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铜价稳步上涨,主要是矿山产量增速有限叠加全球经济复苏。2017年LME三个月期铜价格均价为6194.01美元/吨,同比上涨27.26%。SHFE期铜均价49321.68元/吨,同比上涨28.96%。铜价上涨是对铜基本面好转的反映。
预计2017年全球铜精矿产量1980.7万吨,同比下降2.7%,2017年全球精炼铜缺口为15.1万吨,2018年缺口为10.4万吨。2017年1-10月份国内精炼铜过剩8.8万吨,2016年全年过剩量45.5万吨,过剩量明显减少。一方面国外矿企资本支出下降,全球精矿增量有限,叠加国外铜矿事故频发,铜精矿供给趋紧。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欧洲、北美、和新兴市场的PMI指数持续向好,OECD领先经济指标不断攀升。美国单季GDP增速均超过2%,ISM制造业PMI指数较去年同期强劲复苏,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呈下降走势。预计未来5年内印度铜需求量年均增速接近8%。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和新兴国家的消费增长势必推动铜消费的增长。预计未来铜供给增速不及消费增速,看好铜价由此带来的长期上涨空间。
二、铜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1、我国铜矿资源储量少,对外依赖程度高
目前铜矿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国外,我国铜产业对外依赖程度高。目前全球铜资源储量在7.2亿吨,已探明的铜资源在21亿吨,已探明加未探明的铜资源总共是56亿吨。全球铜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智利、秘鲁和墨西哥。2017年1-7月,全球铜开采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和亚洲。但另一方面,我国铜消费占到世界的40%左右,因此铜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2016年我国铜精矿进口量是自产铜精矿的2.3倍左右。
2、世界铜矿主要被寡头垄断,我国矿端话语权偏弱
必和必拓、力拓、自由港、智利国家铜业等少数公司控制着全球大部分铜资源,因而市场定价权也多被这些行业寡头掌握。目前世界前20产能的铜矿山中只有排名第7位的LasBambas铜矿和排名18位的Toromocho铜矿属于中国公司。为争夺更多的话语权,中资企业海外找矿积极性高。2016年,紫金矿业刚果(金)卡莫阿铜矿项目卡库拉矿段新探获940万吨铜资源。这一发现使该铜矿整体资源储量达到3340万吨,相当于中国当前铜资源储量的三分之一。该矿已成为非洲铜资源储量最大的铜矿,并且有望跻身世界前三位。目前,该矿斜坡道工程正式开工,预计2020完成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2018年部分铜矿薪资谈判统计
2017年前三季度全球多地铜精矿减产
3、新增矿山有限,产能释放缓慢
由于2011-2015年铜价下行,全球主要矿山资本支出在2012年达到巅峰,随后快速下降。到2020年,全球铜矿年产能将以每年平均2.5%左右的速度增长,而过去5年平均增长率几乎达到4%,回落1.5个百分点。2017年全球没有年产10万吨以上大型铜矿项目投产,预计2016-2021年间铜矿产量总增量小于100万吨,这一数字小于全球全年铜精矿产量的5%。2018年智利和厄瓜多尔分别有两个项目投产,新增产能分别为27.5万吨/年和10万吨/年。2019年有新建年产能共38.5万吨的两个项目投产。铜矿资源逐渐枯竭、新建项目进展缓慢,都给未来两年铜精矿增产造成了压力。
2018-2020年全球新建铜矿情况
4、国内铜精矿供给目前相对平稳
国内方面,1-10月份国内自产铜精矿约152.73万吨,同比增加1.87%。1-10月国内进口铜精矿340.68万吨,同比增长2.04%。
2017年1-11月,TC费用平均为82.27美元/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1.98%。低加工费侧面印证了铜精矿供应紧张的形势。铜陵有色与自由港就2018年铜精矿加工费达成协议,定为TC(粗炼费)82.25美元/吨和RC(精炼费)8.225美分/磅,较2017年的TC&RC费大幅下滑11.08%。随着铜陵有色与自由港的谈判结果落地,其他铜企与矿企基本谈判也会以此为参考,2018年铜精矿长单加工费同比下降基本确定。
5、精炼铜目前总量维持平稳
2017年1-10月份全球原生和再生精炼铜总量1948.84万吨,同比增加0.69%。1-10月份国内原生和再生精炼铜总量735.41万吨,同比上升5.66%。1-11月精炼铜进口291.46万吨,进口量同比减少10.85%。
2017年前三季度全球精炼铜产量小幅上涨
6、七类废铜“禁止进口”政策或刺激原生精炼铜的消费
废铜作为冶炼及加工两个环节的原料,其调节作用至关重要。中美至少30%上的铜供应来自废铜。2017年1-11月,国内废铜进口量为329.41万吨,同比增长5.84%。铜精矿供给紧张和铜价拉升都刺激着下游对废铜的需求快速增长。2018年起贸易单位代理进口废铜资格将被取消。2018年底七类废铜将被禁止进口。“七类”废铜占进口废铜金属量近一半以上。2017年12月2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2018年第一批固废进口许可证批文明细表,2018年第一批建议数量比2017年急剧减少,废铜供给收缩预期增强。预计2018年国内废铜进口量出现显著减少,原生精炼铜的消费将受到刺激。
7、国内冶炼产能2018年投放较多,将导致冶炼产能过剩
2016年全球精炼铜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产量由中国完成,日本和智利各占8%,俄罗斯占5%。世界产能前20的冶炼厂中中国有7家,合计产能320万吨/年。预计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到2020年,全球铜冶炼厂的年产能将以平均每年1.8%左右的速度增长,而过去5年平均增长率为3%,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2017年国内新增精炼铜产能50万吨,2018年新增精炼产能157万吨,多数部分产能投放在下半年,预计2018年真正产能投放只有35-45万吨。相比矿端新增产能,目前来看,冶炼产能或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
内外盘库存方向存在分歧,国内库存下降明显。除上期所铜库存减少趋势明显,2017年下降了12.28%外,LME铜库存增减轮动,COMEX库存增长了137.53%。目前来看,国内去库存效果明显,上期所库存和上海保税区库存均出现明显下降,为沪铜的看高提供了一定支撑。
三、铜行业市场需求端:全球经济复苏,带动铜消费增长
1、需求方面,目前来看下游需求普遍好于预期
2017年1-10月份,全球精炼铜消费量为1957.42万吨,同比微降0.41%。目前来看,全球经济正逐步复苏,欧洲、北美、和新兴市场的PMI指数持续向好,OECD领先经济指标不断攀升。预计未来5年内印度铜需求量年均增速接近8%。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和新兴国家的消费增长势必推动铜消费的增长,全球铜需求量增长可期。预计2017年全球精炼铜消费增长1%,2018年增长2.3%。中国铜消费占全球的40%,美国铜消费占全球的7%,中美两国的铜消费增长情况对全球铜价的定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7年中国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6.9%的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2017年国内铜消费表现好于预期。一季度消费稍显清淡,但5月份开始当月铜消费较去年同期开始增长。1-10月份中国精炼铜消费量为968.21万吨,同比增加0.36%。11月份的铜消费量仍好于去年同期。另一方面2017年前三季度,美国单季GDP增速均超过2%,ISM制造业PMI指数较去年同期强劲复苏,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呈下降走势。
2、国内方面,初级消费同比略有增长,终端消费增长主要集中在空调、交运和建筑板块
初级消费方面同比略有增长。初级消费方面,国内主要分为铜杆线、铜板带、铜棒、铜管以及铜箔等,其中铜杆线占比超过50%,其余分别占比为13%、13%、12%和2%。2017年1-10月,全国铜材产量1764.50万吨,同比增加5.3%。铜材包括以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各种形状的棒、线、板、带、条、管、箔等。
3、终端消费增长主要集中在空调、交运和建筑板块
终端消费领域,国内以电力、空调制冷、交通运输、建筑和电子为主,其中电力板块占比超过50%,其余占比分别为15%、9%、8%和7%。电力板块增长持平去年。电力输送中需要大量消耗高导电性的铜。在众多的电缆类型中,铜电缆在输送效率和供电可靠性上有良好的技术优势。2017年1-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2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同期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4126亿元,同比增长0.6%。
空调板块内销快速增长。
建筑板块2017年增速高于市场预期。2017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90544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上半年累计回落0.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平稳,1-10月基建领域累计完成投资14.08万亿元,累计同比增加15.85%,但较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14.51亿平方米,累计同比增加5.6%,增速放缓。
4、期现货市场偏向升水,表明市场对全球铜消费增长较为乐观
国内现货自2017年9月起步入升水期,11月转入贴水期但月末贴水已经收窄。2017年11月,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Codelco维持其对美国的电解铜现货长单升水,此前该公司已经四年来首次提高对欧洲客户的电解铜升水,表明其对全球铜消费增长的信心。
《2022-2028年中国铜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共十章,包含2017-2021年中国铜产业主要省市竞争格局分析,中国铜产业重点企业分析,2022-2028年中国铜工业发展及投资分析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