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稳健还能转让,大额存单产品成稳健投资者的“香饽饽”
记者了解到,大额存单是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个人、企业和机构客户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也是一种银行存款产品。相比普通定期存款,大额存单起存点较高(至少20万元起存),多数产品利率比同期定存利率高。与定存产品不同的是,大额存单产品可以转让,流动性较好。
利率虽走低部分产品依旧“抢空”,买大额存单产品要“提前下手、多看几家”
记者查询多家银行发布的“个人大额存单发售公告”了解到,近期有部分银行下调了大额存单利率,下调幅度一般为0.1个百分点,且利率下调的产品多为中长期大额存单产品。根据中国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大额存单发售公告显示,20万元起存2年期、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目前的利率分别为2.60%、3.25%,而之前产品的利率分别为2.70%、3.35%,两款产品的利率均下调0.1个百分点。除了中国银行以外,农行、工行、建行也对中长期大额存单产品的利率进行了调整。
除了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产品利率也出现了下调。根据招商银行上个月中旬公示的“个人大额存单2022年第二十三期”产品信息显示,期限为36个月的大额存单产品,其利率为2.90%,而根据该行上个月初公示的同期限产品信息显示,产品利率为3.45%。大额存单“降息”,产品到期后收益到底能减少多少?记者对此算了一笔账。如购买20万元3年期大额存单,按之前3.35%的利率计算,到期收益为20100元;如按现在3.25%的利率计算,则到期收益为19500元,收益缩水600元。
未来产品利率或将继续下行,可根据风险偏好建立长期投资思维
多数银行将大额存单产品看作是“揽储利器”,为何会对此类产品利率进行下调?有市场分析认为,下调存款类产品的利率有助于银行降低负债成本,进一步实现贷款成本下行,符合利率市场化需求,未来或会有更多银行加入降低大额存单利率的队伍。另外,除了大额存单产品外,专家预计,银行未来或会对一些中长期的存款类产品利率进行进一步调整。短期内降幅有限,从中长期来看,或继续呈下行趋势。
产品利率、收益率走下行趋势,如何让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理财专家认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投资产品收益波动,不要盲目追高、抄底。在当前大额存单利率下调、理财产品收益持续走低的现状下,投资者更应谨慎评估自身对于产品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承受能力相符的理财方式。
投资者如果追求本金安全,相对适合投资存款类产品,如定期存款、大额存单产品、结构性存款等。如能承受一定的风险,应适当配置一些理财等产品来抵抗通货膨胀。但在选购产品时,也应建立长期投资思维,可多考虑投资期限相对较长的产品,锁定收益。
购买期限较长的产品,如投资者担心资金的灵活性,也可考虑投资类似大额存单的产品。如果在大额存单未到期时,碰到急用钱的情况,投资者可利用大额存单部分提前支取、存单质押贷款,大额存单转让等方式,虽然会损失一部分利息,但可以盘活资金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