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年:铜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点,每吨达到10,000美元,随后开始下跌。
2.2009年-2013年:铜价格波动较大,整体趋势为下跌。
3.2014年:铜价格进入新一轮下跌周期,并持续下跌至2016年。
4.2016年-2020年:铜价开始逐步回升,出现了一些小幅波动。
5.2021年-至今:铜价继续上涨,创下近十年新高。
二:影响铜价的因素
2.供需关系:铜的供给主要由矿产开采和冶炼产能决定,需求则来自建筑、制造业等行业。供需关系的紧张程度将直接影响铜价的走势。
3.货币政策和通胀预期:货币政策的宽松或收紧,以及通胀预期的高低,会对铜价产生影响。通胀预期高、货币政策宽松时,通常会刺激投资者对实物资产的需求,从而推动铜价上涨。
4.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和各种风险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等)会对全球供应链和市场信心产生影响,从而波及到铜市场,引发价格波动。
三:未来铜价走势的分析与预测
1.基本面因素:由于铜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通信设备等领域的需求增加,加上全球经济复苏和基建投资的提振,铜市场的供需格局将继续向好。
3.技术面指标:通过对铜价的技术面指标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走势。例如,通过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数等工具来判断铜价的上涨或下跌趋势。
4.中国经济发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其经济的表现将对全球铜市场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铜价有望继续上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铜价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投资铜市时,应该谨慎并充分了解市场动态,做好风险管理。
$铜(HKBLOCK|HK1062)$
铜矿业股,看这7个就够了。
1、北方铜业:年初至今涨77%
2、江西铜业:年初至今涨53%
3、西部矿业:年初至今涨50%
4、金诚信:年初至今涨48%
5、紫金矿业:年初至今涨48%
6、云南铜业:年初至今涨34%
7、铜陵有色:年初至今涨30%
铜下游需求占比:电力占比49%、家电占比14%、交通运输占比12%、建筑占比8%。
所以,当我们看见电力消耗在持续增长时,那铜的用量也很可能会增加。
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在电网上的改造,可能会增加铜需求。
长期看,发展中国家电力系统的建设、改善可能会增加铜的消耗。
短期看,英美对大鹅铝、铜、镍的“下手”,导致这些金属价格更加坚挺。
铜产业链:上中下游
主要产铜国
智利:2023年智利的铜矿产量500万吨。
秘鲁:2023年铜矿产量260万吨。
中国:最大的精炼铜产、消费国,2023年矿产铜产量为170万吨,精铜产量达到1106.2万吨,占全球精铜产量的43.1%。
美国:2023年的铜矿产量为110万吨。
澳大利亚:2023年产量为81万吨。
刚果(金):2022年的铜矿产量达到229.5万吨,主要受益于中国企业的投资。
墨西哥:2023年产量为75万吨。
铜企业:
国外:智利国家铜业,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嘉能可,必和必拓,美国南方铜业等
国内:紫金矿业,江西铜业、洛阳钼业,西部矿业,云南铜业、铜陵有色、北方铜业,五矿资源,藏格矿业,中金黄金,金诚信,中国中铁等
铜冶炼:江西铜业,云南铜业,铜陵有色
铜回收:飞南资源,高能环境
铜下游(需求端):
国内以电力、空调制冷、交通运输、建筑和电子为主,其中电力板块在铜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高达50%,其余占比分别为15%、9%、8%和7%。铜的初级消费结构中,铜杆线占比最高,达到53%,其次为铜板带13%,铜棒13%,铜管12%,铜箔2%,其他产品7%。
1.电力:新能源的发展带来电网改造和升级的需求,这可是50%以上占比的大头,电线电缆,变压器,特高压。
2.新能车:纯电车83kg每辆,预计到2025年,达到1800万辆,新能源汽车耗铜量将达到149.4万吨。
3.光伏:2021年全球耗铜量约为69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14.4万吨。
4.风电:陆上风电每GW装机需要消耗的铜量大约为4000至5400吨,而海上风电每GW装机需要消耗的铜量可达10000至15300吨,伍德麦肯兹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8年期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消耗超过550万吨铜金属。
铜是风电和光伏都需要的重要材料,预计如果按照1000GW的风机和1000GW的光伏新增装机计算,铜的需求增量将达到760万吨,相比当前全球需求量增幅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