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七种基本的镶嵌方式:珠式镶(beadsetting)、爪镶(Prongsetting)、杯镶(cupsetting)、包镶(bezelsetting)、夹镶(channelsetting)、张力镶(tensionsetting)和隐形镶(invisiblesetting)。他们被统称为“组合镶嵌”。
为什么选择有最优腰围的钻石对于包镶(bezelsetting)非常重要?
包镶(bezelsetting)钻石的镶嵌要求极高的精确率。因此,这一步不应该被非最佳腰围的钻石所阻碍。
最安全的钻石镶嵌法是哪一种?
传统上说,包镶(bezelsetting)被认为是最安全的钻石镶嵌法。这一镶嵌法的原理是钻石完全地被形似画框的贵金属边缘所包围,以保证钻石被结实的固定在珠宝上,这种方式是其他镶嵌法无法做到的。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只要做工正确,任何镶嵌法都是安全的。
1、底座适合宝石
2、金合金打造的底座适合宝石的脆度水平
3、镶嵌工作是由某个经验丰富的人完成
高质密镶(pavesetting)的标志是哪些?
密镶(pavesetting)通常运用于小颗粒钻石的镶嵌。在这种镶嵌法中,钻石紧密的镶嵌在黄金上,打造出一个一致的表面。高质密镶(pavesetting)的标志是:
1、一致的钻石色泽
2、最高的钻石密集度,以及最低的黄金可视度。
3、一致的钻石高度
4、包围钻石投影的一致尺寸
镶嵌一颗宝石需要花费多少钱?
镶嵌钻石的成本包括多个方面,因此珠宝首饰的镶嵌价格也各不相同。原则上来说,镶嵌的样品价格涉及一下几个方面:
1、镶嵌钻石的数量
2、镶嵌的复杂程度
3、底座和钻石的合适水平
4、镶嵌师傅的资历和专业水平
提示:宝石通常比钻石要易碎,因而需要更加慢以及更加用心的工作。所以,多数镶嵌师傅要求支付更高的工资。
由于一些钻坯的紧缩,不能采用标准的抛光。对于这样的花式切割钻石什么是的最佳镶嵌法?
什么是密镶(pavesetting)?
密镶(pavesetting)法至少需要7颗宝石。这种镶嵌方法通常让小颗粒或非常小颗粒钻石呈现非常闪烁的效果。它在昂贵珠宝或相对昂贵珠宝上不可否认的成功来自于它在观看者眼中产生的效果。在密镶(pavesetting)法中,镶嵌者可以将大量不大的钻石“挤压”在一起,来填补空间,而这种空间本来可能需要一颗单粒钻石来填补。密镶(pavesetting)法受欢迎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可以填补空隙。
什么是隐形镶(invisiblesetting)?
隐形镶(invisiblesetting)于20世纪30年代在巴黎首创。利用隐形镶法的饰品,在表面看不到任何固定钻石的金属或爪子,紧密地排列的钻石其实是套在金属榫槽内,因此称为隐形镶法。由于没有金属的包围,钻石能透入及反射更充足的光线,突显钻饰的艳丽光芒。在珠宝商眼中,这被认为是高度专业的镶嵌法。
什么种类的钻石最适合用于珠式镶(beadsetting)?
用于珠式镶(beadsetting)的最好钻石是直径在2.5毫米或更少的圆形切割钻石。事实上这种镶嵌法是唯一可以承受0.25克拉的钻石,而完全不需要采用掩埋技术。
什么是chaton
Chaton是爪镶(Prongsetting)法中固定尺寸的物理底座。它的外表就像一顶用武器建造的皇冠,因而得名。由于制造方式的多样,以及Chaton可以固定任何切割宝石的能力,因为有很多的风格。Chaton是解决碎裂宝石和瑕疵宝石最好的方式。
为什么很多chatons被打造成锥形?
因为这样所有人和珠宝商可以在chaton上镶嵌各种尺寸的钻石。而且还可能根据需求缩短长度。
夹镶(channelsetting)法中,选择钻石应注意的要点是哪些?
在夹镶(channelsetting)法中,一排钻石被两列黄金夹着。戒指的内部部分,即看不见的部分,包含了底面的一些小洞。选择一颗钻石进行夹镶(channelsetting)时应该注意:
1、统一的钻石尺寸
2、所选钻石的统一色泽
3、统一的钻石腰围尺寸
4、统一的钻石冠高
直径(Diameter):腰围上任一点通过中央至对面点的距离。
桌面(Table):位于钻石的顶部,是一颗钻石中最大的刻面,钻石的桌面大小以百分比來表示。
冠部(Crown):钻石的上端,从腰围至桌面的部份。冠部的作用,是分散进入钻石内的光线。当光线射入钻石内部会使钻石更明亮,使钻石看上去像五彩缤纷的火焰。
腰围(Girdle):钻石的冠部与底部的交界处,也是钻石的周长。腰围乃钻石镶嵌之边缘,其厚度必需适中,方能安全镶嵌。
亭部(Pavilion):钻石腰围以下的部份。钻石底部的作用,使通过冠部进入钻石的光线反射入眼睛。
尖底(Culet):钻石底部的小刻面。尖底以肉眼所不能看到为佳(评级为“没有”或“小”)。
深度(Depth):从钻石的桌面延伸至尖底所测量出来的高度。
切磨比例(Proportions):钻石切磨比例乃指各部份尺寸、角度之相互关系,虽不如其外形明显,对整体美来说,却更重要,因其决定钻石光学特性之发挥程度。
对称(Symmetry):对称指钻石各对应部份均等之程度,钻石亮光、火光与闪光均与对称有极大关联。
抛光(Polish):抛光是指各刻面的光滑度。良好的抛光可充分释放出钻石的光泽。
荧光(Fluorescence):是指钻石于紫外光强烈之环境中(例如荧光灯源)会发亮,有些于强烈可见光源下也会发光。荧光反应乃光能与宝石内原子间交互作用之结果,常见荧光绝大部分为蓝色,亦有白色、黄色和橘色。这新奇的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捧。
从设计师的设计图、或者某个宝石、或几点参考提示,珠宝雕刻师,即经过训练的珠宝师便可以着手工作,泥模塑形,继而蜡模雕刻。蜡模的可塑性极强,可以加工成所需大小,是模具制作技术的快捷方式之选。蜡模的透明特质令精确的修改和凿孔也成为可能。
“尽管我们创作过程中有一根主线引导,但是仍有很大的自由度。我几乎没什么压力。我有足够的创作空间。”Chopard肖邦高级珠宝的蜡模雕刻师Anthony如此解释。这位年轻的蜡模雕刻师最初是珠宝模具制作师,但难掩其在蜡模雕刻方面的激情和天赋,他参与制作了品牌于2010年为庆祝150周年华诞而隆重推出的AnimalWorldCollection动物世界系列。Anthony继续说道:“在我就读珠宝制作艺术专业时,我的一位从巴黎布洛学院毕业的老师激起了我对蜡模雕刻的强烈兴趣,随后我就自修了这门技艺。”Anthony为Chopard肖邦制作的第一款动物模型是一只旱濑,反响异常热烈。这只胖乎乎的、可爱逼真的小动物赢得了品牌设计部的信任,促进部门进一步推出更为精细与庞大的作品。
所有蜡模都必须经由Chopard肖邦联合总裁卡罗琳格罗丝-舍费尔CarolineGruosi-Scheufeule女士和高级珠宝创作总监的确认,方能制作成石膏模具。蜡模制造至关重要,因为模具是最终珠宝制作的基础。整个工序不能有任何失误。模具里流入黄金合金,经冷却成型后,雕刻师“清洗”掉石膏,显露出贵重金属的本质。而后,蜡模雕刻师再对成品进行或轻或重的精雕细刻,以突出精微细节,而蜡模因脆弱特性不能进行类似的雕刻处理。成品经最后这道修饰操作后便可继续下一步的工序。
如果说设计师的珠宝设计经珠宝技师的巧手打造成型,那么在镶嵌师的手中,它们被赋予灵动生命。镶嵌师在金属托架上精妙镶嵌各类宝石,使珠宝饰品流光溢彩,璀璨夺目。Chopard肖邦的镶嵌师仅有一个目标:令交付于他们的高级珠宝或钟表作品至臻至美。他们在每次的创作过程中,不断挑战工艺极限,发明新型镶嵌方法,宝石镶嵌位置日益精密细致,出人意表。
从珠宝工坊直接送来尚未打磨修饰的毛坯饰品。镶嵌师对照设计师的效果图与手上饰品的尺寸,决定所镶嵌宝石的直径大小。通常,镶嵌师与肖邦设计总监卡罗琳格罗丝舍费尔,以及珠宝师一道配石。配石要求对各类宝石有全面的认识,包括宝石的色泽、光泽以及硬度等。把配石品类清单递交给宝石分拣人员后,镶嵌师就可以手持铣具开工了。镶嵌艺术是一门钻孔以及打造镶口的技术。在这道充满风险的工序中,为了避免珠宝在外力下受损变形,饰品必须用火漆层包裹固定。
在设计部门,镶嵌品大多独一无二,由许多细微部件组成,镶嵌时需要极高的敏锐度和细致度。类似于创作一副印象派油画,镶嵌师在饰品上一点点地上色,每一块宝石都各居其位。“为了便于镶嵌精确,我会画一张饰品草图,并在图上标出宝石的色彩布局,再在另一张草图上显示宝石的型号布局。每一种宝石色泽对应一个型号。”从业20年的镶嵌师Carlos解释道。Carlos正在制作一款孔雀手镯,共需镶嵌7500枚宝石!目前孔雀手镯正在进行最后的插羽毛工序,每一根羽毛都要耗费约5个小时!显微镜是这种精细人工必不可少的工具。Carlos介绍:“因为宝石非常细微(直径仅有0.6毫米),某些宝石还易碎,如帕拉依巴碧玺、祖母绿、沙弗莱石等,所以镶嵌非常耗时。镶嵌质地坚硬的钻石费时就少多了。”
镶嵌种类繁多:包镶、铺镶、爪镶、槽镶……珠宝饰品的结构、质地以及宝石的尺寸决定了镶嵌的方式。宝石镶嵌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烘托宝石的光泽和美感,弱化金属体的存在。为此,Carlos继续解释道:“比如这只孔雀手镯,我发明了一种新的镶嵌方式,我称之为‘écailles’,鳞镶,它将宝石显露出来,放大宝石的光泽效果,同时又不会损耗宝石。”镶嵌师需要有高超的灵敏度和无限的耐心以完成精细繁复的镶嵌工作:钻孔、打磨、镶口定型、压紧、固定、必要时用凿子或槽凿敲打成型。他用镊子夹起宝石,穿孔机已经事先穿孔,镶口被打磨光滑,以突显最细微的黄金分子之亮泽,他用打孔机扩圆宝石镶口。手法要坚定,力度要掌控精确,任何细小的偏差都有可能损坏宝石或金属。镶嵌师的工作环境并不一定绝对安静,Arturo喜欢听着随身听里的有声小说,而Carlos则喜欢开着收音机,各人都有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方式!
挑选价(Pickprice)
从混合包中挑选石头所支付的特别价格。
包裹价(Lotprice)
对购买整包或部份混合包所支付的折扣价。
单光纸(Flute)
钻石纸包内层的薄、半透明的衬纸。单光纸的颜色会对所包裹的钻石颜色造成影响,淡蓝色单光纸对无色及接近无色的钻石有加分效果,但会使淡黄色钻石的颜色变得更明显。非白色或淡黄色单光纸会让带黄或带褐色的钻石变得更漂亮。
原石(RoughDiamond)
由矿区开采后,还未经任何人为加工的可切磨级或工业级钻石。
钻石筛组(SieveSet)
用来筛选小型圆形宝石,打有直径相同圆形孔洞的金属板组。
钻石专家(Diamantaire)
法文用语,钻石业内知识丰富、经验老道的成功人仕,通常是批发或切磨商。
混合包(Parcel)
大小、质量相近,混色在一起待售或存放的整包钻石。
底部角度(Pavilionangle)
底部主刻面和腰围平面间的夹角。
底部深度百分比(Paviliondepthpercentage)
腰围平面至尖底的距离,以平均腰围直径的百分比作表达。
腰围厚度百分比(Girdlethicknesspercentage)
以平均腰围直径的百分比表达的腰围厚度。
冠高百分比(Crownheightpercentage)
冠高以平均腰围直径百分比作表达。
冠高(Crownheight)
腰围平面至桌面间的距离。
桌面量尺(Tablegauge)
由透明的塑料片制成的测量工具,其上印有细分至十分之一公厘的刻度;配合放大镜,用来测量钻石的桌面。
桌面百分比(Tablepercentage)
以平均腰围直径为基准,将桌面大小表示成百分比的形式。
平均腰围直径(Averagegirdlediameter)
圆形明亮式钻石最大和最小腰围测量值相加之后的平均值。
可切磨(Cuttable)
钻石原石具有的形状、净度及颜色条件,可以切磨成珠宝用途的宝石,又称可切磨原石Cuttablerough。
碳点(Carbonspot)
钻石内黑色内含物的误称,事实上黑色内含物很少见,肉眼在一般光源下所见的黑色内含物,在暗场照明下放大观察时,通常为透明的劈裂纹或内含晶体。
金刚光泽(Adamantineluster)
透明物质所能呈现最高等级的光泽。钻石具有极高的折射率,而其超优的硬度容许它接受高程度的抛光打磨,两特性的结合造就了钻石独特的〝金刚光泽〞。
非计划性漏光(Unplannedlightleakage)
光线由宝石底部逸出,而减弱宝石光线的展现。
计划性漏光(Plannedlightleakage)
正确的宝石切磨比例,以控制光线由宝石冠部逸出。
临界角(Criticalangle)
法线和最大折射所产生的夹角,也是钻石内部光线能够逸出的最大角度,在临界角内碰触钻石内部表面的光线,会以几乎平行钻石表面的方向逸出,钻石的临界角为24.5度。
刻小面(Brillianteering)
定位及磨出星形刻面、腰上刻面及腰下刻面的步骤。
刻主面(Blocking)
乃磨光时的一个重要步骤,刻主面师于此时首先磨出主要的17或18个刻面,即桌面、8个冠部主刻面及8个底部主刻面,有时加上尖底面,此时钻石成为单翻式切磨,有些小钻到此步骤即大功告成。
定型(Bruiting)
制出钻石基本的正面轮廓,以准备切磨刻面,此步骤乃以另一颗钻石砥砺转动中受定型的钻石,缓缓形成切磨完成后的轮廓。
磨光盘(Scaife)
涂有钻石粉高速运转的水平盘状物,通常以铸铁制成,用来切磨钻石原石。
割锯(Sawing)
以机器或雷射将钻石原石割开的动作,是切磨钻石过程中,分开原石最常使用的方法。
计划师(Planner)
切磨钻石的过程中,决定由钻石何处着手,以切出最大利润成品的人,在切磨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老欧式切磨(OldEuropeancut)
具有圆形腰围的早期明亮式切磨。
老矿式切磨(Old-minecut)
早期的明亮式切磨,外形为垫形,特色是高冠部、深底部,并有一个大尖底面,和现代明亮式一样具有58个刻面,是十八世纪时最受喜爱的样式。
桌式切磨(Tablecut)
将八面体的尖顶磨出如桌面般的四方形刻面,而通常切磨师会将下方的尖顶磨出一个称为尖底面的小方形。切磨后由正面观察,感觉像是正方形中又有正方形,符合文艺复兴时代欧洲贵族的品味。
点式切磨(Pointcut)
最早期的切磨方式,一直流行至15世纪,依循原石的八面体做为主要模板,打磨作业只些微改变天然八面体晶体的角度,磨成品与原石感觉上变化不大。
闪现光效应(Flasheffect)
经裂缝填充的钻石,于平行填充物方向及前后晃动放大观察时,可见颜色改变的闪光。
石英钻(Quartzdiamond)
起源于南斯拉夫对于水晶的一种误称。
苏联钻(SyntheticCubicZirconia)
合成二氧化锆石SyntheticCubicZirconia的俗称,是一种人工产物,透明无色的合成二氧化锆石,由于外观酷似钻石,而经常被作为钻石的仿品,或替代品,它也可有其它各种不同的颜色。
第凡尼钻石(TiffanyDiamond)
1878年,南非金伯利矿发现一颗287.42克拉,形状优美,金黄色的八面体原石。1879年美国珠宝界名人查尔斯.第凡尼CharlesTiffany买下这颗原石,并委托他的首席珠宝家乔治.库兹GeorgeF.Kunz督导切磨为128.54克拉,90个刻面的垫形明亮式:冠部41个刻面,底部49个刻面。由于了解宣传的重要,第凡尼把这颗奇妙的钻石公开展示于纽约第五街的优雅沙龙中,并在1893年的芝加哥哥伦比亚博览会和1901年纽约水牛城泛美博览会中展出。这颗钻石因此成为第一颗用做珠宝业公关的钻石。
山姆大叔钻石(UncleSam)
12.42克拉,成色M,净度VVS2的祖母绿形切磨。1924年在阿肯色州〝钻石坑〞发现的山姆大叔钻石,原石重40.23克拉,是美国所发现的最大一颗钻石,由纽约显克和范海伦公司切磨成12.42克拉祖母绿形。现为不知名的人所收藏。
霍谱钻石(HopeDiamond)
泰勒波顿钻石(Taylor-BurtonDiamond)
1966年出土于南非的普里米尔矿。原石重240.80克拉,切磨后为69.42克拉的梨形,成色为F,净度为内无瑕(IF),它的首任主人为保罗.阿梅斯夫人,后因保险费用过高,而拍卖于卡地亚公司,不久李察.波顿买下,送给新婚娇妻伊莉萨白泰勒,并依买卖约定将其改名为泰勒波顿钻石。1969年重新切磨成为68.09克拉。
火油钻(Oilie)
美国业内的术语,对于在一般日光光源下会发蓝色荧光的淡黄色钻石,视觉上钻石有点油油朦朦的感觉。
玫瑰切磨(Rosecut)
一种老式的切磨,它的特点是拥有平坦的底部,圆形的腰围轮廓、拱起的冠部及不定数的三角形刻面。最初发展于印度,而在15世纪由威尼斯的磨光师引入欧洲。
公主切磨(Princesscut)
一种改良式的正方或长方明亮式切磨,通常具有57个刻面(21个冠部刻面、32个底部刻面及4个腰部刻面),但偶而也可见144个刻面。
激光刻字(Laserinscription)
运用激光在钻石上(通常为腰围),刻出的鉴别编号或其它讯息。
美国宝石学院(GIA)
工业级钻石(IndustrialDiamond)
因大小、质量无法作为珠宝首饰用途,而被作为工业器具,如钻头、研磨剂等的钻石。
优瑞佳钻石(EurekaDiamond)
21.25克拉的黄色钻石,是记载上南非发现的第一颗钻石,1866年后期由15岁农村少年伊瑞士莫(ErasmusJacobs)在靠近橘河的DeKalk农场发现,由一位名叫W.GAtherstone的业余矿物学家确认出它是一颗钻石。最早由开普殖民区的首长PhilipWodehouse买走并切磨成10.73克拉的椭圆形明亮式。此钻石几度转手,直至1966年,在优瑞佳被发现一百周年之际,DeBeers将它买下并带它「回家」,现置于南非金伯利省的露天矿场博物馆。
马扎(Mazalu’bracha)
在钻石交易所内,达成交易时通常互相握手并道「马扎Mazalu’bracha」,其为犹太方言,意思是祝福。
优先供货方案(Supplierofchoice)
由戴比尔斯和看货人伙伴,于2001年开始推行,希望提升钻石及珠宝需求的计划案。
双折射(Doublyrefractive)
又称不等方向性anisotropic,不同的晶体方向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光学性质。
单折射(Singlerefractive)
又称等方向性Isotropic,晶体的每一方向所展现的物理和光学性质皆相同。
微量元素(Traceelements)
宝石内不属于基本化学组成的原子。
聚晶(Aggregate)
一群独立晶体任意排列,共生或因自然力结合聚集在一起。
晶体(Crystal)
原子规则且重复的排列所形成的固体物质。
X光分离法(X-rayseparation)
利用X光侦测钻石,再以空气枪将它由矿土中分离出来的方式。
金云火山岩(Lamproite)
较金伯利岩稀少,也是携带钻石至地表的一种火成岩。
金伯利岩(Kimbelite)
将钻石携带至地表的一种火成岩。
切磨中心(CuttingCenter)
具有大量宝石切磨厂的城市、区域或国家,目前最主要的钻石切磨中心有纽约、孟买、安特卫普及特拉维夫。
看货人(Sightholder)
经戴比尔斯邀请来购买钻石原石的批发商和切磨商。
伦敦钻石联盟(LondonDiamondSyndicate)
由一群钻石商于1890年成立,专司购入和销售钻石原石的机构。
中央统售机构(GentralSellingOrganizat)
采购、分类、评估及贩卖钻石原石的机构。
有机物(Organism)
有或是曾经具有生命迹象,部分宝石是由有机体而来,如珍珠、珊瑚、琥珀。
无机物(Inorganism)
指无生命现象的物质。
矿物(Mineral)
是指天然生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与特殊结晶构造的无机物。
次生矿(Secondarydeposit)
原生矿床经大自然风化,雨水冲洗夹带至河流中,而于河床的凹陷处聚集,总产量较少,但相较于原生矿,其所产的钻石净度通常较高。
原生矿(Primarydeposit)
是输送钻石至地表的古老火山口遗址,由原生矿所开采出的钻石总量较多,净度范围很广,与次生矿比较,净度较低。
克利兰一号(CullinanI)
是现在记录上最大的无色钻石,重530.20克拉,具有74个刻面的梨形外形,现镶于英皇的令牌上,展示于英国的伦敦塔内。
宝石卡尺(Leveridgegauge)
市场上最常使用的测量钻石的工具,可用于裸钻及已镶钻石,精密度可至0.02毫米之内。
玻璃种(Glassie)
外形良好、透明度高,带有锐利明确边缘的八面体钻石晶体。
内部孪晶纹(internalgraining)
是钻石晶体生长不规则所产生的,其外貌可为线状、角状或曲线状,颜色可为白色、有颜色或呈反射,也可能造成钻石部分或整颗迷蒙,可能由细微无色的线条构成,感觉类似玻璃纸上的皱折,有时也似在钻石内插入一张会反射的塑料片,或者像细腻的白色或有色细线,有些内部孪晶纹看似不互溶的醋和油。
景深(depthoffield)
放大对焦点内可见清晰景物的范围,放大倍数愈高景深愈窄。
蜥蝪皮(lizardskin)
乃完成品刻面上突起或波浪区域,是为表面缺隙。其成因乃磨光时太接近或平行八面体方向。「蜥蜴皮」有时也似鸡皮疙瘩。
凹蚀管(etchchannel)
为状似锯痕或刀砍的长条。它们乃由表面延伸入内,因此被视为内含物,可为直条或弯弧,可深可浅。凹蚀管乃原石旅行至地表途中受化学或某种物质侵蚀而生,侵蚀物侵蚀钻石最脆弱位置所遗留。
表面孪晶纹(surfacegraining)
乃于已磨钻石表面上一道或多道透明线所构成,它是钻石结晶构造不规律的结果。表面孪晶纹或内部孪晶纹具关联性,并可能同时出现。
小白点(pit)
在钻石表面上呈微小的白色点状,通常是切磨过程小针点被磨除时所遗留。
小缺口(nick)
是钻石表面上的小型开口,通常出现在腰边或刻面棱线上,小缺口比缺口来得更小、更浅。
粗糙腰围(roughgirdle)
指不规律、满布小凹坑或粒状腰围表面。切磨良好的腰围感觉平整、腊状、似毛玻璃外观。粗糙腰围则顾名思义为粗粒状似方糖表面。
磨轮痕(polishmarks)
因磨光时过热或因结构不规则导致不均匀磨光所造成的雾状表面,又可分烧灼痕(burnmarks)及烧伤刻面(burnedfacet)。
刮痕(scratch)
是呈现在钻石刻面表面上的细小白线,可能平直或弯曲。
纸磨(paperworn)
钻石纸包内或珠宝盒中的钻石互相磨擦,所造成的磨损痕。
磨损痕(abrasion)
是刻面棱线上的一堆极细微的小缺口,棱线呈现白雾状。磨损的产生一般是因不细心地安置珠宝,致使其相互磨擦所成。
内凹天然面(indentednatural)
为钻石晶体原始表面构造或是表皮的一部分,在切磨后陷于刻面之下。原始表皮上可能有三角形或平行凹槽的生长印记。
洞痕(cavity)
是触及钻石表面的晶体掉落或在切磨过程中被剔走所留下的坑洞,也可能是由羽裂纹的部分破损而形成较深的角状开口。
缺口(chip)
钻石表面上的浅开口,通常为圆弧状,缺口是在钻石切磨完成后才发生的损伤。
晶结(knot)
为由内部触及表面刻面的钻石晶体,适当的照明及放大可清楚看见晶结于表面的交界痕迹。晶结和宿主钻石成长方向不同,可能造成问题,并且减慢磨光速度。
瘀痕(bruise)
乃伴随有根状羽裂纹的撞击区域,10倍放大下可见。由另侧刻面观察,瘀痕呈现向内部放射的棉絮构造,瘀痕亦称「撞击痕percussionmark」。
云状物(cloud)
由许多紧聚的针点组成,每一针点在10倍放大下可能难以辨认,聚集一起时呈雾白或灰状,或似一团白色粉末。有的云状物范围不大,有的满布整个钻石,有的则密到无法视穿。太大且浓的云状物会降低钻石的透明度,进而影响亮光及美感。
针点(pinpoint)
为很小的晶体,10倍放大下看似小点,针点通常为白色,但偶也呈黑色。
针状物(needles)
钻石内部所含的细长晶体,10倍放大像细棒,针状物可为白色、明亮或暗色。
额外刻面(Extrafacet)
尖底(Culet)
在明亮式切磨钻石底部最尾端的一个小刻面,或是在梯式切割龙骨在线的小刻面,切割该刻面的目的主要避免该处崩缺的危险。
辐射处理(Irradiation)
利用放射物质来改变宝石的颜色。
刻面(Facet)
已切磨宝石上的任一平坦的抛光面。
底部(Pavilion)
已切磨宝石腰围以下的部份。
冠部(Crown)
已切磨宝石腰围以上的部份。
品牌式切磨(Brandedcut)
由特定切磨厂开发、命名及推广的切磨样式。
制图(Plot)
使用不同颜色的特定符号来表示钻石内部与外部的特征。
镜下无瑕(LoupeClean)
在10倍放大镜下不见任何内含物,但可能含有表面特征的钻石。
裂缝填充(FractureFilling)
触及钻石表面的羽裂纹或雷射洞中注入熔融玻璃物质的处理方式,如此可以减低羽裂纹及雷射洞的明显性。
含晶(IncludedCrystal)
包裹在钻石内部的矿物晶体,是钻石内最常见的一种净度特征。
理想式切磨(IdealCut)
是由马塞尔.陶可斯基MarcelTolkwsky依物理中的光学原理计算出能呈现最多的亮光与火光的切磨方式,又被称为陶可斯基切磨或美国式切磨。其各部位的比例与角度如下:
桌面:53%,冠高:16.2%,冠角:34.5,底角:40.75,底深:43.1%,腰厚:0.7~1.7%,全深百分比60~61%。
普里米尔钻石(PremierDiamond)
是一个古老的钻石名称,用来形容带有强烈蓝色荧光反应的淡黄色钻石,这类有强烈荧光反应的钻石,在可见光下有点油状,有时又被称为火油钻。
缅甸翡翠矿区主要位于缅北孟拱西北部的乌龙河上游,长约250千米,宽约15千米,面积三千余平方千米。各个矿山不同坑口所产翡翠各具特色,质量好坏不同,因而识别赌石场口(即采玉坑口),对推断赌石玉质的好坏,有很大的帮助。玉石行业有一句名言,即“不识场口,不玩赌石”。故在选购翡翠原石时,一定要懂得玉料的产地和特征,否则就无条件做赌石生意。根据几种有关资料,对缅玉原石产地的十大名坑所产玉石作一简介,以供参考:
1、后江玉石(也称坎底玉)
分老后江玉与新后江玉,均产于河床冲击砂中。其中,老后江玉产自冲击层之底部。皮薄呈灰绿黄色,个体很小,很少超过0.3千克,水好底好,常产满绿高翠,少雾,多裂纹,做出成品的颜色比原石变好(即增色),且加工性能好,是制作戒面的理想用材。
新后江玉的皮较老后江玉厚一些,个头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水与底均比老厚江玉差,密度极硬度也略小,裂纹多,成品抛光后不及原石色彩好,即使满绿、高翠,也难做出高档饰品。
2、帕岗玉石
属历史名坑,开采最早。帕岗玉皮薄,皮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玉石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个头较大,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乐石。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老帕岗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玉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场所见乌砂玉均产自麻蒙。
3、灰卡玉石
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玉石个体大小悬殊,大件的可达几百千克至上万千克的。
4、麻蒙玉石(也称乌砂玉)
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篮。
5、打木砍玉石(也称刀磨砍玉)
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低均较好,但多白雾、黄雾。个头较小,一般1–2千克。此地还产如血似火之红翡玉石,也较名贵。
6、抹岗玉石(也称抹岗玉)
皮较粗,皮色灰黄或灰白;玉石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但产量少。
7、自壁玉石(又称次卑玉)
皮壳以黄灰为主,水底均佳,裂纹少,但有白雾,其产品以蓝花水好闻名,有少量做高档手镯的绿花玉料产出,腾冲有名的绮罗玉即产于此坑。
8、龙塘玉石(也称龙坑玉)
以黄砂皮或灰白鱼皮为主,皮壳较粗。大部分水与底均好,绿色很正,常出高翠玉料。
9、马萨玉石
属新厂玉,无皮或少皮,绿较浅淡,水与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档手镯料或大型摆件料。
10、目乱干玉石
为新厂玉,无皮,水好底好,有白雾。以出产紫罗兰及红翡玉为主,一般在一块玉料上有紫、红及淡翠并存,但裂纹多。
一、制造胶模
胶模的制作过程被简称为割胶、橡胶模被广泛地用于商业性的批量生产,是由于其具有弹性和可随意切割,各种复杂的样板都可以割出来,一个小心使用的胶模寿命可达10多年。割制一个简单的胶模是不难的,而割制一个结构复杂的胶模则需要耐心、钻研和实践。胶模制作的工具和材料有:
1、模框:通常由铝制成,亦有钢等其它金属材料制成,有多种尺寸。
2、生胶:制作胶模开始阶段,使用的胶定是未经熟化的生胶,此时的橡胶具有极好的塑性,可任意剪切组合,熟化后胶模的形状就固定下来,具有极好的韧性和弹性,除了天然橡胶以外,近年开始采用硅橡胶制作胶模。
3、手术刀:割制胶模的主要工具,它的刀形可根据需要选用,因手术刀非常锋利,操作时要格外小心。
4、修模笔:实际上是一个特制的电烙铁,用来修整胶模上的缺陷。
5、水口座:每个胶模的水口都不会太粗,为了注蜡方便都在胶模的边缘给水口套上一个水口度,以形成一个喇叭口。
6、热压机:是胶模熟化设备,在上、下压板中装有电热丝,温度可调,上压板与螺杆连接以调整两压板间的距离与压力。胶模熟化温度一般在140℃~150℃。
二、制作蜡模
蜡模是利用胶模铸造出来,这个过程简称为注蜡。制作蜡模所用的蜡是用各种性质不同的蜡配制而成的。从而得到所需要的熔点、硬度、强度和韧性的合成蜡。无论何种蜡,总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强度,能够完全烧尽而不留残渣,熔化距越短越好,制作蜡模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注射用蜡:好的注射用蜡应有较低的溶点、好的流动性、能快速凝固,有适当的弹性,易于从胶模中取出。市售的商品蜡有绿色、红色等各种颜色以区别它们的性质。绿色蜡用得最普遍,好的蜡熔注温度在63℃~74℃之间,温度越低,蜡的收缩越小,注蜡温度过高,蜡会流入胶模的割缝,吸入空气,冷却时形成蜡中的小气泡。
2、注蜡:通过注蜡机把蜡熔化后用压力注入胶模中,注了蜡的胶模要放置2~3分钟。经蜡模冷却后小心取出蜡模,注蜡时熔蜡的温度是根据蜡的性质来调整的。而空气压力则根据蜡型的厚薄来调整,一般控制在4~10气压,厚的腊模采用较高的压力。注蜡时,用两片铝片板或钢板或有机玻璃板夹住胶模,两手持着对准注蜡喷嘴踩下脚控开关,注蜡就开始。指示灯熄灭时,蜡模就注好了。
3、取蜡模:把蜡模从胶模中取出的时机要掌握好,过早蜡未完全凝固,不能成形;过晚则已经硬化变脆,取出时容易破碎。注好并冷却了的胶模放在工作台上,用一只手持下模,另一只手慢慢弯曲翻开上模,而蜡模仍在下模中,再拿起下模微微弯曲就可取出蜡模了。脱下的蜡模如表面微小的缺陷,可适当修理,修理可通过补蜡和刮刻进行。
三、制作石膏模
1、种腊:所谓种蜡,就是把一件一件的蜡模有规律地熔焊在一起,充分利用模腔空间,以便批量生产。熔焊在一起的蜡模我们形象地称为蜡树,因熔焊流出和金属浇铸的通道称为水口,水口像树干一样把蜡模连接起来,蜡模有层次地分布在支干顶端。对于水口要够粗,没有锐角和折弯,与蜡模、支干与主干焊接处应平滑。形状复杂的蜡模设置多个水口或助水口。支水口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15㎜,主水口则不能短于7㎜,水口的位置与浇铸方法等因素有关。种蜡可以按蜡棋的形状、大小、种类安排分布于支干上,形状、重量和水口形成不同的蜡应平衡地安排在支干上。种好的蜡模不能相隔太近,否则以后制作的石膏模将会因模型腔壁太薄而破裂,种好的蜡树一定要清洗掉表面的油渍和杂质,可用氯化碳之类的有机溶剂来清洗。蜡树要称重量,并做好记录以便在浇铸时计算相应的金属重量。
2、灌制石膏模:灌制石膏模的准备工作种好的蜡树要先套上钢筒,钢筒的基本类别是离心机浇铸的不带孔的圆筒,真空机浇涛的带垫肩和孔的圆筒。制作石膏模用的粉剂不完全是石膏粉组成,除了25%-30%的熟石膏粉外,其它成份有方解石、石英砂、还原剂和凝固添加剂等。
3、制浆与灌筒:制浆所用的工具、机器有称量用的玻璃或塑料量筒台称,拌粉浆用的搅拌勺和搅拌钵、抽真空用的制浆真空泵。
4、脱蜡与烘模:固化好的粉筒要经过脱蜡与烘模才能用于浇铸。脱蜡一般用电热蒸汽,温度可控。石膏模放入时要让水口朝下,烘模用的电炉要求温度可调,最高可达900℃,实际烘模温度不应超过760℃,加热时温度应是逐渐升高的,达到最高温度后要保温3小时,使烘炉内所有石膏模温度均匀一致之后让石膏模温度降至最佳温度。
四、熔炼、铸造
首饰浇铸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熔炼;一是铸造。但由于溶炼操作费时,温度不易控制,大批量生产受到限制,而铸造是用离心机及真空吸铸机。
1、熔炼:
称量好所需的金属和补口后,将两种金属放入熔金锅里均匀混合熔炼,混合熔炼后就可以直接浇铸了。浇铸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浇铸温度。不同的金属材料浇铸温度不同,这取决于金属的熔点和特性。熔体能流入首饰模具有四个基本区域。不同区域造成不同的结果。为了能使浇铸的坯件达到理想的效果,首先要了解所用金属的熔点和特性,俗语叫掌握火候。
熔化成半液态的金属熔体看似流动性很好,其实还略欠火候,它所蕴藏的热惯重,还不足以使两股分道扬镳的热液流在汇合点熔融一体,半液态的金属带来的后果是冷却麻点,严重的是缺肢少腿。合适的温度使金属熔体保持其最佳流动性,汇合成一个完整的液态,优秀的操作人员遵循这个原则,在炉火纯青的工作点驰骋自如浇铸出最理想的产品。
由于金属熔体过热,有效成份挥发,金属发枯,产生过热麻点,其后果有时比溶点不足更糟糕。
2、铸造:
(1)离心浇铸机是使用最普遍的机器,利用离心力原理操作完成。
(2)真空吸铸机对石膏模以及模筒的要求较高,对处理堵坩埚底孔时费事,并不受欢迎。新型的自动真空吸铸机,虽然采用倾注式浇铸,但体积大且价格贵,亦影响了真空吸铸机在市场上的应用。
五、中空电铸
近年来在首饰生产工艺中,中空电铸得到发展,由于研制出新的添加剂,使这项技术逐步成熟。其实电铸的准备工作与失蜡铸造工艺几乎是一样的,只是不用制作石膏模,只对蜡模表面进行敏化处理,使蜡模表面导电,然后在特制的电铸液中进行电镀,完成后熔去蜡模,变形成了中空的饰品。
首饰之美来自于设计师与工艺师的巧手创作,他们将宝石与贵金属完美结合,把宝石与金属这些原料的美感加以升华,以达到璀璨夺目的效果。
一件首饰的诞生,从构思到最终产品,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辛苦工作。设计师将自己的构思展现在设计图纸上,工艺师根据设计的图纸,对宝石进行挑选、切割,并按照图纸进行模板的雕刻制作。经过初次雕刻、配石修整等步骤后,完成首饰雏形。在此基础上,工艺师对模板进行铸造,在进行最后的打磨、抛光、镶石等等繁琐的步骤后,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就诞生了。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不同风格,而每一件完美的首饰也都拥有不同的灵魂。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
五行相生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微-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不足时对水晶的运用
金-可用白色光-如白幽灵、钛晶等
木-可用绿色光-如绿幽灵、翡翠、东菱石等
水-可用黑色光-如黑曜石、黑碧玺、烟晶等
火-可用红色光-如石榴石、红发晶、玫瑰辉石等
土-可用黄色光-如黄水晶、琥珀、虎眼石等
五行过剩时对水晶的运用
金-可用黑色光-如黑曜石、黑碧玺、烟晶等
木-可用红色光-如石榴石、红发晶、玫瑰辉石等
水-可用绿色光-如绿幽灵、翡翠、东菱石等
火-可用黄色光-如黄水晶、琥珀、虎眼石等
土-可用白色光-如白幽灵、钛晶等
至於每个人属那种五行,则须由八字来看,这是一门专业,但这些颜色的运用必须是天然形成的颜色,非人工调配出来的,所以水晶因含有各种不同色光,成为人们最方便运用的天然颜色,也就是因此在屋中放水晶,效果会比将屋子漆成抹个颜色的功效好很多的缘故!
水晶因为有磁场能量,因此适合戴在人体上可对应右脑的左手最好,因为右脑主直觉与感情,逻辑等,对水晶的感应力比较强,可以较快改受到能量与讯息,这跟习惯用哪只手没关系,即使左撇子也一样,不过左右脑平衡是最好啦!右手也可以戴水晶,但最好戴能吸收负面能量的晶石,如黑曜石等,因为右手通常是排出能量,黑曜石可以助一臂之力。另外也有人说粉晶也可以戴在右手,因为可以散发吸引人的磁场,魅力大放送。
除了可用紫微斗数命盘的命宫星座来选配水晶之外,也可用更简易的生肖五行来搭配,方法是用出生年(生肖)的五行,与水晶的五行互配,选用“相生、同旺、综合”出生年的水晶五行颜色来搭配。将生肖与水晶开运搭配如下。
例如:生肖属老鼠,是因为十二地支在“子”年出生,五行属水。
五行(金木水火土)中,金可以生水,对生肖属鼠的子年生人(属水)而言是被金所生,为最佳,金为白色,代表白水晶、白幽灵、银发晶。五行中,水与水是同类,对生肖属鼠的子年生人(属水)而言是同旺,为次佳,水为黑色,代表茶墨水晶,黑发晶。
另外钛晶的白水晶部分属金,钛的黄金色部分属土;粉晶的粉红色是白色(属金)加红色(属火)的产生色,其中的金可以生生肖属鼠的子年生人(属水),亦皆为次佳。其余生肖,亦同此理。
再一次的说明,任何一款水晶的能量,对人都是有帮助、无妨碍的,所以没有搭配到生肖的水晶并不等於不妥。
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将不同戒指材质、戴法等做一个整理,发现原来其中有一些共通性:
男士
1、戴纯银代表性情温和、易迁就他人。
2、戴金戒指者较重视利益,但生意精明。
3、戴翡翠玉石者注重生品味素质、处事谨慎。
女士
1、喜爱粉红色钻或粉红色珊瑚者,感情丰富而浪漫。
2、喜爱红宝石或红碧玺者,热情如火。
3、喜爱蓝宝石或海蓝宝石者,较内向冷淡。
4、喜爱祖母绿或土耳其石者,感情纤弱。
戒指与手指
1、戴食指者,个性较偏激倔强。
2、戴右中指者,人生为中庸观念。
3、戴左中指者,有责任感、重视家庭。
4、戴尾戒者,有自卑感。
5、戴无名指者,无野心、随和、较不计较得失。
一、仔细挑选,检查饰品的外观
检查贵金属饰品的外观质量时,应注意:
1、饰品整体造型美观,图案纹样形象自然,布局合理,线条清晰。
2、饰品表面应光洁,无锉、刮、锤等加工痕迹,无毛刺、砂眼、气孔、裂痕及夹杂等明显加工缺陷。
3、焊接牢固,有无虚焊、漏焊及明显焊疤。焊接质量好的产品,焊接牢固并且用焊少。检验焊接质量的优劣,往往要看首饰的背面来判断。
4、饰品的门头、和合圈都有采用弹性配件,应灵活、有力。包爪挂坠饰品、别针的跳针、领夹的夹头等采用铆接工艺装配件应灵活、牢固、可靠。
二、仔细观察饰品的印记
饰品印记应准确、清晰,易于识别,内容必须包括贵金属材料名称和含量,如金饰品的“千足金”(金含量不低于999‰)、“足金”(金含量不低于990‰)、“G18K”(金含量不低于750‰);银饰品的“足银”(银含量不低于990‰)、“S925”(银含量不低于925‰);铂饰品的“足铂”(铂含量不低于990‰)、“Pt950”(铂含量不低于950‰)、“Pt900”(铂含量不低于900‰);钯饰品的“Pd950”(钯含量不低于950‰)等。
印记“18KGP”表示镀金饰品不是贵金属饰品,消费者选购时应特别注意。
三、注意核查饰品的贵金属含量(成色)
饰品的贵金属纯度(成色)用肉眼无法分辩,是由专业检验人员使用大型的分析仪器或采用复杂的化学分析方法才能检测。本市的许多饰品专营店或大型商厦出售的饰品一般都附有权威质检机构的检验证明或合格编号,请消费者选购时注意核查。
四、仔细核查,注意与饰品标签牌及发票上明示的一致性
即使身处现代的花花世界,那些古朴传统的手艺从不曾被遗忘,依然被一代代承继,更成为当代珠宝设计的艺术基石。同样的,中国传统珠宝制作工艺也是融合了几千年来世代手工艺匠人的智慧结晶,7000余年发展的玉雕工艺,始于商代的花丝工艺,盛行于明景泰的景泰蓝工艺……从祖先留传下来的古代珍品中,我们可以充分领略到这些丰富多样、博大精深的手工艺技法,绝对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以及中国珠宝巨匠聪明才智的最佳见证。我们首次最全面地总结了7大从古至今中国最传统最精湛的珠宝工艺,我们将带你穿越数千年漫漫时空,欣赏那中国文明和智慧的完美凝结。
一、最宏伟的金银器艺术“烧蓝”
也称为“银蓝”、“银珐琅”,这种工艺兴盛于清代。银蓝工艺主要应用在银饰件上,是金属制胎工艺与点蓝施色工艺相结合的一门艺术。在我国北方地区,花丝、烧蓝相结合的工艺已被用在制作各类首饰和立体银摆件中。在银器上涂敷一层五光十色的釉彩的烧蓝工艺,为古老的首饰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代从事烧蓝工艺的艺人们对传统的工艺制作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一件银饰品上,他们将掐丝、点瓷白、画珐琅、点银蓝等技法融会贯通,并制作出一批别具特色的艺术品。烧蓝不仅比景泰蓝更加色彩丰富,而且工艺上也有很大不同,烧蓝工艺首先是在银质胎面上通过磨压、勾与抬、镂空和焊接掐制银花丝等技术制成图案,而后在图案中点蓝、烧蓝,最后形成颜色艳丽的透明银蓝。你一定不知道,北海的九龙壁、天坛祈年殿等也是烧蓝的杰作,九龙壁中颜色不同的巨龙就是烧蓝工艺特有艺术效果的完美呈现。
二、最复杂的综合艺术“景泰蓝”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我国最为著名的传统工艺,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景泰蓝的生产工艺是一门综合艺术,是美术、工艺、雕刻、镶嵌、冶金、玻璃熔炼等技术的结晶。它的制作工艺精细复杂,需要经过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活、镀金等10余道工序才能完成。景泰蓝是我国最传统的出口工艺品之一。旧时的景泰蓝艺术品是专供皇宫贵族享用,它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在昔日的皇室圣地紫禁城、皇家园林颐和园里,我们还可以看到那时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景泰蓝艺术珍品。
现在景泰蓝艺术的发展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有了巨大的发展,坚持着全手工制作的特点,而又融入现代时尚元素的设计,更为全世界人们所喜爱。
三、历史最悠长的雕刻工艺“玉雕”
中国玉雕工艺有长达7000余年持续发展的悠久历史。它发源于中国本土,成熟、昌盛于封建社会,产生过无数能工巧匠,成就了无数盛载美誉的玉雕精品。这些玉雕大作不仅为历代帝王、权贵和鉴赏家们使用玩赏,而且还被礼学家们诠释美化,成为具备政治、宗教、道德、文化、财富等内涵的特殊艺术品,这是中国工艺文化中仅有的一种现象。玉雕工艺是一门相对复杂的手工技艺,每一件作品特有的美感、情趣、风格、价值,不仅通过玉雕艺术品的内容和形式展现出来,而且还通过玉石材料、工具的使用表现出来。
四、最华丽的宫廷艺术“花丝镶嵌”
花丝工艺又称为细金工艺,最早始于商代,西汉后期金银制的小头饰开始盛行。在明清时期,花丝工艺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花丝工艺用料珍奇、工艺繁复,一向是皇家御用之物,属于宫廷艺术,同时也是我国传统奢侈品的传统工艺之一,现已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丝工艺又称为细(xǐ)工艺,累丝工艺,是将金、银、铜等抽成细丝,再通过推垒、掐丝、编织等工艺进行造型。它可以被焊接在金银方片上,制成底托,将珍珠、水晶、白玉、翡翠等珠宝,按照工匠设计的需要,以不同角度固定在金银首饰上;也可以独立造型,修饰出一个创意构图中的细节。
五、最传统的金属雕刻艺术“錾刻”
錾刻这门传统工艺的历史比花丝工艺更为悠久,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时期,在金银器上錾刻纹饰的制作手法以錾刻、镂雕为主。錾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作品增加不少亮点。不同的錾刻技法使古今金银器上的纹样种类丰富多彩,常见有牡丹、菊花、八仙、仙女、寿星、麒麟、龙凤、飞鸟、山水等中国传统的造型。
由于錾刻工艺的操作过程相对复杂并且技术难度较大,所以要求工艺师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不但需要有绘画、雕塑的基础,同时还要掌握钳工、钣金、铸造、焊接等多种专业技术,对传统文化还要有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历史上的錾刻工艺多是以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发展至今现在能掌握这门技艺的人越发罕有。
六、最有活力的手工艺“点翠”
点翠作为古代首饰制作的一种工艺,历史之悠久,可以一直上溯至战国时期。点翠首先需要收集翠羽,也就是一种颜色艳丽的翠鸟的羽毛,然后才是承造翠活。
作为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成品非常难以保存以及所用的翠鸟羽毛稀有罕见,再加上环保等时代需求导致这项传统工艺几乎失传。现代所见的点翠工艺饰品绝大多数都是清代流传下来的精品,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点翠是我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土耳其蓝色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制成各种首饰器物。据说,翠羽必须从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点翠的羽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为上品,加之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整件作品富于变化,富丽堂皇又不失生动活泼。
七、最精细的金银刻缕工艺“金银错”
金银错工艺最早始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于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其表现手法为在器物表面上绘出精美图案,以图案之形錾出槽沟,将纯金或纯银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嵌入图案中,而后打磨平整,抛光磨亮。金银错工艺是铜文化与铁文化结合的产物,因为没有坚硬的铁器是没法在铜器上精细地刻镂,伴随着青铜器辉煌时代的逝去,金银错工艺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是,当这些昔日的金银错工艺品重见天日时,整个世界都为这一精美的艺术所倾倒。如今,金银错工艺经过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们的不断努力,最终将这失传千年的工艺全面恢复。
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
位于东欧西部、濒临波罗的海的立陶宛,美丽而幽静。在这方圆不足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居住着善良、热爱和平的立陶宛人。
史料记载,首批到立陶宛定居者在旧石器时代。其中一部分人来自维兹拉中游西南地区,他们在这里永久安顿下来;而欧洲西部的一小部分人到这里不久又离开了。这些人便是最早的立陶宛人。
科学家认为,5000万年前,这一带曾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由于一时气候变暖,促使松树分泌出大量树脂,树脂落地后聚积在一起并粘裹住周围的昆虫、植物及动物毛发。
尔后,天气突然转冷,随着冰川时期的到来,汹涌而至的海水吞噬了这些凝固的树脂。数千万年的演化,这些树脂终于变成了琥珀,如今,风暴过后,人们漫步在海岸边,仍可以信手拈来几块琥珀。
最初,琥珀一词便是特指波罗的海琥珀。
波罗的海的琥珀占世界琥珀总产量的90%,并以其珍贵的内涵物而著称,因为这些内涵物均是数千万年以前的原始生物,其中有许多早已从地球上消失。在琥珀的内涵物中,最常见的“俘虏”是林中的蜘蛛,它们习惯于生活在植物上、树皮下。
人们发现琥珀中的蜘蛛多达267种,其中大多是热带或亚热带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不是蜘蛛的本身,也不在于它们在木片等物上编织的纤细的蜘蛛网或露珠,而是蜘蛛口中的捕获物,它们是那样地惟妙惟肖,被永远地固定在那里了。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有一座别具特色的琥珀雕塑博物馆。该馆在前后7年间,共收集了8位艺术家的作品及其收藏品,于199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博物馆的陈列方式给人印象颇深:精美的玻璃展框铺着一层浅浅的细沙,一颗颗造型独特的琥珀错落有致地躺在沙子上。令参观者犹如漫步在波罗的海岸边,使人产生回归自然的感觉。科学家证实,琥珀贸易初始于新石器时期,由波罗的海东岸开采的琥珀传入中欧直至埃及。波罗的海的琥珀珠在公元前约3000年法老的金字塔墓中曾出土过。
公元1—3世纪,人们开始与罗马帝国及其进行了广泛的琥珀贸易,由此形成了“琥珀之路”、“琥珀之路”在立陶宛历史上的作用不亚于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当时的希腊和罗马帝国称立陶宛的琥珀为“北部黄金”。中世纪初,琥珀被制成念珠和小型十字架。到17—18世纪,琥珀制成的艺术品开始盛行。
一、红蓝宝石的挑选原则
1、颜色
挑选红、蓝宝的首要条件即颜色。颜色须够深、够娇艳。最美丽的颜色是“鸽血红”红宝,“矢车菊蓝”蓝宝。
2、瑕疵
红、蓝宝的瑕疵认定标准一般是凭肉眼观察,尤其是红宝一向含有不少的杂质。可用十倍放大镜观看。
3、透明度
一般而言越干净的宝石透明度越好,价值越高。
4、切工
红、蓝宝的结晶体为六方晶系,所以最普遍的切磨形状是呈椭圆形,切得好的红、蓝宝,其闪烁光彩美丽夺人。观察时以正面朝上为准,有时底部可能缺角或不工整。
二、钻石的挑选
1、克拉数(Carat)
钻石的重量以克拉为单位,每克拉分为100分,所以一颗0.50克拉的钻石相当于50分。克拉是4C中最容易被决定的,但是两颗重量相同的钻石,会因为车工、色泽和净度的不同,在价值上差距甚大。通常钻石越大,就越稀有。
2、净度(Clartity)
大部份钻石都含有极微细的内含物,就像人类的指纹或胎记,使每颗钻石都不相同。这些内含物其实并不会影响钻石本身的美感,也不会减低它的耐久度,但是内含物越少和越小,对光线在钻石内穿透的影响越低,钻石闪耀的光芒就越漂亮。
3、色泽(Colour)
钻石的颜色范围很广,由最罕贵的完全无色至黄褐色,当中的色系深浅不同。而约接近于无色的钻石,约容易让光线穿透,并能于冠部散发出彩虹般的缤纷色泽。
4、车工(Cut)
许多人常将钻石的车工和形状混淆。其实,钻石的车工就是钻石面的切割。无论那一种形状,只要是一颗切割精美的钻石,都是切割师巧夺天工的杰作。因为一颗切割得宜的钻石,可以凝聚更多的光线,反射更多的光芒,也赋予钻石更高的身价。一颗上等车工的钻石,无论它镶法如何,看起来都会特别耀眼,所以不必担心自己的判断力好不好。
除了应注意4C(重量、切磨、成色、净度)之外,更要小心伪钻。许多钻石的替代品都出自于与钻石外观相仿的二氧化锆(CZ),在同等大小的情况下,CZ比真钻重1.6倍之多,将钻石与CZ一起放在写有文字的纸片上,CZ的透视程度会远胜于真钻。
三、翡翠的挑选
上等质量的硬玉称其为翡翠,色、透、匀、形、敲是一般人观赏或评价玉石的方法,并将玉石分为:玻璃种、深色老坑、老坑、金丝、油清、豆青、花青、瓜青等。其中以玻璃种的翡翠为上品,而“水分”特高、透明度佳的又叫作“冰种”,可说是“玻璃种”中的珍品。
越娇绿的越具价值。
2、透明度
硬玉内部结晶组织紧密的质地较好,透明度也跟着高,我们所说的“玻璃种”就是这种透明度高的硬玉,如因玉石本身含铬丰富则形成了冰种翡翠,价值不菲且难求。
3、色匀
除了颜色娇绿,透明度高之外,还必须色调均匀才是上品。
4、瑕疵
要注意有无裂纹、斑点等,这些瑕疵都会影响硬玉的质量。
5、形状
大多数的翡翠戒面是椭圆蛋面形的,至于吊坠的形状则有多种,形状的好坏与美丽对玉石的价格也是有影响的。
6、雕工或磨工
雕件的佩饰其工夫的好坏与象征的意义都对价格有影响。
7、大小、厚度
相同质量的玉石当然是以大而厚的价格较高。
8、光泽
除了上述条件外,光泽还要鲜明,不可阴暗。
种
“种”指的是翡翠矿石的密度和细腻度。密度和细腻度越高,种就越好,反之,则种就越差。最好的种是玻璃种,其次是冰种,再次是糯化种,又次是藕粉种,往后还有豆种、干青、干白等。翡翠的种达数十种之多,一般的消费者了解和掌握前面四个种就足够了。在鉴赏翡翠的图书上,有的把种叫为“底”,有的叫为“地”、“地张”,有的又把“种”和“底(地、地张)”分开。后来查阅关于“底”和“地”的概念,才发现太专业化了,越看越糊涂,而且各类读物的解说不相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后来自己就只以“种”来说事了。
玻璃种密度和细腻度最高。因密度和细腻度最高,故显得非常通透,如同玻璃一般,估计“玻璃种”正是因此得名。上好的玻璃种如果制成薄件,可以罩上报纸阅读。需要注意,玻璃种翡翠很通透,但反过来却不能说凡是很通透的都是玻璃种翡翠,有一种叫“水沫子”的软玉以及人造水晶、有机玻璃等都很通透,甚至更为通透,但那不是翡翠。冰种的密度和细腻度次之,肉眼看去其外观很像冰块,也较为通透,但远不如玻璃种。糯化种的密度和细腻度次于冰种,通透性相对差多了,但视感非常愉悦,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藕粉种的密度和细腻度再次之,基本不通透,但看上去依然很舒服,如同调制好的藕粉。再往后的豆种、干青、干白等就没有前述的那种视觉愉悦感,看上去像一块很硬的石头。
种与价的关系很密切,种好价昂。大小和形态相同的翡翠件,玻璃种高出冰种3—5倍,冰种高出糯化种2—3倍,糯化种又高出藕粉种1—2倍。玻璃种是藕粉种6—10倍左右的价格,与其他更次的种相比,就是几十倍的价差了。
水
“水”又叫“水头”,指的是翡翠对光的透射性和反射性。透射性和反射性越好,水就越好,反之就越差。水好的翡翠习惯上我们爱讲“水头厚”或者“水头深”,反之则说“水头薄”或者“水头浅”。与“水”相对应的是“干”,没有什么“水”或者纯粹没有“水”的翡翠,称为干料。水最好的翡翠,稍远(在一米左右)望去,就像一个靓丽的玻璃体内装着一滴鲜艳的露珠,用手晃动翡翠件,俨然像露珠在里面滚动。这种“水”的感觉,估计是光线通过矿石体从不同角度穿射和反射形成的。多种角度光线的反射,就形成一种独特的很美的光环,人们称之为“荧光”。
水的层级划分为十级,分别为“十分水”、“九分水”、“八分水”……直至“三分水”、“两分水”、“一分水”。“十分水”、“九分水”是绝好的翡翠,如果是玻璃种达到这个水头,那就是“精品”了,手镯往往要上数十万,挂件也可能要十几万元,如果再加上一点绿色,价值又成倍增长,如果高绿正阳满色,就是“极品”了,价位以百万甚至上千万计。“八分水”、“七分水”是水头较好的货件,“六分水”、“五分水”、“四分水”为“水头”一般,“三分水”、“二分水”、“一分水”就是水头很浅了。
水与价的关系也很密切,水好价昂,但“水级”与价的关系会稍低于“种级”与“价”的关系,不会像“种”与“价”一样动辄就是3—5倍的变化,但相邻级别之间1—2倍的变化是有的。
色
“色”就是翡翠的颜色。颜色本无贵贱之分,只是个体视角爱好的不同而已。但是由于绿色是翡翠的天然本色,加之人们对绿色的普遍性偏爱,就在翡翠的色系中树立了绿色这样一种“帝王色”的位置。俗谚说的是“黄为翡,绿为翠”,照此理解,不黄不绿好不就不是翡翠了。其实,这只是一种狭义的理解,真正绿色的翡翠并不是很多的,而且价格昂贵。除了绿色以外,其他的颜色地位悬殊不是很大,即使在翡翠件中有时确实有较大的悬殊,往往也是因为具体货件的艺术配置和个体的偏好形成的。比如在十来年以前,春色即通常讲的紫罗兰色并没得到人们青睐,但最近几年由于人们翡翠审美价值的变迁,加之春色相对较少,就逐步高居第二位的颜色了。
色通常分为“绿色”、“春色”、“红色”、“黄色”、“蓝色(蓝水)”等(在矿石中间“飘蓝花”的问题留在“净度”里面去介绍)。绿色为最贵,比之于无色或其他颜色,价格往往要高出几倍、十几倍到几十倍。通常讲的“一分色,十分价”,说的就是绿色而不包括其他颜色。“色(仅指绿色)”的层级划分与“水”一样分为“十分色”、“九分色”一直到“一分色”十个级别。两个相邻级别之间的价位相差达一到数倍。比如,两个其他条件相同的挂件,如果无色的一个价格是1万元,那么有部分绿色的一个就可能是3—5万元,大部分绿色就可能是8—10万元,如果满色那就可能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了。绿色有非常复杂的一个体系,有数十种不同的绿色,如果要把它搞得很透,那就是另外一番功夫了。
其次是春色(紫罗兰色)。春色的价格比之于无色或其他颜色,价格会高出1—3倍,如果颜色分布很广,并且配置很美,也可能高出3—5倍。但是俗谚又说“十春九枯”,即春色的翡翠往往水头不大好,因此春色一般没有这么高的价位。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黑色。一般而言,黑色是翡翠的排斥色,大多数情况下,货件出现黑色,价格大打折扣。尤其是那些沉淀在矿石内部的星点状、斑块状的黑色,习惯上成为“脏色”,几乎可以让货件达到“不值钱”的程度。如果玉雕师能够巧妙回避,设计在一些动物的恰当的部位,比如把黑色雕刻成动物的毛发或者眼珠,那么就会挽回黑色带来的损失,
净
“净”要说的是翡翠的净度。净度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密度的均匀度。密度越均匀,净度越高;密度越不均匀,净度越低。净度高的翡翠,其矿石体内部没有明显的疏松部位,即没有密度明显降低的地方。净度低的翡翠,在矿石体中间有棉絮状的点、线或斑块,习惯上通常叫“棉”,其实就是矿石体中间出现了密度低的地方而形成的疏松部位。二是矿石的纯洁度。纯洁度越高,净度越高;纯洁度越低,净度越低。纯洁度高的翡翠无杂质、黑色或其他严重影响货件美感的怪色。口语中通常用“干净”或“不干净”来表达翡翠的净度。
净度与价格的关系也很紧密,净度越高,价格越高,净度越低,价格越低。观察翡翠的净度,往往要在多种光线环境下观察,比如在自然光下观察,在普通灯光下观察,用聚光手电筒照射等,再进行综合分析。故有“夜间看玉不买玉”的说法。同时,还要从正面、背面、四侧面等多种角度去观察,因为有些杂质在某些角度是发现不了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会观察净度不是说买翡翠都要买完全“干净”的货,而是要了解翡翠的质地和价值,以便确定自己的心理价位。完全“干净”的货不是没有,但确实比较少。既然是天然之物,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瑕疵”,不能说只要见着“瑕疵”就不是好东西。一件上千万的“极品”都很难说“白璧无瑕”,而是“白璧微瑕”或“瑕不掩玉”。如果真是“绝无瑕疵”,除非只是一个戒面或小挂件那么大的东西,不然就要考虑翡翠的真伪了,只有有机玻璃之类才会“绝无瑕疵”。当我们用瑕疵去和商家谈价的时候,有些商家会如实告诉你这个道理,但也有一些商家会解释说因为种水好、或者因为物品薄所以才看出杂质,商家希望成交的这种愿望没错,但这种解释不准确。因为不管是否看得清楚,净度是客观存在的,就如同去买一件衬衫,商家告诉你买深色为好,因为深色耐脏,其实耐脏不耐脏与衣服的颜色无关,与缝制衣服的织物的性能有关。
观察净度时要注意,有一种“杂质”是增值的,那就是“飘蓝花”。“飘蓝花”其实就是“杂质”,即翡翠的相对疏松部位加进了“蓝色”,如同云彩在里面漂移一样,具有视角上的愉悦感,与人的审美诉求相一致。适度的合理分布的“蓝花”会使翡翠件变得生动、多彩,增添艺术价值。如果以有“棉”为前提,那么“飘蓝花”比无色“棉”要高出五成左右的价格,无色“棉”比“脏色(沉淀的黑色)”要高出2—3倍甚至更多的价格。
艺
“艺”指的是工艺技术。工艺技术又包括设计的创意、制作的工艺、颜色的配置、瑕疵的回避以及成品的寓意等。“艺”好就是创意新颖、构思独特、制作细腻、巧色科学、瑕疵处理得当、寓意吉祥或者符合买家的审美情趣,反之则是“艺”差。
“艺”其实就是文化,从狭义的层面讲,翡翠文化讲的就是“艺”,从广义而言,翡翠文化就博大精深了,博大到只有站在天地人内在关系的高度才能企及。
艺好价高,艺差价低。但“艺”在不同质地、不同雕刻内容的翡翠货件里有不同的要求。高档质地(种、水、色、净)的翡翠,工俭为好;低档质地的翡翠,工巧为好;构图复杂的货件,如龙、凤、狮、虎等,工细为好;构图简单的货件,如花瓶、手玩件,工省为好。玉雕业内有一种说法,叫“好料不做工”,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无论是材料的所有人还是玉雕师,谁也不忍心把价值连城的高档翡翠弄得刀痕累累。如果是玻璃种、冰种的材料,或者本来就不需要复杂工艺的货件,你发现到处都布满玉雕师的苦心,那就要考虑原材料的瑕疵问题了。
缘
前面介绍了“种”、“水”、“色”、“净”、“艺”五字,这五字的标准基本上都是客观的,换句话说人人看翡翠都是这几个标准,充其量就是在“艺”里介绍的“成品的寓意”有主观的因素。
1983年在缅甸北部发现一种新类型的翡翠玉类,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物理、化学特性的差异,饰品的特殊观感性,定名为八三玉。民间也有称为“巴山玉”、“爬山玉”,也有的称为“硬钠玉”、“钠长硬玉”,在“种”的分类上,也有将其列为“八三玉种”。
八三玉的岩石学名称为“蚀变硬玉岩”。具半自形―他形粒状变晶结构、纤维状变晶结构,条带构造、碎裂构造、裂斑构造、糜棱构造、角砾构造。硬玉矿物受挤压、变形、波状消光及硬玉的再结晶现象十分明显。硬玉矿物结晶粒度一般在1mm以上,最大的实测达4mm,压碎、糜棱化后的硬玉矿物结晶粒度一般在0.01mm以上。
八三玉的结构、构造、矿物特征,综合反映了蚀变硬玉岩是受到了强烈地质应力作用的结果,因此八三玉的显微裂隙、微裂隙及晶粒间的晶间隙都十分发育,硬玉解理在变形过程中呈张性裂开也十分普遍。
八三玉料的原始透明度与晶粒大小,裂隙发育程度,蚀变等因素有关,晶粒大、裂隙少、蚀变弱则透,一般不透明―微透状,优化处理过的八三玉呈半透明状。
八三玉的颜色以乳白、灰白、浅绿为底色,底色中常嵌布着绿、暗绿、墨绿色云朵状、浸染状、脉团块色斑,尤如飘花。
蚀变硬玉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硬玉,少量绿辉石、碱性角闪石,次闪石为蚀变产物。
通过大量的八三玉镯检测获得的结论,八三玉应定位于由硬玉为主要(90%)矿物成分组成的翡翠范围,由钠长石组成的钠长石玉不属八三玉范畴。
八三玉由于内在结构的疏松,大部分需要优化处理,用聚合物充填方法使八三玉内部及外表达到完美,但八三玉也不能都认同为“B货”概念。
八三玉“B货”是优化处理中聚合物充填的最佳范例,是使玉感达到最佳境地,是对玉石资源最有效的利用。
八三玉“B货”的一出现就被初识玉的消费者接受,主要原因是八三玉“B货”有很好的外表美,相适应的便宜价格,在边贸地区(腾冲、瑞丽)玉镯的批发价一般人民币200―300元/只。
八三玉“B货”玉镯是主打产品,底色多呈乳浊白色、浅绿色,半透明状,常有绿、暗绿色飘花,紫外下具蓝白荧光,密度3.30g/cm3,具稻田干裂结构,敲击玉体音沉闷。
为使八三玉“B货”玉镯质地、色泽能保持得长久一些,佩戴时应避免与热水浸泡,太阳光的曝晒,经常用湿毛巾擦洗,吹干后在绒布上抛光,切忌用有机溶剂(酒精、香蕉水)擦洗。
山羊座(12月22日至1月19日)
山羊座的人个性沉静,保守,努力上进,有严密的组织能力,在消费上讲究物有所值。适合佩戴小巧的金饰,如耳钉等,样式要力求简洁,新颖。
水瓶座(1月20日至2月18日)
水瓶座的人性格敦厚,具有理智且冷静的情感,不喜欢单调刻板,一成不变的职业。喜欢结交朋友,热爱新鲜事物。水瓶座的人适合佩戴样式新颖的金饰,圆弧形的,立体造型的金饰也很适合水瓶座的人。
双鱼座(2月19日至3月20日)
双鱼座的人性格温和,体贴他人,拥有活跃的想象力与灵敏的观察力,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小动物或卡通造型的金饰比较适合双鱼座的人。
牧羊座(3月21日至4月19日)
牧羊座的人个性积极,主动,勇于创新,感情率真且热情。适合佩戴造型简单,面积较大或有棱角的金饰。
金牛座(4月20日至5月20日)
金牛座的人对实际的事物很感兴趣,比较务实,内敛,个性平稳,凡事三思而后行,适合佩戴不张扬的,具有柔美线条的金饰品。
双子座(5月21日至6月21日)
双子座的人开朗活泼,不受约束,理智聪慧而又多才多艺。适合佩戴极具个性的金饰,并按照自我的喜好进行有创意的搭配。
巨蟹座(6月22日至7月22日)
巨蟹座的人机警敏锐,具有艺术与创造方面的才华,爱护家人,家庭观念重。适合佩戴样式简单实用,设计优秀的金饰。
狮子座(7月23日至8月23日)
狮子座的人性格如火,心胸磊落,天生有一种尊贵与高傲的气息,且精力充沛,个人主义鲜明。狮子座的人适合佩戴款式独一无二的金饰,并且每天变换不同的类型。
处女座(8月24日至9月22日)
处女座的人具有浪漫主义的理想与追求完美主义的个性,天生敏感过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适合佩戴设计高雅,有流畅线条的金饰品。
天秤座(9月23日至10月23日)
天秤座的人和谐,善良,易相处,处理事情公平,理智重于情感。气质高雅,具有不凡的审美能力。天秤座的人适合佩戴款式高贵的,极具品位的金饰品。
天蝎座(10月24日至11月21日)
天蝎座的人凡事小心谨慎,忍耐力强,自尊心强,对事情要求完美,意志力高,足智多谋而又神秘内敛。天蝎座的人适合佩戴向设计师定制的独具个人意义的金饰物。
射手座(11月22日至12月21日)
射手座的人诚实,善良,精力旺盛,热爱交际,爱好自由,向往冒险与开拓。适合佩戴轻巧,细致,没有约束感的金饰。
远古蚂蚁琥珀
考古学家近日在印度西北部地区沉积层中挖掘出的远古琥珀中识别出55大类700多种远古昆虫。这些琥珀为研究5000万年前的昆虫生命形态打开了一扇大门。
远古蜘蛛琥珀
远古小跑蝇琥珀
远古蜜蜂琥珀
这些奇异的新物种形态正是研究人员所要重要研究的对象,不过他们所发现的琥珀中并没有出现奇异的新物种。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相反,琥珀中的这些昆虫与当时亚洲大陆上的琥珀中的昆虫很相似。不过,这一发现也表明,这些昆虫曾经经历过一场意外的大转移,也许曾经途经火山岛链。
远古白蚁琥珀
尽管新发现的琥珀中没有出现奇异新物种,但它们仍然具有很大的化石研究价值。在这些琥珀中,研究人员共识别出55大类700多种昆虫,如远古蜜蜂、白蚁、蚂蚁等。
远古昆虫琥珀
在未来数年中,考古学家们通过对比这些远古标本与现代生命形态之间的异同,将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动物的进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