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分析是证券投资的第一步。你知道证券投资分析的步骤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证券投资分析步骤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明确目标
万事开头难。投资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资者应该明确投资目标。投资过程就是投资者为了实现投资目标而付诸的行动,投资过程的关键则是投资者制订并坚持自己的投资计划。
为了完成自己的投资目标,必须制定一个可行的理财计划。投资者应该仔细思考虑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投资目标,以及实现投资目标的期限,这样以便选择一项与自己需求、投资期限相一致的投资方式。
二、准确定位
客观评估自身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包括所有的资产和所有的负债。投资者需要制作一张“个人净资产表”,一边列示所有的资产,另一边列示所有的负债,然后将资产额减去负债额。如果资产大于负债,则净资产为“正”;反之,则净资产为“负”。
建议投资者每年更新“个人净资产表”,评估自己最新的财务状况。如果您处于“负”净资产状态,也不要气馁,可以通过制定恰当的理财计划来改善目前的财务状况。
此外,投资者应该分析自己的收支情况。投资者应将本人和家庭成员每月的收入与支出记录下来,列出储蓄和投资项目。如果您每月花费掉全部收入,而没有任何新增储蓄或投资,那么您就需要控制开支。当您回头浏览当月支出事项时,您会惊讶地发现每天一小笔开销累积起来会成为很大一笔费用。很多人养成了先将收入中的一部分用来储蓄或投资的习惯。向银行申请每月从工资卡自动扣款的零存整取是较为便捷的手段。
三、积少成多
每天节省一块糖的钱,一年下来将是多少呢465.84元,甚至更多。如果每天花1块钱买一块糖,一年下来将是365元。如果将这笔钱存起来投资一项年收益为5%的项目,5年之后会增长至465.84元,30年后会增长至1577.50元。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如果投资者是冲动型的购买者,那么最好制定一条规则——买任何东西都要在冲动的24小时过后再开始行动。一天之后或许就没有买那件东西的冲动了。此外,每天清理自己的钱包,把零钱单独存起来,这样就会发现这些零钱很快也会积攒成一大笔钱。
四、合理负债
避免高息负债是十分必要的。许多银行信用卡提供给客户的有偿贷款年利率超过18%。如果投资者使用信用卡,那么最明智的决策应该是在免息期内偿还贷款,毕竟投资者不可能轻易找到一项能提供年收益率超过18%的投资项目。所以,有闲置资金时要先偿还此类高息的贷款,再考虑别的投资品种。
五、未雨绸缪
储蓄是要投资者将钱放在一个安全地方并能够随时提取。由于具备较好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储蓄仅能获得较低利息。大多数聪明的投资者把储蓄视为应急资金,比如突然失业,一些人认为最好拿出6个月的收入存到银行,这样就能保证满足一般应急所需。
然而当通货膨胀率超过储蓄利率时,存款还能称之为“安全”么我们假设当一元钱能买一块面包时,投资者存了一元钱。但是几年之后,当投资者取出他的存款时,本金加上利息仅能买到半块面包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储蓄的同时,仍要积极寻求投资机会,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资产的长期增值。
六、树立理念
投资意味着投资者将承担比储蓄更大的风险。证券、基金等投资产品与储蓄不同,不保证资金的收益率,所以投资者可能获得的收益与承担的风险均高于银行存款。现在,即使通过银行购买的投资产品,也可能面临本金损失的风险。投资一方面有机会获得高于储蓄的收益,另一方面需要承担高于储蓄的风险。
七、分散投资
分散化投资通常被形容为“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意思是如果一项投资发生了亏损,其他投资项目的收益可能会弥补这一损失。分散化投资不能保证您的整体投资不亏损,只是降低投资组合整体亏损的概率,或是降低亏损的金额。
八、风险评估
什么是最适合的理财产品答案取决于投资者什么时候需要钱以及投资目标、承受投资风险的能力。例如,如果投资者为了退休而进行储蓄,目前离退休年龄还有35年,那么投资者可能会考虑配置有一定风险的投资产品。因为如果将钱存在银行或只进行低风险投资,本金增长速度会非常慢,如果再加上通胀和税费的因素,那么投资者所持资产的购买力将持续下降。因此,投资者把闲置资金长期投资于像储蓄这样的低利率产品是不明智的。
如果投资者为了一些短期目标而投资,比如5年以内需要用钱,那么就不应该选择风险较大的投资品种,因为这些投资产品无法避免较短时期内的价格波动。而当投资者由于急需用钱不得不出售投资产品时,很可能会面临损失。
九、全面了解
现有的投资品种十分广泛,包括股票、基金、公司债、企业债、年金、ETF、货币基金及国债等。
股票、债券、基金是常见的投资品种,这些都能成为退休计划或大学学费储蓄的投资标的。其他投资品种还有房地产、贵金属、大宗商品和私募股权投资等。一些投资者所建立的投资组合也包括上述品种。投资者要十分清楚这些不同资产类别所蕴含的各自特有的风险。
在投资之前,了解投资品种的风险以及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这类风险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投资者也要十分清楚买卖及持有特定投资产品期间产生的各种税费等成本因素。
拓展:
1、投资战略
投资股市的基金经理通常采用一些不同的投资战略。最常见的投资类型是增长型投资和收益型投资。不同类型的投资战略给予投资者更多的选择,但也使投资计划的制定变得复杂化。
市场时机选择者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减现金增股票,提高投资组合的beta以增加风险;在市场不好时,反过来做。必须注意的是市场时机的选择本身带有风险。相应地,如果投资机构在市场时机选择上采用消极立场,则应使其投资组合的风险与长期投资组合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致。
类别轮换者会根据对各类别的前景判断来随时增加或减少其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但这种对类别前景的判断本身带有风险。若投资者没有这方面的预测能力,则应选择与市场指数中的类别权重相应的投资组合。
最积极的投资战略是选择时机买进和卖出单一股票,而最消极的投资战略是长期持有指数投资组合。
公司资产规模的大小通常决定了股票的流动性。规模大的公司,其股票的流动性一般较好;小公司股票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因此风险较大。从美国股市的历史数据中可以发现,就长期而言,小公司的平均回报率大于大公司,但回报率的波动较大。
2、投资组合风险
在投资组合的另一重要理论是在资本市场理论中引入了无风险资产的概念。在实际中,我们可以将国库券认为是无风险资产。任何投资组合都可以看成是无风险资产和其他风险资产的组合。于是,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可以表达成大市回报率与无风险回报率之差乘以beta值再加上无风险回报率。
国际金融投资行业也广泛地使用VAR(Value-at-Risk)的方法来分析和管理投资组合甚至公司全部资产的风险。VAR实际上是衡量资产价值变动率的方法。其基本概念是:假设某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是以正态分布,衡量在确定的概率下投资组合可能出现的亏损金额。VAR值就是用均值减一个标准方差的回报率,可以用来计算亏损。
3、投资组合业绩评价
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投资组合的业绩进行评估。养老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和其他基金的主要投资计划发起人一般会考察投资过程的各个主要方面,如资产配置、资产类别的权重和各类别重的证券选择。这类评估称为属性评估。对很多投资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对一个特定的投资策略或投资机构效率的评价,如对有明确投资策略的开放式基金的评估。这种评估叫做指标评估。评估投资组合最直接的指标是回报率。但只有在相同或类似的风险水平下比较回报率才有实际的意义。从美国开放式互助基金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到,增长型基金的beta值最高,系统风险最高,相应在牛市时的回报率最高,在熊市时的回报率最低。平衡型的基金则相反。收益—增长型的基金的系统风险和回报率都在增长型和平衡型的基金之间。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基金在一个时期所获得的回报率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的风险特性和基金在当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在评估基金时,首先应将基金按风险等级分组,每一组的风险大致相同,然后在组中比较回报率的大小。
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是特定期间内投资组合的价值变化加上所获得的任何收益。对封闭式基金来说,由于没有资金的流进和流出,回报率的计算相对比较容易。对开放式基金而言,频繁的现金流动使普通的回报率计算无法反映基金经理的实际表现。开放式基金的回报率通常使用基金单位价值来计算。基金单位价值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有现金流入时,以当时的基金单位净资产值来增加基金的单位数量;当有基金回赎时,基金的单位数量则减少。因此,现金的流动不会引起净资产的变化,只是发生基金单位数量的变化。于是,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期初和期末的净资产值来计算开放式基金投资组合的回报率。
没有经过风险调整的回报率有很大的局限性。进行风险调整后评估投资组合表现的最常见的方法是以每单位风险回报率作为评判标准。两个最重要的每单位风险回报率的评判指标是夏普比例(ShameRatio)和特雷诺比例(TreynorRatio)。夏普比例是投资组合回报率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部分,除以回报率的标准方差。特雷诺比例是投资组合回报率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部分,除以投资组合的beta值。这两个指标的不同在于,前者体现了投资组合回报率对全部风险的敏感度,而后者反映对市场风险或系统风险的敏感度。对投资组合回报率、其方差以及beta值的进一步研究还可以定量显示基金经理在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选择等方面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