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铜价齐创新高,有色板块持续飙涨,投资逻辑如何理解?稀土铜矿电解铝铜精矿氧化铝有色金属

年初以来,各类大宗商品价格还未暴走,但上游的资源股,也就是矿股,其股价已开启狂飙模式,黄金、铜、铝等资源股表现尤为亮眼,显著跑赢市场。

其实,黄金和铜,都属于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又称为非铁金属,是铁、猛、铬(gè)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

只不过,金,还有银,比较特殊,它们属于贵金属,其价格包含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且价格由金融属性主导,所以在聊有色的时候,习惯将金、银与其他有色金属分开聊,这种关系,有点像萧山与杭州市,你问一位萧山土著,“大爷,您是杭州人吗”,大爷回复“我是萧山人”。

前些年,工业品价格看需求,因为供给弹性大;这年头,因能耗双控、碳中和等政策原因,还有像产业联盟等行业原因,供给端被约束,工业品价格也转向看供给,产品出现价格刚性,即易涨难跌。这是有色行业的一些基础知识,先聊到这。

这篇梳理下铜、铝、锂,稀土的供、需情况,涉及的商品多,那就简单聊下,最近网上讨论有色的人挺多的,都在讲长期资本开支不足和矿石品位下降的故事,但感觉没几个说到点子上;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下滑,看第5、6个问题。

目录:

1、铜的供需状况如何?

2、铝的供需状况如何?

3、锂的供需状况如何?

4、稀土的供需状况如何?

5、资源股的投资逻辑

正文:

1、第一个问题,先来聊下铜的供需情况

铜,在地壳中的储量,比较丰富,现在全球已探明的资源储量约为10亿吨,按目前开采能力算,可以开采45年,但分布不均衡,全球铜资源储量排名,top10国家的合计储量占到全球的八成。

但是,储量不等于供给,铜产业链,上游铜精矿,中游冶炼厂生产精炼铜,下游铜产品加工厂,从铜矿到作为生产资料铜,有两个卡点,采矿和冶炼,任何一个点卡住,都会影响到铜的供给。

先来看上游,铜精矿,智利、秘鲁、刚果金三国,是全球铜精矿的核心产区,合计占到全球铜精矿的供应量的45%左右,因此,这三个地方发生区域冲突等问题,对铜的供给影响都比较大。

再来看中下游,精炼铜和铜消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冶炼国家,铜精矿主要靠进口,占到全球产能的40%以上,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家,年消费量占到全球的一半。

这是铜目前的供给与需求情况,长期处于动态平衡,但这种情况当前在发生变化。

1)供给端:铜精矿供给在恶化,未来会面临铜精矿供给不足的局面。一是因为过去10年,铜矿勘探建设资本开支下滑,新增矿井少;二是因为现在的矿,经多年开采后,全球铜矿品位逐渐在下滑,开采难度大。去年,全球精铜产量2468万吨,同比下降3.8%,打破过去十余年来的正增长趋势。

2)需求端:铜消费量逐渐在增加,一是中国铜消费的新旧动能切换,地产铜消费切换到新能源;二是印度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美国、东南亚制造业的发展,对铜消费的拉动不容小觑。

三是区域冲突等军工需求的拉动,也是额外的增量,看下图,2022年2月后,中国对俄的铜出口量,按单月看,持续增长。

"大宗商品旗手"高盛在近日高呼,铜将在二季度出现25万吨供应缺口,2024年下半年铜将出现45万吨供应缺口,到年底铜将涨至每吨10000美元;

因此,往后看,从供需角度看,铜至少面临紧平衡状态,阶段性的可能要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铜价,未来大概率会是,易涨难跌,价格中枢不断上移,记着这点就OK,其他细节知识不必掌握。

2、第二个问题,再来看看铝的供需情况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全球铝土矿探明储量为320亿吨,是铜的10倍,几内亚、越南、澳大利亚三地的合计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57%,这是铝土矿的分布,铝土矿的开采,核心是以澳大利亚、几内亚、中国三国为主,合计占到全球铝土矿的71.1%,其中,中国贡献了全球21.8%的产量。

所以,铝土矿的供应长期将处于过剩状态,供给大于需求,铝土矿的价格注定是被压制的。

铝产业链,上游铝土矿,中游氧化铝,中下游电解铝,下游铝产品,电解铝是氧化铝的下游,1.93吨氧化铝生产1吨电解铝,电解铝用于生产铝产品,用于建筑-铝合金窗、交通-车身等。

据中国铝业年报数据,2023年,中国氧化铝的产量和销量,分别占到全球的59.1%、59.6%,电解铝的产量和销量,分别占到全球的58.9%、60.9%,总结成一句话,中国的铝产量和消费,占到了全球的六成。

氧化铝,属于工业大类中的冶炼业,只要铝土矿供应充足即可生产,门槛不高,但是,生产电解铝,条件就比较高,需要电力供应稳定且便宜,放眼全球,也只有中国适合,另外还要考虑下游铝品加工产业。

因此,中国以绝对优势的电解铝供应和需求,掌握了全球铝价的走向。

前些年,中国的氧化铝和电解铝产能是严重过剩的,这两年,在能耗双控和“双碳”政策约束下,中长期电解铝总产能上限约为4500万吨/年,这是产业上限。

根据最新统计,截止今年1月份,国内电解铝总产能4481万吨,电解铝产能利用率94.5%,已达历史顶峰。

再看需求端,尽管说在过去地产是铝的最大需求方,占到了一半,且这两年地产开工比较差,对铝的需求也有影响,但是,新能源领域对铝的需求不可忽视。另外,就是印度房地产等基建发展,也会拉动铝的需求,将会使铝的供给持续处于偏紧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说,电解铝,是工业,建设周期比较短,可以把厂建到欠发达地区去,基本不可太能,生产电解铝需要耗费大量电能,目前来看,欠发达地区是无法解决电力供应问题的。

高盛预测,今年底,伦交所铝价有望达2600美元/吨,明年将达到2850美元/吨,目前是2300美元/吨左右。

因此,电解铝未来两三年,大概率会出现供给缺口,其价格也是易涨难跌,价格中枢不断上移,但是,氧化铝和铝土矿的价格,大概率是来回震荡,记着这两点就OK,其他细节知识了解即可。

3、第三个问题,看看锂的供需情况

碳酸锂,大家应该应该比较熟悉,过去三年,从5/吨涨到50万/吨,现在又跌回10万/吨,它的生产原料之一,就是锂,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锂辉石、锂云母及磷铝石矿的形式存在,储量还是比较丰富,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储量约为1600万金属吨。

过去两年,因为新能源车和储能的快速发展,碳酸锂需求大增,造成碳酸锂阶段性供给不足,上文说过,像大宗商品,哪怕1%的供给不足,价格也能涨50%。在2011-2022年,碳酸锂一天一个价,不断攀升的锂价,也吸引了像宁德、紫金等优质企业,跨界进入锂矿行业。

按照需求测算,2023年碳酸锂需求106万吨左右,对应2024年成本为7.2万元左右;2024年即使乐观估计,需求也不超过140万吨,对应的成本在8-10万元。尽管当前锂价下跌至10万元附近,已经对部分高成本产能有所调节,但对于成本在三四万的企业来讲,仍然是暴利,因此,短期需求一旦有起色,就能激活足够产量,产能过剩如泰山般长期压制锂价上行。

4、第四个问题,稀土的供需情况

稀土,听名字就知道它非同一般,它具有独特的光、电、磁物理化学特性,用途主要是镨钕,生产永磁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新能源车、机器人、军工、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下游客户基本是toB和toC,这类客户的特点,就是需求比较稳定。

全球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越南、巴西、俄罗斯等国家,中国的稀土资源储量占全球的35.20%,但因为开采难度大,开采过程中伴生铀、钍等天然放射性元素,所以,具备开采能力的国家非常少,中国掌握了全球90%的稀土供应。

此前,国内的稀土开采环境整体上比较宽松,存在浪费资源的问题。从2021年开始,我国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投资项目实施核准制度,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指标管理制度,此后,稀土行业从市场经济变为计划经济。

由于我国垄断了全球的稀土供应,因此对稀土开采实施总量管理,锁死供给,稀土价格就变得刚性,价格易涨难跌。

5、第五个问题,聊下资源股的投资逻辑

在分析黄金、铜、铝、锂、稀土的时候,都会用到一个词,价格中枢,顾名思义,就是指金/铜/铝价格的主要集中区域。

对资源股而言,商品价格中枢,不仅影响到企业经营利润,还会带来公司矿业资产重估,在黄金的那篇中有详聊,逻辑就是矿山价值,随着商品价格波动而波动。

先说估值中枢上移。这个很好理解,首先,价格中枢上移会带来公司矿业资产重估,也即矿山增值公司估值下降;其次,商品价格中枢不断上移,公司的预期利润也会不断增长,赚钱能力提升。

因此,只要商品价格中枢,稳定在历史高位,或者不断创出新高,但公司估值(PB),还处在历史相对较低分位,就仍然被低估。

目前,跟踪A股有色板块的指数,共有4个,编制方式上都差不多,核心差异在成分股选取和比例分配上,具体如下:

最后,还要切题一下,讲讲更宏大框架下的有色逻辑。

近期看了很多有色板块的研报,大家都是天下研报一大抄,讲来讲去都是“长期低资本开支导致的金属资源端供给强约束,将支撑未来几年有色金属价格高位运行”,或者是“全球大型矿山都面临品位下降的挑战”,诚然,这两点确实对于铜的供给很关键,且已经被机构充分定价了。

但还有两个很重要的点,很少有人提到:

第一,区域冲突对铜需求的拉动。22年2月区域冲突开启,铜价3月冲顶,随后在6月7月一路向下暴跌,但经过2年,国际铜指数已经回到了区域冲突前的水平。

第二,印度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对铜铝需求的拉动是巨大的,尤其印度的房地产增速是两位数,据了解,印度一季度住房销售量增长14%,这些都无疑增加了有色的需求。

我们只看到,国内对于铜铝的生产和消费占到了50%以上,可能忽视了海外需求增长可能会打破紧平衡状态。未来,有色金属供需格局的变化会不会带来严重的供需矛盾问题?

就如同黄金,此前一直是紧平衡,但近两年,各国央行购金需求的小小变化(从每年购金400吨到1000吨出头),可能就造成了黄金价格中枢的上移。

THE END
1.“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度策略:贵金属基本金属仍是主要配置方向——华创本报告对2023年至今的贵金属及工业金属走势进行了复盘,对主要基本面情况进行了回溯。然后对2024年各行业基本面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判。 投资逻辑 黄金:商品属性上,自2022年初以来的真实利率上涨并未导致黄金的大幅回调,金价走势明显有支撑。美元信用体系弱化,央行购金支撑长周期金价走强,市场对逆全球化趋势的担忧或https://www.shmet.com/news/newsDetail-2-880960.html
2.天风金属特朗普当选后的两条投资逻辑241107贵金属面临短期【天风金属】特朗普当选后的两条投资逻辑241107贵金属面临短期兑现,但长期趋势不改特朗普当选,为何金价大跌?一是因为Trumptrade短期兑现,二是预期特朗普任期更少插手地区争端,避险情绪回落。 Trumptrade背后,依然是市场认可特朗普任期开启二次通胀、利好金价的逻辑,而该逻辑至少在未来四年都将持续演绎。 【天风金属】特朗普https://www.fxbaogao.com/detail/4606778
3.风口已至!有色金属板块的投资逻辑梳理,炒作顺序千万不能搞错了有色金属板块的投资逻辑梳理,炒作顺序千万不能搞错了 有色行情,始于流动性,终于流动性! 全球流动性以及经济变化是贯穿有色板块的行情的最核心的变量。经济从衰退——萧条——复苏——繁荣——衰退……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色金属是最敏感的指标。 贵金属http://mp.cnfol.com/52959/article/1605678333-139522603.html
4.安信金控:美元黄金白银的“三角关系”贵金属,尤其是黄金和白银,作为重要的投资品种,其价格走势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贵金属的投资价值也逐渐凸显。本文将从长期趋势的角度,分析美元、黄金和白银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未来贵金属投资的潜在机会。 一、 贵金属的货币属性与投资逻辑:避险、抗通胀与美元联动 https://www.gelonghui.com/p/879270
5.盛冠达:量化交易中策略会失效但投资逻辑是不会失效的,关键在于1) 投资标的:股票资产、期货资产、ETF 2) 套利组合:股指跨期套利+期现套利+贵金属期现套利+ETF做市套利 a) 股指跨期套利策略:从传统套利模式吸取各自优点,同时根据多年实盘累积经验,开发出多因子预测模型+统计套利,同时增加回归与趋势交易; b) 期现套利策略:当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上出现差距,从而利用两个市场https://www.jianshu.com/p/dcfedb3cc4df
6.黄金美元股市债市贵金属和大宗商品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对于黄金、美元、股市、债市、贵金属和大宗商品之间的关系,用“相爱相杀”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首先,投资者要清楚一个大前提,就是全球资金是自由流通的,且资金都是趋利避害的。 在这个理论前提下,黄金、美元、股市、债市、贵金属和大宗商品之间是存在资金跷跷板效应的,而一个市场的收益率高的话,资金会流向那个市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530/23/11935121_758371823.shtml
7.如何看待有色板块的春季行情?短期视角而言,我们观察到有色金属板块呈现多点开花,行业维持超配。工业金属方面,短期需要关注的潜在风险,就是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的上行风险,我们认为上半年来看,发达国家疫苗接种顺利的推进将是市场关注的核心脉络,投资逻辑聚焦公司业绩修复逻辑兑现+“春季躁动”机会,我们建议关注盈利对价格弹性较大的矿山企业。能源金属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20511
8.如何影响黄金价格?黄金及黄金相关产品的投资建议5.黄金相关产品各有什么特点? 课程内容 1. 黄金的锚是什么? 黄金自从出现在人类历史上以来,就代表着人们对于财富以及权利的渴望。 货币属性是黄金最重要的特征,在贵金属货币时代、金本位时代以及美元时代,黄金价格表现不同,但是其本质都是黄金作为超主权货币是信用货币的替代品。 https://www.jinku.com/goods/13907/
9.通胀预期走高怎样调整贵金属的投资逻辑?告别动荡的2020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1年。随着疫苗接种数量增多,疫苗的有效性也逐步得到验证,全球多地开始酝酿解除封锁措施。美国政坛也迎来了民主党一统国会的稳定局面,随着拜登救助计划的实施以及经济复苏,市场关于通胀的讨论逐步升温,贵金属也成为了关注重点。此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贵金属的投资逻辑。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02261822220383.html
10.如何做好投资——读《投资的宏观逻辑》(投资的宏观逻辑)书评毕业后就很少看经济学方面的书籍了,今年来陆续看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最近几天看完的《投资的宏观逻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2月第一版)也是本经济学著作,由孙付、王方群、张岩三位经济学学者合著。 三位作者中的孙付先生是华西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士、硕士。曾任浙商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债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020098/
11.贵金属或将步入加速上升行情全面飘红背后的周期逻辑贵金属或将步入加速上升行情 全面飘红背后的周期逻辑:贵金属市场近日展现出强劲势头,金、银、铜价格的显著上涨引领了有色金属板块的普遍上扬。这一波涨势的背后,根据行业专家分析,是多种宏观经济周期性因素叠加的结果。传统上以美元利率为主导的价格波动因素,现在正被库存周期转折点及利率周期触顶预期等大周期逻辑所取代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520/46562338.html
12.一场贵金属的急剧下跌风波背后的逻辑近日,国际市场见证了一场贵金属的急剧下跌风波。 在23日晚上,曾经连续刷新历史新高记录的黄金市场突然遭受大跳水的打击。现货黄金价格在盘中跌破了2710美元/盎司的价位线,相较于日内的最高点回落了近50美元/盎司。在尾盘交易时,黄金价格更是下跌了1.21%,最终报收于2715.82美元/盎司。此外,现货白银和COMEX期银的价格https://www.qihuokaihu.net/html/202410-24/20241024101827.htm