900年这60年间,晚清向列强赔款情况为:
应赔付额本息累计17.6亿两白银,最终实际支付13.35亿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