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大趋势的四大基本逻辑(春秋研究院3月18日文),也是我们分析铝、铁趋势作用因素的主要部分,当然每种金属的主导作用力不一定完全相同,但目前我们并没有发现对铝铁趋势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出现剧变的可能。
铜矿大趋势的四大基本逻辑一、高品位低成本铜矿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挖掘,面临枯竭拐点,全球整体铜产量维持稳定困难重重,总量扩产几乎没有可能。即使铜价走高到一定程度来激励高成本的铜矿建设,仍可能收效甚微,且新建矿山产能周期长达七八年。全球矿山生产干扰事件频发,并有可能随铜价走高加剧干扰的风险。
储量是产量的理论天花板,限制了产量的空间。春秋研究院3月17日《探秘铜供应之铜储量》一文中对全球铜储量展开了分析,以下为部分主要内容。
“全球铜储量估计为8.7亿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0年),年度铜需求量为2,800万吨。”
“从铜的总储量和总产量的数据计算,自1950年以来,铜储量总体上保持着40年左右的可开采年限。”
“矿产的储量随着人类勘探活动而动态变化,历史上基本呈逐年增加态势,在某一时期达到较为稳定的缓慢增长。”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铜矿是开采历史上千年年的老矿种,有待新发现的大矿好矿越来越少。40年左右的可开采年限是理论上满打满算的,实际上需要按折扣计算。假如实际可开采储量为6折(假设数据),那么铜的经济可行的开采年限仅仅只有24年。
这个数据让人震惊,虽然数据为假设条件的估算(模糊的正确),但是足以说明铜矿短缺的严重性,铜价上行的空间确实很大。也就是说20多年后,铜资源将面临彻底的枯竭。枯竭之路以及带来的严重影响不会到20多年后的那天才会突然显现,现在随时会有各种短缺问题的出现。
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
铝和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金属。铝占地壳总量的8.3%,大约占地壳中金属元素总量的三分之一,铁元素的含量约为4.75%。
铝的地壳含量是铜的800多倍。
从含量与储量这个角度对比铝和铁,可以发现铝铁的资源非常丰富,几乎没有短缺可能。这和铜的储量贫富几乎是相反的。
巧合的是,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印度,铜资源极度短缺,铜资源可采储量全球占比仅为0.61%,90%以上矿石依赖进口。和中国对比一下,中国目前的铜矿储量接近0.26亿吨,全球占比2.9%排名世界第九。(详见春秋研究院3月17日《探秘铜供应之铜储量》一文)。
也就是说,中国铜矿储量是印度的4.75倍。而中国铜金属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6%左右。可想而知,印度将会从全球铜的大水池中抽出多少?
通过我们一些产业信息的调研,这些大逻辑的推理在实际生产中有一些信号显现,比如印度亿万富翁Adani开始运营价值12亿美元的铜冶炼厂,这是其首次涉足金属精炼领域。冶炼厂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金属定制冶炼厂,将推动印度对铜的需求上升。
Adani子公司卡奇铜业(KutchCopper)在3月份表示,已向客户发送了第一批阴极铜。该工厂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地点工业金属定制冶炼厂。初期产能将达到每年50万吨,二期工程将翻一番。Adani炼厂2024年产量预计达到4.3万吨。
KCL董事总经理VinayPrakash今年初接受路透采访时表示,该公司也对收购印度和海外的铜资产持开放态度,但未透露细节。
比如近年印度空调消费增速都在20%左右,且有加速迹象。目前空调普及率仅为4.5%。铜材在空调成本的占比高达20%以上。
当然,各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有所不同,对铜的需求有所不同,但是从铜的主要消耗行业(电力电器电子)来看,这些都次要矛盾。
印度其他资源禀赋情况:
铁金属:印度铁元素基本自给;铝即期产能过剩,长期供求关系会有周期性变化。铁矿石:印度铁矿石储量和产能充足,能自给自足,并有一定出口。2022年印度铁矿石产量2.51亿吨,全球占比10%。印度是铁矿石净出口国,近十年平均出口占比为12%。印度铁矿的生产和出口受政策的影响较大。
铝土矿和铝:印度铝土矿储量较多,但可供开采的经济性铝土矿不高。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印度铝土矿总储备量约为38.9亿吨,其中6.56亿吨适合经济性开采。印度是全球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铝生产国,但铝年产量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2022年印度铝产量约占全球的5.9%。从近几年数据看,印度铝加工产能略为过剩,但考虑印度铝消费基数低,和长期的经济增长空间,铝元素长期也会存在供求关系的周期变化。
印度的能源:印度是全球能源消费量全球排名第三,印度煤炭储量虽然丰富,但矿山产能不足,三成依靠进口,石油九成依靠进口。未来印度将是全球石油消费领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子。
综上来看,印度的需求未来将主要在石油和铜上抬高全球的通胀水平,其次才是煤炭。
这是由铜的物理特性所决定的,导电导热性远超除银之外的其他金属;可塑性和延展性,易于加工成极细的铜丝和极薄的铜箔;抗酸碱性。
铝抗拉强度远低于铜,所以几乎不能加工成铝丝,铝箔则在一些领域作为铜的替代补充。
铝和铜有类似的性能,几乎每一项性能都远低于铜,所以在低端领域铝一直作为铜的替代补充,而不能在大部分现有领域代替铜。
铝和铁的最大需求在房地产基建,这是和铜的用途的根本区别,特别是铁。
逻辑四、全球通胀预期和长期低息金融环境对铜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
铜是唯一同时具有较强工业属性和金融属性的金属,而铝和铁则否。(此逻辑涉及金融课题另文展开分析)
原创首发:春秋研究院
《能源才是AI的瓶颈?——人工智能时代的能源投资机会分析》春秋研究院3月8日
《2024-0314复盘》春秋研究院3月14日
《探秘铜供应之铜储量(2024铜专题系列之一)》春秋研究院3月17日
《探秘铜供应之铜产量—A股储量和产量对比分析(2024-0322更新)》春秋研究院3月18日
《全球铜矿增产的拦路虎——生产干扰事件频发(下)(探秘铜供应第4篇)》春秋研究院3月27日
《全球铜矿增产的拦路虎——生产干扰事件频发(上)(探秘铜供应第3篇)》春秋研究院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