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论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献计量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我国中央银行的会计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

我国中央银行业务由于具有特殊性,所以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一是应收利息、待摊费用等科目没有在表内设置。虽然设有“暂收款项、暂付款项”等科目,但其核算内容与企业会计具有不同的资金性质,其性质仅是临时性、过渡性的。二是再贷款、再贴现这类资产是根据国家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而操作和发放的。发行债券时也是按债券面值计价,所发生的各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业务支出列损益。三是对固定资产计价时,仅在购建时一次性列支,除规定的特殊变动外一般不做调整,存续期间也不计提折旧,清理时一次性核销原值。四是各项财务收入的确认,以我国中央银行实际收到的各项收入计入相应账户。五是所有支出全部纳入财务支出核算,财务支出不准预提虚列,一律据实列支。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费用开支范围及标准,上报财政部批准后实施。每一会计年度的本期收入减去本期支出、减去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金后,所得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六是固定资产只在表外计算折旧额。七是应收未收利息在表外反映。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

我国中央银行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对各项资产进行确认、计量,按各项财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存续期间财产价值不做调整。历史成本计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汇储备占款和贵金属不随价值变动和汇率波动定期调整账面价值,只按历史成本进行核算。二是再贷款按发放时的实际金额入账,不采用重估价值,不进行减值测试,不计提损失准备,对其应收未收利息不纳入表内核算,只在表外反映。三是固定资产按购建时成本计价,存续期间不计提折旧,只对规定的特殊变动原因做价值调整。四是有价证券的入账价值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列账,溢价、折价不做摊销,存续期间不按市价法或摊余成本法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五是国际金融组织资产按出资时实际支付的金额入账。

(三)我国中央银行现行会计标准的历史成因。

二、我国中央银行现行会计标准质量现状

我国中央银行遵循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原则,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实行“统一领导、预算管理、分级核算、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体制。资产项目中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必须坚持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原则,再贷款、再贴现根据国家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操作和发放;负债项目均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发行债券按债券面值计价,发行债券发生的各种费用计入当期业务支出;财务收入项目的确认按实际收到各项收入后计入相应账户;支出项目全部纳入财务支出核算,财务支出一律按规定的核算内容据实列支,不得预提虚列。利润等于各项收入减去各项支出,利润按财政部批准的比例提取总准备金后,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净亏损首先由历年提取的总准备金弥补,不足弥补的部分由中央财政拨补。所有者权益全部由国家所有,未经财政部批准不得变动。财务决算报告年度终了后按规定期限逐级上报上级行和财政部派出机构。财务收支、会计事务接受国务院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审计和监督。我国中央银行的现行会计标准虽然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未跟进会计制度改革和金融全球化步伐。

2003年英国伦敦中央银行出版社对全球159个中央银行的会计实务调查表明,各国中央银行对国际会计准则是认同度高达82%,大多直接或间接采用了国际会计标准。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的趋同,相续颁布的金融机构会计准则也确立了权责发生制和公允价值作为会计确认基础的地位。伴随日益全球化的经济金融环境,我国国际经济金融活动的参与程度日趋频繁,我国中央银行与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交流也在不断增加,对各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的趋同性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差异较大将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直接形成交流障碍。

(二)与当前业务需求相比会计核算基础相对落后。

我国中央银行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实行由政府主导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直接决定了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能够实现年度预算安排与财务收支的有效配比。收付实现制虽然能够较好反映预算收支的执行情况,但是不能完整反映中央银行的资产状况。当前我国中央银行资产种类日趋多样化、市场交易日益频繁,仅采用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满足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中央银行全部资产状况的要求。

我国中央银行持有相当数量的外汇储备、金银和有价证券,它们是有效执行货币政策的必要工具,上述资产的价格受国际、国内多项因素的综合影响,币种、供求、利率和汇率等的波动都将对其价格造成较大影响。对外汇储备、金银和有价证券等资产实际发生减值时,由于没有引入客观的计量方法,对其现行的真实价值无法准确衡量,从而减值准备也无法相应计提,实际价值会与账面价值产生严重不符时,隐藏了较大的财务风险。上述资产如仍按现行历史成本法计价,将导致中央银行这些资产的账面价值严重脱离其市场价值,这将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判断。

三、我国中央银行现行会计标准的会计学选择方向

我国中央银行现行会计标准正在经历多项核算改革,借鉴国外中央银行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同,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中央银行经营成果的会计标准是大势所趋。虽然这些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会计和财务准则,由于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制度和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其会计反映和监督的能力目前远远不能满足新准则后的需求,完善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势在必行。与现行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国外许多中央银行执行的会计标准相比,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还存在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一)合理借鉴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会计标准。

(二)制定中央银行会计标准改革制度支撑。

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会计标准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我国中央银行应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标准制度或准则。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为准确计量各期间的成本和收益情况,引入权责发生制作为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二是完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原则,引入配比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三是根据资产持有目的不同,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计算资产价值;四是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对外披露机制,保障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有效性。

(三)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改革具体设计

1.我国中央银行会计基础宜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并用的“二元结构”模式。

会计基础仅仅是一种计量标准,它脱离了会计体系这一整体,是不可能发挥出应有作用的。只有在有效的财务报告和政府会计制度框架设计下,应计制的应用才有其实际意义。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尚未明确财务报告的范围标准,从成本效益原则角度出发考虑,我国中央银行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短期内尚不具备条件。因此,我国中央银行近期内还是采取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为辅的“二元结构”模式为宜。

2.对跨年度结算财务资金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计量更科学。

3.对再贷款业务计提减值准备,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手段。

我国中央银行应根据再贷款业务的风险程度大小,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减值准备金额与风险大小成正比。对再贷款业务应根据不同种类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对不同类别再贷款业务存在的逾期或无法收回的风险程度大小做出评估,可参考借鉴商业银行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做法,分别计提相应减值准备。由于我国中央银行发放的再贷款金额较大,如果计提减值准备则相应的计提数额会较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会造成损益的巨大波动,不利于客观评价。考虑此因素,我国中央银行再贷款减值准备可计入权益核算。

4.暂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保持现有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式不变。

>>国内知识检索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钠离子通道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我国电子文件元数据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2000-2010年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心理治疗效果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对国内“压力”主题体育类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文件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电子商务网站评价研究医院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创新能力研究的启示语义网应用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900~2010年农业发展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我国酸枣研究现状我国档案服务体系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我国学习倦怠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2003年~2012年我国档案学对电子政务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中医体质文献计量学分析农业标准文献专业分布与热点领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焦虑症文献计量学研究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胚胎干细胞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3]周述文,郭晓军,孙爱平,汤海洪.电子商务网站的分类及评价初探[J].中国管理科学,2000,S1:748-754

[4]蒋颖,金碧辉,刘筱敏.期刊论文的作者合作度与合作作者的自引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0,12:23-28

[5]汪传雷,潘珊珊,熊月霞.2007-2011年国外企业孵化器文献计量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2,03:11-14

[关键词]h指数文献计量学指标机构学术评价

1引言

2方法与数据

2期刊下载量半衰期计算方法

3综合类农业学术期刊

2015年下载量半衰期及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比较据统计,18种综合类农业学术期刊的总下载量达170.66万次,Web即年下载率为44次/篇,基于下载量的半衰期HD(Half-lifePeriodofDownloads)的范围是2.0359~3.4167年,极差为1.3808年。由附图可知,在被统计的18种期刊中,2<HD<2.5的有4种,2.5<HD<3的有8种,HD>3年的有6种,可见有44.44%的期刊HD集中在2.5~3年之间,有33.33%的期刊HD分布在3~4年之间,其中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的HD值最高,达3.4167年。

4下载量半衰期与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的比较

阅读本作,感到有以下特点:

1研究视角新

科学计量学研究专著,在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赵红州的《科学能力学》第二篇,到90年代初,谷兴荣先生《科学技术发展的计量研究》出版发行,至今已有相当一批科学计量学学术成果。但绝大多数专著都是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谷先生对它的整体结构功能规律进行探讨,采用的是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谷兴荣认为:用文献计量学研究科学计量学主要是研究科学技术的文献资料的分布结构和结构变化规律,这只是科学计量学研究内容中的一部分。另外还有科技机构、科技人员、科研经费的分布结构和演变规律问题,社会环境、科技经费、科技人才与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关系,这些内容的研究是文献计量学方法不能解决的,只有计量经济学方法能解决。反过来,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的方法可以研究科技文献与科技成果的分布问题。而且,年轻一代的管理学者,运用经济数学与管理数学方法写了不少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的计量研究论文。可见这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谷先生在本作中概括出一个庞大而系统的论著是有重要意义的。

2观点新,创新程度大

3内容广泛,涉及到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多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

任何学科都是讨论研究对象的结构,外在表现形式和自身活动的方式,活动功能、演变和发展规律三个问题,此专著对科学技术体系各方面的结构和结构演变规律都作了详尽的定量探讨,如科技研发的要素结构及其演变机制,科学技术的门类结构、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区际结构及这些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及这些结构的内在各部分的弹性替代关系等。这部分内容将近30万字,是目前科技结构研究中最广泛最详细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于科学技术的运作方式、运作机制和经济社会功能与研究效益问题,从五个方面写了近15万字。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三大动力机制,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链锁关系与替代关系,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及作用规律的定量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及作用规律的定量研究,科学技术研发效益的历史变化规律等,都进行了系统的量化分析。

在科学技术的传播、渗透、转化发展及其评价方面,分为五个方面写有20多万字。包括科技传播与渗透效应的几个问题研究,科技发展与科技转化的质量指标和质量诊断问题,科学技术发展历史规律与新陈代谢机制的定量研究;科学技术活动的三大基本法则与行为边界的定量研究;科学技术评价的四大指标与四大环节,四大指标即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和综合指标。四大环节即指标的选取与选取标准环节,指标分类环节,指标的组合建模环节,指标的测算与检验环节等,都作了全面的量化研究。

由此可见,本作是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中涉及面较广的大部头基础研究成果之一。

4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强,全书结构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5计量分析的普及面较广,定量分析的程度较高

[关键词]共词分析专利引文分析知识关联

[分类号]G255.53

1科学―技术知识关联的概念

2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各种途径和方法

目前,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途径多种多样,不同学科都在为此作出各自的贡献。

在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视野下,研究公共基础研究机构(公共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研发活动,是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有效途径。技术社会学认为,公共基础研究是技术变迁过程的基本要素,它通过提高社会整体创新水平间接推动企业的开发活动。科学社会学的双螺旋理论(DoubleHelixModel)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一对舞者(apairofdancer)的关系,二者在相互推动下呈螺旋状上升发展。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知识交互过程和合作活动是实现技术突破的能量储备过程,是实现技术跃迁的重要前提。文献[1―3]通过统计大学及公共基础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研发活动,揭示了激光、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知识扩散和成果应用情况。

3利用共词分析法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局限

共词分析法以某一(或一系列)主题检索词(科学概念或技术术语)为“关联点”,分析该词在科研论文和专利说明书中的“共现”情况,从而推理和判断基础科学学科与技术创新领域之间关联关系的方法。共词分析法直观、有效,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局限。

3.1科学概念与技术术语之间存在部分不对应问题

尽管INSPEC和INPADOCDB等词表能够提供某一科学概念和技术术语的多种词汇表达,但它们不能解决“部分科学概念与技术术语不对应”的基本矛盾。例如:专利说明书中的技术术语thinfilm(纳米绝缘薄膜)及其同义术语ionsol-gel(离子溶胶凝胶)、polyerys-tallinefilm(硅多晶薄膜)等在科研论文中并没有绝对对应的概念,通常只能被近似地映射为chemicalvapor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carbonnanotubes(纳米碳管)、amorphousnitride(无定形氮化膜)等词汇形式。

3.2同一概念术语在科研论文和技术专利中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

科研论文中的化合物名称在专利说明书中往往以分子式、化学键结构式或马库什结构式(Mm-kushstrue-ture)表示,例如,pantoprazole作为一种常用的抗溃疡药物的化学名称常出现在科研论文中,但在专利说明书中这一词汇很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其马库什结构式,如图1所示:

3.3专利技术的核心特征词难以被确定

科研论文由作者给出关键词,指明论文的核心知识概念,但专利说明书中没有“关键词”,发明人没有归结出专利的核心技术特征。目前的共词分析主要依据“词频”和词出现在专利说明书中的“位置”来间接推断某术语是否表达了技术的核心特征。但核心特征词的“词频”的分布阈值和词出现在专利说明书中的什么“位置”能否代表技术的核心特征也还是一个争论性话题,如有人重视“标题”、“摘要”位置,也有人重视“权利要求条款”位置。

3.4语种差异有时会引发技术术语缺失

例如,中国专利中的中医治疗方法专利和中药配方专利所涉及的人体穴位和草药名称等都没有对应的英语词汇。

目前,上述问题都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就局限着共词分析法在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方面的效度和信度。

4利用专利引文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优势

按照《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军事预防医学等。笔者对2006年-2010年间我国部分地区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二级学科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的文献简要评述如下。

目前,国内外对于2006年-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二级学科的科技论的统计与分析比较少,仅有山西医科大学孔瑞珍的学位论文《高等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论文产出的综合评价》对筛选出的27所高校在2003年—2007年间产出的科技论文,经秩和比法逐年统计分析后得知,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具有较高的论文产出能力,提示这些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成绩突出。对27所高校预防医学下属二级学科的科技论文产出数量运用秩和比法统计评价后,得出了在各二级学科方面各大学的科研情况以及优势所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以第四军医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优,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方面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表现突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第三军医大学和中山大学名列前茅,儿少卫生和妇幼保健学以华中科技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最强,卫生毒理学突出的是第三军医大学和吉林大学[1]。在进行横向比较后发现,各高校5年间每年的论文产出数量相对起伏不大,但高校在各学科的论文产出能力并不均衡,需要发挥所长,弥补不足,既要全面发展,也应重点突出。

1、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

《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成果,研究人员采用文献计量统计与定量评价,同时结合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的定性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成果。《总览》所确定的核心期刊表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报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的1576种(2004年版)科技期刊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下文所说统计源期刊即指此目录。

2、《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相同点

2.1、理论依据相同:两者都以加菲尔德引文分布规律与布拉德福分布规律为理论依据,因此可以认为都是经过严格的文献计量学标准而获得的核心期刊。

2.3、两者研究成果均不能作为金标准使用: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都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由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的局限性、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性以及统计方法的不全面性,都会使评价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其研究结果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密,因此两者只能起参考工具作用,不能作为检验期刊质量的“金标准”,过分夸大其作用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3、《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3.1、编辑出版单位不同:《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而成,属于民间性质;而《统计源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完成,具有一定官方性质。

3.2、学科分类原则不同:两者都采用分学科统计评价指标数据的方法。学科划分对期刊评价结果影响很大,学科划分过大,小学科学术性强的期刊会被淹没;划分过细,小学科的一般性期刊就会进入核心区。《总览》基本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划分学科,同时考虑学科期刊的数量、期刊性质等多种因素,共设学科类目74个。《统计源期刊》则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的学科分类原则,同时考虑综合性期刊情况及各学科期刊数量与学科性质差异,增设了综合类和理工大学、工业综合类、管理学类,对农业学科及医药卫生类学科作了进一步细分,共设55个学科类目。

3.5、收录期刊数量:

《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期刊总数1798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4种,医药卫生类223种。《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总数157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51种,医药卫生类423种。223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总览》中确认的核心期刊,又是统计源期刊。两者在特种医学、耳鼻咽喉、皮肤、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儿科、妇产科、口腔医学、外科、皮肤与性病等学科类目中所收刊种完全一致。

3.7、对综合性学科与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评价效果不同,由于《总览》是分学科评价的,因此综合性和交叉学科期刊会因为刊载的论文学科分散而难以进入核心期刊表。2000年版开始通过增加综合性学科类目,将综合性期刊分散在各学科的数据汇总一起进行评价,产生综合性核心期刊表,较好解决了综合性期刊问题。但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优秀期刊进不了核心区的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

《统计源期刊》选择入选期刊时给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一定考虑,并适当照顾期刊的地区性。因此诸如《中华男科学》、《颈腰痛杂志》、《循证医学》、《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能入选统计源期刊。

[关键词]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文献计量学

[分类号]G350

“信息计量学(Informetrie)”这一学科名称首次由德国学者O.Nacke在1979年提出,与之对应的英文术语“Informetrics”则最早见于1980年美国科学基金会公布的年度研究项目的标题中,并随后得到了国际文献联合会的认可。1984年,B.C.Brookes撰文提出要大力发展信息计量学,并就信息计量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1987年,在第一届“文献计量学与信息检索理论”国际研讨会上,布鲁克斯又提议将术语“Informetrics”补充到第二届会议的名称中去,得到了与会学者的普遍赞同,自此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国际学术会议及其出版的会议论文集都在名称中使用了“信息计量学”。1995年起,会议名称被正式确定为“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国际会议”,由“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学会”(ISSI)负责主办。1997年,T.C.Almind和P.Ingwersen首次提出用“Webometrics”一词来描述将传统文献与信息计量学方法应用于WWW信息计量研究,使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活动拓展到了网络空间。2007年1月,由L.Egg―he担任主编的《JournalofInformetrics》创刊,为新世纪更趋繁荣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独立和更加专业化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从1979年学科名词的提出,到1987年成为国际学术会议的主题、奠定自身的学科地位,再到1997年“Webometrics”的出现,信息计量学终于从早期对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依赖、继承与交流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21世纪的网络化环境中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学科发展空间。本文试图对新世纪以来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评述,但限于篇幅,重点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计量学在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以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理论研究进展

2.1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全面推进

目前,大量的网络信息计量研究活动又以“网络链接分析”为中心议题。由于网络链接与传统学术期刊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具有某种天然的相似性,研究人员不仅将文献计量学的引文分析思想广泛移植、应用到了网络信息计量研究中,而且赋予了相应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以极其鲜明的引文分析“烙印”。这种“烙印”从以下网络计量指标的设计和使用上即可得到充分的印证,例如“Sitation”、“WebImpactFactor”、“Webcoupling”、“Co-citation”、“Co-link”、“Co-authorship”、“Self-linking”、“Self-linked”等。另外,在具体的研究成果方面,例如网络链接分析与引文分析的异同、网络链接的目的与类型、网络影响因子的定义与应用、核心网站测定等,也都表现出了与传统引文分析的紧密映射关系。

除借用引文分析法外,近年来网络链接分析开始采用另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来自社会学的社会网络分析(SNA),并在具体应用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2.2“信息基本循环图式”的构建及对信息计量学理论基础的探讨

1967年,布鲁克斯曾将情报学的研究任务抽象为如下的基本知识方程:K[S]+I=K[S+S]。2005年,国内学者王宏鑫基于该知识方程,提出“信息基本循环图式”的构建:

图式中各元素含义分别是:W表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K’[S]表示社会/他人的主观/客观的知识结构;K[S]表示个人/团体的知识结构;I表示个人/团体从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的信息;而K[S+S]则表示吸收I后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表示作用与联系。

这一“信息基本循环图式”的提出,不仅具有较为完善的哲学基础和情报学理论基础,而且为研究人员对信息计量学逻辑起点的认知与理解以及规范、定义、预测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发展方向、学科增长点等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观察视角。此外,该信息基本循环图式对于形成信息计量学更加多元化的研究范式也很具启发性。例如,可据此分别从传播学、认知科学、经济学、决策学等不同视角展开相应的研究工作。

3研究方法/工具的集成与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计量学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以下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说明。

3.1对传统研究方法的综合与集成

不可否认,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缺点。以引文分析法为例,由于文献引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通过文献之间的共引关系来研究、分析学科发展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时,结果很可能会有所遗漏;而随着作者合著现象的日益普及,只针对第一作者进行作者共引分析,研究结论的失真程度也将会日益严重。因此,在近期所进行的文献引文分析研究中,研究人员已越来越多地考虑将多种不同的引文分析方法加以综合利用,例如把共引分析和文献耦合分析、共词聚类、词频统计等方法结合起来;或者同时运用第一作者共引分析和全作者共引分析等。

由于不同方法之间的较强互补性以及不同方法形成结果的可比较性,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集成可以得到更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调查发现,国内外近年来进行的引文分析研究中,基于不同引文分析指标、集成多种不同引文分析方法的文献占据了大多数,引文分析已进入了一个具有更大规模和复杂性的研究阶段。

3.2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引进

社会网络分析(SNA)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通信科学等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SNA主要使用社群图、矩阵等形式化表达工具和所定义的中心性、权力指数、聚类簇/派系、网络结构、社会角色等基本概念(或指标),从整体网络分析、自我中心网络分析等不同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目前,信息计量学研究对SNA方法的引进和应用,主要表现在对Web环境下较大范围内的网站超链接的分析与计算上,并与基于传统引文分析法建立起来的网络链接分析研究模式形成一种对照和互补。概括起来,基于SNA方法开展的主要研究活动有:基于网站之问的超链接分析,识别社会系统之间的各种联系;基于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私人公司之间网站的超链接网络分析,发现组织间联合的意向;对某一特殊专题不同类型网站之间的超链接追溯,用以理解问题解决过程、辨别社会热点问题等;基于网站主页内容、链接结构和E-mail成员列表等,预测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等。

SNA方法通常涉及大范围内社群网络结构的分析问题,指标计算和数据处理比较复杂,不过相应的软件工具开发已取得了很多成果。以下是几个较为重要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Pajek、Ucinet、NEGOPY、Sociometryplus、SocioMetricaSuite。它们可在SPSS、SAS等统计分析软件功能之外提供更多的专项分析功能。例如,Ucinet软件能够读取多种不同形式的数据,可处理32767个网络节点,同时还能计算各种SNA测度指标值,并能进行凝聚子群和核心一边缘结构分析等。

3.3可视化工具的广泛应用

在早期的信息计量学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为了把经过繁杂数据处理后得到的计量分析结果,进行直观和形象的展示比较重视各种可视化方法(或手段)的运用。MDS散点图、基于等级聚类的树状图、雷达图、切诺夫脸(Chernoff-face)等,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可视化展示方法。1997年,T.Braun等人就利用一个4维的切诺夫脸,把多维空间的科学计量指标数据(活动指数、吸引指数、平均期望引文率、相对引文率等)用一个由计算机绘制的卡通脸的面部特征表示出来,成功地完成了对1990―1994年间世界科学发展状况的分析和说明。

各种可视化方法(或工具)充分利用了人类对可视模式快速识别的自然能力,可将人类对信息阅读、判别和理解等认知负担转变为简单、直观的视觉感知,对于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问题研究规模和复杂性的日益增长,在对研究结论和成果进行展示、说明时,普遍存在着对各种可视化工具的迫切需求。

当前,各种功能丰富的可视化工具在信息计量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并渐成趋势。如Pathfinder、CiteSpaceⅡ、HistCiteTM、VxInsight等以及Pajek和Uci―net的使用都是比较流行的。

3.4网络引文分析工具的研制

根据国内学者以WebofScience(WOS)和GoogleScholar作为引文分析工具进行的实证研究和结果对照,未来的引文分析研究再单纯依赖传统的WOS等工具,将越来越难以获得全面、真实的引文数据,并会导致引文分析结果产生日益严重的偏差。为此,各种新型的网络化引文索引工具的编制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以适应e-Science时代引文分析的研究需求。

1998年,第一个网络引文索引CiteSeer开始研制,并于1999年正式投入使用。作为一个主要面向计算机和信息科学领域学术资源的网络引文索引与检索工具,CiteSeer主要基于自动引文索引(ACI)技术编制而成。2004年,GoogleScholar也在学术搜索服务中成功引入引文分析方法,并提供功能完善的引文链接服务。同年,全球最大规模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服务系统Elservier’sScopus正式推出,它涵盖了由4000余家出版商出版发行的科技、医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15100多种期刊资源,并基于文献计量学原理开发、整合了丰富的学术计量评价功能,可广泛服务于科研人员、图书馆员、编辑和审稿人、学术机构管理者等。

伴随着CiteSeer、Scopus等新型引文分析工具的出现,2004年以来,比较它们和传统WOS工具之间异同的各类研究活动十分踊跃,而目前多数的研究结论是:它们要完全取代WOS或者作为一种权威性的引文分析工具来使用,都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或障碍,例如:收录范围的不明确;覆盖的学术资源领域受限;回溯年代较短;各学科开放获取运动发展的不平衡;ACI技术与网络搜索技术的缺陷等。

4主要应用实践及进展

信息计量学的传统应用领域主要涉及文献管理、学科发展分析与评价、科研管理等,而近年来取得的应用进展则大量集中于网络环境,以下选取几个较有影响的网络应用予以说明。

4.1网络流量分析

标和工具等的不同,也使得各网站的流量统计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为此,制定网络流量分析的行业标准和报告规范,并由此提供第三方流量认证服务,成为随后网络流量分析的发展主流。

4.2核心网站评测

核心网站评测主要由核心期刊评选活动引发而来。除了全面分析和比较核心期刊与核心网站评选方法的异同外,如何建立合理的核心网站评选程序进而形成关于核心网站评选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更为重要。2005年,国内学者袁毅经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发现、过滤、评价、扩展和更新”的核心网站评选基本流程,并对该流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初步验证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4.3网络标签分布的计量分析

网络自由分类法出现于2004年,而大量使用则在2005年以后。基于自由分类法原理提供Web2.0服务的众多新兴网站中用户标签的使用及数量、频率等分布状况逐渐成为网络信息计量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5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5.1基本概念缺乏清晰定义,研究内容庞杂,学科边界模糊

信息计量学的基本计量分析对象应是“信息”,但由于“信息”概念的难以定义,时至今日,实际研究工作中大都是以各种各样的信息“替身”为计量对象的。另外,信息(尤其是数字信息)所具备的一些特性,例如无穷性、载体依附性、易复制易传播性、脆弱性等,也为计量分析带来更多的困难。

“信息基本循环图式”对信息计量学理论基础的建立虽然有所贡献,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例如对信息计量与知识计量的关系、各组成要素之间具体的联系与作用方式(即“+”)等都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说明。此外,基于基本循环图式而形成的众多不同的研究范式,也会导致信息计量学研究内容的日益庞杂,并使学科边界相对模糊。如果多元研究范式长期并存不能形成主流(或核心)的研究体系,则有可能使学科研究主题进一步出现被模糊或被淡化的危险。

5.2研究方法有待继续创新,专用研究工具比较缺乏

虽然目前信息计量学在研究方法、工具和指标设计等方面已取得不少进展,研究视野得到拓展,但对传统方法的依赖依然较为严重,尤其是在新兴的网络链接分析方面,引文分析的“烙印”十分明显,而针对网络特性所进行的创新和改进远远不如继承的成分更多。继承之上如何超越正成为信息计量学急需解决的一个方法论难题。

研究工具方面,不论是网络抽样、原始数据下载还是网络链接解析与统计,都还缺乏较为有效的专用工具,很多情况下只能依靠搜索引擎来获取样本数据,由此造成研究中存在种种偏差。

5.3应用研究活跃,但影响力和应用效果都比较局限

与信息计量学研究中存在的理论基础薄弱、方法/工具创新不足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前各种应用研究活动十分活跃。不过,大部分的应用活动不仅研究方法简单,而且应用效果不确定,难以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或者对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完善形成有益的促进。而影响力较大的少数研究活动则仍较多局限于教育、科研等学术性领域,这与网络对当今社会的全方位影响、渗透相比,研究思路还显得过于狭窄。

关键词:主题词表;词频统计;知识图谱;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Abstract:Basedonwordfrequencystatisticsandvisualizationofknowledgemappingandothermethodsofcomparativeanalysisandresearchintwoperiodsof1980—2003and2004—2011,thearticleshowstheareasofresearchfocusandtrendsofThesaurusinChina.Thatis:thereisacleardividinglineintwoperiods,andtrendsshowthattheevolutionprocessofknowledgeorganizationsystem,Thesaurusbasedonsemanticdescriptionlanguageontologyconversioniscurrentlyafocusofacademicresearchandfutureresearchtrends.

Keywords:Thesaurus;WordFrequencyStatistics;KnowledgeMapping;ResearchFocus;ResearchTrends

主题词表(叙词表)是一种情报检索语言,它在早期情报检索和知识组织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1876年,美国图书馆学家卡特发表了他的《字典式目录条例》[1]。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题词表的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另外,不断更新的网络技术,以及语义网等概念的技术实现,也为主题词表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国内主题词表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从《汉语主题词表》的问世,到《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出版,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词表的介绍、评价、编制、修订、标引方法、应用及分类主题一体化等领域[2][3][4],另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词表被大量应用到了信息检索技术、知识组织与管理等领域之中[5][6]。

那么,这些年来国内对主题词表的研究都触及了哪些主题?其研究的趋势和热点又在哪里?本文试图通过对发表在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进行研究,旨在为该领域同行了解和掌握研究方向提供些许帮助。

2样本获取与研究方法

2.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应用文献计量学领域的词频统计方法和基于共词的可视化知识图谱方法。

3研究结果

3.1历年情况

对480篇论文进行按年度统计,见图1。由图1可以发现,论文数量基本上呈上升趋势:1980年~2003年为缓慢上升阶段,但1994年和1999年均有突出表现;2003年以后,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诸如本体等语义网概念的应用研究,使得主题词表研究重新得到了重视;另一方面,有关主题词表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基金资助,2004年以前,仅有8篇资助论文,而2004年及以后,资助论文达113篇,尤其是近两年,基金资助论文比例均达50%以上。

THE END
1.贵金属交易术语专家解释现货黄金交易现货白银投资专用术语领峰贵金属交易术语,领峰专家解释现货黄金交易术语,现货白银投资专用术语。更多现货黄金交易术语、现货白银投资术语请登陆领峰贵金属官网查看。https://www.igoldhk.com/trade_terms.html
2.深入了解金融术语:点差及伦敦金的点差解析伦敦金是全球最重要的贵金属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交易和投资领域。伦敦金的点差是指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的差距,通常以美元计价。在伦敦金市场中,点差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供求关系、交易时间、市场风险等因素。一般来说,伦敦金市场的点差相对较低,这也是吸引投资者参与该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25877310&efid=z5f8WvaoKk3wgkNP6yprcg
3.QB/T16891993贵金属饰品术语.pdfQB/T 1689-1993 贵金属饰品术语.pdf 下载文档 资源简介 > QB/T 1689-1993. 3.1.2足金 金含量下分数不小于990的金。 3.1.3K金 K是量金单位,24K理论含金量为百分之百,1 K含金量为1/24X 100%。 3.2银 3.1.1足银 银含量千分数不小于990的银。 3.2.2 925银 银含量千分数不小于925的银。 3.3足铂 铂含https://www.waitang.com/report/254713.html
4.黄金(159831)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一个是老美大选落地后,老美优先原则,不参与世界其他破事中,自然风险就低很多了,其次是贵金属涨太多了,而且脱离了月ma太多了,走多又不是极强,自然就是存在调整的需求了,最次也是的到月ma5均线,合理的是ma10-20附近了,至于调整多少就看市场给多少了。 从这点来说,既然一时半会不上2800到3000附近,那么就先https://www.laohu8.com/stock/159831/?page=3
5.贵金属饰品术语.pdf贵金属饰品术语.pdf,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s/T 1689一1993 贵金属饰品术语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金属饰品、材料、工艺的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贵金属饰品行业。 2 产品 2.1 通用术语 2.1.1 贵金属饰品 贵金属材料制成的首饰和摆件。 2.1.1.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30/169625020.shtm
6.接货题目答案解析,接货题目答案解析1A.车站、码头提货;专用线接车B.仓库自行接货;C.库内接货D.以上答案都正确 查看答案 以下不属于入库操作流程工作的是()。A.接货B.验收入库C.办理商品入库手续D.商品盘点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我行开办贵金属产品业务说法正确的是()。A.贵金属实物视同现金管理我行接货人员应按照订单清点双人核对,现场拆封核查,交接https://m.12tiku.com/newtiku/so-%E6%8E%A5%E8%B4%A7.html
7.贵金属主要看什么指标理想股票技术论坛在贵金属市场投资中,投资者需要关注贵金属交易的关键指标,包括供求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通货膨胀等因素,这些指标对贵金属价格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misc.php?mod=tag&id=04902223
8.泓博医药:上海泓博智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非金、银和铂族金属(钌、铑、钯、锇、铱、铂)参与的金属非贵金属催化反应指催化反应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影响药物结晶的因素设计出各 晶型筛选技术指种结晶条件,以筛查到尽可能全面的晶型,用于后续评估和开发 注:本招股说明书中任何涉及总计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的情况,均系四舍五入所致。 https://www.9fzt.com/detail/sz_301230_2_4719966975391.html
9.金融期货术语中英文在衍生品中,标的就是基础资产,是指当衍生品合约(如认沽或者认购期权)到期行权时必须交付的资产。标的一般包括农产品、能源、贵金属等实物商品和股票、债券、货币等金融资产,也包括以实物商品或金融资产为基础,或者按一定规则和方法编制的指数,包括股票指数、货币指数、商品指数等。 https://www.jianshu.com/p/3a9a11800890
10.贵金属饰品镶嵌术语ICS 39.060 Y88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337—2013 贵金属饰品 镶嵌术语 Precious metal jewelry inlaid terminology 2013 - 08 - 01 发布 2013 - 11 - 01 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33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1cd3b7131d8ae861c8903240dc3f8bc4
11.QB/T16892006贵金属饰品术语珠宝标准QB/T 1689-2006 贵金属饰品术语 QB/T 1689-2006 贵金属饰品术语点击浏览该文件 QB/T 1689-2006 贵金属饰品术语 点击浏览该文件https://www.gtc-china.cn/index.php?m=Article&a=show&id=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