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75年跨越式发展波澜壮阔,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胸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2005年8月,根据武汉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在整合隶属11个政府职能部门的43家企业基础上,成立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2015年8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在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基础上,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金控集团)正式挂牌,成为湖北省内首家挂牌的金融控股集团,也是武汉市唯一一级金融国资平台。
十九年栉风沐雨,跨越式发展拾级而上。截至目前,武汉金控集团拥有金融、类金融牌照20余个,上市公司2家,银行、证券、金融租赁、信托、保险、基金、期货、资产管理、融资租赁、担保、金融外包服务、保理、小贷和典当等金融业态,与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现代物流等实业板块,双轮驱动,两翼齐飞。旗下金融机构在全国40多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金融干部队伍,在全国高效展业。
2023年,武汉金控集团资产总额达2050亿元,营业收入830亿元,位列市属国资首位,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2024年,将实现营收12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近20亿元,主要指标将持续位居武汉市属国企首位。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武汉金控集团位列302位,较去年上升82位,近两年上升107位。国内主体信用评级稳居AAA最高等级,刚刚获得惠誉的投资级国际信用评级,展望稳定。
从创业到不断再创业,武汉金控集团步步稳扎稳打,近年来成功向金融控股公司转型,覆盖多行业的金融控股架构蔚然成型,发展态势、风控能力、基础管理、治理结构、改革力度、品牌效应等实现深刻变化,将“一流综合金融服务商”愿景推向新高度,践行新时代英雄城市使命担当。
■坚守金融本源优化综合布局
“生于斯,长于斯”,涵养英雄城市的精气神,武汉金控集团以实际行动“扎根于斯,回报于斯”。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功能定位,武汉金控集团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强化使命担当,深刻认识到地方金融企业首要任务是助力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更加突出“人民性”,始终牢记人民是国有资本的终极“受益人”,特别是在具有巨大正外部性的工作中,坚决把社会贡献放在前头,发挥国有企业在市场失灵中的调节机制,响应和回应社会关切,更加突出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配置中的公共性、公平性和普惠性,不断深化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新金融行动。
围绕武汉市委、市政府“专注主业、立足本地、回归本源”部署要求,武汉金控集团不断强化地方金融服务地方的基本属性,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强化综合金融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加大综合金融供给的“量”,升级综合金融供给的“质”。
2023年武汉金控集团成功收购华源证券,集团控股全国性金融机构增至3家,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再增重要金融牌照。华源证券切实实施本土化战略,将行政管理、业务运营、后台支持等管理部门迁至武汉,在武汉设立湖北分公司、武汉分公司、期货武汉分公司,陆续重启财富、资管、自营、中间业务、研究所等业务板块,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点支持全市“965”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建设、中小微企业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武汉金控集团系统各业务“赋能武汉”资金总规模超过900亿元,各条线持续加大对本土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绿色生态、城市更新等领域支持力度。为武汉市创造税收贡献近20亿元,服务支持武汉市各区项目102个,累计已投规模697亿元。
■壮大耐心资本推动价值创造
武汉金控集团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一期董事之一。在组建国家大基金伊始,武汉金控集团就深度参与半导体产业投资,以近10年的不懈努力,有效推动了产业发展。
“目前,集团旗下江城基金已经开始实体化运营,我们将加强与头部基金合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耐心资本。”武汉金控集团主要负责人介绍,通过耐心资本和全方位金融综合服务,发现和壮大一批本土集成电路领域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引进一批产业链顶端、高附加值的重大项目,培育一批主攻关键与前沿技术创新企业。
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武汉金控集团向“新”而行,壮大耐心资本,与“硬科技”一路同频奔赴。
■平台数字联动赋能中小企业
连接与共生,让数字化成为当今社会变革的新引擎。武汉金控集团牢记金融天职,围绕数字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入推动要素整合,贯穿企业生命周期持续营造更优发展环境。
武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汉融通是整合“市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市信用服务平台”“地方征信平台”形成“三台合一”的金融聚合创新平台。在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指导下,武汉金控集团承担汉融通建设开发任务,自去年9月上线以来,平台新增入驻市场主体9.23万户,与25家银行专线直连,上线金融产品135项,成功撮合融资3.32万笔、金额771亿元,办理贴息7.7万笔,惠及企业3.4万户,逐步成为全市惠企政策和优质金融资源的集中展示窗口,为赋能中小微企业成长带来“武汉方案”。
武汉金控集团旗下武汉融资租赁公司自加入湖北省应急转贷纾困服务体系以来,2023年累计完成转贷续贷规模13.99亿元,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20余家中小微企业进行转贷资金支持,在全省合作市级转贷机构中排名前列,助企纾困效果明显。
武汉金控集团倾力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已签约入驻企业、协会、高校70余家,依托数字化手段,提供跨境电商运营实战课程培训,覆盖人数达1500人次以上,还为本地外贸企业提供法律、财税、物流、营销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推行“平台电商+独立站+全媒体”出海新模式。
■供应链新思维打开外贸格局
围绕“将供应链思维融入经济发展全局”,武汉金控集团以实际行动,锵锵作答。
武汉金控集团旗下长江国贸集团着力构建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扎根武汉打通“内循环”,面向全球拓展“外循环”,供应链网络覆盖全国,在全国各地布局超27万平方米保税仓,在全球10多个国家或地区布局海外仓,面积超5.5万平方米。
新西兰海外仓是长江国贸集团海外仓库之一,是布局服务新西兰及周边国家的一站式跨境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仓库。自2023年4月开仓以来,累计入库量达146万余件,累计出库量达79万余件,仓内品类有保健品、护肤品、母婴用品等,服务新西兰奥克兰本地30余家线下实体店,日包裹量峰值可达到5000余单。
围绕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供应链的国家战略布局,武汉金控集团打造了全国首个将供应链金融服务植入多式联运平台的示范工程,有效促进粮食和冷链等重要民生物资流通,2023年9月被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第三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依托华中贸易服务区和长江金融港商贸服务平台,武汉金控集团旗下进口冷链业务已与100余家国外肉类供应商、155家加工厂建立长久合作伙伴关系,被认定为武汉市生鲜冷链产品进口及优质消费品集散中心,荣获“供应链金融生态优秀数字化平台”“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商务部全国商贸物流重点联系企业”“湖北省重点外贸进出口企业”等称号。
■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区域发展
紧紧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武汉金控集团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为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态文明增添亮丽金融底色。
湖北金融租赁公司坚持把新能源等绿色产业作为重要转型方向,创新绿色金融户用光伏产品,联合光伏厂商,提供多元化、多品种的设计、建造、安装、运维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一站式”光伏服务体系。2023年以来,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此外,湖北金融租赁公司还不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计划投入80亿元支持武汉环卫车、公交车更新为新能源车,第一批新能源环卫车试点已经取得良好示范效应。
交投新能源公司积极开展充电桩建设,截至2023年底,在全市共建设有46个充电站点,遍布武汉市11个行政区,累计可减少碳排放量约5703.77吨。
■强化党建引领担当社会责任
时代在推进,伟大事业长足发展,红色基因一脉相传。一直以来,武汉金控集团坚持把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发展的“根”与“魂”,全体党员强化责任担当,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推动集团各项事业再出发、再创业、再出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据介绍,武汉金控集团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举办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武汉金控集团报告会,集团领导班子带头在基层一线开展宣讲,集团党委书记在全市金融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暨“武汉金融大讲堂”中作了开班第一讲,将学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
自2018年以来,武汉金控集团连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已经连续6年发布。每一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万字长文,力透纸背,从壮大金融资产、助力重大项目、服务小微企业、倾力回馈社会、共书初心使命等多个体系,面向社会公开报告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情况。
从思想自觉到行动自觉,武汉金控集团始终将社会责任实践融入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武汉金控集团心中有梦、行而不辍,明确2024年及未来3年的工作措施和具体目标,深入开展“赋能武汉、提质增效、防控风险、国企改革、固本强基”“五大攻坚”行动,为奔赴世界500强规划路径、指明方向、定向领航,建设小而美的金融机构、专而精的实体产业、牢而稳的风险防线,全力打造“规模更大、结构更优、发展更稳、盈利更强、品牌更响”的一流金融企业,切实推动武汉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