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奖品兑奖难如登天伪劣假冒暗箱操作
直播抽中金条到手是道具
在某房产直播间抽中的“小霸王电烤箱”,必须本人带着身份证到500公里外的现场才能领奖。说起今年3月的一次直播抽奖经历,定居江西的王娟(化名)哭笑不得。
如今直播带货的形式已席卷购物、社交、外卖等各大平台,为引流和提高直播间活跃度,一些直播间会设置抽奖环节。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直播兑奖套路深。不少直播间开奖时“豪气干云”,兑奖时却“抠抠搜搜”,主播和客服前后态度不一。有受访者吐槽道,本来以为中奖是最难的,没想到兑奖才是难上加难。此外,收到奖品货不对板也是直播抽奖的“槽点”之一,许多二手货、残次品被商家作为福袋发给用户。在盲盒直播间,甚至有商家暗箱操作。
从各种理由推脱不兑奖,到中奖了才被告知奖品要“随单”发,再到收到奖品发现与宣传的相差甚远……为何直播抽奖乱象频发平台有哪些监管措施消费者该如何维权记者展开了采访。
客服各种借口拖延
奖品兑现困难重重
今年以来,来自湖南的刘雨(化名)已陆陆续续在各种平台中过饰品、服饰、彩妆等奖品,为此她还自己总结出了一套“中福袋技巧”。不过,随着在某短视频平台中奖次数的逐渐增多,刘雨的账号被“莫名其妙”地冻结,于是她开始转向另一社交平台,但近期却接连遭遇中奖后拒不兑现的情况:
2月26日,刘雨在某珠宝首饰直播间抽中一只玛瑙手镯,对方却说要先付19.9元押金,到货后再原路返回,“哪有先要钱再退的道理,像骗子,没有同意”;
2月29日,她在某女装直播间抽中毛毡包,下播后要求兑换奖品,客服却一直不回消息;
3月7日,她在某首饰直播间抽中了一条手链,当她询问客服何时发货时,对方却说需要先购物才可以兑奖。
来自广东的曹杰(化名)偶然间点进了一个声称抽奖送手机的直播间,“刚一点进去,主播就说让大家留言自己想要的手机颜色和内存”。
“码扫了,奖品没拿到,手机还中毒了。”曹杰说,之后,他联系该主播,对方再无任何回应,在该短视频平台举报、找人工客服投诉也没用,“现在就是后悔,以后再也不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了”。
另据报道,有网友今年2月在某新能源汽车的直播间抽中了“冰雪大世界玩乐礼”——哈尔滨双人游。其间,她一直尝试联系客服兑奖,对方均以各种理由推脱。直到3月7日,网友被通知确实中奖了,但需要在3月13日之前完成旅行。
奖品实物质量堪忧
和直播间承诺不符
奖品兑现难如登天,收到奖品的也并不一定是“幸运儿”。
奖品发货后,秦女士每天都要点进去看看物流信息,然而真正收到的实物却让她感觉“当头浇了一盆凉水”:平板没有封口,背面有好几道划痕,解锁后发现是2012年生产的二手平板,只能用自带软件,不能下载其他软件……
有过类似遭遇的不止秦女士一人。
3月1日,海南的林女士收到了在一名为“年糕××”的直播间抽中的空气炸锅。从领奖到收货倒是挺顺利,但是打开快递后她却“大失所望”:空气炸锅上面的风扇是坏的,扇叶的螺丝也掉了。本着不想浪费的想法,林女士联系了对方客服,对方让她自费退回产品送修。
然而,补发的商品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没有空气炸锅外层的覆膜,顶盖螺丝缺失,有明显的使用痕迹。
林女士带着最后的耐心,和客服反映了商品质量问题,对方承诺再次补发。直到第三次,林女士终于收到了看似能够正常使用的空气炸锅,但这次却没有保修卡和说明书,她有些害怕,“万一是三无电器,使用过程中着火问题就大了”。
实在不敢用的林女士,向对方提出能否“折现”,但被对方拒绝。就这样来回折腾了3次,现在这个空气炸锅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退来退去实在累得慌,有这功夫我都能买一个空气炸锅了。”
今年2月,重庆的王女士参加了某游戏创业公司直播间的“大年初五迎财神”抽奖活动,号称奖品是重量达50克的沙金金条。从中奖到收货都很顺利,但她打开快递才发现,收到的奖品是仿真道具金条。
“沙金是含有黄金的,虽然含量很低,但和道具黄金还是天差地别。商家这是用不实信息引流吸粉。”王女士评价说。
盲盒抽奖暗箱操作
营造假象刺激消费
记者调查发现,有的直播间打出了“盲盒许愿”的旗号,以开盲盒的方式吸引观众参与抽奖。
“玩法规则:一号链接选择一个许愿选项,如果拆出你拍下选项的款式,则许愿成功,成功后看到盲盒底部编号后两位得到相应盲盒。相当于买一赠一。”一主打拆盲盒的直播间中,一号链接商品名为“逛吃旅游季盲盒【许愿成功看区间】”,内容物为一个34.9元的盲盒。该盲盒一套12个,对应直播间里编号1到12的盲盒,花34.9元下单后可以选中编号再许愿,即在下单选项中猜自己下单的盲盒可能拆出来哪些款。直播间内,主播激情介绍道:“每单可以猜4个款式,中奖概率为三分之一。”
就在主播介绍过程中,旁边的助理递过来一个打印好的单子,主播接过单子继续说,有一个网友许了愿,选的是12号,猜的款式是盲盒内容图的第一行。主播随即拿出第12个盲盒,将单子贴在盲盒外包装上之后,将盒拆开,发现并非该网友许愿内容。主播接着展示了盲盒底部编码,并拿出相对应的许愿成功奖励表,“太遗憾了,差一点就能获得我们‘不能说的秘密’盲盒,实物很美的,要不要再下单试一次”。
据该主播说,有不少网友是冲着许愿款来的,每次直播都会更新许愿商品链接。当天的一号商品链接显示,销量已有300余个。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检索“盲盒许愿”等关键词发现,不少网友被这种盲盒许愿抽奖形式所吸引。一网友发帖称,为了得到某盲盒直播间的许愿盲盒礼物(一个大的毛绒玩具),她已经参加了七八场盲盒许愿,但从未猜中过款式。除了猜款式之外,还有的许愿链接下单后是猜盒内商品颜色,网友可以花钱拍下商品链接并许愿两个颜色,任意一个颜色猜对就可以再拆一盒,一直成功就可以一直拆。
曾经就职于浙江杭州某盲盒直播公司的员工刘夏(化名)告诉记者:“这种‘盲盒许愿’抽奖基本都有内幕。”据她介绍,商家在装盒时会随机挑选几个编号位置贴上提前打好的假单。直播中,商家会根据号位将欧气单(好运单)全部“安排”给假单。
平台加强资质审核
完善合规管理体系
一名在直播行业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近些年,直播商家常常采用“抽奖”方式来进行营销和推广,吸引观众入场购物。目前短视频平台比较规范的抽奖方式包括“抢福袋”“闪购低价秒杀”和“发送弹幕截屏”三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