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导师介绍:黎俊初

黎俊初,男,1957年生,1996年批准为硕士导师,1999年评为教授。现任全国塑性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塑性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锻造协会副理事长,江西省模具协会常务理事。

作者

黎俊初,男,1957年生,1996年批准为硕士导师,1999年评为教授。现任全国塑性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塑性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锻造协会副理事长,江西省模具协会常务理事。1982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本科毕业,1984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6月至1995年12月日本大阪工业大学访问学者。先后主持和参加二十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有两项课题分获原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曾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优秀回国留学人员”称号。发表论文50余篇。(

近几年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如下:

1)粉末钛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基础研究.航天703所.2005.12-2007.06.

经费:10万元.主持,排名第一.

(2)粉末钛合金等材料应用基础研究.航天703所.2007.12-2009.06.

(3)过氧化氢催化反应机理研究.航天703所.2008.08-2009.12.

经费:18万元.主持,排名第一.

经费:15万元.主持,排名第一.

(5)基于工装自备加热系统的铝合金时效成形技术研究.航空基金.2007.11-2009.10.

经费:8万元.主持,排名第一.

(6)基于工装自备加热系统的铝合金时效成形技术研究.省教育厅课题.2007.11-2009.10.

经费:2万元.主持,排名第一.

(7)飞机整体壁板低成本制造技术研究.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课

题.2009.12-2011.11.

经费:4万元.主持,排名第一.

(8)管道非焊接连接技术应用研究.海洋石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0.04-2010.12

经费:40万元.主持,排名第一.

近期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1]黎俊初,陈佳,熊洪淼等.LY12MO铝合金时效成形回弹率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4):68-70

[2]黎俊初,邹唤,谭险峰,熊洪淼,常春.筋板类LY12铝合金零件蠕变时效成形有限元分析[J].塑性工程学报,2010,(2)

[3]黎俊初,邹唤,周德生,陈佳,,熊洪淼.蠕变时效成形工装设计研究[J].锻压技术(已录用)

[4]李翔,黎俊初,杨刚.钇铁氧体(YIG)的加入对锆钛酸钡(BZT)介电性能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3):48-50

[5]J.C.Li,X.Li,G.YangandZ.X.Yue.MagneticandDielectricPropertiesofBST-YIGComposites.High-PerformanceCeramicsV,(2008)pp585-587.EI收录(收录号:************)

[6]YangG,LiJC,WangGC,InvestigationonStrengtheningandTougheningMechanismsofCe-TZP/Al2O3Nanocomposites,Me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A37(A):1969-75,Jun.2006.SCI,EI收录.

[7]YangG,LiJC,WangGC,YashimaM,MinSL.InfluencesofnanometerZrO2particlesonthe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behaviorofCe-TZP/Al2O3nanocomposites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40(23):6087-6090,Dec2005.SCI,EI收录.

[8]YangG,LiJC,WangGC,YashimaM,MinSL,ChenTC.UnlubricatedwearbehaviorofCe-TZP/Al2O3nanocompositesagainstbearingsteel,AdvancedEngineeringMaterials7(3):133-136,Mar2005.SCI、EI收录.

[9]YangGang,LiJunchu,WangGaochao,MasatomoYashima,etc.The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behaviorevaluationofCe-TZP/Al2O3nanocomposites,14thCongressofInternationalFederationforHeatTreatmentandSurfaceEngineeringOct.26-28,2004,Shanghai,China.EI、ISTP收录.

[10]黎俊初,王晗,张国光.固溶时效对热等静压制得的TC4钛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7(10):65-67.

THE END
1.金属间化合物和合金有什么不同爱问知识人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大概是一个范畴的物质,金属成分占bulk的主导或者全部,几乎不含金属外的杂元素固溶体https://iask.sina.com.cn/b/newqJafWz08LR9.html
2.金属间化合物与合金金属交流互助小木虫论坛本质区别是,合金是混合物,而金属间化合物是纯净物。https://muchong.com/t-3237739-1-authorid-1328247
3.合金,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有什么区别?盖德问答合金,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有什么区别0评论 +关注 共1个回答 乏味,化工研发 2021-05-16回答 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大概是一个范畴的物质,金属成分占bulk的主导或者全部,几乎不含金属外的杂元素;固溶体是一个混合物,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氧化物,硫化物什么的,成分比较复杂的固体混合材料都可以称之为固溶体。 9 https://m.guidechem.com/wenda/question/detail1012088.html
4.高温合金材料的金属间化合物相高温合金材料的金属间化合物相(intermetallic compolJnd phase of sueralloy)过渡族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按晶体结构可分两类,一类称几何密排相(GCP相),另一类称拓扑密排相(cTP相)。几何密排相为有序结构,高 高温合金材料的金属间化合物相(intermetallic compolJnd phase of sueralloy) https://baike.cdgtw.net/1214.html
5.金属间化合物和合金有什么不同?–960化工网问答请注意,许多金属间化合物通常简称合金,尽管严格来说他们不是。就像复杂金属合金这种非常大的金属间化合https://m.chem960.com/ask/q-5f97853446184a758667c902dc26d906
6.JACS:固溶体或金属间化合物,论锂金属电池中锂合金化反应的相依赖性相比之下,Li-Ag合金由于在锂合金化/去合金化过程中具有微妙的结构变化的宽固溶相区域,具有出色的合金化反应可逆性。扩散动力学的分析揭示了固溶合金相中金属原子迁移的低活化能障碍,这是由固溶相内部合金晶粒内建立的化学势梯度驱动的。然而,金属间化合物的合金晶粒中由于其确定的化学计量比,没有这样的化学势梯度。https://www.eet-china.com/mp/a266301.html
7.金属间化合物与合金的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金属间化合物与合金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有序晶体结构。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单晶高温合金的两个特征是什么?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的典型代表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两个特征: (1)无晶界,因而不需要加入晶界强化元素B、C、Zr等; http://www.ppkao.com/tiku/shiti/1bee685b47e0451eb4926af6cba4d446.html
8.金属间化合物和合金有什么区别全国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所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从化学上讲合金是混合物,而单一金属是纯净https://www.1633.com/ask/174579.html
9.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研究与优化python编程优化涡轮叶片模型涡轮叶片由于处于温度最高、应力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部位而被列为第一关键件,从早期采用变形高温合金制造;到后期为了适应增加发动机推力、提高飞行器飞行速度的需要,等轴晶铸造高温合金和定向凝固柱晶高温合金相继得到应用,性能也得到相应的改善;直到如今的单晶高温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基高温合金的使用,使得涡轮叶片的https://blog.csdn.net/VV1212_662/article/details/123511313
10.2022年度课题组突出成果简介金属晶须生长的基体具有多样化特征,在锡合金镀层或焊料、MAX相陶瓷、金属间化合物(IMCs)体系均有报道。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压应力理论认为压应力(梯度)引发金属晶须生长,且压应力来源有多种。类似的解释强调金属间化合物形成伴随的压应力作用,往往难以确定晶须生长的原子来源是合金还是金属间化合物。https://smse.seu.edu.cn/sun/2023/0219/c17683a434836/page.psp
11.航空发动机叶片都用了哪些材料和制造技术资讯图24 铝化钛金属间化合物叶片 2010年,美国通用公司、精密铸件公司等申请了一项由NASA支持的航空工业技术项目(AITP),通过验证和评定钛铝金属间化合物(TiAl,Ti-47Al-2Nb-2Cr,原子分数)以及现在用于低压涡轮叶片的高温合金,使其投入工业生产中,如图24所示为铝化钛金属间化合物叶片(伽马钛合金)。与镍基高温合金相比http://news.cncaa.org/26865.html
12.铜及金丝与铝合金焊盘键合的金属间化合物生长和可靠性.pdf铜丝球键合工艺和原理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老化过程中铜丝球与铝合 金焊盘键合的金属间化合物生长及可靠性。金丝球键合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引 入本文研究范围。 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铜丝球键合和金丝球键合的全过程,采用实验设计 分别对烧球工艺参数和键合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此优化参数下,获得了 连接 R 好的铜丝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625/7013161002004135.shtm
13.MnVMoTiZr元素对AlFeCrCoCu高熵合金是近年来伴随大块非晶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发展起来的一类没有单一主导元素的新金属材料,它由5~13种主要元素组成,每种元素的摩尔分数控制在5%~35%之间。已有的研究表明,高熵合金凝固后不仅不会形成数目众多的金属间化合物,反而会形成简单的 FCC 或 BCC 固溶体,原因初步认为是高熵合金具有较高的混合熵抑制http://yijinxincai.com/newsdetail_270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