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导性营销?承诺收益?监管再次对三方投顾机构违规展业出手。
1月31日,据湖南证监局披露,因存在对员工买卖股票核查不到位等多项违规情形,湖南金证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下称金证投顾)被采取责令改正并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的行政监管措施。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证监系统向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从业人员至少下发了67张罚单。相较同花顺iFinD显示的2022年35张罚单,显然监管“加倍”。
此外,三方投顾直播展业违规的罚单明显变多。个人以公司名义开展板块和大盘分析、暗示推荐个股、宣传非投资顾问的投资成绩或策略等违规情形均被罚。
直播展业违规罚单变多
因对上述违规负有领导和管理责任,金证投顾董事长杨扬、总裁兼投资顾问总部负责人苏永志、副总裁兼金融产品总部负责人文舰、合规总监刘胜宏均被要求接受监管谈话。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除金证投顾外,自2023年以来,证监系统已至少向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从业人员下发了67张罚单,涉及32家机构、32位个人。
第二种是自媒体平台直播管理不完善,未建立自媒体平台直播推广内容的内部留痕机制。
第三种是通过直播开展业务推广和客户招揽时,承诺投资收益或暗示推荐个股等情形。
从处罚情况来看,直播展业中存在问题的机构,严重者如武汉云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被责令暂停新增客户6个月,轻者如中广云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被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
无证展业、误导性营销等老问题频现
更多被罚的机构则是屡屡在老问题上重蹈覆辙。2023年8月下旬,广东证监局给广东科德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下称科德投顾)开出罚单,指出其存在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的人员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等五项违规。广东证监局称,已多次督促科德投顾整改,但至今未能有效整改。最终,科德投顾被要求暂停新增客户6个月。
误导性营销也是违规重灾区之一,25家被罚机构都存在该类情形。比如黑龙江省容维证券数据程序化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部分业务推广人员运用单一客户成功案例,展示客户称赞、发送感谢红包给投顾服务人员截图,个股过往业绩等进行展示宣传。又如江苏百瑞赢证券咨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在业务推广和客户招揽过程中,存在虚假、不实、误导性的营销宣传。再如深圳德讯证券顾问有限公司,个别员工自行裁剪经公司审核的营销素材对外发送。
在夸大、误导性营销同时,有一些从业人员向客户承诺或者保证投资收益或者暗示收益。也有部分从业人员投资建议风险提示不到位,或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无合理依据。
67张三方投顾罚单,慧研智投居首
以被涉及的机构(分公司、从业人员合并到总公司)口径计,收到监管函最多的是民众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下称民众投顾)和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慧研智投),均为7张。不过,这两家公司实为一家,民众投顾在2023年6月更名为慧研智投。
其余被罚的机构中,中广云等4家机构收到3张罚单,盈亚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9家机构收到2张罚单,其余17家机构均只有1张。
对三方投顾的监管呈现出“双罚”特征
整体看,对三方投顾的监管也呈现出明显的“双罚”特征。当违规事项较多时,机构和负责人都难逃处罚。比如盈亚证券存在内部控制及合规管理不完善等七项问题,其负责人黄磊被湖南证监局要求接受监管谈话。
同样,当从业人员违规时,机构亦会被监管“点名”。比如从业人员王可心无证参与证券类媒体节目,并且未使用真实姓名,所属机构深圳市新兰德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被要求责令改正。
同时,监管力度也并不小。据证监会1月9日披露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名录,截至2023年12月底,共有78家执业机构,有17家机构(含机构分公司)被采取暂停新增客户监管措施,包含前述提及的科德投顾等机构。
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对券商中国记者分析称,“买方投顾”逐渐成了财富管理转型的主流方向,当前第三方投顾市场确实正在迈入成熟阶段。投顾机构在直播这种新形式下存在的合规风险,主要还是亟待在金融营销宣传工作层面强化合规管理。
“继近年来监管强化对金融投资、理财类直播的线上管理后,多家互联网内容平台亦制定针对性规范。因此,投顾机构需要汲取各类罚单教训,在遵守金融监管框架的同时,也要认真研读各家平台的直播准入机制,避免对金融用户造成不良误导。”苏筱芮称。
她还提到,加强对三方投顾机构的监管,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及改进投顾领域的相应顶层管理制度,推动投顾机构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强化互联网渠道管理,借助各大内容生态平台的渠道能力,共同推动投顾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