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一位八旬老人炒“现货白银”,称两年赔了30余万。他说,在今年3月1日,在未经他同意的情况下,一家上海的公司在深夜1个多小时内“替”他完成242次交易,仅手续费就需要2.4万元。
觉得自己肯定能赚到钱不想赔了30多万
但在这家公司一直赔钱,后来他又换了几家公司,到目前,他已经在8家公司有自己的账号。
对于炒现货白银,老人的家人都不同意,但他一直坚持。说起原因,他说,因为现货白银“不只是能买涨,还能买落”,而且能追求下预测成功的心理感受,“我就是觉得我肯定能赚到钱。”
那到底赚到没有?老人说,一共赔了30多万,而且,因为一起纠纷,他也终于萌生退意。
深夜一个多小时交易242次赔掉5.2万元
老人所说的纠纷是指一系列“不正常交易”。
老人说,3月3日早上7点他一打开电脑,吓了一跳,账面余额少了5.2万元。
损失不难理解,老人说,如果迅速买入再卖出,就肯定会亏损。而“每购买一手”,比如买进白银20千克,无论是买涨还是买跌,都是1200元,买进卖出,就是两笔交易,每次都需要收手续费100元。这5.2万元中,那242次买卖所花掉的手续费就需要2.4万元。
老人强调,这些交易的操作完全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那是谁操作的呢?
当事人全失联想维权却遇到举证难
老人在等待公司进一步处理结果时,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一些“现货白银”机构的不当行为,等他再联系胡姓推销员,对方称“曝光后就不干了,你也别再炒了”。此后,人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老人说,包括胡姓推销员、陈老师、王主任,他现在都联系不上了。
为了追回损失,老人最近报了案。“因为认为是财产纠纷,所以警方没有受理,建议我进行起诉。”
老人说,因为这家公司是一处交易所的会员单位,因此他决定向该交易所进行投诉。
而拨通交易所的投诉热线后,工作人员答复,如果要确认是会员单位工作人员的操作,需要举证,证明当时确实是属于对方操作的,交易所会进行处理。老人感觉,这个举证实在困难。
业内人士:炒“现货白银”高风险需谨慎
长春市张先生在今年上半年曾经代理过一现货白银的平台。他说,炒现货白银应该选择正规交易平台。而类似的投资行为,本身就存在着高风险,老人进行理财应该慎重。当时他合作的公司,实际上赚取的一大部分利润就是客户的手续费。除了手续费,另一部分收入来自客户的亏损,被称为“头寸”,“实际上以前那些非正规平台的代理商,和客户是在对赌。”
本报记者彭洪升
(原标题:八旬老人称炒“现货白银”赔30余万1个多小时被交易242次手续费2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